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学前卫生学的研究意义
1、分析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为学前儿童终身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前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领会) 1、学前卫生学以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健康与健康促进、疾病与预防、膳食与营养、保护与照料 (三)学前卫生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P24页
第一章 学前儿童健康与促进
(一)健康基本概念 1、健康(识记)
健康指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生活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
2、健康概念和健康内涵的演变及特点(领会) 近代健康概念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两个重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生物—医学模式(19世纪初),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阶段:生物—心理—社会模式(20世纪),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较好的解释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在原健康概念的基础上又加入了“道德健康”指标,为健康概念注入了新的内涵。
近年,围绕健康概念及内涵的研究一直在继续,学者们陆续提出一些新观点。如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是美国健康教育专家科纳千叶和尼克森在1994年提出的动态变化观点。他们指出世上没有绝对的“完全健康”和“完全疾病”,健康只是一个相对的动态性概念。苏联学者布赫曼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亚健康”概念。他认为亚健康是指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生理机能低下状态,也称第三状态、灰色状态、亚临床期等。
特点:第一,健康概念是不断变化、演进的。第二,人类对健康的追求是永恒的,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三,健康是多元的、广泛的,并且是相对的。第四,健康概念的演变带来了卫生保健工作的革命。
(二)学前儿童健康解读 1、学前儿童健康概念(识记)
学前儿童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1、学前儿童健康表现(领会)
(1)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符合其年龄发育水平,体检各项指标达标;(2)身体发育良好,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3)身体功能良好,体态正常,没有疾病;(4)智力正常,能胜任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各种游戏和学习活动;(5)情绪稳定,很少因为一些小事而哭闹不止,常保持愉快情绪;(6)乐于与人交往,愿意与小朋友玩耍、分享,能较快适应新环境;(7)性格良好,表现为活泼、开朗、自信、勇敢;(8)行为表现符合其年龄发展水平。
2、学前儿童健康特征(领会)
(1)学前儿童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2)学前儿童健康具有易变性。(3)学前儿童健康具有多样性。
3、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目标(领会)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学前儿童的健康发展目标为:(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三)学前儿童促进
1、健康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领会)P35-37
生物学因素:遗传对健康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病原微生物是危害学前儿童健康的大敌
环境因素: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社会环境从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影响,文化因素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
行为和生活方式: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活方式被称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卫生服务:卫生服务是促进健康的基本条件 (如遇到论述题,请从正反例子举例) 2、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措施(领会)
(1)有规律地生活。(2)合理安排膳食。(3)保证睡眠充足。(4)保证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5)提供适宜的游戏活动。(6)疾病预防。(7)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8)培养亲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9)养成健康行为。
3、对照学前儿童促进措施进行个案分析,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参照2的回答。
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特点与保健
(一)人体概况
1、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领会)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同一类细胞聚合在一起是组织,由不
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多个功能相近的器官有顺序的排列在一起,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连续性的生理功能,便形成了系统。
(二)学前儿童各系统生理解剖特点与保健 1、学前儿童骨骼、肌肉的特点和卫生保健
骨骼数量多于成人,骨正在生长,更新快,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脱臼;肌肉能力储存少,肌肉柔软、收缩差、力量小,容易疲劳和损伤。
卫生保健: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防止骨骼畸形;积极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促进骨骼生长;合理安排膳食和生活,保证营养供给。
2、学前儿童脊柱、手骨和足弓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
脊柱:出生时没有弯曲,四个生理性弯曲逐渐形成,青春期基本定型。避免婴幼儿生活中的不良刺激。
手骨:新生儿腕骨由软骨形成,逐渐骨化。不宜拎重物,不宜长时间写字画画。
足弓:婴儿看不出足弓,逐渐形成。学前儿童因足底肌肉、韧带、肌腱发育不全,过多行走、站立、肥胖、负重过大等容易使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不宜过多行走、站立、肥胖、负重过大。
3、学前儿童耳咽管、会厌软骨、声带的特点和卫生保健
1)耳咽管:比较短,官腔宽,位置平直,鼻咽部的细菌容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学会正确的擤鼻涕方法。2)会厌软骨:具有分流气体和食物的功能。学前儿童在咀嚼时不说话,可避免气管异物的发生。3)声带:学前儿童声带短而薄,韧性差,故声调比成人高,大声哭闹或喊叫容易发生声门肌肉疲劳。避免大声哭闹和大喊大叫。
4、学前儿童心血管特点和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
心血管特点:年龄越小,心跳越快,血管弹性好,年龄越小,血压越低。 循环系统卫生保健: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心血管功能;保护淋巴器官;合理营养,保证铁的供给;从小预防心血管疾病。
5、乳牙的发育和卫生保健
人有2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6-8个月长出,2岁长齐。
保健:钙磷营养素的补充,避免酸性物质。0~6岁期间钙磷等营养素供给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牙齿的坚固程度和出牙时间。学前儿童牙釉质薄,牙质密度低,容易被酸性物质腐蚀患龋齿。
6、学前儿童胃肠结构、消化腺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
胃蠕动慢,消化能力弱;小肠比成人的长,通透性好,小肠容易发生肠套叠和脱肛。
婴儿4个月具有消化淀粉的能力,胰腺发育不完善,胆汁分泌较少,不吃油腻食物。
保健:饭后漱口,早晚刷牙;适当控制甜食,睡前不吃糖果点心;定时大便;科学安排膳食。
7、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卫生保健
1)养成不憋尿的习惯;2)多饮水,多排尿;3)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8、学前儿童大脑发育特点和卫生保健
大脑皮质各部分分工明确,不同区域分管不同工作
保健:1)精心安排幼儿园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幼儿每天在园活动要丰富多彩,激发他们的兴趣,应注意科学用脑。2)保证营养物质和新鲜的空气。
9、大脑皮质功能活动特征
使动调节,优势法则,动力定型,镶嵌式活动;保护性抑制
1)始动调节,是指大脑皮质在工作或学习时,刚开始效率低,随后工作效率逐渐提高。在组织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2)优势原则,是指大脑在工作或学习时它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相关皮质区域的兴奋度,注意理解“优势兴奋灶”,主要与刺激大小、兴趣、愿望、目的有关。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3)动力定型,是指一系列刺激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反复多次后,这种时间和顺序在大脑皮质固定下来,形成与此刺激相关的神经环路,没到固定时间大脑就自动启动这一功能。比如一日作息时间,建立动力定型的好处是以最小的耗能获得最高的工作效率。4)镶嵌式活动,在安排一日活动时,不要让幼儿长时间做一件事,容易引起大脑疲劳。5)保护性抑制,大脑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学前儿童在进行高级神经活动时,脑皮质的兴奋大于抑制,故他们的控制能力差,好动不好静,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易疲劳的特点。
10、学前儿童眼睛和听力的卫生保健
1)眼的卫生保健;a,提供适宜的视觉刺激,促进儿童视觉发展(婴幼儿读
物色彩鲜明、图像清晰、字体较大)。b,科学用眼,预防近视(注意用眼时间、光线、与书本间的距离)。c,定期检查视力,学龄前期是儿童视觉发育的重要时期。2)听力的卫生保健;a,保护听力,促进儿童听力发展(避免听尖锐、音量大、没有节奏感的声音、噪音,容易造成听觉损伤)。2)保护外耳。防止听力损伤,学前儿童容易发生外耳道和鼓膜的损伤。不要随意用尖利物品挖耳屎(耵聍),洗头洗澡时注意不让水进入外耳道。
11、婴幼儿味觉特点
新生儿味觉发育良好,一出生就能识别各种味道并形成味觉偏好(喜欢吃甜食),能轻易区分出母乳和奶粉的区别,且他们的味觉敏感性强于成人,所以注意喂养清淡的食物。
12、皮肤的主要功能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其功能有调节体温,保护功能,排泄作用。 (三)应用:
1、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养成健康体态(P51页);主要从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来讲:1)创设适宜的物质条件,幼儿园和家庭都应为幼儿提供高低适合的桌椅,使孩子坐的舒服、身体挺拔。合适的桌椅一般为幼儿就座后,大腿与小腿基本成直角,两臂屈肘后,小臂自然搁上桌面,上体保持正直。合适的桌椅是培养孩子健康体态的物质基础;2)教育孩子保持正确的姿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弯着腰、弓着背或随意斜靠在桌子上看书、画画、做桌面游戏或看电视时,要及时提醒孩子,必要时可作正确的示范和要点讲解;3)保持孩子合理的营养,教育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孩子健康发育的重要基础。使孩子获得多种矿物质、维生素,以及适量的蛋白质与脂肪,对孩子骨骼、肌肉的发育成
长是十分有利的。教育孩子从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跑步、跳跃、游戏、体操、舞蹈等运动,是促进健康体态形成的积极因素。
2、指导家长合理安排学前儿童的睡眠P64页
根据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应让学前儿童早睡觉,睡好觉、1)让学前儿童早上床睡觉,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充足的睡眠,会为孩子将来长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孩子早点睡有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人的大脑需要充足的休息睡眠来恢复精力和能量,人的大脑细胞每天进行高强度的工作之后,需要自我修复,孩子的大脑没有发育成熟,更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修复;3)检查睡姿,纠正不良睡眠习惯。4)舒适的睡眠环境。
3、依据大脑皮质功能活动特征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P64页);见上页大脑皮质的活动特征。
4、推荐促进婴儿触觉发展的玩具和用品(举例:彩色积木、床头自动旋转音乐铃(垂有的挂饰可让宝宝触摸)、色彩鲜艳的固齿器、彩色的套圈绒布玩具。)
第三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
(一)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规律 1、生长、发育和发展的概念(识记)
生长是指细胞繁殖、增大和细胞间质的增加,表现为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变过程。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的成熟。是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指随时间的延续,有机体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2、儿童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1)生长发育按一定程序进行。(2)生长发育呈连续性和阶段性。(3)生长发育呈不均衡性。(4)生长发育表现出轨迹现象和生长关键期。(5)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差异。
3、致敏感期
优生学将怀孕前三个月称为致敏感期 4、新生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
(1)新生儿身体变化:①生理性体重下降。②生理性黄疸。③乳房肿大或阴道出血。(2)新生儿的生理变化:①新生儿呼吸、心跳较快。②睡眠时间长。③消化道和泌尿道已正常工作。④感知觉器官功能强弱不一。
5、婴儿期的成长发育特点
(1)婴儿的身体发育:①身高体重增长显著。②头围胸围变化明显。③消化能力进步快。(2)婴儿的动作发育:婴儿的动作发育基本遵循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发展,即最初的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动作,逐渐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发展;婴儿期动作发育达到了能随意自主控制身体,获得了两个重要的动作发展里程碑,即自我进食和独立行走。(3)婴儿的感知觉发展:婴儿一出生就具备敏锐的嗅觉、味觉及触觉。相对而言,婴儿的视觉和听力在胎内发育较慢,生后第一年视觉和听力变化明显。(4)婴儿免疫能力:婴儿出生时。尽管尚未建立起自身的免疫系统,但前半年婴儿体内储备有一定的抗体,婴儿较少患感染性疾病。半岁后,随着体内储备抗体水平的逐渐下降,婴幼儿免疫水平低下,容易感染多种疾病。
6、婴儿爬行的意义
爬行是婴儿动作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爬行对婴儿动作发展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爬行可促进婴儿身体协调性和自主控制能力的发展。二是爬行扩大了婴儿的活动范围和视野,有助于婴儿建立空间方位、探究物体等。同时,爬行也被认为与婴儿情绪、认知及社会性行为发展有关。
7、幼儿期生长发育特点
(1)幼儿的身体发育。身高、体重、牙齿发育,儿童出生后第2年,平均身高增长10厘米,体重增长3公斤。进入第3年,身体发育速度明显减慢,并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前。随着乳牙的生长,婴幼儿的咀嚼能力不断提高。(2)幼儿的动作发育。幼儿期优先发展大肌肉群,小肌肉群发展速度相对慢一些。(3)幼儿的语言发育。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快速发展期,常被称为语言发展关键期。(4)幼儿的大脑及神经发育。主要表现在脑重量的快速增加和大脑功能增强。
8、学龄前期生长发育特点
(1)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发育,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年身高增长5厘米,体重增加2公斤。因体重增长速度落后于身高增长速度,儿童出现“抽条”现象。(2)学龄前儿童的大脑发育,学龄前儿童大脑结构发育逐渐趋于成熟,6岁时脑重量接近成人水平。(3)学龄前儿童的动作发育,经过三年的发展,学前儿童在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准确性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平衡能力增强,尤其是精细动作发展变化明显。(4)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进入幼儿园后,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自我认知能力等方面有明显进步。(5)学龄前儿童的免疫,自出生后,幼儿的免疫系统快速发展,6岁时免疫水平已达到成人水平,已具有较好的抵抗疾病的能力。
9、选择适合小中大班幼儿促进手部动作灵活及协调性的活动和促进大肌肉及运动技能发展的活动(简单应用)
年龄 身体运动技能 手部动作技能 能双脚交替上下楼梯 能用剪刀剪纸条 3—4岁 爬滑梯和攀登架 尝试填色 (小班) 能沿线或足迹走 用积木搭桥 熟练地单脚跳跃 能双手接球 能用剪刀剪出简单的图形 4—5岁 能两脚轮换着跳、单脚跳 会系鞋带 (中班) 能走平衡木 能串珠 能投掷 能绕弯跑,走动中接球 能用筷子进食 5—6岁 拍皮球 能灵活操作物体 (大班) 爬绳梯 能写简单的字 11、收集儿童身高或体重发育迟缓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综合应用)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二)学前儿童生长发育测量与评价 1、生长发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
总结特点,提出要点,促进发展;制定评价标准,提供依据,开展针对性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早期干预
2、身高、体重测量工具的选择与使用:(1)身高测量,3岁前儿童使用量床测量,测量时呈仰卧位;3岁以上儿童采用立式身高计测量,测量时取立正姿势。(2)体重测量,用杠杆式秤测量,测量时2岁前或躺,或坐,2岁后站在秤中央读数。
3、体温、脉搏的测量方法:(1)脉搏测量方法,在安静状态下,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端用适中的压力按于桡动脉或其他浅表大动脉处,测30秒钟的脉搏数,所得数字乘2,记录每分钟的脉搏数。(2)体温测量,采用体温计,测量
腋温。
4、用等级评价法对学前儿童身高、体重体检结果进行评价;用百分位数曲线图对婴幼儿身高、体重发育进行评价。(应用)P90-94页
第四章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保健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保健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识记)
1、智力正常。2、较好的适应能力。3、情绪安定愉快。4、乐于与人交往。5、行为统一协调。6、性格良好。
2、发育成熟度对学前儿童行为的影响(领会)
个体成熟的快慢,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的成熟水平直接影响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如婴幼儿常常走路时碰撞东西、打翻液体、吃饭时弄得一团糟、不会整理玩具、经常跌倒等,这些往往是婴幼儿小脑和大脑发育不成熟、身体协调性差、对精细动作缺乏控制力的表现。
3、气质类型对学前儿童行为的影响(领会)
婴儿气质分为:容易照看型、难以照看型和缓慢照看型。气质类型并非是导致问题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环境与气质的匹配度才是问题行为是否发生的关键。当儿童的气质与外界环境协调一致时,儿童的行为将得到正常的发展;当两者“匹配不良”时,儿童容易发生问题行为。
4、情绪、需要的满足与行为的关系(领会)
积极情绪下,儿童易于交往,消极情绪干扰和破坏大脑的认知加工过程;学前儿童的情绪表现具有不稳定的特点,进入大班,儿童情感的稳定性和控制力有所增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婴儿需要六种:不间断的养育关系、身体保护安全调节、适合个体差异的经验、适宜发展的经验、纪律和约束、稳定的支持性的社区和文化。
5、早期生活经验、家庭环境与儿童行为的关系(领会)
早期经验和经历是建立一个人行为模式的基础,优质的早期教育对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家庭环境(个性特征、亲密度、价值观)影响着学前儿童心理及行为的发展,安全依恋良好的幼儿更自信、合作;缺失安全感的幼儿则相反。
6、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与学前儿童行为的关系(领会)
师幼关系对幼儿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以及学习和社会适应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师幼关系可增强幼儿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使幼儿心情愉快、情绪饱满,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反之,则可能导致幼儿心理障碍或问题行为的产生。同伴关系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可帮助儿童去自我中心,发展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儿童也可通过同伴交往满足对归属、爱和尊重的基本需要,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7、针对不同气质类型儿童实施保育(应用)
了解每个儿童的气质类型和行为特征,提供适应其发展的教育和指导,顺应其发展的需要,规避问题行为或心理障碍的发生。
8、提出帮助学前儿童发展积极自我概念的措施(应用)
儿童自尊的产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些在儿童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人对他们的评价和态度。重要他人对儿童的信息肯定,采取鼓励等积极的方式。
9、总结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关系和家长教育方式(应用)
和谐的家庭关系,良好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爱和接纳 (二)学前儿童常见问题行为及干预 1、问题行为及特征(识记)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又称偏差行为,是指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异常行为。构成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异常行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行为表现显著异于常态,不符合学前儿童年龄发展水平,表现为过度、不足或不适宜。第二,异常行为经常出现或持续时间较长,对学前儿童自己或他人带来不良影响。第三,异常行为是学前儿童自己不能控制和有效处理的行为,需要他人帮助解决。第四,排除疾病或缺陷所致。第五,行为表现较单一、程度轻,且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变化(增多或消失)。
2、问题行为的产生(领会)
行为是后天习得的结果,一方面是源于生活中形成的一些行为模式,一方面是没有很好地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适宜的。
3、幼儿园问题行为的预防措施(领会)
(1)环境创设:①合理布置教室。②保持班级良好秩序。③合理安排学习及生活。④营造安全、尊重、亲密和彼此接纳的班级氛围。(2)学前儿童自律能力培养:①促进幼儿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②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3)行为管理与指导:①建立行为规则。②与儿童沟通。③示范和赋权。④开展相关课程活动。(4)家园合作。
4、学前儿童自律能力的培养(领会)
促进幼儿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 5、学前儿童的行为管理与指导的方法(领会)
建立行为规则,与儿童沟通,示范和赋权,开展相关课程内容 6、常见矫正技术运用的实施要点(领会)
奖励法实施要点:①及时奖励。②讲明奖励原因。③选择恰当的奖励物。④避免奖励不正确的行为。
消退法实施要点:①成人的情绪和行为不要受儿童行为的影响,坚持不理会、不注意、忽视其行为。②最好是将消退法和奖励法结合使用。
榜样法实施要点:①选择榜样。②树立期望出现的行为榜样,避免成为不良行为的榜样。
惩罚法实施要点:①及时惩罚。②保持惩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③避免惩罚太轻或太重。④选择恰当的惩罚物。
隔离法实施要点:①立即隔离。②隔离室应是安全、单调、乏味的地方。③隔离时间不宜太久或太短。④隔离结束后要进行教育。
代币法实施要点:①事先确定要奖励的行为,并与儿童沟通好。②奖励的目标难易度要合适,让儿童通过一定努力能达到。③制定好代币交换规则。④鼓励花代币,让幼儿体验到成功,并愿意继续好的行为。⑤如良好行为已建立,要逐渐减弱儿童对代币的依赖。
7、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社会退缩行为的表现及预防(领会)
攻击性行为:打人、咬人、抓人、踢人、推人、骂人、冲撞他人、夺取他人东西扔东西等。预防:重点是找准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从班级预防来看,首先,应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学习与他人交往和沟通的技巧及表达想法的方式,学习情绪的释放和调节方法。其次,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班级氛围。不阅读不看有暴力倾向的图画书、动画片。
社会退缩:在社会情景中,个体不与他人交往、游戏,只是一个人独自打发时间的行为。
预防:预防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发生的关键是重视幼儿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首先,针对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弱的幼儿,要加强幼儿社会交往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指导,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愿望,通过交往能力提升获得自我效能感。其次,针对生活能力较弱的幼儿,应加强家园合作,训练幼儿生活自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再次,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工作,在生活中放手让孩子尝试和体验各种交往活动。
8、习惯性阴部摩擦的原因及矫正(领会)
出现习惯性阴部摩擦最常见原因是湿疹、蛲虫病、生殖器不卫生、衣裤太紧等引起的局部瘙痒,幼儿抓挠生殖器或摩擦刺激,产生快感而逐渐成为习惯。
矫正习惯性阴部摩擦,关键是消除病因和不良因素。一是查有无湿疹、蛲虫病等疾病,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治疗;二是注意卫生,每天睡前洗澡或洗外阴部,并换洗内裤,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三是睡觉时不要盖太厚的被子,醒后不要长时间在床上逗留。不要过分关注和错误强化。
9、从预防问题行为产生的角度,分析某班级环境现状并提出改进意见(应用)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合理布置教室,保持班级良好秩序,合理安排学习及生活,营造安全、尊重、亲密和彼此接纳的班级氛围。
10、尝试运用教师实施策略促进学前儿童自尊和自我概念的发展(应用) 认真倾听儿童所说的话,听取他们的提议,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积极和亲社会行为,关注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价值,学习与同伴交往的积极的社会互动技巧,学会如何表达自身的愿望和感受,学习解决冲突的策略,鼓励儿童自己穿衣、吃
饭、洗漱,要求儿童学会整理玩具,鼓励儿童感觉自己是胜任的,帮助儿童对自身的成就有现实的自我评价。
促进学前儿童自尊和自我概念发展的策略
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目标 教师实施策略 认真倾听儿童所说的话; 帮助儿童感觉到自身价值 听取他们的提议; 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积极和亲社会行为; 关注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价值。 学习与同伴交往的积极的社会互动技帮助儿童学习人际交往技巧 巧; 学习如何表达自身的愿望和感受; 学习解决冲突的策略。 帮助儿童发展独立生活能力 鼓励儿童自己穿衣、吃饭、洗漱; 要求儿童学会整理玩具。 帮助儿童发展积极的自尊 鼓励儿童感觉自己是能胜任、有控制力的; 帮助儿童对自身的成就有现实的自我评价。 11、学前儿童行为管理与指导措施的运用(应用)
建立行为规则,与儿童沟通,示范和赋权,开展相关课程活动
12针对幼儿问题行为案例,查找原因、制定并实施矫正方案。(应用)
原因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结果,一方面是源于生活中形成的一些行为模式,
一方面是没有很好地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适宜的
矫正方案的制定可选取: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家庭疗法。
(三)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障碍及预防
1、夜惊、梦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领会)
梦魇多见白天受惊吓或患有呼吸道消化道疾病或睡眠姿势不对。处理:无需治疗
夜惊因为中枢神经系统不成熟,受惊吓和刺激,睡前进食过多等。处理:无需治疗。
2、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及预防(领会)
智力低下、听力障碍、发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语言环境不良、过分溺爱等因素均是导致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因素。
预防: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关键。 3、遗尿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领会)
原因:①与某些疾病有关,②遗传因素,③发育不成熟,④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⑤缺乏夜间排尿训练或训练不当,⑥其他因素。
处理:合理安排幼儿的作息和生活;晚餐后适当控制饮水量;对幼儿尿床不批评、指责和嘲笑;不尿床时表扬和奖励;缓解幼儿的情绪。
4、多动症的主要表现及班级管理(领会)
表现:①活动过多,②注意力不集中,③冲动任性,④学习困难
班级管理:①了解多动症的症状和特点,理解患儿的问题行为,给予关注和
宽容。②通过班级活动让其他小朋友理解患儿的行为,不歧视患儿。③配合医生
治疗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④家园配合引导患儿克服不良行为。
5、感觉统合失调的产生原因及预防(领会)
原因:①现代人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②家长溺爱,剥夺了孩子的锻
炼机会
预防:①保证孩子有大量的户外活动时间。②购买部分感统训练器械作为幼
儿园游戏材料。
6、熟悉和了解常见感觉统合器械的实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应用)
不同器材不同训练方法,原则是训练当中要让孩子感到愉悦而不是压力和恐惧; 训练中孩子是主角,尊重孩子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
第五章学前儿童疾病预防与护理
(一)学前儿童疾病识别与护理 1、疾病预防和生病的迹象(领会)
疾病预防:1)、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2)、减少机体与治病因素的接触3)、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卫生习惯,消除危险因素。
生病的迹象:1)、精神状况。它是识别儿童患病程度轻重的重要指标。患病儿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烦躁、倦怠、无精打采、没有玩耍的兴趣、情绪不高、哭闹等。
2)、食欲。肝炎病儿会表现出恶心、呕吐、厌油、食欲下降;甲亢患者会表现出食欲亢进,吃得很多、消瘦、总感到饥饿;缺铁性贫血、缺锌等疾病可出现异食症,喜欢吃食物意外的物品,如纸张、煤渣、生大米、墙皮等。儿童食欲的变化也与幼儿零食和饮食摄入过量、进餐不规律等非疾病因素有关,需要注意鉴别。
3)、脸色。如果幼儿面色发红,并伴有体温升高,多见感染性疾病;如果幼儿发烧,并伴有面色发白或发紫。常常预示幼儿可能患有肺炎、心脏病等;如果幼儿仅为面色和眼结膜苍白,应首先考虑是否患贫血或失血。
4)、大小便。常见大便异常状况有:(1)大便颜色改变(2)大便形状改变(3)大便次数改变
5)、睡眠。睡眠异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安、嗜睡、哭闹、夜惊、磨牙等。如佝偻病患儿入睡后总是翻身、惊醒;蛲虫病患儿夜间不断用手搔抓肛门。
6)、体温。人体正常体温保持在36℃~37℃,每天体温波动的正常范围在1℃之内,当温度上升到37、5℃为发烧(腋温),37℃~37、4℃为观察体温。
2、利用晨检、午检及时发现患病儿童(应用)
重点在于班级教师要有发现疾病的敏感性,班级教师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变化,及时发现患病线索
3、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应用)P128到131页
体温测量与降温、数脉搏、观察呼吸、热敷与冷敷、止抽搐、给药、伤口消毒处理。
(二)学前儿童常见病与预防
1、普通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肠炎、便秘、龋齿、斜视、弱视、近视、缺铁性贫血、佝偻病、锌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症、单纯性肥胖等常见病的病因和预防(领会)
普通感冒病因: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占70%~80%),少数由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所致。
预防:托幼园所针对体弱儿童,要有意识地加强锻炼和营养,不要给孩子穿衣过多,随气候变化做好添、减衣物的日常照料工作。平时让儿童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饮食清淡。不主张抗生素。
急性气管炎多由细菌、病毒引起或两者合并感染。常见诱因是受凉、疲劳、营养不良、佝偻病、体弱、过敏等。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房间里最好放置一盆水,保持空气的湿度。
急性扁桃体炎:多见于溶血性链球菌。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对体温过高进行降温处理。护理要点是保证患儿进食。
急性肠炎:非感染性肠炎多见饮食不当。肠道内感染主要是因食物或食具被病原体污染,造成肠道感染而出现腹泻。另外,学前儿童患感冒、肺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中耳炎等肠道外疾病,也可引发肠炎,出现腹泻等症状。
肠炎的护理主要是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患儿在腹泻期间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矿物质。(1)一般轻中度腹泻的最佳治疗措施是每天多吃、少量得服用“口服补液”,或给婴幼儿饮盐糖水或米汤,腹泻严重者应送医院进行输液治疗(2)患病期间要保证营养供给,不宜禁食,可吃易消化、清淡的食物。(3)注意保持患儿肛门的清洁及腹部保暖,防止臀部湿疹。
便秘原因(1)与生理结构有关(2)与饮食结构有关(3)排便习惯的养成不好。护理可采用开塞露或肥皂,或采用按摩方法。
预防:(1)婴幼儿一日生活安排要有规律,养成幼儿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2)调整婴幼儿饮食结构,适当增加一些蔬菜、粗粮杂粮,或在便秘儿童的菜中适当增加一点油(3)平时让学前儿童适当多参加运动,加快肠蠕动。
龋齿是由细菌、食物残渣和个体因素三者共同结果。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龋齿预防和护理的关键。预防:(1)保持口腔和牙齿清洁,养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2)注意吃钙、磷丰富的食品,多晒太阳,使用含氟牙膏,使牙齿变得坚硬。(3)窝沟封闭(4)“涂氟”(5)定期检查。
斜视:患儿视神经或眼肌受到损伤或患有近视或远视。早治疗、早治疗是减少斜视对儿童视觉功能伤害的关键。
弱视:先天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剥夺性弱视。采用遮盖
法矫正。
近视:大多因为读书姿势不对。注意眼睛保健
缺铁性贫血:病因:(1)生长发育过快,机体对铁需要量大,饮食中未能及时补充(2)铁摄入不足(3)体内储存铁不足(4)疾病。预防:(1)母亲怀孕后期要注意补铁(2)婴幼儿的饮食应选择含铁丰富的食品,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蛋黄等(3)婴儿半岁后要添加蛋黄,7~8个月时添加动物血、动物肝、瘦肉等(4)早产儿和生长发育快的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铁,或选择一些铁强化食品等。轻度贫血一般不需要治疗,中重度贫血病儿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
佝偻病:病因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失常。不宜久坐,多休息,多晒太阳(1)应在婴儿满月后及时给婴儿添加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2)经常带孩子在户外活动和晒太阳(3)也可以选择吃强化了维生素A、D的牛奶或奶粉。
锌缺乏症:饮食中缺乏锌。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锌剂,补充含锌丰富的食物。 维生素A缺乏症:原因为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摄入不足,食物中脂肪摄入量少。预防:(1)婴儿满月后开始添加鱼肝油(2)平时多吃含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和奶,深颜色蔬菜。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
单纯性肥胖:直接原因是食物摄入大于消耗,营养过剩。(1)不良饮食习惯(2)不良生活方式(3)遗传因素(4)不正确的养育方式。适当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
2、婴幼儿急性肠炎的护理(应用)
急性肠炎:多见饮食不当。护理主要是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婴幼儿便秘的处理方法(应用)
便秘原因有生理结果有关、与饮食结构有关、排便习惯养成不好。护理可采
用开塞露或肥皂,或采用按摩方法。
4、学前儿童牙齿保护措施(应用)
保持口腔和牙齿清洁,注意吃钙磷丰富的食物,窝沟封闭,涂氟。 5、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维生素A缺乏、超重、单纯性肥胖的预防与干预方法(应用)
同上
(三)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与预防 1、传染病(识记)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流行的疾病。 2、传染源;传播途径;检疫;传染病流行传播的三个环节;传染病的管理与预防;预防接种;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痢疾的典型症状及传播途径。(领会)
1)传染源(指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3)易感者(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被传染后易发病的人)
4)幼儿园传染病的管理与预防(领会)
(1)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加强免疫)(2)切断传播途径(3)提高易感者的抵抗力(预防接种、体育锻炼、营养与睡眠)
5)水痘传播途径:水痘病毒主要存在于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和水疱的浆液中,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症状:通常接触传染源后2~3周发病(潜伏期10~21天)。患儿发病初期表现
为发烧、咽痛、流鼻涕等类似感冒的前驱期症状。发烧数小时后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和四肢。初期皮疹为针尖大的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变为绿豆大小的水疱,大小不等,周围有红晕。水疱壁和薄易破,3~4天后水疱开始干缩、结痂,一周后脱落(不留任何疤痕)。病程为7~10天。水痘的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头部为多,四肢较少。皮疹通常是分批出,因此在患儿身上可同时看到丘疹、水疱、结痂等几种情况。出皮疹时,皮肤瘙痒难忍。
6)手足口病传播途径:(1)通过粪便—口途径传播(饮用水或食物被病毒污染)(2)空气飞沫传播(3)接触传播。 其中,人群密集接触是该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症状:起病急,一般潜伏期为4~6天,多见症状轻微者。幼儿在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烧、咳嗽、咽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进入症状期,患儿体温可达38℃以上,手、足和臀部出现红色斑丘疹,一天后丘疹转为疱疹,3~5天后疱疹干缩、结痂、脱落。手足口病的疱疹为红色小水疱,通常不易破。患病期间,还会伴有口腔疱疹和溃疡。幼儿因疼痛影响进食。整个病程为7~10天。
7)流行性腮腺炎传播途径:腮腺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口腔及鼻腔,经飞沫传播,染有病毒的物品、用具也可传播。
症状:腮腺炎主要表现为腮腺单侧或双侧肿大、疼痛和发烧。病程持续7~10天,患病期间,病儿因腮腺疼痛影响到说话和进食。同时,腮腺炎可并发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脑炎等。睾丸炎和卵巢炎主要见于青春期患者。
8)急性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痢疾杆菌存在于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中。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经饮食传播,其中苍蝇是重要的媒介。
症状:发病急,前驱期表现为高烧、畏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刚开
始腹泻为不消化的稀便。典型症状期出现高烧、腹泻、里急后重,大便转为脓血便。大便化验,可查到痢疾杆菌。里急后重是痢疾患儿的典型症状。中毒性痢疾多见于2~7岁的儿童。临床表现为高烧(40℃左右)、面色苍白、四肢冰冷、抽风、昏迷、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出现生命危险。3、制定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的预防措施(应用)
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易感者的抵抗力三方面回答 4、制定消化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的预防措施(应用)
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易感者的抵抗力三方面回答 5、开展肠道寄生虫病的宣传工作(应用) 选择地点、内容等
6、针对手足口病、麻疹、腮腺炎等常见传染病的流行,在幼儿园开展宣传活动(应用)
解释各种传染病的原因、预防措施。语言简单、内容有趣。
第六章学前儿童饮食营养与保健
(一)人体的营养需要及食物的营养价值 1、平衡膳食和营养素(识别)
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保持平衡。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并非越多越好,最佳状态是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保持平衡。即饮食中提供的各种营养素与人体的需要保持提供一致,即不过多也不会不足。
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够维持机体基本生理活动、提供活动所需热能,具有构建、维护和修复组织等功能的化学成分。
2、热能平衡(领会)
热能摄入与消耗平衡。人体对热能供给的要求是摄入与消耗保持平衡。如果热能摄入小于消耗,机体会因热能不足而导致器官和组织各项能力的减弱,同时出现消瘦、生长发育速度减慢或停滞;如果摄入大于消耗,多余的热能将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储存使人发胖。
3、饮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领会)
饮食是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平衡膳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关键,热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动力
4、六大营养素的主要功能及食物来源(领会)
蛋白质:一是维持人体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以实现其各种生理功能;二是提供能量。来源:蛋白质来自日常进食的各种食物中,但含量丰富,且易于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优质蛋白质食物是禽、蛋、奶、鱼、虾、各种肉类、大豆及其制品等(即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
脂类:主要是指体内的脂肪,它人体必需的三大生热营养素之一。脂肪来源:脂肪主要来源于烹饪油,同时肉类和坚果类食品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肪。营养学中通常将脂肪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
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人们生理活动和劳动、工作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1)提供热能(2)参与细胞和组织的构成(3)节约蛋白质(4)增强肠道功能(5)预防酸中毒。
来源:糖类主要来源于米面等粮食类食物,以及红薯、土豆、山药等根茎类食物。(蔬菜、水果及粗粮、杂粮是纤维素、果胶的主要来源)另外,各种含糖食物,如糕点、糖果、反贪饮料和零食等也是糖类的来源。
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要调节人体内的物质代谢。(1)降低
胆固醇、降血脂(2)调节血糖(3)防止便秘,预防结肠癌(4)控制体重,防治肥胖
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1)保护视力,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2)促进上皮细胞分泌,保护皮肤和粘膜(3)促进骨组织生长
维生素A的来源: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其中动物肝脏含量最丰富,鱼肝油、鱼卵、乳类、禽蛋等含量也较丰富。
维生素D的功能: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促进儿童骨骼生长。 维生素D的来源:维生素D来自食物和晒太阳。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主要是动物肝脏、鱼肝油、禽蛋等,其中鱼油和鱼肝含维生素D最丰富。
维生素B1的功能:维生素B1是糖类代谢过程中的重要辅酶,它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能量,对维持神经、肌肉、消化、循环等系统的正常活动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1的来源:多数食物中都含有,尤其是在动物肝脏、瘦肉、蛋以及小米、玉米、大米、小麦粉等粗粮杂粮中含量较丰富。
维生素B2的功能:维生素B2在体内主要以辅酶的形式参与代谢,促进能量的转化,参与维生素B6及烟酸的代谢等。
维生素B2的来源:动物肝、蛋黄、乳类、豆类、新鲜蔬菜等都含维生素B2,但其含量不高。动物食品中维生素B2的含量高于植物食品。
矿物质:包括金属元素及这些元素组成的各种化合物,又称无机物或无机盐,主要有构造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两大类功用。
钙的主要功能:(1)构成骨骼和牙齿(2)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3)参与凝血
钙的来源:补钙的最佳食品是奶和奶制品。因奶中含乳糖,钙磷比例恰当,
易于吸收。另外,虾皮、虾米、排骨、大豆等食品也常作为补钙食品。
铁的主要功能:(1)运输氧和二氧化碳(2)参与机体能量代谢,促抗体产生。 铁的食物来源:补铁的最佳食物是动物血、肝、瘦肉等动物性食品。 碘的功能:(1)参与甲状腺的合成(2)调节新陈代谢(3)促生长发育 碘的来源:自然界的碘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海水蒸发扩散可使周围的土壤和水中含碘,再经食物提供给人体。含碘丰富的食物只要是海产品,如海鱼、海带、紫菜、虾、贝类等。
锌的主要功能:锌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部分,又是多种酶的激活剂。儿童缺锌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身高、体重增长减慢;食欲差,味觉改变,喜欢吃味重食品或患异食癖;免疫力下降,易感染患病。
锌的来源:含锌丰富、易吸收的食物主要有贝类(牡蛎、扇贝等)、动物肝、瘦肉等。
水:在人体内所占比例最大,与无机盐一起构成盐溶液,维持人体的内环境。水的主要功能:(1)构成细胞、组织(2)提供媒介和载体(3)调节体温(4)润滑作用。来源:水的来源非常丰富,人们每天饮水、喝饮料、食入饭菜和水果都可获得水。
5、脂肪的利弊(领会)
利:(1)参与细胞和组织构成(2)保护机体(3)供给热能(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弊:出现肥胖,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糖尿病等疾病。
6、膳食纤维的主要功能(领会)
降低胆固醇、血脂,调节血糖,防止便秘,预防结肠癌,控制体重,防止肥
胖
7、钙的代谢与补充(领会)
儿童容易缺钙主要是因为生长发育需钙量大 多吃奶及奶制品。
8、儿童热能消耗途径(领会)
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活动,生长发育 9、各类食物的主要营养贡献和不足(领会)
1)、粮食类食物的营养特点:(1)含糖类丰富(2)含B族维生素较丰富(3)蛋白质含量不高(4)脂肪含量较低,但营养价值高(5)含一定量的宏量矿物质。
2)、动物类食物的营养特点:(1)含大量优质蛋白质(2)脂肪含量高,多为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较低,尤其猪肉、鸡皮含脂肪量高(3)矿物质含量丰富(4)动物内脏含B族维生素丰富(5)动物类食品几乎不含糖类和纤维素。
3)、蔬菜水果的营养特点:(1)含水量高(2)维生素C、胡萝卜素含量丰富(3)纤维素含量高(4)根茎类和瓜果类蔬菜含淀粉丰富,如土豆、山药、藕、南瓜等(5)绿叶蔬菜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但大部分蔬菜几乎不含蛋白质和脂肪。
4)、大豆及其制品的营养特点:(1)蛋白质含量丰富(2)脂肪含量中等(3)含淀粉较高,属糖类含量丰富的食物(4)矿物质含量丰富(5)矿物质含量丰富,但黄豆不含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
5)、奶类食品的营养特点:(1)母乳、牛奶、羊奶等液态奶含水分高,占到80%~90%(2)所含蛋白质质量高,易消化吸收,是优质蛋白质的首选食品(3)脂肪和矿物质含量丰富,是补钙的首选食品(4)奶含糖类和铁较低,不含纤维素。
6)、坚果类食物的营养特点:(1)脂肪含量高,含大量必须氨基酸,特备是
卵磷脂含量丰富,具有补脑健脑作用(2)蛋白质含量较丰富(3)坚果是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4)含铁、锌、锰、铜等矿物质较多蛋白质:一是维持人体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复,以实现其各种生理功能;二是提供能量。
10、如何理解饮食是一把双刃剑(应用) 从各种营养素的功能和补充过多带来的坏处回答 11、举例说明哪些食物属优质蛋白质食品(应用) 牛奶及奶制品,豆类
12、高糖类饮食的危害(应用)
多余的糖类转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其他转化为脂肪组织,使人长胖。 13、适量吃粗粮与杂粮的好处。(应用)
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维素,有利于 保证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它与可溶性纤维协同工作,营养均衡。
(二)学前儿童饮食营养卫生 1、饮食行为(领会)
饮食选择上的行为、进食需要等。 2、学前儿童的进食需求(领会)
学前儿童所需营养主要是通过杂食获取,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比2岁前的儿童要少。
3、食物选择的基本原则(领会) 安全性、营养性和多样性原则 4、进食调节机制(领会)
血糖下降,出现食欲;吃饱了,减少食欲。
5、学前儿童进食的心理特点(领会)
(1)自主进食行为表现强烈(2)对食物表现出不同的喜好(3)对饮食的变化有不同喜好(4)对进餐量有喜好(5)进餐过程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6、学前儿童膳食指南及膳食金字塔构成(领会) 学前儿童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3)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4)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5)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饮料(6)食量与体力活动要配合,保证正常体重增长(7)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8)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学前儿童膳食金字塔P177.
7、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领会)
1、养成自主进餐的习惯2、养成有规律进餐的习惯3、养成不挑剔食物,喜欢吃健康食品的习惯4、养成吃健康零食的习惯5、培养礼貌就餐的习惯养。
8、零食的利弊与选择(领会)
益处是可以补充热能和营养素,缓解儿童两餐间的饥饿感,满足儿童的心理和情感需要,起到调节情绪、增添生活乐趣的作用;不利之处是过多吃零食会影响食欲,导致营养摄入不平衡,某些不健康零食的食用还将危及幼儿健康。
9、利用学前儿童的进食心理特点,改正幼儿不好好吃饭的缺点(应用) 先回答学前儿童进食心理特点,再阐述。 10、预防和矫正学前儿童挑食偏食习惯(应用)
婴儿期添加辅食,家庭和幼儿园进行教育,调动对食物的兴趣,成人树立榜样,成人理智面对幼儿挑食。
11、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应用)
养成自主进餐的习惯,养成有规律进餐的习惯,不挑剔食物,喜欢吃健康食品的习惯等
回答时应多举例子。 (三)集体儿童的膳食管理
1、托幼园所识谱制定的基本要求(领会)
(1)一周食谱中,食物种类齐全。(2)午餐和晚餐做到荤素搭配,三餐做到干稀搭配、甜咸搭配、虚词搭配,饭菜花样有变化,少重复。(3)三餐热量分布合理。符合早餐好吃、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4)饭菜营养丰富、全面(5)食物制作方法安全卫生;食物以消化吸收、香味形俱全,符合学前儿童的消化能力和进食心理。(6)食物设计符合实际情况,蔬菜水果选择当季食物,饭菜符合当地饮食风俗习惯,费用控制在托幼机构的膳食收费标准内。
2、幼儿园膳食安排(领会)
食物品种丰富;三餐热量分布合理;食物制作方法安全卫生 3、幼儿园班级进餐管理(领会) 餐点安排,进餐管理,餐后管理。
4、思考幼儿教师在幼儿进餐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及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应用)包括餐前餐中和餐后的管理
行为:不鼓励幼儿进餐比赛,不要求必须吃完,不指责幼儿,不将吃饭或食物作为奖励,教师不在一边聊天,从容面对挑食偏食儿童,鼓励幼儿独立进餐
5、分析评价幼儿园的膳食调查结果(应用)
统计全院食物消耗量,计算人日数,计算平均每人每天进食量,各种营养素
的摄入量
6、点评某幼儿园一周食谱,分析其优缺点。(应用)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营养素的平衡分析
第七章学前儿童意外伤害与急救
(一)学前儿童的意外伤害及预防 1、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特点(领会)
1)、意外伤害存在年龄差异2)、意外伤害存在性别差异3)、意外伤害存在地域差异4)、意外伤害存在活动差异5)、意外伤害存在时段和场所差异。
2、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诱因(领会)
1)、个体因素:性别、身体发育状况、心理发育状况2)、家庭因素:家庭状况、家庭生活场所3)、社会因素:托幼机构、社会变迁。
3、意外伤害的预防措施(领会)
建立法律法规;改良产品;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活动;建立和实施检测体系,创设安全的社会环境
4、运用Haddon模式分析幼儿意外伤害预防的环节及内容,并举例说明(应用)
预防危险因素的形成,减少危险因素的含量,防止和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机会,减少危险因素的释放率,将危险因素与被保护者分开,利用屏障分离危险因素和被保护者,减少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增加机体对危险因素的抵抗力,加强处理伤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有效急救治疗和康复治疗的能力
(二)预防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幼儿园管理与教育 1、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机制(领会)
1)各项安全工作应定岗定人;2)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小组;3)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幼儿园环境安全的要求(领会)
(1)地面安全。活动室和寝室地面最好采用地板或防滑地砖,盥洗室和卫生间地面应采用防滑、易清洁的地砖,并保持地面干净。
(2)家具和设备安全。幼儿园家具不得有夹角,外露的钉子、插栓、螺栓等,暖气要加防护罩,以免儿童跌伤或碰伤:家具尺寸大小应符合儿童的身高比例,如洗手池、坐便器、镜子、毛巾架、水杯架、书架等要便于幼儿使用;窗户、阳台安装护栏;儿童出入的门向外开,不宜转蛋簧,以免夹伤手指、脚趾。门安装在幼儿够不着的地方;电源插座要有安全插头,并安装在1.6米以上,电线应采用暗线。
(3)空间布局安全。教室(活动室)按功能进行分区,如阅读区、科学活动区、大型积木区、角色游戏区等,让儿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角色区应根据游戏空间、空间大小限定每次每项活动的参加人数,并用儿童理解的方式将规则标示出,如贴上可进入人数的小脚印数等;玩具、游戏器具等物品使用后要随时收拾整齐,以防幼儿磕碰摔伤。
(4)物品摆放安全。物品摆放要和合理,尽量少占空间。钢琴、书架、储物柜等大型物品应紧靠墙固定放置,以防翻倒砸伤幼儿;电器等物品应放在安全处;暖水壶、热汤、热饭等危险物品应放置在幼儿不能触摸到的地方;药品、洗涤剂、消毒剂应锁在柜子里或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室内不得栽种任何有毒的植物或饲养动物;游戏材料要充足,使用后摆放整齐。
(5)玩具和活动材料安全。玩具和活动材料的材质要无毒、环保、耐用、性能
稳定、易于清洗和消毒;玩具和材料外形不能带有尖利的边角、锯齿;不可给3岁以下婴幼儿直径小于2.5厘米的玩具,如珠子、扣子、棋子、玻璃球等;定期清洗和消毒玩具;破旧的玩具材料要及时修理和更换。
(6)设通讯联系工具。建议各班配一部电话,并在电话旁张贴紧急电话号码:119火警电话,120医疗急救电话,110报警电话,以及附近派出所、医院、园长办公室、医务室的电话。班级教室要掌握班上幼儿的家庭地址、父母的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3、组织幼儿活动的安全原则(领会) 事先计划、建立规则、细心管理 4、提高幼儿的安全保护能力(领会)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加强幼儿常规培养,经常开展体育活动 5、依据幼儿园环境安全要求,分析点评某幼儿园的环境状况(应用) 达到以下标准:地面安全,家具和设备安全,空间布局安全,物品摆放安全,玩具和活动材料安全,设通讯联系工具。
逐一点评
6、依据学前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构成要素,总结提高幼儿安全保护能力的培养途径和内容(应用)
自我保护能力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依照这四项回答。
(三)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 1、意外伤害的急救处理程序(领会) 判断伤情,现场急救,启动紧急预案。
2、简单应用:人工呼吸、胸外心脏积压的操作方法;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止血的方法;骨折的搬运方法;皮肤破损和青肿的处理;烫伤的处理步骤;鼻出血的处理方法;骨刺、鱼刺的处理方法;溺水的处理方法。
1)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常用于抢救脉搏正常,但没有呼吸的伤者。 实施方法:
(1)、判断有无呼吸。将耳贴近伤者的口鼻,或将手放在伤者鼻子附近感觉有无气息,观察伤者胸部有无起伏动作。如没有呼吸,应立即实施抢救。
(2)、保持呼吸道畅通。伤者取仰卧位,将口腔中的异物,如血块、粘液、呕吐物清除,解开衣领、裤带,头向后仰,使呼吸道畅通。
(3)、实施口对口呼吸。救助者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另一只手托起下颌,伤者的头尽量后仰;嘴紧贴嘴呈密封状,缓慢吹起,直至其胸部隆起。每次吹完一口气,嘴离开,观察伤者胸部回落状况。吹气量大小以吹完气后伤者的腹部略有起伏来判定,吹气频率为没3秒实施一次。救助者需要反复吹气,直至伤者恢复自主呼吸,或是救援医生到达。
2)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式通过外力挤压促使心脏内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从而维持生命的最低需要。它适用于触电、溺水、心脏病等引起的心跳骤停者。
实施步骤:
(1)、检查有无心跳。将手放在颈动脉或股动脉处检查有无搏动;或用耳贴在伤者胸前听有无心跳。若没有脉搏和心跳,应立即启动急救。
(2)、事前准备。让伤者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或在背部垫上木板。解开伤
者衣物,选择按压部位(按压心前区,胸骨下1/2段)
(3)、心脏按压。急救人员跪在伤者的一侧,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心前区(胸骨下),另一只手掌交叉叠在该手背上,肘关节伸直,有节律地向下冲击压迫(压迫力度以胸骨下陷2~3厘米即可),随即放松(挤压时要慢,放松时要快),让胸部自信弹起(手不离开胸),如此反复,直至心跳恢复。心脏按压频率与心率相同(每分钟60~80次)。幼儿用单手掌或中间的三根手指按压即可。
3)、呼吸道异物(简单运用) 实施方法:
(1)、手指抠咽喉法。救助者将伤者头后仰,强行用食指沿伤者的颊内侧深入口腔和咽部迅速将异物抠出。
(2)、手掌背击法。将伤者背上半身倾斜,头向下;救助者一只手托其胸前,另一手掌连续猛击伤者背部两肩胛5次,促使伤者咳嗽,将呼吸道异物排出。该方法适用于异物进入气管堵塞呼吸道者。
(3)、腹部推压法。又称海姆立克急救法。救助者从背侧用双手臂环保伤者上腹部;一手放在正中线脐上,另一手紧握此手;救助者用力按压伤者腹部6~10吃,促使上呼吸道堵塞物吐出。该方法适用于异物进入气管堵塞呼吸道者。
4)、止血(简单运用)
意外伤害场伴有血管破损出血。常见的出血类型有三种,即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
止血方法:
(1)、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出血血管的上端(近心端),将血管倒闭,阻断血液流出。该方法的优点是止血迅速,适用于出血量大、紧急情
况时,但不适宜长时间使用。
(2)、加压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直接按压在伤口上,用手压迫止血,通常压迫15分钟即可止血;如果仍有血液渗透出纱布,可在原有的纱布上再加盖一块纱布继续加压止血。该方法适用于血流不急的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如果出血较快,通常还需要用绷带包扎,增加压力,已达到止血目的。
(3)、止血带止血。用止血带扎在伤口上方,阻止血液流出。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一般止血方法无效。如果没有专业止血带,可选用绷带、三角巾、橡皮管等替代,但忌用电线或细绳等太细的物品替代,防止肌肉阻止在捆扎过程中损伤。操作方法:现在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垫上毛巾,然后用止血带扎住。要注意止血带捆扎的松紧度,以摸不到远端的静脉为宜。期间,为防止组织缺血坏死,应每隔15~20分钟放松一次止血带。如果出血已停止,不必再结扎。
(4)、一般止血。小伤口出血,在清洗伤口后用创可贴或干净的纱布包扎即可。
5)、骨折的处理
搬运方法(简单运用):选用硬木块或木板、硬担架作为搬运和固定工具;4人或3人拖住伤者同时抬起,使骨折处不出现异动,将伤者小心平放在木板或硬担架上;用绷带或绳索将整个身体固定在木板上,然后送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等专业人员来搬运。
6)、皮肤擦破、出血或皮下淤血肿胀
处理方法:(1)如果有出血,出血量不大,可采取指压止血。(2)送医务室处理伤口。如伤口有污物,先用棉签蘸清水由内向外将污物清洗干净,再用75%的酒精由内到外进行消毒,然后用创可贴或纱布做简单包扎(夏季一般不包扎)。
伤口处理的重点是防止感染。(3)如果伤口较大、较深,在做初步清洗和消毒后,用一块干净纱布盖在伤口表面,马上送伤者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消毒、伤口缝合及抗破伤风处理。(4)如果皮肤没有破损,仅出现红肿或青肿,切不可用手揉伤处,让幼儿试着慢慢活动,确认有无大碍。若仅为皮下出血可抬高患部,冷敷,24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淤血的吸收。皮下淤血大约需要2周或更长时间才能慢慢被吸收。
7)、烫伤处理方法:(1)切断热源,冷却烫伤处。迅速脱离热源,用冷水冲洗或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15~30分钟直至皮肤离开水表面不再疼痛为止。(2)冷却处理后用剪刀剪衣服剪开。烫伤后不要直接给幼儿脱衣服,也不要用毛巾等物体擦拭皮肤,以免烫伤处皮肤出现脱皮,引发感染。(3)根据烫伤程度给予不同的处理。Ⅰ度烫伤只需要在烫伤部位涂一层烫伤药膏即可,一般4~5天即可自愈;浅Ⅱ度烫伤尽量不要弄破水疱,可涂烫伤膏。一般主张水疱最好是自行吸收,如果水疱较大不易吸收,科等两天用消毒后的针将水疱底部刺破将水放出。皮肤的完整性对机体有保护和防感染的作用。深Ⅱ度和Ⅲ度烧伤或烫伤面积较大,在冷却处理后需要送往医院处理。
8)、鼻出血处理方法:(1)安慰儿童不要惊慌、啼哭,安静坐下,头稍微向前倾,减少血液流入口腔引发恶心、呕吐。(2)用手指压迫鼻翼约10分钟,或者用干净的棉球、纸团塞入出血鼻孔。(3)用冷毛巾敷在前额鼻根部或脖子后面,促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如果采用上述方法未能止血,应尽快送幼儿去医院医治。
9)、异物入体骨刺、鱼刺的处理方法:让幼儿张开嘴,如能看见异物,可用镊子夹出;如不能看见异物,可用筷子或勺刺激幼儿咽部呕吐,促使异物排出。如上述方法不能将异物排出,应马上送医院处理。切忌采用饮醋、吞咽饭菜等方
式强行将异物往食道下吞咽,尤其是鱼刺、骨刺等尖利异物,若强行吞咽坑内个导致异物下行时将食道、食道附近血管刺破,引发大出血危及生命。
10)、溺水抢救方法:(1)疏通呼吸道。立即将溺水者救上岸,清除扣、鼻内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解开衣领和裤带,保持呼吸道畅通。(2)尽快到处体内积水。让溺水者头朝下,身体放在救护者的膝盖上,轻压腹部,让灌入呼吸道和胃里的水流出(3)如果溺水儿童停止呼吸和心跳,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拨打120急救电话。溺水抢救的关键是迅速使气道畅通,恢复呼吸和循环。
第八章学前儿童在园卫生与保健
(一)幼儿园一日生活卫生保健 1、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的意义(领会)
一是科学分配幼儿在园时间,二是让幼儿生活有规律 2、执行幼儿园作息时间的注意事项(领会)
1)坚持作息时间的一致性和灵活性;2)保证各种活动时间充足,并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度;3)精心安排过渡环节;4)重视常规养成
3、幼儿一日生活保育内容及要求(领会)
入园与离园,清洁,进餐,睡眠,穿脱衣服、大小便
4、理解幼儿生活与卫生习惯养成的意义及养成中应把握的关键点(领会) 意义:1)、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2)、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提高机体工作效能的基础3)、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使幼儿受益终身4)、良好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养成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需要
关键点:1、生活与卫生习惯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生活与卫生习惯养成需要反复强化并保持要求的一致性3、正确的教育是养成习惯的关键。
5、幼儿洗手方法(应用)
(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洗手方法:卷好衣袖,打开水龙头用流动水将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然后用肥皂或洗涤液均匀涂抹,搓出泡沫(让手掌、手指、手背、指缝等周沾满),反复搓揉双手及腕部,最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冲洗时手指朝下),用自己的专用毛巾擦手(毛巾每天要进行消毒处理)。
6、正确的刷牙方法(应用)
正确的刷牙方法:先刷牙齿的外侧面,再刷牙齿的内侧面,刷牙齿咬合面时牙刷应左右来回刷,刷上排牙时牙刷由上而下,刷下排牙由下而上,最后轻轻刷舌头;牙刷放置时,应将带毛端朝上,保持干燥并定期更换牙刷。
7、幼儿午睡管理(应用)
安排2到2.5小时的时间,散步后午睡,个别指导。(如让睡眠时间长、脱衣服忙得儿童先准备入睡,睡眠时间短的幼儿后准备;将入睡困难的幼儿安排在门边紧靠教师处;对个别不愿意睡午觉的幼儿,不必强求一定要睡觉,可将其安排在教师(教师视野范围内)做一些安静活动,但不能影响其他小朋友午睡。同时,允许幼儿醒后即起床。)
(二)幼儿园教育活动卫生保健 1、用脑卫生(领会)
1)保证大脑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2)保证大脑休息;3)积极开展体育活动,4)保持乐观情绪
2、体育活动过程的卫生与保健要求(领会)
活动前后分别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把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安全着装 3、游戏活动的卫生与保健要求(领会)
游戏环境与材料卫生;游戏过程的安全; 4、绘画和书写活动的卫生与保健(领会)
提供可自由绘画的环境;安全的绘画材料,防止手部肌肉疲劳,注意用眼卫
生
5、阅读活动的卫生与保健(领会) 用眼卫生,阅读材料的卫生 6、歌唱活动的卫生与保健(领会)
1)、组织幼儿歌唱活动时,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发音,要求幼儿轻轻地、自然地发声,持续唱歌不要过长,不要大声喊叫,以保护嗓子。2)、教师在选择歌曲时不宜选用成人歌曲。因幼儿音域窄,不宜唱音调高、音域宽的歌曲。3)、当幼儿感冒、上呼吸道有炎症时应禁止唱歌。4)、平时多运动,提高肺活量有利于唱歌。
7、识别幼儿早期疲劳的表现(应用)
面色稍红;汗量不多;呼吸较快;动作欠准确;注意力可集中
指标 轻度疲劳 中度疲劳 过度疲劳 面色 稍红 相当红 苍白 汗量 不多 较多 大量 呼吸 中速较快 显著加大 急促、表浅 动作 欠准确 摇摆 失调、颤抖 注意力 可集中 不稳定 分散、转移 精神 较愉快 倦意 疲乏、恍惚 食欲 睡眠 增加 入眠快 略降低 入眠慢 恶心、呕吐 入眠难、睡不安 采用化学消毒方法。餐桌、碗筷需去残渣。清洗后进行消毒 玩具、图书采用物理消毒法,通风晾晒 室内空气采用物理消毒方法 地面采用化学消毒法
8、判断幼儿运动量是否适宜的简单方法(应用) 遵循上题幼儿早期疲劳的表现 (三)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
1、幼儿园场地及设施的卫生要求(领会)
场地应由公共和分班游戏场地。幼儿园室内桌椅、床等设施安全耐用,幼儿的桌椅应与学前儿童的身高匹配
2、幼儿园健康检查内容(领会)
儿童的既往疾病史、过敏史,体格检查、化验血红蛋白和谷丙转氨酶 3、日常检查内容及方法(领会)
内容包括晨检、午检和全日健康检查。方法为一问二看三摸(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和异常改变,摸幼儿的额头和用手测试体温)
4、幼儿园环境和物品预防性消毒方法(领会)
幼儿园常用消毒方法是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物理消毒方法是利用物理因素将病原微生物消除或杀灭的方法。如机械、热力、光照、微波等消毒方法。化学消毒是指采用各种化学药物来消除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幼儿园消毒常用的化学试剂有次氯酸钠消毒剂、乙醇、碘酊等消毒液消毒。
5、班级对体重超重和肥胖儿童的健康管理(应用) 建立特殊儿童管理档案;制定干预方案并实施
6、餐桌、碗筷、玩具、室内空气、地面的消毒方法和实施程序。(应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