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德育生活化的认识
作者:李玉雅
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28期
【摘要】“素质教育,德育为先。”一语道破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统筹学校工作都有导向功能。让德育润物无声地渗透到教学中去,使其植根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当中,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所有的德育工作者致力实现的目标。然而,在现行的德育工作中,我们往往弱化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甚至将成人的观念片面而失真地强加到学生身上,造成德育形式化、敷衍化。对此,本文从现行小学德育现状的瑕疵、德育生活化的意义和具体措施这三个方面浅谈对小学德育生活化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
不少教育者就“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了许多探索,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的确,把“育人为先,德育为先”视为宗旨的教育使我们必须承认:德育的地位不可撼动,它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因此,尽快加强和改进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就显得尤为关键了。那么,怎样的德育是切实有效并能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以小学德育生活化为探讨内容,就目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作简要解析。 一、小学德育现状的瑕疵
早在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围绕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准确把握当前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出现的新情况,科学判断青少年学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思想观念的变化,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到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也就是说,想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首先要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这是必然要求。然而,德育工作处境颇为尴尬,教育成效令人失望,对此,本文主要谈论两点不足。 1.“重智轻德”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现行的德育工作却一直处于“失衡”的状态,由于过度放大知识教育的比重,忽略了学生的道德养成,甚至剥夺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个性化体验,对学生的品行操守采取“一刀切”的评判标准,这种“重智轻德”的取向背离了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常见现象如班会课或班队课被主科老师堂而皇之地拿来上课,品德课上成自习课等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问题学生的教育话题始终萦绕在耳边,倘若只是一味偏重知识与技能教育,那么结果最终只会与素质教育的宗旨相悖而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德育失真”
都说校园是“乌托邦”之地,不应沾染社会上那套世故、功利的价值观。但我们发现,不管校园活动以何种方式开展,学生的表现不禁让人惊叹过于成熟,说起话来老气横秋,哪里像个天真活泼的儿童呢?这种揠苗助长的手段使学生过早丢失了自己的童言稚语,成人的语言模式在校园甚至在课堂上盛行,属于学生的“童言无忌”反倒渐渐销声匿迹了。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倡导脱离生活实际、并凌驾于知识教育之上的“牺牲”教育更使人困惑。启中平曾在一次报告中指出:一直以来,我们的道德教育都极力标榜自我牺牲,并且这种牺牲是无条件和无限度的,仿佛这才是道德的实质。可这种不以追求公平为原色的牺牲教育,真的能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立足之地吗?笔者认为,促进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靠的不是一味地谦让和牺牲,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起完善的竞争机制,通过公平的竞争,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创造更平等的世界,以道德约束自我,但绝不是以道德为由,为他人的成就做无条件让步。 二、德育生活化的意义
不管是“生活德育”还是“德育回归生活”,这些理论都主张实现道德和生活的统一。笔者认为,让德育回归生活,能扭转当今“重智轻徳”“德育失真”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小学德育不能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一概而论,它必须建立在儿童品德发展规律和儿童的生活体验之上,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而安排的教育。 1.生活为基
教育来源于生活,德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一份子,自然离不开学生活这个源头。它必须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并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引领学生主动体验生活,感受真实的生活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需求都能成为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机,用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其在切合实际的授教活动里关注自身的道德养成。注重学生的生活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特点,它强调德育借助生活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比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应指引学生用客观的眼光看待二者的异同,知其恶而以善待之,知其险而以勇克之。不应让学生生活在一个缺乏真实性的温室里,刻意模糊社会的残酷性。毕竟,我们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是为了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不是误解社会。 2.体验是柱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征,生命体验更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它能让学生感受情感的波动和情绪的体验,引起学生作为感受主体对事物的认同、同情和体谅,建立起物我相通的情感链接。因此,小学德育实践要充分考虑活动形式是否满足学生的诉求,能否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体验。不能继续采取说教这种单一枯燥的教育手段,纵容教师以成人的价值判断强塞给学生,剥脱学生的主体感受和情绪反馈。加之小学德育具有审视生活、引领生活的作用,实践性、主体性和情感性是它的特点。所以说,小学德育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传递或强调是非对错这样一种非黑即白的评判,它更加注重以人作为主体体验过程的教育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具体措施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小学阶段是小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因此,若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小学德育教育首先从行为习惯抓起。只有把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学生的德育才得取得成效。但这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家庭的支持和协助。 1.以身示范与自我内化相结合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大人的言行举止对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影响。在校园生活里,教师作为学生教育的指导者,必须以身示范,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注重自己的操守准则;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他们的行为习惯对孩子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有意识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不是把教育的责任扔给学校。就学生自己而言,“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的活动。”
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优化过程实则是养成良好品德的过程,他们通过内化的形式,约束自我的操行去遵守规章制度、符合道德准则,从而将这种内在的意识转化成外在的行为习惯,自觉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是外在的示范作用和个人的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最好比喻,小学德育工作需要从中汲取灵感,寻找可行的方法。
2.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这是教育的需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作为学生接触德育的学习内容,它们不仅是教科书,更是联系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情景的缩影,借此引起学生的思考,教育学生一定的道理。如何更好地走进书本,需要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并设计实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如,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品格的试金石》这一课,教师可以通过模拟买卖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真实体验诚信的重要性,使其在实践过程中自主完成道德教育。此外,学校每学期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亦是很好的体验活动,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投入到实践中去,实现二者的交融,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结语
小学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从小学德育现行存在的问题中去思考,探索德育生活化的必要性,以此寻求真实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更新德育观念,改进策略,让德育回归生活,给学生真实的生活教育,将能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黎屏雅.培养小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1994,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