主讲人:刘汉生
一、训诂与训诂学
(一)训诂:训诂最初单称为“诂”,或者称为“训”。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古训传》。
唐代的孔颖达给训诂下的定义为:“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词海》给“训诂”所下的定义为: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分开来说: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的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词语或用普遍通行的话解释方言的叫“诂”。
综上所述,“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对古代语言作解释。用语言解释语言是训
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二)、训诂学:我国传统的语言学有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通称为小学。训诂学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三)、训诂学的任务: 1、释古今之异言 2、通方俗之殊语
3、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二、训诂的内容
1、解释字词 (训诂的核心) 2、解释文句 3、分析篇章
4、分析表达方式
5、分析时空关系 (分析古书中涉及的时间、空间)
三、训诂学的范围:
(一)传统训诂学的范围是以经书为中心。
传统的训诂学着重研究词语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词的意义系统和词语之间分化派生的关系、
词的产生和发展变化。
汉代崇尚经学,并把《诗》、《书》、《礼》、《易》、《春秋》定为五经,训诂由此兴起。 (二)传统训诂学的局限是只注重通经,而忽视了对方言俗语的研究。
四、训诂学的实践形式
章炳麟认为:训诂有通论、驸经、序录、略例四种。其中驸经指注疏,略例多附于注疏中;通论、
序录大都可纳入通释语义一类。
(一)解释语义的专著
解释语义的专著可分三类:1、总释群书语义的。如:〈尔雅〉、〈广雅〉、〈释名〉;2、专释
一书语义的。如:〈毛诗传义类〉;3、解释部分词语的。如:〈通俗文〉
(二)音义兼注的专著可分两类:1、单注一书的音义;2、注释群书的音义。如:〈经典释文〉 (三)形音义和解的专著可分两类:一是每解一字都说形、说音、说义。如〈说文解字〉;一是
书中包含着说形、说音、说义三部分但并不是逐字说解形、音、义。
1
(四)注释书(明确以下三个概念)
1、疏(正义):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释作注解。
这种注释一般叫“疏”也叫“正义”。
2、传:指阐明经义;3、笺:给“传”作注叫“笺”。 五、训诂学原则:
1、历史的 2、唯物的 3、辩正的 4、现实的
第二节 训诂学的用途
1、指导古代作品的阅读与教学
例如:
⑴《触龙说赵太后》:“老臣…少益嗜食,和于身。”
杨树达《词诠》卷七:“益,副词。稍也,渐也。”又,《汉书·苏武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杀数人,胡虏益解。” 《方言》三:“知,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知。”
⑵《鲁仲连义不帝秦》:“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者,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 孙诒让《墨子间诂》:请、诚通用。
⑶《韩非子·五蠹》:“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又《显学篇》:“国平则养儒侠,•难至则用介士,所养者非所用,所用者非所养,此所以为乱也。”
⑷《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又《淮南子·时则训》“令吊死问疾,存视长老,行稃鬻,厚席蓐,以送万物归也。 ”
⑸《史记·项羽本纪》:“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秦吏卒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入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计,以告项羽。 ”《尔雅·释诂》:“隐、匿,微也。”又《汉书·景十三王传》“淮南王谋反视,寄微闻其事。”
⑻ 《屈原列传》:“ 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广雅·释诂》:“获,辱也。”
⑼《塞翁失马》:“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察今》:“其父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读书杂志》:“连言何遽者,古人自有复语耳。遽字或作讵、拒、钜、巨、,又作渠,…或言何
遽,或言奚遽,或言岂遽,或言庸遽,,或言宁渠,其义一也。”
⑽《冯婉贞》:“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 王引之《经传释词》“无虑”条: 《广雅·释训》::“无虑,都凡也。”《释诂》:“都,大也。” 《淮南子·俶真训》:高诱注:“无虑,大数名也。”
《周髀算经》:“无虑后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赵爽注:“无虑者,初计也。”无虑又作勿虑、摹
略、孟浪、莫络,又单称虑。
2、指导整理古籍 例如⑴、《韩非子·说林下》:“弱子扞弓,慈母闭户。”王引之谓:“扞,当作扜。扜弓,引弓也。
《说文》:“弙,满弓有所向也,字或作扜.”《山海经·大荒南经》:“有人方扜弓射黄蛇,名曰蜮人。”
2
郭璞 注:“扜,挽也,音紆。”《吕氏春秋·壅塞》:“左右有言 秦 寇之至者,因扜弓而射之。” 高诱 注:“扜,引也。”
⑵《墨子·小取》:“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毕沅:举也之也疑衍。
⑶《本草纲目》卷四十六蜗螺条肉断云:“主治烛馆,明目下水。”玄应《一切经音义》:“烛睆huǎ
n,目内白翳病也。”
⑷《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梁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
⑸《史记·黥布列传》“ 黥布者,六人也 ,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
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
⑹《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怨,蕴集义。如,《新序·杂事》:“后宫多怨
女者,下民多旷。”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桓公勤民而管仲省腐财怨女。” 《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杨倞jìnɡ 注云:“怨读为蕴,言虽富有天下而无蕴蓄私财也。
《楚辞·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怨结而内伤。”
第一章 训诂学的内容
一、解释 词意
“凡学适乎离词,中乎辨言,终乎闻道。”(《戴震集》卷十一) “训诂之事,在解明字义和词意” (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 1、《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毛传:火,大火也;流,下也。” 2、《左传·隐公五年》记载:“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於农隙以讲事也。”
3、《左传·昭公十三年》:“邾人、莒人诉于晋曰:„鲁朝夕伐我,几亡矣。我之不 供,鲁故之
以。”杜注:“不供鲁贡,以鲁故也。”
四、阐述修辞方法 1、《诗经·郑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毛传:“兴也。”郑笺:“激扬之水至湍速,而不能
流移束薪。兴者,喻平王政教烦急,而恩泽之令不移于下民也。”
2、 《诗经·邶风·柏舟》:“汎彼柏舟,亦汎其流。”毛传:“兴也。汎汎,流貌。柏木,所以宜为
舟也,亦汎汎其流,不以济度也。”郑笺云:“喻仁人不见用而与群小人并列。 ”
3、《诗·小雅·采芑 qǐ》:“钲人伐鼓,陈师鞠旅。”郑笺:“钲也,鼓也,各有人焉。言„钲人伐鼓‟,
互言耳 。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此言将战之日,誓告之也。陈师告旅,亦互言之。
五、说明古书异例 愈樾《古书疑义举例》 (一) 、倒文 1、句中倒字 如:《孟子·尽心下》:“若崩,厥角稽首。” 2、倒字协韵 如:《墨子·非乐》:“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 3、倒句 如:《礼记·檀弓》:“ 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也, 盖
殡怀德,投命无悔;或利害有机,奋发以应会。诏所称聂政、介子是也。事非斯类,则陷乎妄作矣。魏之与蜀,虽为敌国,非有赵襄灭魏之仇,燕丹危亡之急;且刘禅凡下之主,费祎中才之相,二人
3
存亡,固无关于兴衰。郭修在魏,西州之男子耳。始获于蜀,既不能抗节不辱,于魏又无食禄之贵,不为时主所使,而无故规规然靡身于非所,义无所加,功无所立,可谓折柳樊圃,其狂也且。此之谓也。
第三章 训诂方式
段玉裁《广雅疏证·序》:“小学 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
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五。” “学者之考字,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治经莫重于得义,得义莫切于得音。”
第一节 形训
一、因形索义(形训)的意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去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也就是“依形求
义”的训释方法。
以形索义必须以推求字的本义为目的。如:“盲”从“目”,与眼睛有关;而“肓”从“月(肉)
《诗经·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 duì 。” 《小雅·无言》:“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 《史记·司马相如传》:“林卭令不敢尝食,身自迎相如,相如为不已而强往。” 《老子·德经》乙本:“遽鸟孟兽弗捕。” 《汉书·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食而食之。“颜师古注:”去亦藏也。
音丘吕反,又音举。“后作弆jǔ 。
形训应注意的问题:
1、不局囿于《说文》, 借助于小篆以前的文字。 2、不拘泥于字形。 3、有文献资料作证。
注意防止望文生训:望文生训是古书注释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其产生的原因有: 1、因不明古义而望文生训 2、因不明通借而望文生训
第二节 因声求义
一、 因声求义的依据
因声求义(声训):是取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 怎样看待音和义的关系。
①音义关系的偶然性。音义的结合最初是偶然的。②音义关系的约定性。音和义一旦结合便具有约定性,如大家用“风”字来表示刮风这种现象,就不能再用其它字来表现。③音义关系的回授性。 在最早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源词根与根有音近义通的关系。如间,本义是缝隙,引申出中间,后产生了同源词涧,本义是两山之间的水。音与涧就是音近义通的关系。④音义关系的延展性。同一事物的名称,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变体,在音义关系上有脉络可寻。如《方言》记载“蝇”在齐鲁一带称为“羊”,是一种转语。⑤音义关系的类聚性。音近义通的关系不局限于某一两个词,而是具有普遍特性。如“攸”声的字(词)多含有长的意思。⑥音义关系的多元性。某一个音素所联系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某一意思也可不同的音素来表达。
黄侃:“(形、音、义)三者之中,又以声为最先,义次之,形最后。凡声之起,非以表情感,即以写物音,由是二义傅焉。声义具而造形以表之,然后文字萌生。”
戴震:“故训声音,相为表里。”“疑于义者,以声考之;疑于音者,以义正之。”
王念孙:“窃以训诂之旨,本于声音。故有声同义异,声近义同。虽或类聚群分,实亦同条共贯。
譬如振裘必提其领,举网必提其纲。”
王引之: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
4
如王立《汉语史稿》:第二人称代词只有n系:η
第一人称的吾、我、卬属于η系。
α汝 尔 若 乃 而 戎,而
朱,赤心木。后专指红色。
袾:纯赤色的衣服。駯:赤色。《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大王問知,遂遣 車匿 被駯騌白馬,
遣太子觀看。” 鮢 :鮢鱬,鱼名。又名负朱鱼。《山海經》:鮢鱬,似鰕無足。” 硃: 朱砂的略称。絑 :1. 纯赤色。2. 纯赤缯。
* 最早运用声训的专书是东汉刘熙的《 释名》
《 释名》 :“ 梳,言其齿疏也。” “ 篦,言细相比也。” “ 土,能吐生万物也。”“ 身,伸也,可
屈伸也。”
2 、因声求义的作用
条件:了解汉语语音系统的沿革,注重辨析字音中声、韵、调三种要素并研究其不同历史时期的
分和异同,以及整理古书中有关训诂实践的资料。
作用:因声求义的重要作用是通假借,明方言, 寻语源。
⑴ 明通假 “ 经典古字省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古字见存而用同声之字,
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读之,则以文害辞。” (王念孙《 经义述闻· 通说下》 )
如《史记·张仪列传》:“秦折韩而攻梁,韩怯于秦,秦韩为一,梁之亡可立须也。”
王念孙按:“折,读为制,言韩为秦所制,不得不与之攻梁也。制,折,古字通。”“《吕刑》:„制
以刑‟,《墨子·尚同篇》:„折则刑。‟《论语·颜渊篇》:„片言可以折狱者‟,鲁读折为制。《魏策》:„秦挟韩而攻魏。‟„挟‟与„制‟义相近。”(《读书杂志·史记第四》)
通假要以同时代的语音系统为依据。 A、同音通假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奁《广韵》均作力盐切。上
古同属来母谈韵。
B、音近通假 或声同韵近,或韵同声近,或声韵皆近
声同韵近 是指本字与借字的声母相同,韵部有对转、旁转、旁对转、通转关系等。 如, 《左传·宣公三年》:“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那,诺何切,泥母歌部。奈,奴带
切,泥母月部。歌月对转。
《诗经·大雅·江汉》:“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矢”读“施”。《毛传》:“矢,施也。”矢,式视切,
书母脂部。施,式支切,书母歌部。脂歌旁转。
《汉书·王嘉传》:“丞相岂女子邪,何谓咀药而死?”“谓”通“为”,谓,于贵切,匣母物部。为,于
伪切,匣母歌部。物歌旁对转。
《诗经·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假,古疋切,见母鱼部。嘉,古牙切,见母歌部。
鱼歌通转。
韵同声近 是指本字与借字的韵相同,而声母具有双声关系。 例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泮,普半切,滂母元部。畔,薄半切,
并母元部。滂、并,旁纽双声.
声韵皆近 是指本字与借字的声母具有双声关系,韵母具有对转旁转关系.
例如:《汉书·文帝纪》:“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比”通“频”,颜师古注:“比
犹频也。”比,卑履切,帮母旨部;频,符真切,并母真部.帮/并旁纽,脂真对转。
5
《过秦论》:“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池。”斩通践。斩,侧减切,庄母谈部;践,慈演切,从母元
部。帮,并旁纽,脂真对转。
《诗经·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革通翮。革,古核切,见母职部;翮,匣母锡部。
见匣旁纽,职锡旁转。
说明:语音上的依据离不开充分的例证。
⑵、因声求义的方法可以究明方言
齐佩熔:“ 今语有仅知其音而不知究应为何义者,有知其字而不知其为古语之遗或流变者,故欲
参音问字,探源溯流,搜罗方言,证以古籍,除训诂学外,是没有旁的捷径的。蹺 :1. 举足;抬腿。《 广韵· 平宵》 :“ 蹺,揭足。” 又作蹻
《 方言》 卷一:“ 虔、儇,慧也。秦谓之谩 ,晋谓之狸,宋楚之间谓之倢,楚或谓之嫷,自关
而东赵魏之间谓之黠,或谓之鬼。”
慧,即慧 了、聪明。匣母,月部。
谩,与虔义同,明母元部。《 广雅》 :“ 虔、谩,黠慧也。”
狸,训慧,溪母之部,《 广雅》 :“ 慧也。” 卢文弢说:“ 今俗以小儿慧者曰乖,当是狸之转
音。”
倢: 郭璞 注:“ 言便倢也。” ,又作捷,精母叶部。《 广雅》 :“ 慧也。” 嫷,慧也。《说文·言部》:“詑, 沇州 謂欺曰詑。” 嫷、詑 声义并同,均定母歌部。 黠,《 广雅》 :“ 黠、鬼,慧也。” 匣母质部。鬼,见母微部。
嫷、慧、谩阴阳入对转,鬼、慧声母同属牙音,为邻纽双声。韵母可通转。黠、慧属匣母,狸
属溪母,三者同属牙音。
⑶寻语源 王力《 同源字典》 《 楚辞· 招魂》 :“ 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渊,靡散而不可止些。”
《 说文解字》 :“靁 :陰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象回轉形。 ,古文靁。 ,
古文靁。 ,籒文。靁閒有回;回,靁聲也。魯回切。” :“渊 :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皃。 ,淵或省水。囦,古文从囗水。烏玄切〖 注〗 ,古文淵。 ”“回 :轉也。从囗,中象回轉形。囘,古文。戶恢切。”
濃:露多也。从水農聲。《詩》曰:“零露濃濃。”女容切 (《说文解字》) 襛:衣厚皃。从衣農聲。《詩》曰:“何彼襛矣。”汝容切 。
醲:厚酒也。从酉農聲。女容切。段注:“凡农声之字皆训厚。。。引申为凡多厚之称。” 㺜:《廣韻》:“長毛犬。” 穠 : 《廣韻》:“花木厚。”
膿:《釋名》:“膿,醲也,汁醲厚也。”【曹植·七啟】肥豢膿肌。 齈:《廣韻》:“多涕鼻疾。”
巋:高大貌 。溪母,微部。
巍: 《说文》:“高也。从嵬委聲。牛威切。 疑母微部。
嵬:《说文》:“高不平也。从山鬼聲。凡嵬之屬皆从嵬。五灰切 。”疑母微部。 峨:《广雅·释诂》:“峨,高也。”疑母歌部。
6
方法有二:一是系联同声符的字,来考求其共同意义。一是辗转系连音同、音近的字以确定其语
源之义。
第三节 因文证义
因文证义,也即义训,即只分析语言本身所表示的意义,而不借助字的形和音。 一、利用古注 《荀子·劝学》: ¡°若絜裘领,拙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 ¡± 杨倞注: ¡°顿,絜也。
¡± 卢文弢: ¡°顿犹顿挫,提举高下之状,若顿首然。¡±
王念孙:
杨训顿为絜,于古无据。且上文已有絜字,此不得复训为絜。卢以顿为顿挫,于义尤迂。《广
雅》曰: ¡®扽,引也。¡¯曹宪音顿.案:頓者,振引也。 (按指用力猛地一拉;猛劲拉。) 《 盐铁论· 诏圣篇》 :“ 今之治民者若拙御,马行则顿之,止则击之。” 顿之即引之。又《 盐铁论· 散不足》 :“ 吏捕索製顿,不以道理。” 顿与製义同。《 释名》 曰:“ 製,制也。” 制顿之使顺己也。製, 亦引也. 顿者,引也。
二、排比归纳语言材料
将同一部书中的相同类型的句子(或不同书中的相关句子)排比在一起,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求
得对某一词语的确切训释。
《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暴。 ”王念孙:“终犹如既,”“终风且暴”也即“既风且暴”。依据: 《邶风·燕燕》:“终温且惠。” 《邶风·北门》:“终窭且贫。” 《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小雅·甫田》:“终美且有。” 《小雅·正月》:“终其永怀,又窘阴雨。”
郭在贻:“唧唧复唧唧”中的“唧唧”应为“叹息之声。”
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元稹《长庆历》:“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
张祜《捉搦歌》:“门上关,墙上棘,窗中女子声唧唧。”
孟郊《吊卢殷》:“唧唧复唧唧,千古一月色。新新复新新,千古一花春。邙风噫孟郊,蒿秋葬卢
殷。”
又《汉书·贾谊传》 :“臣闻圣人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师古曰:“欲发言,则问其君。”
王念孙:
师古以言为发言,非也。言亦问也,连言“言问”者,古人自有复语耳。《尔雅》:“讯,言也。”
郭注曰:“相问讯。”《广雅》曰:“言,问也。”《聘礼》:“若有言,则以束帛如享礼。”郑注曰:“有言,有所告请,若有所问也。”《曲礼》:“君言不宿于家。”注曰:“言,谓有故所问也。” 《曾子问》 :“召公言于周公。”正义曰:“言犹问也。”哀公问》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叔孙氏之司马鬷戾言于其众曰:„若之何?‟此古人谓„问‟为„言‟之证…
三、据一书之通例
黄侃:夫一书有一书之例,治之者必首知其书之例而分讨之,次综群书之例而比类旁通之。 顾炎武:
7
《 尚书》 多言“ 兹” ,《 论语》 多言“ 斯” ,《 大学》 以后之书多言“ 此” 。《 论语》 之
言“ 斯” 者七十而不言“ 此” ,《 檀弓》 之言“ 斯” 者五十有三,言“ 此” 者一而已。《 大学》 成于曾氏之门人,而一卷之中言“ 此” 者十有九。语音轻重之间,而世代之别可知也。(《 日知录》 )
四、利用语法规律
明语法:明语词、识词例
王引之《经传释词》为释词专著。 明语词例: 如《诗·卫风·芄兰》:“芄蘭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又第二章:“能不我甲”。郑玄、
朱熹释“能”为“才能”。
王引之:“诗凡言„宁不我知‟、„既不我嘉‟、„子不我思‟,皆谓不顾我、不嘉我、不思我也。此„不我知‟、
„不我甲‟,当谓不顾我,不狎我,非谓„不如我所知‟,„不如我所狎‟也。„能‟乃语词之转,亦非„才能‟之„能‟也。„能‟当读为„而‟,言童子虽则佩觿而实不与我相知,,《郑风·狡童篇》:„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与此同义。”(《经传释词》卷六,又见《经义述闻》卷五》
属词之例,如:
《易·中孚·彖传》:“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王弼注为:“乘木于川舟之虚,则终已无溺也。” 《周易正义》:“空大木为之曰虚,总名皆曰舟。”
俞樾:舟虚并言,是古人常用的大名冠小名的构词方式,„舟‟是大名,„虚‟是小名。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 “以大名冠小名例”: 《荀子·正名篇》:“物也者,大共名也;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是正名万物,有正名别名之殊。
乃古人之文,则有举大名而合之于小名,使二字成文者。如《礼记》言„鱼鮪‟,鱼其大名,鮪其小名也…
《战国策·赵策》:“彼又将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
《史记·淮阴侯列传》:“吾悔不用蒯通之言,为儿女子所诈。”
连文例: 《汉书·扬雄传上》: “知衆嫭之嫉妒兮,何必颺纍之蛾眉?” 颜师古注:“ 蛾眉,形容若蚕蛾眉也。” 扬雄《 方言》 :“ 娥、赢,好也。秦曰娥 ,宋魏之间谓之赢,秦晋之间 凡好而轻者谓之娥,
自关而东、河济之间谓之媌,或谓之姣。赵魏燕代之间曰妹,或曰妦。自关而西、秦晋之故都曰妍。好,其通语也。” 郭璞注:“ 今关西亦呼好曰媌。”
.
《列子·周穆王篇》:“简郑,,魏之处子,娥媌靡曼者也。”张湛注:“娥媌,姣好也。” 《诗经·卫风·硕人》:“ 螓首蛾眉 ”. 《楚辞·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蛾”又作“娥”。 句法例:
《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闻一多:凡表假设的句子,一般都置于主句之前。
如《离骚》中的:
①苟 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②苟 中情其好脩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格式:假设连词+属句+主句
③不吾知其亦已矣,苟 余情其信芳。 ④委厥美以从俗兮,苟 得列乎众芳。 其格式是:主句+假设连词+属句
8
第四节 观境为训
境,指语言的环境.据境为训,就是根据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以推求词语的准确解释。 一、根据对文推敲
一句之中词语往往两两对称.那些处在相同地位的词,一般同义同类,或同类反义,我们可以利用语言间的这个特点来推敲词义。
如《尚书·洪范篇》:“木曰曲直,金曰从革.”俞樾解释说:„曲直对文,‟„从革‟对文. 《汉书·外戚传》注曰:„从,因也,由也.‟盖„从‟之义为由,故亦为因.从革,即因革也.金之性可因可革,谓之从革;犹木之性可曲可直,谓之曲直也.”
又如《吕氏春秋·察名篇》:“东夏之命,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
孙铿鸣说:“东夏与古今对文,犹言夷夏也。东方曰夷,东夷可言东。命,名也,名亦言也。”
《诗经·小雅·雨无正》:“哀哉不能言!匪舍是出,维躬是瘁.”毛传:“哀贤人不得言,不得出是舌也。”
孔颖达疏:“毛以为幽王信谗,贤者不能从俗,不敢发言。”
马瑞辰:出是㽾wù的借字.
二、根据上下文推敲
不局限于一句之内或两句之间的对文,而是从更广的语言环境,即几个相连的句子或离得较远的句
子中找出对应关系来诠释词义.
如《尚书·洪范篇》:“恭作肃,从作乂,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谋字董仲舒、马融、班固、郑玄具作„谋事‟讲。王引之:“恭与肃,从与乂,明与哲,睿与圣义并相
通。若以谋为谋事,则以聪字义不相近,斯为不类矣。今案谋与敏同,敏古读作每,谋古读作媒,谋敏声相近,故字相通。《中庸》:„人道敏政,地道敏树。‟郑注曰:„敏读为谋,‟是其证也。《晋语》„知羊舌职之聪敏肃给也。‟聪与敏义相近,而云„聪敏肃给‟;犹睿与圣相近,而云„睿圣武公‟也。‥‥ ‥故《五行传》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不谋即不敏。若以为不能谋事,则谋上须加能字,而其意始明。是毛公之解或哲或谋,伏生之解聪作谋,皆以谋为敏,正与经相合。(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
三、根据辞例推敲
辞例就是古人用词的习惯,也就是用词的固定模式,有些辞例是一个时代或几个时代共有的,有
些格式则是某部典籍专有的。
如《诗经·既醉篇》:“其仆维何?釐爾女士。釐爾女士,從以孫子。(釐xī,祭餘肉也。此指福。)
俞樾按:
女士者,士女也。孙子者,子孙也,皆倒文以协韵。犹„衣裳‟恒言,而《诗》则曰“制彼裳衣”,“琴
瑟”恒言,而《诗》则言“如鼓瑟琴”也。《甫田》“以谷我士女”,此云“女士”,彼云“士女”,文异义同。笺云:“予女以女而有士行者,则失之纤巧矣。经文平易,殆不如是。(《古书疑义举例》“倒文协韵例”)
.
又如《荀子¡¤修身篇》:¡°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组;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王引之认为自
名的¡®名¡¯字乃¡®强¡¯字之误,《韩诗外传》:¡°以治生养性,则后彭组;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按,考《荀子》全书,¡°名¡±常与¡°白¡±用在一起。如:
《荣辱篇》:¡°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弥白。¡± 《致士篇》:¡°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
《尧问篇》:¡°名声不白,徒众不与,则光辉不大。¡± 《君道篇》:¡°夫文王欲立,欲白贵名。¡±
9
四、根据修辞手段推敲
词语在句子中,有时受修辞手段的支配,词义往往发生独特的变化。因此,考察词义一定要顾及
修辞手段。如黄侃《诗说》:
诗三百篇皆古乐章,其章句措置之法,往往异于他文,故有辞意限于字句音节不能完备者,则以
前后章互足其文。而风诗间采民俗歌谣之作、反复咏叹者特多,故有一义而离为数 章、析为数句者。若执一章一句而立解,则鲜有合者矣。……如《魏风·伐檀》首章言“伐檀”而不显其用,次章三章独言伐辐、伐轮,骤视之似嫌于不词,盖诗人多相因之辞,此合首章为言,乃言伐檀以为辐为轮,非斩伐其辐与轮也。
.
又如:《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蘭枻,斲冰兮積雪。”王逸注:“斫,砍也。言己乘船遭天盛寒,
举其櫂棹,斲斫冰冻,纷然如积雪,言己勤苦也。”姜亮夫《屈原赋校注》“此说至陋。既需斲冰乃能行舟,又何以采辟荔、搴芙蓉乎?此盖喻词,非写实。斲冰者,言刺船之速,破水而去,如斲冰,水自船舷激而为浪,翻腾如雪之积也。此言舟行之速,本亦有艰辛之义。”
五、根据行文条例次第推敲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诗·大雅皇矣》: “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 ,其柽其椐。 攘
之剔之 其檿其柘 ”的“栵”字:
《毛传》:“栵,栭也。”《释文》:“栵,音例,又音列。”引之谨案:下文柽(chēnɡ怪柳)椐(椐jū灵寿木)檿(yǎn山桑)柘方及木名,葘翳灌栵则泛言木之形状耳。栵,读为烈。烈,枿(niè ),斩而复生者也。
观境为训,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 其他:
1、利用方言印证
王献堂《俚语证古》:“方言行于今者,泰半传自数千年前,经传文字,即彼时语言所寄。古今虽
异,而脉理相通。则以今之方语求经传文字,当其合处,爽露豁畅,或更逾于书证。”
《礼记·缁衣》:“夏日暑雨,小民惟曰怨,资冬祁寒,下民亦惟曰怨。”郑注:“资,当为至,齐鲁
之语,声之误也。祁之言是也,齐西偏之语也。”
李白《越女词》(其四):“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王琦注:“白
地,犹俚语所谓„平白地‟也。”
2、利用校勘 葛洪《抱朴子·遐览》:“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戴震:“凿空之弊有二:其一缘词生训也,其一守讹传谬也。缘词生训者,所释之义非其本义,守
讹传谬者,所据之经并非其本经。”
①考辨字形
王引之:“经典之字,往往形近而讹,仍之则义不可通,改之则怡然理顺。”
如《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释文》注:“佳,善也。”河上公
云:“饰也。”
王念孙:“今按:佳当作唯,字之误也。隹,古唯字也。唯兵为不祥之器,故有道者不处。上言„夫
唯‟,下言„故‟,文义正相从也。”(《读书杂志余编上》)
②校读异文
训诂学中的所谓异文,是指同一句话中的某一个字,在不同的版本或者篇目中换一个字。这两个
不同的字意义往往是相同的。
张相:有以异文印证者。同是一书,版本不同,某字一作某,往往可得佳证。如王维《燕支行》
10
诗:“教战须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赵殿臣注本云:“须,顾元纬本,凌本俱作虽。”李商隐诗:“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朱鹤龄注本云:“须,一作虽。”又巾箱本《琵琶记》三十“他媳妇须有之,”凌刻本与陈眉公本俱作“虽有之”。知“须”犹如“虽”。
三、据文证义:依靠语言环境推求字义 四、析词审义:
1、分清词与词组:如“大臣相与阴谋”中的“阴谋”是两个词,暗地里谋划的意思 2、分清单纯词与合成词
3、分清合成词的合义与偏义:合义合成词是两个词素的意义相同或相近,是相辅相成的,如:宾
客、欣喜等;偏义合成词是两个词素的意义相反或相对而偏用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的意义只是起陪衬作用。如:“无羽毛以御寒暑”中的“寒暑”。
4、分清词素结合的固定与自由。如:介绍也说绍介、整齐也说齐整、离别也说别离。 5、分清词素组合的结构方式。如:习俗
第四章 义训的方式
训诂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一、直训 二、义界 三、推因 四、另有描述、譬况、举例和其他 一、直训
(一)直训的概念:是指意义和用法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相互解释。 (二)直训的内容:以今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如 《说文》:“尔,丽尔,犹靡丽也。”
《方言》:“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犹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
语也;适,宋语也;往,凡语也。”
(三)直训的类型:
1、同训:甲乙两词用丙来训释。如:《尔雅》“命”和“令” 同训“告”也。
2、互训:甲乙两词互相直接训释。如:《说文》:“讽,诵也”。“诵,讽也。”
3、递训(转训):甲用乙来训释,乙用丙来训释,甲乙丙三词递相为训。如:《尔雅》“煽,炽也”,
“炽,盛也”。 “敛,收也。”“收,捕也。”
4、歧训:为避免歧义而使词义更加明确,就再加一个训释词来限定它的意义。如《荀子·性恶篇》: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杨注:“伪,为也,矫也。”
5、同字为训:被训释词与训释词为同一字。如《孟子·滕文公上》:“周人百亩而徹…徹者,徹也。” (四)互训的局限:一字为诂,难以严密、精确。如《小雅斯干》:“载弄之瓦。”毛传:“瓦,纺
塼 [chuán】也。”《汉语大辞典》:“古代泥土烧制的纺锤。”
(五)互训的发展
随着词汇的发展,很多互训词逐渐结合成同义复词。如: “遐,远也”;“远,遐也”。组合成“遐远” “勤,劳也”;“劳,勤也”。组合成“勤劳”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组合成“宫室” “吹,嘘也”;“嘘,吹也”。组合成“吹嘘” “讽,诵也”;“诵,讽也”。组合成 “讽诵” “歌,咏也”;“咏,歌也”。组合成“歌咏” “奉,承也”;“承,奉也”。组合成“奉承”
二、义界
(一)义界的实质(概念):黄侃说:“凡以一句解一字之义者,即谓之义界”。陆宗达在此基础上
加以发挥,他说:“用一句或几句话来阐明词义的界限,对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内涵作出阐述或定义,
11
这种方法叫做义界”。(« 训诂简论» )
《 释训》 :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 释亲》 :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二)义界的原则:义界既然是下定义式的,自然以能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为基本原则。具体的说
就是必须确切而简要的说明 或一个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前人也把义界的方式叫“属中求别”。通常以共名(属概念)加上义差(事物的特性)来表述。如:
毛传:“规,正圆之器也。”《说文》:“蓑,草雨衣也。”“蚕,吐丝虫也。”又叫“以共名释别名。”如:《说文》“李,果也”。“橙,橘属”。“稗,禾别也。” 《尔雅》:“鹰,隼丑;凫,雁丑。”
(三)义界的局限:首先是定义难以下得精确。其次是采取义界方式释义,文字往往冗长,不是
所有场合都能适用。
三、推因
(一)推因的原则:是根据词的声音线索探求词义的由来。如《周礼地官序官》注:“种谷曰稼,
如嫁女以有所生。”
(二)推因的途径:由推因的原则可知,推因的途径便是从实际语言材料中找出“信而有征”(可靠
而有证据)的线索来,进而探求其本源。
(三)推因举例
离娄,古善视者之名。《说文》:“娄,空也。”俞樾:“凡物空者无不明,故以人言则曰离娄,以
物言则曰廲廔(绮窗),离与丽,皆娄字之双声也。《论语·先进篇》:„回也其庶乎,娄空。‟此言颜子之心,通达无滞,若窗牖之丽廔闿明也。”(《古书异义举例》)
又《释名·释宫室》:“楼,谓户牖之间有射孔,楼楼然也。”
敦煌写本《燕子赋》:“不言我早悉,事状见喽喽。”喽喽为事状之明晰。玲珑、伶俐之义与娄空同。
又转为喽啰。卢仝《玉川子集·寄男抱孙》:“喽啰儿读书,何异摧枯朽。”
(四)推因的意义: 对于今天和今后编纂语言工具书,特别是编写同源字典,颇有参考价值。 四、描述、譬况、举例和其他
(一)、描述:是运用语言对所释事物的性状加以描写叙述的方式来说明词义。如: 《说文》:“狼,似犬,锐头,百颊,高前,广后。”“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刻。”
(二)、譬况:通过人们熟悉的事物、采用譬况的方式来说明词义。 《尔雅·释兽》:“犀,似豕。”“兕,似牛。”“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 《周礼·天官·内宰》:“正其服,禁其奇邪。”郑注:“奇邪,若今媚道。” (三)、举例:即用举实例的 方式释词。
《说文》:“瓘,玉也。从玉,雚声。春秋传曰:„瓘斝‟。” 《左传·昭公十七年》:“若我用瓘斝玉瓚, 鄭 必不火。” 杜预 注:“瓘,珪也。” 孔颖达 疏:“瓘
是玉名。此傳所云,皆是成就之器,故知瓘是珪也。”
(四)、由反知正
用与被释词意义相反的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的一种方法。如: 《说文·小部》:“少,不多也。”“浅,不深也。” (五)、增字足意
这是把被释词放在训释词的地位,同时另外增加一个或几个词以完足词义的解释方法。如《诗·小
雅·六月》:“比物四骊,闲之维则。”毛传:“则,法也。”疏云:“维有法则矣。”
又同篇“有严有翼”。传:“严,威严。翼,敬也。”笺云:“有威严者,有恭敬者。”
12
五、其它
(一)关于“右文”:宋代王安石强调“凡字声都有义”,王子韶提出“右文”说。所谓“右文说”
就是从声符求字义的学说。取名“右文”是就大部分声符在右而言。所以也叫“右声说”。如:证、诂、谓等。
近代的沈兼士作《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对右文说的历史和内容都作了分析说明把“右文说”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
到了清代又出现了“音近义通说”由王念孙等开其端。 (二)关于“反训”:反训就是用反义词来解释词义。实际是古代的一个词具有相反的两个意义的现象。如:1、“嘉偶曰妃,怨偶曰仇”(《左传》);2、“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诗经》)前者是仇敌,后者是同伴。3、“秦借道两周之间”。4、“有马者借人乘之”。前者是借入,后者是借出。
第五章 训诂常用术语
《礼记·郊特牲》:¡°不敢用亵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旦明之义也。¡±郑注:¡°旦,当为神,篆
字之误也。¡±
段玉裁:¡°古人云¡®当为¡¯者,皆是改其形误之字。 一、用来释义的术语
1.某(者),某也 用以直接说明某词的意义.如: 《周礼·天官·大宰》:¡°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 ,以佐王治邦国. .¡±郑注:¡°典,常也,
经也,法也。¡±
《诗经·周南·樛jiū 木》:“福履绥之”。传:“履,禄;绥,安也。” 按:有时,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具有音同音近的关系。如:《仪礼·士冠礼》:“愿吾子之教之也。”
吾,疑母鱼部,我,疑母歌部。声为同纽,鱼歌通转。有的则是用本字解释假借字。如《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笺云:“务,侮也。”
2。曰、为、谓之、之谓 (被释词都在解释词后)
这几个术语主要用来下定义,立界说。被释词一般是一种名物制度。如:
.
《诗经·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毛传:“六尺以上曰马。” 《左传·文公三年》:“执事不以衅鼓。”杜预注:“以血涂鼓为衅鼓。” 《诗经·小雅·巧言》:“彼何人斯?居河之糜。”传:“水草交谓之糜。”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这组术语的另一个特点是用对比为训。如: 《诗·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毛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
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3.谓、言
谓,多用于以具体释抽象,以狭义释广义,以别名释共名,相当于“是指”或“指的是”。 如,《诗经·北风·谷风》:“何有何亡。”毛传:“有谓富也,亡谓贫也。”《礼记·曲礼》:“君无故玉
不去身。”孔颖达疏:“玉谓佩也。”
谓与言有时同义,用于串讲句意。如:
《离骚》:“不抚壮而弃秽兮。”洪兴祖补注:“不抚壮而弃秽者,谓其君不肯当年德盛壮之时,弃
远谗佞也。”
13
《诗经·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duì。”毛传:“言贤者之官,不过候人。”
有时,“言”只有说的意思。如: 《诗·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 。”传:“姑,且也。”郑笺:“言„且‟者,君赏功臣,或多于此。” 《诗经¡¤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笺:¡°于以,犹言¡®往以¡¯也。¡± 4、斥:意思与¡°指¡±同。如《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郑笺:¡°大鼠大鼠
者,斥其君也。¡±又《周颂¡¤雝》:¡°假者皇考。¡±郑注:¡°皇考,斥文王也。¡±
二、辨析词义异同的术语
1、浑言(统言、通言、散言、散文)、析言(对言、对文).
“浑言”等是笼统地说,“析言”等是加以区别地称说。 “浑言”与 “析言”相对,往往用于说明词义不同
的原因。如:
《说文·口部》:“哯xiàn,不欧而吐也。”段玉裁注:“欠部曰:„欧,吐也。‟浑言之;此云„不欧而吐
也‟者,析言之。”浑言又称通言、统言。如: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孔颖达正义:“此生死异称,出《尔
雅》文,言其别于生时耳。若通而言之,亦同也。”
《说文·宫部》:“宫,室也。”注:“按宫言其处之围绕,室言其内,析言则殊,统言不别也。”
“浑言”还可以称为“散言”、“散文”;析言也可以叫做“对言”或“对文”。如: 引申可通,即段玉裁所谓“义隔而通之。”如: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歧注:“老犹敬也,幼犹爱
也。”焦循正义:“老无敬训,幼无爱训,故云„犹敬‟、„犹爱‟。
⑵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如: 《诗·小雅·小明》:”政事愈蹙。”笺:“愈犹益也。”《诗·小雅·四月》:“冬日烈烈。”笺:“烈烈犹栗
烈也。”
⑶以今语释古语
司马迁《报任安书》:“谁为为之?”李善注:“谁为犹为谁也。” ⑷用本字释借字 如:
枚乘《七发》:“淹沉之乐,浩唐之心。”李善注:“唐犹荡也。” 3.亦:用以说明变文避复或者似异而实同的词语。如: 《周礼·天官·小宰》:“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注:“怀,亦安也。” 三、说明功用和通语方言的术语
1、某,所以某也:用以说明名物的功用。凡说解中使用“所以某”的被释词,必定是名词。如《说
文》:“聿,所以书也。”段注:“以,用也。聿者,所用书之物也。凡言所以者视此。”又:“苑,所以养禽兽也。”“针,所以缝也。”
2、通语、凡语、转语、代语
通语指没有地域限制,当时比较通行的词语。又称作“通名”、“凡语”、“凡通语”、“四方之通语”等。
如:
《方言卷三》:“庸,恣、比、侹、更、佚,代也。齐曰佚,江淮之间曰侹,余四方之通语也。” 转语:指由于时、地不同而语音发生转变所产生的词语。如《方言》:“庸谓之倯,转语也。” 有的转语则是由于音转义变而分化成的不同词语。如《尔雅·释水》:“水注川曰溪,注古曰沟,注
沟曰浍huá,注浍曰渎。”
转语又称“语之转”。如《方言》卷十一:“自关而东赵魏之间谓之蜘蛛,或谓之蠾蝓 。蠾蝓者,侏
儒语之转也。”
代语:指方言之间可以互相代替的同义词。郭璞说:“凡以异语相易谓之代。”如卷三十:“梁益之
14
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祖,居也。”郭璞注:“鼻,祖皆始之别名也。转复训以为居,所以代语者也。”
四、声训术语 1、之言、之为言
这两个术语用来表示声训,即除了释义而外,还表明训释词和被训释词具有音同或音近的关系。A、
有的是用音义相通的同源词解释词义。如《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郑注:“兴之言喜也。”B、有的是以音同音近的词说明被释词的语源。如《周礼·天官·膳夫》注:“膳之言善也,今时美物曰珍膳。”
C、有时,“之言”也用来说明通假即以本字释假借字。如《诗经·大雅·生民》:¡°克禋克祀,以弗
无子。¡±郑玄 笺:¡°弗之言拔也。乃禋祀上帝於郊禖,以祓除其無子之疾而得其福也。¡± 又《公羊传·桓公三年》:“纳于大庙。”何休注:“庙之为言貌也,思想仪貌而事之。”
2、读为、读曰
这两个术语一般用于以本字解释假借字。如:《礼记·曲礼上》:“日而行事,则必践之。”注曰:“践,
读曰善。声之误也。”《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杨倞注:“知,读为智。”
段玉裁:“易其字以释曰读,凡言读为、读曰,当为皆是也。” 《周礼·春官·大祝》:“奇,读为奇偶之奇。”
3、古声某某同、古某与某字通用、某某义同 这一组术语是讲文字通假的。如: 《诗经·豳风·东山》:“蒸在栗薪。”郑笺:“栗,析也。言君子又久见使析薪,于事尤苦也。古者声
栗、裂同也。”又“蒸在桑野”。传::“蒸,寘也。”鄭註:“古者聲寘、填、塵同也。”
《詩經·大雅·文王》:“陳錫載周。”毛傳:“哉,載。”孔疏:“哉与載古字通用。” 《詩經·大雅·皇矣》:“載錫之光。”笺:“载,始也。”疏:“哉载义同。” 五、拟音、说明词性的术语 1、拟音术语:声、读若、读如 声,常用以说明象声词。如《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舟。”毛传:“关关,和声也。” 读若、读如一般用于注音。段玉裁说:“拟其音读,凡言读如、读若皆是也。”如《说文》:“极,
或读若急。”又《考工记·轮人》:“达常围三寸. 桯tīnɡ围倍之。”注引郑司农云:“桯,读如丹桓宫楹之楹。”
段玉裁:“案注经之例,凡言读如者拟其音,凡言读为者易其字。” 2、说明词性的术语:貌、辞、某之
貌,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用来说明被训释词所表示的状态或性质。如《楚辞·离骚》:“老
冉冉其将至矣。”王逸注:“冉冉,行貌。”又:“时“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 王逸注:¡°曖曖,昏昧貌。¡±
辞,用以指明被训释的词是虚词,也作词。如: 《诗·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毛传:“薄,辞也。”又《说文·矢部》:“矣,语已词也。” 某,某之也:在解释词后加之字,表示被释词的动词性质。如《诗经·大雅·灵台》:“经之营之。”
毛传:“经,度之也。”孔疏:“经,度之,谓经理而量度之。”
3、校勘正误术语:衍文、脱文、讹文、当为、当作、异文、本作、或作、倒文、乙(从旁勾正
错乱了的文字,格式是“某某二字互乙”、“乙正”。
第七章 训诂要籍
一、训诂专书(介绍6种)
黄侃认为:一切文词学术,皆以章句为始基;25种书可以囊括一切,是治各门学问的根柢,这25
种书为:经学十五书(十三经加«大戴礼记»、«国语»;史学四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子部二书(〈庄子〉、〈荀子〉);集部二书(〈文选〉、〈文心雕龙〉;小学
15
二书(〈说文〉、〈广韵〉)。
(一)关于〈尔雅〉:黄侃归纳为三点,即尔雅是诸夏的公言;尔雅是经典的常语;尔雅是训诂的正义。按训释内容分十九类(释普通词义三类,释百科名词十六类。
(二)关于〈方言〉:〈方言〉全称〈you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
汇专书,是通过对大众语言的调查搜集而编成的一部方言词典。
〈方言〉的最早注本是晋代郭璞的〈方言注〉。
(三)《释名》:是“参校方俗,考核古今,晰名物之殊,辨典礼之异”的书,作者是汉代刘熙。 (四)《广雅》也叫《博雅》共十卷。魏张揖撰。它是《尔雅》的续书,在训诂学上有很高的价
值。
(五)《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编者是东汉许慎。此书共十四篇,加序共十五篇,收字9353个,重文(异体字)1163个。提出了“六书说”。
《说文解字》的体例:《说文解字》的解说以篆文为主体,下面用“某也”的格式来释义。凡说“某也、某也”都是讲字义的,凡说“象某、从某”都是讲字形的,而字义与字形又都是统一的。如:“束,缚也。从口木。”前句是解释字义,后者是解释字形。
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著名四大家和五部书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
(六)《经典释文》 唐代陆德明撰共三十卷,目的在于考证古书字音,兼辨训义。
二、注释书
训诂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前面讲的训诂专书,一种是注释书,它们解释字义的大原则虽然一致,方法却不尽相同。训诂专书是脱离了某一具体的解释对象而做总括性的训解,因此它的训释趋于一般,不可能照顾到某一词语在某一句子、篇章乃至整部书里的有个性的用法;而注释书则因依附它所训释的对象而进行解释,所以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结合文章解释得比较深入细致。
(一)五经正义:“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被儒家奉为经
典。到了唐代由于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命孔颖达对前代繁杂的经说进行统一整理,融合各派经学的见解,编出了统一的五经正义,即《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正义就是准确解释经义并对前人注释中的讹误加以绳正的意思)
关于“传、注、笺、疏”的解释: 传:是传述之意,用以解经。
注:本义是灌注。在解释字义的同时,又传述经意的内容。
笺:本来是一种小竹片,古代读书的时候随手记录心得体会,系在相应的简上,以备参考。后来
成为注解的一种。
疏:又叫“义疏”,是疏通义理的意思。它既解释经意、疏通经意,又注释前人的注释,所以又连称
为注疏。
(二)孟子章句、楚辞章句
章句:古人解经,往往在解释字词的基础上,分析章节句读,对文意进行串讲,甚或指出中心思
想,这叫章句。如:汉代赵岐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
(三)前四史: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
对《史记》的注释历来被人们所重视,著名的《史记》三家注是人们公认的《史记》旧注的代表作,它们是:刘宋裴yin 的《史记集解》(是最早的《史记》旧注)、唐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最早给《三国志》作注的是南朝宋的裴松之。
(四)文选注:文选是梁·召明太子萧统编的一部代表汉赋和六朝的诗、骈文的总集。唐代的李善
写成现在流传的《文选注》。
(五)清人的新注、新解:
16
陈奂的《诗毛氏传疏》、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焦循的《孟子正
义》、王先谦的《庄子集解》等。
三、笔记、札记(略)
第八章 训诂学小史
训诂学经理了哪几个时期: 一、萌芽期(先秦)
二、兴盛期(两汉)1、兴起的原因(政治、经济) 2、兴盛的表现(训诂学家毛亨、郑玄、许慎
及训诂专著《尔雅》、《方言》、《释名》等的出现。3、兴盛的特点 4、训诂学基础的奠定 5、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汉代训诂的成就给后世语言文字的分析研究做出了范例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后世语言学所借鉴。
三、保守期(魏——唐)p219 四、中落期(宋——明)p221
五、复兴期(清)1、复兴原因(一是资本主义萌芽及西学东渐;二是清代研究“汉学师承”;三是
清儒有优良的学风)2、复兴的表现p225 3、不足之处)
总而言之,我国训诂学经历了萌芽——兴盛——保守——衰落——复兴这样的历史进程,其中最
重要的两个时期是汉代和清代,即兴盛于两汉,复兴于清代。
清代训诂学在质量上有那些显著的提高? 1、具有朴素的历史观念 2、善于由音求义
3、采用了综合比较的方法,择善而从。 4、有一定的实事求是精神。
清代训诂学分为三派:一是纂集派,这一派述而不作,其代表是阮元和他的《经籍籑诂》一书;
二是注释派,这一派是阐发和纠正前人的训诂,其代表是段玉裁和他的《说文解字》;三是发明派,这一派摆脱字形束缚,从声韵的通转去考证字义的通转,其代表是张炳麟及其《文始》、《新方言》。
第十章 训诂的教学与研究
一、掌握运用语言规律、不断揭示语言规律
教学和研究训诂学一定要从掌握古汉语规律入手,并运用语言实际,否则游谈无根,难免出错。
教学和研究训诂学还要勇于探索,不断揭示语言规律。
二、重视词义的模糊、分歧、闪烁现象
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语言的运用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如:气味当用“嗅”,声音当用“闻”而今
气味也往往用“闻”。词义的分歧关系到能否作确定性的语言分析。如:“离骚”有人解释为“离别的忧愁”,把“骚”解释为“愁”;有人理解为“遭遇忧患”,把“离”通假为“罹”(遭遇);还有人认为“离骚”即“牢骚”,把“离”通假为“牢”。
三、正视忌讳法对词义解释的影响(略) 四、注意训诂学的历史经验(略) 五、实事求是,持科学态度
清代学者在训诂学上的成就(长处)有那些?第一、能比较充分的占有资料。第二、能比较注意
古今差别。第三、能较注意语言的社会性和语言内部的系统性。第四、能注意有声语言与概念的直接关系。
六、熟悉并充分利用古书资料(略) 七、加强理论建设(略)
八、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略)
17
第十一章 关于古书的阅读
一、注意古籍部类
“五四”以前的作品通称古籍。 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汉书·艺文志》,其中所列的“七略”(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
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是最早的图书分类。 二、注意作者、书名 (一)关于作者
古书原来并不标作者,到汉代以后才开始标注姓名。后来甚至连字号、籍贯、官职、封号、爵名以及著作方式也都标了出来。如:《山中白云词 》题为:西秦(籍贯)玉田生(号)张炎(姓名)叔夏(字)
(二)关于书名
先秦的书一般没有总的名称,如:《诗经 》、《尚书 》等这些书名都是后人整理时加上去的。司马迁的《史记》原来也没有名称,有人叫“太史公”,也有人叫“太史公传”、“太史公记”等。此外古代还有同书异名和同名异书等现象,如:《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又名《南华经》;《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等。
三、注意丛书、类书
(一)关于丛书:丛书是总集众书而汇刻成一大部的书。丛书分综合性丛书与专科性丛书两大类,
综合性丛书兼收经、史、子集各类;专科性丛书是各种学科的专门性丛书,如:《音韵学丛书》《文字学丛书》等
大型丛书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四库全书》。
(二)关于类书:类书是从古书中摘录成语典故、诗赋文章甚至整部著作,按类分列于若干标题
之下,便于寻检、引用的一种工具书。 四、注意版本、校勘
(一)关于版本:古籍版本很多,各本的书写质量不同,有的质量很高,错误较少,有的质量很差,错误较多,所以需要后人校勘。
(二)关于校勘:刻板印书要注意校对,校勘的目的在于恢复古籍的本来面目。“衍、讹、脱、倒”是古籍错落的四种现象,是校勘时必须指出的。 “衍”:古籍在传抄中多出的文字叫“衍” “讹”:古籍在传抄中错误的文字叫“讹” “脱”:古籍在传抄中遗漏的文字叫“脱” “倒”:古籍在传抄中颠倒的文字叫“倒”
什么叫四校法:1、对校法(先选定一种较完善的版本作为底本而后用不同的版本进行互校)。2、他校法(用他书来校勘本书)。3、文物校书法(利用出土的古代文物来校订古书)。4、理校法(从事理或文理上去分析、判断去加以订正)。 五、注意书刊索引(略)
第十二章 从实践中加深和提高
——古书词语训释例
1、《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无谋,将还玩吴于股掌之上以待其志。”其中的“股掌”令人费解,
郝懿行认为“股”为“般”之误,“般掌”即山东方言中的“巴掌”。 《汉语大辞典》:股掌,大腿与手掌。《国语·吴语》:“大夫 種 勇而善謀,將還玩 吴國 於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晋 袁宏 《後汉纪·献帝纪三》:“ 袁紹 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絶其哺乳,立可餓殺。” 清 姚士陛 《诸葛铜鼓》诗:“人言 孟獲 不足擒,股掌玩之徒戲耳。” 2、哀窈窕,思贤才。(《诗大序》)“哀”不能解为哀伤,高诱注:“哀,爱也。”“哀”义一是“悲痛、伤心。”二是“怜悯、同情。”“爱”义一是“喜爱”。二是“怜悯、同情。”
3、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史记》)“与”即“以”,是形式上避免重复而用的虚字。清代王引之著《经传释词》时,根据着一规律解决了古书上许多虚字疑义问题。
18
4、堂上不粪,郊草不芸。(《荀子·强国》)“粪”是扫除的意思。《说文》:“粪,弃除也”。古籍
中,“粪除”常连用,“粪除宗祧(tiao)”就是把宗庙扫除干净。
5、乃生女子······载(则)弄之瓦。马瑞辰说“瓦为陶器之通名,即陶制的纺锤。”如果把“瓦”解释为
砖瓦,那么文中就不合情理了。
6、卫献公反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礼记》)“班”字《说文》解为“分端玉也”其本
义就是分玉,从本义解释为一般的“分”,“班邑于从者”意为把人民聚居的地方分给随从的臣子。班本指分瑞玉,见《说文·玨部》。引申为赐予或分给。
7、“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弟子:„是黑牛也,而白题‟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
其角‟。” (《韩非子•解老》)其中的“题”“页”为形符,本义是人头,所以“题”与“头”有关,“白题”即白额头。
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毙”是仆倒,倒下去。自毙即自己摔跟头。 。
9、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无虑”古书上还写作“亡虑、勿虑、摹略、
莫络”等,是连绵词,有人把它拆开来理解,释为“不用考虑就知道”、“无须计算”等是不妥当的。这里的“无虑”相当于今天的“大约”。
10、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国语·越语》)“写”是摹画的意思。有人认为“写”是“削”
的通假字,这是错误的。【寫真】1.画人的真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武烈太子 偏能寫真,坐上賓客,隨宜點染,即成數人,以問童孺,皆知姓名矣。”
11、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六二》)“字”的本义是怀孕、生养孩子,唐代以后作“许嫁”
解。
12、(李)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史记·李将军列传》)《说文·日部》:“暫,不久也。” 引申
为突然。“暂腾”是突然跃起的意思。
13、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毛” 是“ 苗” 的通假字,不属由“ 毛” 的本义类比引
申出来的“ 草木” 之义。
1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是借指历史的记载。汉代以前没有纸,用竹简
记事。竹色青绿,所以成为“ 青” 。在竹简上写字,得先用火烤一下竹简使去竹汗,去掉竹汗便于书写,经过火烤的竹简便是“ 汗青” 。
15 、若爱(怜悯)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 )“ 如” 孔颖达解释为“ 不
如” 。“ 二毛” 指头发斑白(两种颜色)。
16、“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 桓 ( 桓帝 ) 靈 ( 靈帝 )也。” (《 出
师表》 )“ 恨” 作“ 憾” 解。“ 痛” :甚,很,非常。“ 痛恨” 谓沉痛地引为恨事。
1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水调歌头》 )“ 婵娟” 指月亮。此外,月亮还叫:玉
盘、蟾宫、丹桂、蛾眉、金魄、寒镜、银盘、玉兔、玉钩、瑶台镜、广寒宫等。古书中这种现象很多,多注意,以利疏通文义。
18 、学而优则仕。(《 论语· 子张》 )“ 优” 朱熹解释为有余力也。所以全句应解释为:学习
了而还有余力,便可去做官。
19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韩愈《 师说》 )“ 不齿” 意为不能同列、不与同列,表
示极端鄙视。有的版本解释为“ 不屑一提” 是不准确的。
《周礼·秋官·大司寇》:“其能改過,反于中國,不齒三年。” 郑玄 注:“不齒者,不得以年次列於
平民。”
20、师退,次于召陵。(《左传》)“次”是临时驻扎。 2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楚辞·渔父》)古代“颜色”是由两个词构成的联合词组,“颜”指两眉
之间,“色”指脸上神色。现代的“颜色”是双音词,指某种色彩。形容,这里指外貌;模样。《管子·内业》:“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於形容,見於膚色。”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