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文学史重点大题

中国文学史重点大题

2022-11-04 来源:乌哈旅游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艺术上具有原创性和经典性。其创造性主要有: 一、 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

朱熹《诗集传》云: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铺陈直叙。《诗经》中的赋法富于变化,可叙事、写景、抒情。赋法对构成《诗经》的写实性和形象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比喻形式多样,或明喻,或暗喻,或正喻,或反喻,或借喻,或排喻,都十分生动形象,富于情趣。如《卫风·硕人》第二章:“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还有通篇用比的禽言诗 如《豳风·鸱鸮》。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所谓“兴”,是指借助某种个别的、具体的物象或事象,通过类比联想,以借物起兴或托物起情来阐明特定情感意志的艺术表现方法。不过《诗》中“兴”的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起协韵起头的作用,与下文在内容上无关。如《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兴句和后面两句的祝福语,并无意义上的联系。 二种情况:起渲染环境,烘托气氛的作用,如《郑风.风雨》(风雨凄凄)诗。 三种情况:具有比喻和象征的含义,并与全诗意境融为一体。如《周南·桃夭》。诗中这种比兴具有原创性,所以清人姚际恒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诗经通论》)《诗经》中的兴句,很多都能够引起这样的丰富联想。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运用得最为圆熟的作品,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 二、重章叠句

《诗经》的句式,多以四言为主,有的全篇为四言句,有的中间或杂有二言句至八言句不等。二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它们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如《周南·芣苢》,方玉润《诗经原始》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诗经》的叠句,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三、语言特点:

《诗经》的语言是经过提炼加工的书面语,其特点是准确生动精练,丰富多彩,特别是动词和形容词运用得巧妙精当。据统计。光是表示手的动作的词汇就有50多个。众多的动词、形容词使内容的表达极为精细准确

《诗》中还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词语,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和音乐美。双声词如参差、踟躕、栗烈、流离、悠远等;叠韵词如绸缪、辗转、窈窕、沃若等;叠字如关关、呦呦、依依、采采、钦钦、苍苍、谆谆等,它们或刻画形态,或模拟声音,或形容色彩,或表示内心活动,都能做到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文心雕龙.物色》)。 《左传》文章特点叙事特点 (1)详细完整生动曲折的叙事 (2)《左传》的战争叙事“篇篇换局,各各争新”(冯李骅《左绣 读左卮言》)。

《左传》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晋楚城濮之战、秦晋殽之战、晋楚邲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 《左传》的战争描写体现出两种写作模式:

一是注重交代战前与战后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包括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以具体揭示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而对战争过程则一笔带过。如秦晋“殽之战” 二是全景似的战争画卷。如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的齐晋“鞌之战”,就写得曲折传神,惊心动魄。战前,有齐侯使请战、高固逞勇等;战中,重写晋军主帅战车上三人(主

1

帅卻克、车左张侯、车右郑丘缓)的身负重伤、相互激励,终于化不利为胜利的情景;战后,齐侯请和,晋人提出无理要求,齐使交涉,迫使晋人放弃无理要求。 (3)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 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主要采取随事写人的方法。一是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如秦穆公。既写出其霸主的雄心气度、精于利害关系、处处从秦国的利益出发,也写出其刚愎专横、愚妄自私。 二是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如晋文公。表现了他由一个胸无大志、性格暴躁、不谙世事的贵公子,在备尝艰辛、多历磨难后(如别狄女,多情幼稚;五鹿乞食,不谙世事;戈逐子犯,贪图安逸;历曹宋郑,屡受屈辱;楚王求报,初露锋芒;降服谢罪,甘受责罚;投璧盟誓,团结左右;虚纳忠言,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安定团结。) ,最终成长为成熟老练的大国之君的过程。 三《左传》写人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如“曹刿论战”。 (4)语言丰富多彩

1、行人辞令,典雅从容、委婉有力。在彬彬有礼的外表下包藏着锋芒。如“子产相郑伯以如晋”(襄公三十一年)。

也有些辞令直率有力、以鞭辟入里的分析见长,如“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 2、叙事语言,简练含蓄。

《左传》的叙述语言,词约义丰、意蕴厚。如 “邲之战”(宣公十二年)载晋军败于楚,溃不成军,作者写道:“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晋之余师不能军,宵济,亦终夜有声”;晋军仓皇败逃之惨状可以想见。 《战国策》文学特点

1.《战国策》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叙写一个人的事迹,在叙事中又有不少夸张、渲染乃至虚构,作者不仅通过富于特征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而且注意揭示其内心世界,这样就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形神兼备。其次,是叙事委折详尽,情节错综,富于传奇色彩。如《燕策三》记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包括鞠武图议、燕丹纳樊於期、鞠武荐田光、田光荐荆轲、田光死义、太子请荆轲、荆轲借樊于期首、太子求匕、易水送别、荆轲刺秦王等故事情节)就写得波澜动荡、剑拔弩张,错综复杂。尤其是“易水送别”、“荆轲刺秦王”更是写得有声有色,姿态横生,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2.是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的辞令。这些说辞纵横驰骋,辩丽恣肆而又浅显生动,富于形象性。与《左传》的行人辞令有很大不同。从言说方式来看,战国游士说客在游说人主时,已不再讲究谦恭文雅的风度,也很少用道德礼义去说服人。为了打动人心,往往无所顾忌的分析形势,指陈利害,甚至不惜张大其辞,危言耸听。

3.《战国策》的辞令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句式错综变化。文中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及夸张、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例如《齐策一》记苏秦劝齐宣王合纵的说辞

善于运用比喻来说理,委婉含蓄。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窥镜喻治国,以赞美自己喻齐王纳谏。又如《庄辛说楚襄王〉(《楚策四》),庄辛用蜻蛉、黄雀、黄鹄、蔡灵侯层层设喻,以喻事明理,起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

4.《战国策》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来说理。这些寓言故事大都是说者根据临时需要而顺手拈来,取材广泛,寓意鲜明,富于现实感。大都能够“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鲜明警醒而富有启发性”。它们虽未独立成篇,但有些故事已有较为完整的情节,叙事也颇为生动,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篇。

5.《战国策》讲同一道理的寓言的故事往往有多则。 《孟子》的散文特点

1.浓厚的论辩色彩,高超的论辩艺术:在论辩中,孟子善于抓住对方心理,欲擒故纵,因势利导,诱其就范,如《孟子·梁惠王上〉与齐宣王的对话。还善于运用逻辑推理进行论辩。

2

有时采用迂回战术,预设圈套,让对方钻进去,然后巧妙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出其不意,制胜对方,如《孟子·梁惠王下》与齐宣王的对话。有时,孟子先通过层层设问,使对方在回答中暴露其理论弱点,然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理屈词穷(运用了矛盾律和类比法),如《孟子·滕文公上》与陈相的辩论 。

2、充沛的感情,强劲的气势,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鲜明个性:理直气壮,义正辞严,锋芒毕露、刚正不阿。如“鱼我所欲也”章 “全是元气磅礴!此等文字都从浩然气中流出,文人哪得有此?”(李贽《四书评》)“说大人 ”章(《尽心下》) “予岂好辩 ”章(《滕文公下》) 3、精彩的比喻和寓言,精彩的比喻和寓言在书中俯拾即是 。如“日攘邻人之鸡”、“揠苗助长”、“弈秋”“齐人有一妻一妾” (《离娄下》)等,都颇为生动传神。这此譬喻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 4、《孟子》的语言浅显自然而又明快畅达。“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赵歧《孟子注疏.孟子题辞》)

《庄子》文章特点,寓言特点 (一)、哲理与诗意的交融。《庄子》一书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浓郁的抒情性。《庄子》一书采取一种主观抒情的态度,直接表现个人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从内心感受的角度去透视和思考生活,写出了庄子的遭遇、命运、个性及其独特的精神世界。 (二)、意出尘外的想象。《庄子》向来以奇幻而丰富的想象著称。庄子善于借鉴神话的浪漫精神,展开奇异的幻想和想象 (三)、异采纷呈的寓言故事。

庄子的寓言形象鲜明又朦胧恍惚、意蕴丰富,难于确指的特点,具体而言表现如下: 其一是具有超现实性、虚幻性的特点

其二,形象大于思想。例如“庖丁解牛”(《养生主》)、“佝偻者承蜩 其三,《庄子》的寓言以叙事见长,其中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有细致逼真的描绘。能以生动的形象和意趣去感染人、征服人。作者非常讲究叙事技巧,努力造成绘声绘色的艺术效果。例如《达生》中写“吕梁丈夫蹈水”的故事。 (四)灵活变化的章法,汪洋恣肆的语言。

《庄子》散文的章法自由灵活,变化多端,跌宕开阖,曲折有致,段与段之间似断实连。不仅一篇之内起伏变化,篇与篇之间也变化多端,各不相同。如《逍遥游》 贾谊文章的特点

1.将风云变幻的历史浓缩为鲜明具体的形象,这是一大特点,如写秦始皇统一天下一段。 2.文章大量采用比喻、铺陈、对偶、尤其是对比和反衬(三重对比)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和说服力,也造成了一种雄健奔放的气势。 晁错的文章

晁错的政论明晰透辟、平实而切于世用。《论贵粟疏》是晁错这类文章的代表作品此外,文章通篇运用对比手法,古今对比,正反对比,简洁明快。

贾、晁二人的文章各具特点。贾文以气势文采见长,体现了纵横驰骋的文风;晁文则以素朴直率见长,浑厚中寓警刻,形成了峭直

枚乘《七发》是枚乘的代表作,也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作品。

《七发》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并以音乐、饮食、车马、游宴、田猎、观涛、论道七事,来启发楚太子。赋的主旨意在说明声色犬马之乐,不如圣贤的“要言妙道”,以此启发人们要注重精神追求。

此赋善于描写形容,写景状物,声色情态毕现,描摹精致细腻,形象生动;善于铺陈排比,夸张渲染,气势恢宏,辞藻华丽。如“观涛”一节描写“涛气”一段:

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溰(yi),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者,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皓蜺,前后络绎。颙颙卬卬(波涛高大貌),椐椐强强

3

(前后相逐貌),莘莘将将(相互冲击貌)。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

“观涛”一段,肆意铺陈描写涛形涛气,维妙维肖,穷形尽相,无以复加。而且还注意写出观涛者的主观感受,点染江涛澡雪精神、发蒙解惑的功用(见“澡概胸中,洒练五藏”一段。) ,从而与从思想上治疗疾病的中心意旨紧紧联系起来。

《七发》结构宏大、辞藻繁富、描写铺张、主客问答的体式,奠定了汉大赋的基本写作模式和体制。 《七发》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 “史家之绝唱”

《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目的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其史学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体例创新: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体例。这五种体例相互补充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框架,沟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独具匠心。其中,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以人物为中心,而且是全书的主体,所以被人称为“纪传体”。清代史学评论家赵翼评价:“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廿二史札记》) (二)“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原则,批判精神。 “无韵之离骚”表现在:

强烈的抒情性;发愤著书;琳琅满目的悲剧人物画廊:五类悲剧典型人物: 屈原的悲剧是忠臣的悲剧典型; 荆轲的悲剧是崇高的悲剧典型;

项羽的悲剧是“伟大失败者”的性格悲剧;韩信的悲剧是历史悲剧典型; 李广的悲剧是一曲命运悲剧 《史记》传记文学的新成就

1、开创了传记文学的新体裁。

2、塑造了数以百计的历史人物形象。《史记》有人物传记93篇,分为单传(55篇)与合传(38篇,合传按照“以类相从”的原则)两类。 3、《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有:

大事件与细节描写相互辉映。写大事件,突出人物的主导性格,如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这三个重大事件组成项羽传,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一英雄人物勇武而近于暴烈、率直又愚妄、刚愎自用又优柔寡断的主要性格特征,也深刻地显示出他一生成败的内在因素。 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血肉更丰满,个性更鲜明。如李斯见厕鼠仓鼠,张汤劾鼠掠治,项羽瞋目叱楼烦、瞋目叱赤泉侯,李广射石射虎等 。

运用“互见法”,行文更简洁流畅。有时是为了避免重复,有时是为了避免遭祸,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突出人物某一性格特征。如《魏公子列传》主要描写礼贤下士的贵公子信陵君的形象,因此就集中写信陵君“自迎夷门侯生”和“从博徒买浆者游”等故事,而把他因为畏秦而不肯收留亡命的虞卿和魏齐的故事,放到《范雎蔡泽列传》中去写,这样处理就是为了不损害信陵君的形象。 4、语言丰富多彩。

叙事语言,明白晓畅、精炼圆熟,如《项羽本纪》写“巨鹿之战” 、“垓下之围” 等; 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如刘邦和项羽都曾亲见秦始皇巡游天下的显赫场景: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项羽本纪》)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本纪》)项羽的话强悍刚猛,刘邦则艳羡之情溢于言表。 引用民谣和谚语,语言更精练含蓄。如《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范雎蔡泽列传》:“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白起王翦列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一)、《陌上桑》

这是一首富有喜剧色彩的叙事诗,描写了采桑女罗敷机智勇敢地拒绝使君调戏诱惑的故事。

4

全诗共三解。诗中塑造了一位美丽、坚贞、机智,敢于戏谑权贵的采桑女罗敷的形象;诗中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对话、虚构、夸张等多种艺术表现方法。 (二)、《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被后人誉为“长诗之圣”(王世贞《艺苑卮言》)、“古今第一首长诗”(沈德潜《古诗源》)。 《孔雀东南飞》在艺术上取得了高度成就:

(1)作品成功地刻画了男女主人公的鲜明形象,如兰芝的勤劳、善良、美丽、深情,坚强不屈;仲卿的忠厚、善良、懦弱。同时对次要人物的刻画也颇为鲜明。焦母的刁蛮专横、刘兄的趋炎附势,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2)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首先,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性格,篇中大量地使用了人物对话及自述。其次,是叙述描写的手法。

形象;诗中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对话、虚构、夸张等多种艺术表现方法。

(3)作品叙事按事件的时空顺序展开,结构完整紧凑、情节起伏跌宕。作品采用了复线交叉推进的方式:一条线索是焦、刘与封建家长之间的矛盾冲突;一条是以焦、刘二人的情感发展、生离死别为线索。

(4)作品的语言,质朴自然、生动流畅,但“质而不俚”(王世贞《艺苑卮言》),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辛延年的《羽林郎》明显借鉴《陌上桑》,但也有个人的创造。诗中的胡姬是一个坚贞而勇敢的女性。而且诗中的故事场景也由桑间陌上,搬到了城市街道,这无疑体现出作者的创造。 宋子侯的《董娇娆》尚带有乐府民歌影响的痕迹,但已带有很浓厚的文人气息。 诗写采桑女与花的问答,以花的答语来表现人生短暂的悲哀,引发人生不再、当及时行乐的意绪。诗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情词并丽,意旨殊工。”(费锡璜《汉诗总说》) 秦嘉的《赠妇诗》三首,则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赠妇诗》三首是一组感人至深的爱情歌唱,标志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成熟。诗中作者表现了夫妻之间刻骨铭心的眷念挚爱深情,情真意切,凄婉感人。《赠妇诗》三首是一组感人至深的爱情歌唱,标志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成熟。汉代文人终于结束了学习和模仿五言诗的过程,并完成了由叙事向抒情的转化,自铸新词了。

王充《论衡》具有批判性、实用性、论辩性

汉赋是汉代赋体文学的总称,它包括骚体赋、大赋(散体大赋、新体赋)和小赋(抒情小赋),但最典型的是汉大赋。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骚体赋:乃楚辞遗响,以抒情为主,且多抒发哀怨之情。形式上与“楚辞”作品没有多少区别,常带“兮”字。

大赋(或称“散体大赋”“新体赋”):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所谓“大”,不仅表现为篇幅长,结构大;而且描写的对象大,如帝王的宫苑、京都、壮丽山川,还有帝王规模庞大的军事活动、田猎活动、娱乐场景等。大赋以“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作用。

小赋:篇幅短小,多用韵文,句式多样。内容上侧重抒写个人的情志,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也有针砭现实之作。

纵观四百年汉赋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形成、全盛和渐变三个阶段。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