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程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大学本科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侧重于货币金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力图规范化、准确化、简洁化。
课程目的与任务:全面、系统掌握货币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金融实践的新形势、新变化,提高运用金融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达到:(1)全面、系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要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2)了解金融实践的新形势、新变化,(3)提高运用金融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货币与信用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货币制度
第三节 信用与信用形式
本章主要学习和掌握货币收支循环及其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货币的功能与特点、货币形态与货币制度的演变、货币的定义与计量、国际货币体系等内容。 第二章 利率与收益率 第一节 利息和利率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节 利率的期限结构 第四节 收益和收益率
要求了解信用的起源与发展,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信用的作用,掌握现代信用形式以及现代信用秩序的制度支撑。 第三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汇率的作用 第四节 汇率制度
要求理解并掌握利率和汇率的概念、种类,并熟悉对利率与汇率决定的各种理论。 第四章 现代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工具与机构 第一节 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第二节 有组织的金融体系框架 第三节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要求在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与结构的基础上,掌握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 货币市场 第一节 货币市场概述 第二节 同业拆借市场 第三节 票据市场
第四节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第五节 短期政府债券市场 第六节 回购市场
学习本章,要求熟悉货币市场的各种概念以及操作规范。 第六章 资本市场
第一节 中长期债券市场 第二节 股票市场
学习本章,要求熟悉资本市场的概念、形式以及操作规范。 第七章 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一节 存款类金融机构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 第三节 中央银行
第四节 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八章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一节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概述 第二节 投资类金融机构 第三节 保障类金融机构
第四节 其他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了解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熟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掌握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方法,善于分析我国经济变迁中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作用和行为特征。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掌握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和中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第九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第一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信用货币创造 第三节 货币供给的层次与调控
学习本章,要求掌握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形成的理论与实务。 第十章 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非均衡
第二节 货币失衡的成因及其调节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四节 开放经济下的经济均衡
了解货币供求均衡的意义,理解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掌握货币供求失衡的两种形态、成因、影响、治理对策等。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概述 第二节 货币政策目标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学习本章,要求掌握货币政策的各个构成要素,并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进行分析。 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第三节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趋势 第四节 金融监管体制
了解进行金融监管的原因、金融监管的目标,掌握金融监管的体制和内容,熟悉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2.课时分配 内容 货币与信用 第二章 利率与收益率 汇率与汇率制度 现代金融体系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存款类金融机构 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货币均衡与经济均衡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总计 形式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 讲授与讨论 讲授 讲授 学时分配 4 4 4 2 8 4 6 6 4 4 4 4 56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金融学》与经济学专业与会计学专业密切相关。就会计学专业而言,主要和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紧密相关。 (四)教材、参考书目及主要期刊 1、教材:《金融学》主编:马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教学参考资料:《金融学》 李成 科学出版社 2010 (五)开课基本手段及课件
本课程由代课教师制作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 (六)制定(或修订)日期 制作人: 审核: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