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考研资料之中国文学史

考研资料之中国文学史

2021-06-27 来源:乌哈旅游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神话

1、神话的定义:神话是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2、神话对原始人的意义? 首先,神话保持了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次,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面对令人敬畏的自然界,个人必须把自己融入氏族中才能生存。

再次,先民在神秘而悲喜莫测的日常活动中,集聚了相当多而强烈的情绪体验,神话故事可以使难以理解的现实呈现出种种戏剧性的属性。人们在对世界的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泄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 3、神话的分类

一、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最为著名,盘古不仅分开了天和地,同时也是天地万事万物的缔造者。

二、始祖神话。首推女娲的故事,女娲补天显示出她作为宇宙大神的重要地位。而女娲造人的故事则虚构了人类的产生。

三、洪水神话。其中以鲧禹父子的故事最为典型。

四、战争神话。炎帝和黄帝的部落战争,以及黄帝和蚩尤的大战等。

五、发明创造神话。例如后羿发明了弓箭,他为民除害,并射下了九个太阳。 4、神话所反映出的民族精神?

首先,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从《山海经》中对那些能带来灾异甚至能食人的半人半兽或半禽半兽的描述中,我们能看到先民对自然环境的警惧之情。为了顺利的生存和发展,我们的先民们在满怀希望中必须切实地体验现实的艰难,并作不懈的努力。比如女娲,羿和禹,他们都必须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现实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

其次,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中国古代在展示人类恶劣的生存境遇的同时,还为人类塑造了一些保护神,如:女娲,后羿等。此外,还有一些神话形象如龙、凤等,它们的出现给人类带来祥瑞和安慰。而重生意识说明了人类对延续生命的渴望。 再次,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的反抗精神。生存环境的艰苦,激发了先民不屈的奋斗精神。这种奋斗精神本身就意味着对命运的抗争。例如:刑天舞干戚。 5、上古神话思维的特点

首先,由于原始先民在思维上尚未将自身同自然分开,因此,他们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身上,形成以己感物,以己观物的神话思维特征。以自我观万物的思维特征几乎渗透在所有的神话中,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例如烛龙的故事就是以人的一些生理行为来解释昼夜四季以及风的形成。

其次,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的、形象的思维。由于原始先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在最初的发展阶段,因此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象,不能脱离那些具体的感性材料。例如,原始先民为了把握一日之中时间的变化,就利用太阳在空间的位置变化来加以说明,并因此创造了种种关于太阳的神话。同样,四方也并不表现为纯粹的几何学空间,他必定和某些特定的内容甚至特定的情感体验紧紧联系在一起。比如东方被表现为春神句芒、春天、青色、木等。 再次,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在先民心中引起或恐惧或惊喜等情感,先民认为这些情感体验也是外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因而,在先民看来,大自然或是神秘的、或是恐怖的,或是有魔力的。而同样的,在神话的传播、复述过程中,也是充满了

情感的体验的。比如楚辞的《九歌》。 6、神话故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一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中国神话以其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础。《庄子》说理的精妙和文风的恣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神话,如《逍遥游》。而用神话入诗的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比比皆是,如《诗经·大雅·生民》描写后稷的种种神迹,楚辞《离骚》中各种神灵纷至沓来。李白诗中也不乏神话意象。还有小说、戏曲采用神话素材也很多。例如唐朝李朝威小说《李毅传》,明代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可以说,古代神话作为素材,遍布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每一个角落,它经文学家的发掘、改造,在新的作品中重新散发出光芒,是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是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包含了浓郁的情感因素。那些自觉或不自觉运用了神话原型的作品,都可以把作者或读者领入先民曾经有过的那种深厚的情感体验之中,从而缓释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世俗。例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不仅将神话看做素材,更将其当成全部的情感寄托,是对这个不公平世界的厌弃和对神话感情、神话世界的皈依。

第二章 《诗经》 1、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6篇笙诗。《诗经》按音乐风格和用途可分为风、雅、颂三类。诗经中的作品最初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行教化的重要工具。 2、风、雅、颂

风即音乐的曲调,国风即各地的音乐曲调。十五国风160篇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等;雅即雅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是西周的作品。小雅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的作品外,其余的全部是西周晚期的作品。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又有地位低微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周颂31篇是西周初期的诗。鲁颂4篇,为赞美鲁僖公之作,商颂5篇。 3、《诗经》的内容

① 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上古祭祀活动盛行,许多民族都产生了赞颂神灵、祖先,以及祈福禳灾的祭歌。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歌,大多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还有被认为是周族史诗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② 农事。《诗经》时代,农业生产已经占有重要地位。《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农业生产活动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例如《周颂·丰年》中就描写了周初农业大丰收的情景。而像《七月》这样直接反映周人生产生活的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是《诗经》农事诗最优秀的作品。

③ 燕飨。《诗经》中还有以君臣、亲朋好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例如《小雅·鹿鸣》就是周天子宴群臣嘉宾的诗。 周代是上层社会,许多场合都有宴饮,燕飨诗正是这种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燕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

④ 怨刺。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如《魏风·硕鼠》、《鄘风·墙有茨》、《齐风·南山》等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愈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 大雅中的怨刺诗,大多是出自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的作者,针砭朝政。而小雅中的怨刺诗的作者,在等级社会中却处于较低的或者被压抑的地位。因而小

雅中的怨刺诗不仅指斥政治的黑暗,而且感叹自身的遭遇。

⑤ 战争和徭役。《诗经》中描写战争的有《常武》、《江汉》大都反映了宣王时期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但更多的是表现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如《小雅·采薇》诗人对侵犯者充满了怨恨,但同时对久戍不归,久战不休充满厌倦,对自身际遇无限哀伤;《诗经》中的徭役诗,不仅写战争和徭役的承担者征夫士卒的痛苦,还有以战争、徭役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如《卫风·伯兮》。

⑥ 婚姻爱情生活。爱情诗在《诗经》中占很大的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丰富。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周南· 关雎》就写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邶风·静女》写男女幽会。《周南·桃夭》和《卫风·氓》写的是婚姻生活。 4、《诗经》的艺术特点

① 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指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实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赋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诗经》中比的运用也很广泛,其中整首都用拟物手法表现的有《硕鼠》,而只用一部分比的有《硕人》中对庄姜的美的描写;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感情,引起了诗人的歌唱。(可用《关雎》举例)

② 以四言为主的诗体特征。《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

③ 诗经的重章。在《诗经》中有许多重章,有的只变换几个词,如《周南·芣苢》,三章只变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芣苢的整个过程。

④ 《诗经》的叠字。有的是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有的是在同一诗章中叠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有的是叠词,有的是叠韵

⑤ 押韵的方式多种多样。诗经中的押韵方式常见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个韵部。还有隔句押韵,韵脚在偶句上,还有后世诗歌不常见的句句押韵。

⑥ 《诗经》的语言不仅具有音乐美,而且在表意和修辞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5、《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① 《诗经》开辟了诗歌抒情言志的道路,抒情诗成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② 《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地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屈原的作品继承里了《诗经》中以个人为主体而抒情发愤的精神。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风雅精神的直接继承。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继承了“风雅”的优良传统。

③ 比兴手法则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为后代作家提供了学习的典范。《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的发展,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名族文化传统。比兴成了一个固有名词,用来指诗歌的形象思维,或有所寄托的艺术表现形式。《诗经》中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举例屈原的香草美人)

④ 《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曹操、嵇康、陶渊明等人的四言诗创作直接继承《诗经》的四言句式。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作者是左丘明。《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终于鲁哀公。其书不只是对历史事件的罗列,还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并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

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借鉴。 1、《左传》的叙事特点?

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简单的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发展了《春秋》的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约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在叙事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孔子曰”等来表现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叙事的感情态度。

② 作为编年史,《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交代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但倒叙和插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

③ 《左传》的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最突出的成就就是描写战争。《左传》一书中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的战争。《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战争场面的描述,而是深入揭发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其后果。

④ 《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在整个《左传》叙事中,礼、义、德等道德因素,都被作者当成影响事件成败的原因加以叙述,而且叙述中常常带有神秘因素。符合礼义要求之事,常有吉兆;悖于礼义之事,常有凶兆。这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⑤ 《左传》不仅纪实,而且具有一定的虚构成分。例如人物之间的对话描写,明显是作者的臆测,这种写法可以看作是后代小说家为人物虚拟对话的萌芽。 2、《左传》描写人物的特点。

① 由于它是编年体,因此《左传》中对人物的描写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中那样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左传》中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件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② 《左传》中还有一些人物。并不是反复出现而形成一个完整形象,而是仅在某一时,某一事中出现,表现的仅是其一生中的某个片段,反映的只是其性格中的某一个方面。这些形象往往非常生动传神,给读者留下深刻映像。

③ 《左传》中的人物,作者很少对他们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的静态描写。而是通过对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

3、《国语》是一部国别史,全书共21卷,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之事。《国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国语》以记言为主,其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 4、《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① 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等都个性鲜明,具有典型意义。且作者在对他们的描写中加入了虚构和想象。《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描写来写人物。《战国策》写人,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一个人物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

② 《战国策》的文辞。《战国策》在语言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主要方面,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铺张扬厉,气势纵横;二是言语往往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的达到辩说目的;三是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四是大量的运用对偶,排比。

5、先秦叙事散文对我国小说的影响? 首先,先秦叙事散文叙述历史事件中表现出的褒贬分明的倾向性,对我国古代小说注重教化作用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左传》、《国语》等作品中用“君子曰”等对事件进行评述,在文言小说如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书中被直接借鉴,就是在明清白话小说中,也有明显的痕迹。 其次,先秦叙事散文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我国古代小说常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串联情节,特别重视对故事起因、过程、结果的完整描写,并以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追叙事件的起因,以预叙的方式暗示故事的结局。这些都是《左传》等散文中就已形成的叙事传统。 第三,我国古代小说写人的基本手法在先秦散文中已经初具规模。我国古代小说主要通过描写人物的个性化的言行,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而较少唱片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而这正是《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写人的共同特点。

第四,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是受先秦叙事散文的启示。这不仅是指诸如《东周列国志》之类以先秦叙事散文为题材的作品,同时,,古代小说大量采用历史题材,也和我国叙事文学最初成果是产生在历史著述中不无关系。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① 长于辩论。《孟子》的论辩文中,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办法,往往是欲擒故纵,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② 长于譬喻。《孟子》长于譬喻,在辩论中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生动形象的具体事物表现出来。孟子的比喻性推理,从逻辑上说,有些牵强,却是孟子的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③ 气势浩然。这是他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同时,《孟子》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加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

④ 《孟子》的语言晓畅明白,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 2、《庄子》散文风格的特点:

1) 以寓言为思想,寓哲理于形象。《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

为真,以寓言为广。”寓言是最重要的表现方式,许多篇目都是以寓言为主干,大量运用寓言,使《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逐摸。如《逍遥游》前面用大量的笔墨来表现鲲鹏的变化,而后文的主旨却一笔带过。《庄子》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论辩风格。在论辩过程中,往往又表现出作者精辟的思辨能力。

2) 意出尘外的想象和深远奇妙的意境和谐统一

《庄子》中的寓言表现出超长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庄子》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奇幻非常,变化万千。而《庄子》中的想象,是为了表达其哲学思想。寓真于诞,寓实于玄。

3)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具有文辞之美。

《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1、楚辞: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言语、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明显的区别。句式以六言为主,句中用“兮”字,又被称为“骚体”和“赋”,从素材和形式上看,与原始的神话、巫术宗教活动有关。 2、《离骚》的艺术成就?

① 《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香草、美人。美人的意象通常被认为是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人格和品德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

② 《离骚》对自己的上下求索有出色的描写 。第一次远逝历经多处神界。第二次远逝,由于目睹故国而不忍离去。这两次远逝,既是一种象征,又是对屈原形象的一种折射。

③ 强烈的历史意识。始终表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 3、《离骚》的特点

答:相对于《诗经》,《离骚》在形式上有了新的特点。《诗经》的形式是整齐划一而典重的,而《离骚》则是一种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的新诗体。这种形式是对民间文学学习。不仅如此,《离骚》还吸收了大量的楚地方言,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同时,对“兮”等语助词的多种方式的使用,促成了句式的变化。楚语还使《离骚》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增强了生活气息。

4、楚辞对后世文学产生的影响?

① 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歌形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就句式而言,楚辞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就语言描写而言,楚辞善于渲染、形容、词语丰富,很重视外在的美感,这为汉代赋体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② 楚辞突出的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这种浪漫的精神主要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想象的奇幻等。楚辞中另一部浪漫特征表现在跟它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楚辞中缥缈迷离、诡怪神奇的美学特征,为李白、李贺等后世诗人所学习和继承。

③ 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由于屈原卓越的创造能力,使香草美人意象结合着屈原的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经历,从而更富有现实感,也更加充实,赢得了后世文人的认同,并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

第二编 秦汉文学

1、汉代文学可分为哪四个时期?

① 自汉高祖至汉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这个时期多种文体基本上沿袭战国文学的余绪,同时又有新的因素萌芽,出现了像《七发》那样为汉赋体制奠定基础的作品。汉初政论受战国说辞和辞赋的影响,大多气势磅礴,感情激切。这时期的代表作家有贾谊和枚乘,他们的辞赋和政论都有较高的成就。

② 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代表汉文学最高成就的新体赋在此期间定型、成熟,出现了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批辞赋作家。史传文学也发展到最高峰 ,不朽的名著《史记》就在这一时期撰写的。乐府的强化,使大量民歌被采集、记录下来,宫廷文人也竞相创作乐府诗。

③ 从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时期。辞赋创作掀起了第二次高潮,相继涌现出杨雄、班固等著名的辞赋家。班固的《汉书》在此期间问世,成为继《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传记文学作品。

④ 从安帝到灵帝是汉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也是汉文学的转变期。张衡集中体现了汉代文学的历史转变,从他开始,抒情短赋陆续出现,京都大赋也发展到了顶点。五言古诗进入成熟阶段,《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作家在诗文中对人的生命、命运及价值的重新发现、思索和追求,诗文的日趋整饬华美,预示着一个文学自觉时代的即将

到来。

第一章 散文

1、《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是一部产生于战国晚期的理论著作,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但其中有些文章精炼短小,文风平实畅达,用事说理颇为生动。《吕氏春秋》创作了丰富多彩的寓言,这些寓言大都化用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创的。(刻舟求剑出自这里) 2、李斯,主要作品是《谏逐客书》。文章辞采华美,排比铺张,音节流畅,理气充足,挟战国纵横说辞之风,兼具汉代辞赋之丽。 3、贾谊,思想家,著有《过秦论》、《鹏鸟赋》,其作品带有浓郁的战国策士遗风。 4、贾谊《过秦论》中的对比有哪些? 答:一是把秦朝兴盛时期的天下无敌和灭亡时的不堪一击对照。在追述秦的兴盛时由秦孝公发端,按照历史的发展顺序,以夸张的笔法勾勒出秦的逐渐强大过程,而它的灭亡却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今昔形式悬殊;

二是把秦始皇子孙万代为天子的愿望和秦朝三主而亡的历史事实相对照; 三是把陈胜的起义军和六国的诸侯进行对比。《过秦论》在叙述秦国和六国诸侯争锋的形式时,极力渲染战国四公子的尊贤重士、六国谋士和战将的众多以及兵力的充足,而对于陈胜起义军,则大肆突出陈涉出身的低贱、才能的平庸,以及部队成员素质的低劣、武器的匮乏,根本无法和六国的诸侯相比。然而,强大的六国被秦国所灭,陈涉起义军把大统一的秦国推翻,不但启发人思索,并且造成作品大起大落的气势。 5、晁错,贾谊之后的政论散文家。代表作为《论贵粟疏》。文章的中心是阐述重农贵粟,强本抑末的主张。 6、《淮南子》,为汉代皇室贵族淮南王刘安招致门客编成,作为一部理论著作,《淮南子》的论说博奥精深,无所不包,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书中许多篇目采用的是辞赋写法,是以描写和叙述的方式论说事理。《淮南子》一书具有明显的道家倾向。

7、刘向,是西汉一位重要的经学家、目录学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散文家。成语“叶公好龙”、“病入膏肓”都出自其《新序》。 第二章 辞赋

1、汉赋:一种汉代涌现的有韵散文。其特点是韵散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从内容上说可大致分为五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游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有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之分。 2、司马相如,字长卿,代表作《子虚赋》和《上林赋》。

3、司马相如《子虚赋》取得了哪些文学成就,体现在哪些地方? 答:一,《子虚赋》取得的文学成就有:

① 帝国形象的塑造。赋中塑造了一个幅员极为辽阔,物质极大丰富,国势极其强大,国泰明安、崇德尚艺,天下大治的盛世帝国形象。在这个国度里奇花异草、珍禽怪兽、美酒佳肴,巧夺天工的池苑亭台,气象万千的亭台俊宇,应有尽有;可以搏虎的勇士、曼妙赛仙的佳人、贤良方正的大臣、无不聚集于仁政爱民的君王的周围。这些描述无不体现了汉王朝的宏大气象和赫赫声威,从而奏出汉世最强音。

② 一统观念的弘扬。以文学作品体现天下统一主张的,司马相如是第一人。在赋中,作者明显怀有用中央王朝的强大与诸侯相比,并使之黯然失色、相形见绌的意图;明显有用大一统的盛世强国精神与诸侯竞富斗奢相比,以显高下迥异、君臣有别的意图。作者千方百计想凸显的,就是中央王朝的中心地位和绝对权威。并由此实现对大一统观念的阐述和宣扬。

③ 时代精神的体现。这里所表现的时代精神也即是一种国民精神。赋中从多侧面,直

接或间接地表现出中华名族处于蓬勃上升的那种昂扬奋进、激励张扬、气势充溢,信心十足的精神风貌,天下大治的理想社会图景的描绘充分展示了国民的渴望和追求。 二、《子虚赋》的成就体现在:

一是按时间顺序和以类相缀兼用的铺陈方式。这篇作品总体上按时空顺序进行推移,先是写楚齐两个诸侯王,然后重点表现天子的游猎。这中间既遵循时间推移的顺序,又有空间的依次拓展。在描写上林苑的时候,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展示各方景观,显得有条不紊。这篇作品还有另一种铺陈方式,那就是以类相辍,把属于同类的事物连缀在一起。作者在对上林苑各种生物进行铺陈时,依次出现的是水族、飞禽、花草、走兽,都是按照类别进行划分和排列的。

二是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与夸张笔法的融通。子虚、乌有和亡是公的对话,实际上是以辩难得方式进行夸张艺术的表演和比赛,总的趋势是夸张的强度越来越大,都是后者超越前者,后来者踵事增华、变本加厉,最后把夸张推到极致,使作品呈现逐步盘升的走势。

三是句法灵活多变,句式长短不一。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作者用了大量的三言排比句式描绘天子的狩猎活动,这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首开风气之先。

4、淮南小山的《招隐士》是淮南文学群体中仅存的一篇辞赋,也是两汉骚体赋中极富意境的一篇。

5、枚乘,梁园文学群体中的杰出代表,著有《七发》。 6、《七发》的特点?

答:一是对先秦文学的借鉴。《七发》对先秦文学的借鉴很多。如吴客在说明物欲之要害时说的一段话,在内容和排比手法上均与《吕氏春秋·本生》中的一节极为相似,不过句式要整饬和华美得多。赋中大肆谱写音乐、饮食、宫室之事则明显沿袭了《楚辞》中的《招魂》,但一重抒情,一重明理,一正一反,用意不同。

二是逐步盘升手法的运用。赋中讽刺意图的表达是通过重重超越和逐步盘升来实现的。作者在赋中花费大量笔墨去精心描绘的内容,正是作者最终所要超越和否定的东西。

三是移步换形和铺夸手法的运用。作者在赋中写了七件事,一事一转,如行山间,人移景变,给人以耳目生新之感。每写一事又能刻意求奇,反复渲染,精刻细画,极尽铺夸之能事

四是《七发》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七发》鸿篇巨制,韵散结合;采用设为问答的形式结撰全篇;笔墨铺张,描绘精细;以叙事状物为主,辞藻繁复,多用比喻和叠字,这些都是成熟的汉大赋的显著标志。其次,枚乘和他的《七发》标志着地方储王为中心的汉赋创作时代的终结和以京都为中心的创作时代的到来。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1、《史记》的成书:

一、家乡景观与童年生活。司马迁生于夏阳龙门,那里临近黄河,又有著名的龙门山。长河名山,气势雄浑,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他“耕牧河山之阳”,与农夫牧童为伴。在饱览故乡山河名胜的同时,也有机会听到许多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乡土文化培育了司马迁的豪迈灵秀之气。

二、家学渊源与转益多师。司马迁的父亲曾任太史令,是一位刻苦勤奋的学者。司马迁在史官的家庭中长大,收到良好的文化熏陶,自幼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并打下来坚实的古文基础。他还转益多师,向儒学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后来担任太史令,他又利用工作上的方便,翻阅由国家收藏的各种文献资料。

三、漫游交往。司马迁有过漫游经历。长途漫游使司马迁直接感受到各地民风习俗的差异,加深了对某些历史记载的理解。司马迁在广阔的地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大大拓展了他的视

野,为《史记》的写作搜集了许多新鲜的素材。司马迁在任职期间,有机会接触到各个阶层的人物,从他们那里得到许多历史知识。司马迁还亲眼见过名将李广,大侠郭解,并与李广之孙李陵同在朝廷任职。这些都进一步丰富了《史记》的材料来源,加深了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印象和理解,从而使入传的人物惟妙惟肖,富有生活气息。

四、继承父志和发愤著书。司马迁的父亲曾任太史令,把修史当成自己神圣的使命,司马迁在与父亲生死决别之际接受了修史的嘱托,修史的决心从此下定。在经历李陵之祸后,司马迁的形体精神受到了摧残,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修史动机也开始有所充实调整。他认为自己属于发愤著书的类型,是在经历磨难后通过著书抒发心中的不平。 2、《史记》人物刻画的特点:

① 人物共性和个性的展示

《史记》中的人物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性格,同时他们身上还表现出许多普遍性的东西,即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某些共性。这是《史记》在刻画人物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史记》人物形象的共性是多方面的,比如有些人都是知恩图报、以德报德的。如苏秦之与宗族、朋友,萧何之于刘邦,韩信之于漂母、亭长,都是受人之惠而报人之恩。司马迁在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时能充分注意到他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给以恰如其分的表现。萧何是刀笔吏出身,故能瑾守管钥,因势奉法。陈平年轻时贫而好学,所以始终有读书人的气质,见识高远,在皇帝面前对答如流。樊哙发迹以前以屠狗为业,成为将军以后还保留莽撞豪爽之气。因此,他使《史记》中的人物都按自己的方式说话行事,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和教养。 ② 注重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显露出多方面的性格特征,在像鱼身上就能发现多重人格。他爱人礼士,又嫉贤妒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有恻隐之心,不杀刘邦,还时常虑及百姓疾苦,这些对立的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的一身,使得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并且更加真实。作者司马迁在描写人物时把人物的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融于一体,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血有肉。 ③ 旁见侧出的互见方法

司马迁全面把握和充分展示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有的是在一篇中同时写出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则采用旁见测出的方法,通过多篇传记完成对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即在一篇传记中突出体现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其他人的传记里。 总之,《史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展现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一幅历史人物的画卷。因此,《史记》的文学性和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塑造上,其人物刻画的艺术手法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 3、《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答:《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史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史文学的发展已经达到高峰。

①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经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史记》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了上述精神,许多人物为后世作家仰慕和思索,给他们以鼓舞和启迪。

② 《史记》是传记文学的典范,也是古代散文的楷模,他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

言特点,无不令后世作家翕然宗之。从唐宋古文大大家,到明代前后七子、清代的桐城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他们的文章也深受司马迁的影响。《史记》在语言上平易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把许多诘屈聱牙的古书词句已成汉代书面语,还适当地应用口语、谚语,显得生动鲜活。《史记》语言多是单行奇字,不刻意要求对仗工整,亦不避讳重复用字,形式自由,不拘一格。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史学家在批评骈俪文时都要标举《史记》,把它视作古文的典范。

③ 《史记》的许多传记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后代小说创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许多基本手法,在《史记》中都开始运用,如:使用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语言,通过具体事件或生活琐事显示人物性格,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中加以表现。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场面描写中都能加到《史记》的痕迹。

④ 《史记》的许多故事在古代广为流传,成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取材对象。元代出现的列国故事平话,明代出现的《列国志传》,以及流传至今的《东周列国志》,所叙人物和故事相当一部分取自《史记》。后代的京剧也有不少剧目取自《史记》中的故事。 总之,《史记》成为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的材料宝库,他作为高品位的艺术矿藏一直被开发和反复利用。 第四章 乐府

1、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由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郊庙歌词,其性质与《诗经》中的“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民歌的又一次大收集,它开创了诗歌的现实主义新风。汉乐府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2、乐府诗的主要内容?

① 苦与乐的深刻揭示。

两汉乐府诗的作者来自不同的阶层,诗人的笔触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因此,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东门行》、《病妇行》、《孤儿行》表现的都是平民百姓的疾苦,诗人对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贫民百姓寄予深切的同情,是以恻隐之心申诉下层百姓的不幸遭遇。而《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展示的是与苦难世界完全不同的景象,都是以富贵之家为表现对象。 ② 爱与恨的坦率表白

汉乐府还对男女两性之间的爱恨作了直接的袒露和表白,用词大胆泼辣,毫不掩饰。如《白头吟》、《有所思》都表现了女子由爱生恨的变化。《孔雀东南飞》所写的是另一种类型的爱与恨。作者爱他们之所爱,恨他们的所恨。 ③ 乐生恶死的愿望的充分表现。

两汉乐府诗还表现了强烈的乐生恶死的愿望。如何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是古人苦苦思索的重要课题。两汉乐府的创作主题乐生恶死的愿望表现得特别充分。《薤露》、《篙里》是丧歌。前者写了生命的短暂,后者写了死亡的惨烈。同时古人在表现恶死的感情是又把乐生的愿望寄托在神灵的沟通上。郊祀歌中就有很多这样主题的诗作。 3、乐府诗的叙事手法:

① 生活镜头的选取。乐府诗都是敢于哀乐,缘事而发,创作主体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例如:酒店。通过写老板与顾客的交往及各类人物的言行举止,艺术的展示汉代的市井民情。而在对生活的情节的选择上更是别具慧眼,对于偶然性、突发性的事件的捕捉也很有新意。例如《上山采蘼芜》,就写了弃妇遇故夫的事。

② 故事情节完整曲折。两汉乐府叙事诗大多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而不限于截取一二个生活片段,那些代表性的作品都是讲述一个有头有尾、有连续情节的故事。例如长篇叙事

诗《孔雀东南飞》。

③ 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两汉乐府诗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塑造出一批栩栩如生的形象,它们各具特点,绝无雷同。例如秦罗敷和胡姬都是反抗强暴的女性,罗敷以机智的言语戏弄向她求婚的使臣,演出一场幽默的喜剧;胡姬则以生命抵抗羽林郎的调戏,具有悲剧主角的品格。

④ 叙事详略得当。两汉乐府诗大体遵循以下规则:一是祥于叙事而略于抒情。二是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三是详写服饰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

⑤ 寓言诗的创作。两汉乐府寓言诗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假托动植物之口进行自叙;另一种语言则是人与动植物对话。

4、两汉乐府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五言诗和杂言诗的过渡。 第五章 东汉辞赋

1、东汉的辞赋主要是京都赋,京都赋滥觞于杨雄的《蜀都赋》,其后有傅毅的《洛都赋》、《反都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南都赋》,直至西汉左思的《三都赋》等,从而汇成京都赋创作这一潮流。

2、《两都赋》分为《西都赋》和《东都赋》两篇,实为上、下篇。《两都赋》在艺术上基本取法司马相如和杨雄,同时又有突破和创新。一是打破了“劝一讽百”的结构式。二是详略有致,别具匠心。

3、真正宣告抒情小赋的诞生并充分展示其迷人魅力的作品是张衡的《归田赋》,它以非凡的艺术创造而在赋坛上独领风骚。

4、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步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5、《吴越春秋》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历史散文,赵晔撰。 6、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咏史》按时间先后依次到来,以叙事为主,而不是像后代有些咏史诗那样 ,以叙事为主,而不是像后代有些咏史诗那样重在议论抒情。

7、《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它不是作于一时一地,它的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多人。《古诗十九首》除了游子之歌就是思妇之辞,抒发了游子的羁旅之情和思妇闺愁是他的基本内容。二者相互补充,围绕着一个主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8、《古诗十九首》涉及的关系:

① 永恒与有限的关系。人生有限的感慨,自古便已有之。《古诗十九首》和以往的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是把人生的短暂写得特别充分,特别突出,给人以转瞬即逝之感。在表现这一主题时,诗人采用两种手法,一是写物长人促,以物的永恒反衬人生的有限。二是物我同构,外物和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② 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行行重行行》和《冉冉孤生竹》皆为女词,其中都有“思君令人老”之语,前者是思妇的叹息,后者是待嫁女的怨艾。这两位主人公都因婚姻变故而又迟暮之感,流露出青春易逝的惋惜。

③ 忧郁与欢乐的关系。人的忧和乐相反相成,经常纠缠在一起。《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揭示了忧和乐的这种关系,并提出一种消极的解脱方式,就是及时行乐。

④ 来去亲疏的关系。“去者日以疏,来着日以亲”这是对人际关系富有哲理的概括。诗人是从来去相继、新陈代谢所形成的历史长河中看待亲疏的推移变化,揭示出时间之流给人带来的角色的转换。其实不仅生者与生者相亲,生者与死者相远,就是在生者之间也会有亲疏之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