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型浓香白酒酿造工艺
一、工艺流程
原料验收(高粱)※ 稻壳、
↓ ↓ 粉碎 清蒸 饲料 ↓ 清蒸 丢糟
母糟 →蒸馏(清蒸酒)※ → 配料 → 量质摘酒 → 原酒 → 分级贮存 ↓ ↓
蒸煮、糊化(粮糟) 勾调
↓ ↓ 打量水 过滤
↓ ↓
摊凉 贮存
↓ ↓ 大曲 → 粉碎 → 撒曲 灌装灯检※ ↓ ↓ 入池发酵(分层入窖) ※ 成品入库 ↓
出窖
工艺要点: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以大麦和豌豆或小麦制成的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有的用麸曲和产酯酵母为糖化发酵剂),泥窖固态发酵,续糟配料,清蒸混烧,量质摘酒,分级贮存,精心勾调。其主体香味成份为己酸乙酯。酒质的特点为无色或微黄色,清亮透明,窖香浓郁,甜绵爽净,纯正协调,余味悠长。 二、酿酒原辅料和水
根据总结的经验,影响白酒质量主要有三个方面叫做“一粮、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二曲、三工艺”把粮食放在了首位,故有“粮是酒之肉”的说法。 1、酿酒原料:酿酒的原料有粮谷类、以甘薯干为主的薯类、代用原料,生产中主要是用前两类原料,代用原料较少。由于白酒的品种不同,使用的原料也各异。酿酒原料的不同和原料的质量优劣,与产出的酒的质量和风格有极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生产中要严格选料。公司采用高粱、大米、小麦、玉米、糯米五种粮食按照下列表格比例混合生产。
酿制五粮型的原料配比: 品名 高粱 大米 糯米 小麦 玉米 占比(%) 42(340KG) 27(220KG) 13(100KG) 10(80KG) 8(60KG) (1)原料的感官理化要求:
粮谷原料的感官要求:颗粒均匀饱满、新鲜、无虫蛀、无霉变、干燥适宜、无泥沙、无异杂味、无其它杂物。 原料的理化要求见下表(%):
名称 高粱 大米 水分 12-14 12-13.5 淀粉 粗蛋白 粗脂肪 2-4.3 粗纤维 1.6-2 灰分 1.7-2.7 丹宁 0.17-0.29 61-63 8.2-10.5 72-74 7-9 5-8 0.1-0.3 1.5-1.8 0.4-1.2 1.4-2.5 0.4-0.6 0.8-0.9 酒米 13.1-15.3 68-73 小麦 12.8-13 61-65 7.2-9.8 2.7-5.3 1.2-1.6 1.66-2.9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玉米 11-11.9 62-70 8-16 0.6-2.3 1.5-3.5 1.5-2.6 (2)原料与产量、质量的关系
高粱:高粱又名红粮,依穗的颜色可分为黄、红、白、褐四种高粱;依籽粒含的淀粉性质来分有粳高粱和糯高粱。粳高粱含支链淀粉较多,结构紧密,较难溶于水,蛋白质含量高于糯高粱。糯高粱几乎完全是直链淀粉,具有吸水性强,容易糊化的特点,是历史悠久的酿酒原料,淀粉含量虽低于粳高粱但出酒率却比粳高粱高。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在固态发酵中,经蒸煮后,疏松适度,熟而不粘,利于发酵。
大米:大米淀粉含量70%以上,质地纯正,结构疏松,利于糊化,蛋白质、脂肪及纤维等含量较少。在混蒸式的蒸馏中,可将饭味带入酒中,酿出的酒具有爽净的特点,故有“大米酿酒净”之说。
糯米:糯米是酿酒的优质原料,淀粉含量比大米高,几乎百分之百为直链淀粉,经蒸煮后,质软性粘可糊烂,单独使用容易导致发酵不正常,必须与其他原料配合使用。糯米酿出的酒甜。
小麦:小麦不但是制曲的主要原料,而且还是酿酒的原料之一。小麦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及其他成分,钾、铁、磷、硫、镁等含量也适当。小麦的粘着力强,营养丰富,在发酵中产热量较大,所以生产中单独使用应慎重。
玉米:玉米品种很多,淀粉主要集中在胚乳内,颗粒结构紧密,质地坚硬,蒸煮时间宜很长才能使淀粉充分糊化,玉米含油脂高,产生的油脂肪和高级脂肪酸偏高,由于杂醇油高,(高级醇)使酒生造,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就是所谓的“酒劲”,有助于酒的放香。
利用多粮作为制酒原料,根据其不同的物理、化学成分的区别,体现出不同粮食的风味、发酵风味的有机结合,它们的作用分别为:高粱生醇、小麦生香、大米生甜、糯米生绵、玉米生助㷮香。 2.酿酒辅料
白酒中使用辅料的作用:调整酒醅的淀粉浓度、酸度、水分、发酵温度,保证正常的发酵和提供蒸馏效率
选择辅料的要求:应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骨力,适当的自然颗粒度;不含异杂物,新鲜、干燥、不霉变,不含或少含营养物质及果胶质等成份。
稻壳:稻壳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用量少而使发酵界面增大的特点。稻壳中含有多缩戊糖和果胶质,在酿酒过程中生成糠醛和甲醇等物质。使用前必须清蒸20-30分钟,以除去异杂味和减少在酿酒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稻壳是酿制大曲酒的主要辅料,也是麸曲酒的上等辅料,是一种优良的填充剂,生产中用量的多少和质量的优劣,对产品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一般要求2-4瓣的粗壳,不用细壳。 3.生产用水
白酒生产用水,包括制曲、酒母,发酵、勾兑、包装用水等。古代对酿酒用水就有严格的要求,有“水甜而酒冽”、水是“酿酒的血液”等说法。生产用水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糖化发酵是否能顺利进行和成品酒质。
(1)水源的选择和水质的要求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水源的选择应符合工业用水的一般条件,即水量充沛稳定,水质优良、清洁、水温较低。
酿酒生产用水应符合生活用水标准、要求:
外观: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凡是呈现微黄、混浊、悬浮的小颗粒的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口味:将水加热至20~30℃,口尝时应具有清爽气味、味净微甘,为水质良好。凡是有异杂味的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水中存在钙、镁等金属盐的总量。质量较好的泉水硬度在8ºdH以下,白酒酿造水一般在硬水以下的硬度均可使用。但勾兑用水在硬度在8ºdH以下。
碱度:碱度是指水中碱性物质总量,主要包括碱土金属中的钙、镁、亚铁、锰、锌等盐类。碱度单位以德国度表示(1碱度相当于每升水中含10mg氧化钙)水中适当的碱度可降低酒醅的酸度。白酒生产用水以PH6-8(中性)为好。
(2)水质的处理
水的硬度过高会对白酒生产带来影响,一般生产中采用离子交换法、硅藻土过滤机等进行处理。 4.制曲原料
用于白酒生产的曲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曲有不同的制曲工艺,使用的原料也不同。选用原料,一是要考虑培菌过程中满足微生物的营养需要;二是要考虑传统特点和原料特性。一般选用含营养物质丰富,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并对形成白酒香味有益的物质做原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料。制大曲常用小麦、大麦、豌豆、蚕豆等;小曲以麦麸、大米或米糠为原料;麸曲以麸皮为原料。我公司目前制曲原料为小麦。
制曲原料的感官要求是:颗粒饱满,新鲜,无虫蛀、不霉变,干燥适宜,无异杂味,无泥沙及其他杂物。 三、大曲生产工艺
1.生产流程:小麦 100 %→润料→破碎→粗麦粉→拌曲料(曲母水)→踩曲→曲胚→堆积培养→成品曲→出房→贮存。
大曲分为高温大曲(发酵温度63℃以上),酱香型酒使用此类大曲,中温大曲(发酵温度60℃左右),浓香型使用此大曲,低温大曲(发酵温度50℃左右)清香型酒使用此类大曲。高温大曲产生酱香味,中温大曲产生浓香味,低温大曲产生清香味,用什么样的曲就产什么样的酒。大曲在生产白酒中主要作为糖化发酵剂,其质量对白酒的香型、质量、出酒率影响很大。所以说没要糖化发酵剂粮食就不能转化为就,行业人普遍认为“曲是粮食变成酒的动力或者说曲是酒之骨”之说。 四、原料的粉碎
五种粮食按比例准确配料后经充分粉碎拌匀(均匀度)90%),将五种粮食粉碎。粉碎的技术要求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的粉碎度为4、6、8瓣,无整粒混入。玉米的粉碎颗粒相当于前四种,不大于1/4粒的混入。 五、清蒸稻壳
稻壳质地疏松,吸水性强,用量少而使发酵界面增大的特点。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稻壳中含有多缩戊糖和果胶质,在酿酒过程中生成糠醛和甲醇等物质。使用前必须清蒸30分钟以上,以除去异杂味和减少在酿酒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并且要提前清蒸,拌料时必须使用熟(冷)稻壳。六、工艺条件
投料:窖池容积10-12立方,投料800KG.前期原料为高粱,待发酵正常后添加其它辅作原料。
料醅比:1:4.0-4.5。
用糠:20%-25%(转排调整时可增加适量增加)。 用曲:25%。其中:中温曲或中高温曲20%,高温曲5%。 入池条件:
入池条件 发酵期 60天 30天 60天 七.开窖
发酵期满的窖应去掉封泥,取糟蒸酒。粮糟窖的发酵期为60;回沙(丢糟)窖的发酵期为15天(酒精含量最高达6%左右)。
起糟出窖时,先起出面糟,再起粮糟(母糟)。面糟单独蒸馏,蒸后作丢糟处理,蒸得的丢糟酒,常回醅发酵。
酒醅出窖时,要对酒醅的发酵情况进行感官鉴定,包括对母糟和
学习资料分享
季节 水分(%) 酸度(度) 温度(℃) 淀粉(%) 冬 夏 春、秋 52-56 53-58 53-57 1.7-2.0 1.8-2.0 1-2 1.6-1.9 18-20 16-18 16-19 低于窖温14-16 18-21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黄水的观察和尝味。发酵正常,产、质量都好母糟应该:柔熟不腻、疏松不糙、肉实有骨力,颗头大,呈深猪肝色,鼻嗅有酒香和酯香,黄水透亮;口尝酸味小,涩味大。
出窖起糟到一定的深度,会出现黄水,应停止出窖。可在窖内母糟中央挖一个0.7m直径、深至窖底的黄水坑;滴出黄水。这种操作称为“滴窖降酸’’和“滴窖降水”。一般每窖需舀5~6次,从开始滴窖到起完母糟,要求在12h以上完成黄水是窖内酒醅向下层渗出的黄色淋浆水。黄水可入锅底串蒸。滴窖之目的在于防止母糟酸度过高,酒醅含水太多,造成稻壳用量过大影响酒质。滴窖后的酒醅,含水量一般控制在60%左右。 八、上甄、清蒸酒、量质摘酒
出窖后做到4甑活,上面三甑称粮糟(或称母糟,即上排入窖时加入新料的醅子),最后装甄称面糟,(即上排入窖不加新料的醅子),即增加一甑丢糟。 1.装甑原则
要求以“松、轻、准、薄、匀、平”六字为原则。即物料要疏松,装甑动作要轻巧,盖料要准确,物料不宜一下铺太厚,撒料及上汽要均匀,物料从底至上要求平整。如果在装甑过程中偶尔造成物料不平而上汽不匀时,可在不上汽的部位扒成一个坑,待上汽后,再用辅料填平。装甑不应过满,以装平甑口为宜。 2.装甑操作
为了使水蒸汽与酒醅充分接触,装甑桶内的酒醅必须疏松,加热用汽要缓、要探气装甑,轻倒匀撒,不压汽,不跑汽,四周压紧,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装太慢,低沸点物损失,太快,压紧,高沸点物少。装甑时间大约35~45min。
3.“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 。
蒸馏目的,使成熟酒醅中的酒精成分、香味物质等挥发、浓缩、提取出来;同时,通过蒸馏排除出杂质,得到所需的成品酒。摘酒时,以感官品尝判断酒质,切实做到边尝边摘(蒸馏时的总体要求:缓火蒸馏,量质摘酒,掐头去尾,流酒速度:2.2-0.5kg/min,流酒温:28-35℃,流酒时间约15-20min左右,断花时应截取酒尾,待油花满面时则断尾,时间约需30~35min)。先摘取酒头0.5㎏,可存放用来调香,然后根据酒质情况量质摘酒,凡符合调味酒的摘为调味酒,符合优级酒的摘为优级酒,依此类推,将酒按级入库。 九、 配料、拌和、润粮、蒸煮糊化
母糟分三甑进行清蒸酒,根据出池酸度、水分、及淀粉含量合理的进行合理的配粮、糟、稻壳并掺拌均匀后分三甑蒸煮糊化。
操作要点:三准确、两均匀
配粮要准确:根据冷热季投粮标准和母糟含残淀粉量配粮,冷季粮糟比:1:4,热季粮糟比:1:4.5。
配糟要准确:根据甑的大小、起母糟量每甑应基本一致,出入控制在3%以内。
配稻壳要准确:按工艺标准:粮稻壳比为23-30%,假如熟(冷)稻壳,使粮糟疏松不糙。
拌粮要均匀:拌和粮粉时,必须做到无“灰包、疙瘩、白杆”出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现,充分拌和均匀。
拌稻壳要均匀:(同拌粮标准)不能使用生稻壳、热稻壳拌料。红糟、面糟用稻壳量视糟醅情况确定,尽量少用。粮粉与稻壳不能同时倒入。拌和时要快翻快拌,次数不可过多,时间不可过长。 1、原料的清蒸
粮食清蒸主要去除杂味提高粮香味,减少酿造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
2、原料的浸润
浸润的目的:让原料中的淀粉颗粒充分吸收水分,更有利于酶、微生物作用,为下一阶段淀粉更好地糊化、液化、糖化降解为可发酵性糖创造条件。
浸润的工艺条件因原料特性及后续工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浸润水量、时间、温度。 3、原料的蒸煮
蒸煮目的:淀粉颗粒进一步的吸水、膨胀、进而糊化; 对原辅料进行灭菌,排除一些挥发性杂味; 原料成分及酒糟中成分相互作用,发生一定的变化。 十、打量水、摊凉、撒曲
1.收堆:将出甑的糟醅收堆。
2.打量水:量水的温度必须在80℃以上;量水用量(水粮比)60-100%;量水必须泼洒均匀,严禁打“竹筒水”。打量水完毕后经堆闷的糟醅用铁锨均匀地铺到晾床上,开启风扇,勤翻勤划2~3次,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打散疙瘩,测温后摊晾结束。
3.撒曲、拌和:大曲用量(曲粮比)25-30%。散曲时要做到低撒匀铺,减少飞扬的损失;将大曲粉均匀翻划入糟醅中。
4.收摊场:将曲拌匀后的糟醅运入窖池,将晾糟床及周围的糟醅清扫干净。 十一、入窖
底糟撒一层熟(冷)稻壳加以区分底糟,每入完一甑料,就要踩紧踩平,造成厌氧条件。粮糟入窖完毕,撒上一层熟(冷)稻壳,再入面糟,扒平踩紧,即可封窖发酵。入窖时,注意窖内粮糟不得高出地面,加入面糟后,也不得高出地面50cm以上,并要严格控制入窖条件,包括入窖温度、酸度、水分和淀粉浓度 十二、封窖发酵
入窖后的糟要在密封隔气隔热条件下进行发酵,按要求应做好以下操作:
1.封窖 粮糟、面糟入窖踩紧后,可在面糟表面撒一层熟(冷)稻壳然后覆盖4~6cm的封窖泥。封窖泥是用优质黄泥和老的窖皮泥踩柔和熟而成的。将泥抹平、抹光,以后每天清窖一次,因发酵酒醅下沉而使封窖泥出现裂缝,应及时抹严,直到定型不裂为止,再在泥上盖层塑料薄膜,膜上覆盖泥沙,以便隔热保温,并防止窖泥干裂。
2.窖池管理
封窖后15天左右必须每天清窖,15天后1~2天清窖一次,保持窖帽表面清洁,无杂物、避免裂口。窖帽上出现裂口必须及时清理、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避免透气、跑香、烂糟。
白酒发酵过程中物质的生成主要有两条路线,1、淀粉 糖化 糖发酵 乙醇(酒),主要决定出酒率。 2、淀粉、蛋白质、酯类多不复杂反应 白酒中的微量成分(通常占白酒的1%-2%)主要决定白酒的香型、质量优劣等。这两条路线联系密切,不是孤立存在的。 十三、窖内酒醅温度、含酒量变化
大曲酒发酵要求其温度变化呈有规律性进行,即前缓、中挺、后缓落。
1.入窖温度要求控制在18-22 ℃,夏季以降至平地温度,进行低温发酵。
2.升温幅度:升温发酵期一般10-15左右达到发酵最高温度,最高升温达到35-38℃。每天升温1-2℃缓慢升温。热季8~12℃(多数为10℃);冷季为10~16℃(多数为13~14℃)。
3.窖内最高温度稳定期:一般为四天左右。
4.窖内降温情况:稳定期后,每天以0.25~1℃之间缓慢下降。下降期间随时又出现稳定期,但长短不一,根据情况一般为2~8天。发酵期到30~40天,已经降至最低温;冷季22~25℃,热季27~30℃,就不会再降了,一直稳定到60天开窖。发酵规律可以用“前缓、中挺、后缓落” 概括。
5.酒精含量:第一阶段为主发酵期,包括有氧糖化、厌氧发酵两个过程,在窖池中酒精含量逐步上升,15天左右达到最高,第二阶段为主发酵期以后20天左右为生酸期,第三阶段为酯化期(产香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味期),随着发酵期延长,窖内酸、酯等物质的增加,30天以后酒精略有下降(下降1%)。
总之发酵的主发酵期、生酸期、酯化期三个过程,它们不是严格分开的,指的是主要作用,发酵期也会产生部分酸,生酸期中也存在发酵和酯化,酯化期也生酸,只是主次而已。 十四、白酒的老熟与勾调
1.贮存与老熟
新蒸出的白酒,口味冲、燥辣、不醇和,需要贮存1~3年左右,使其老熟陈酿,然后才能勾兑调味,再贮存一段时间后,方可出厂。
贮酒温度分为恒温和变温,恒温贮存把酒放山洞或人工修建房屋,这种方法温度稳定酒的挥发小,老熟较好一般要3年才达到最佳。变温是在室外贮存,昼夜温差大,这种方法酒的挥发大,但老熟的快,一般贮存1年相当于3年的效果,。
2.白酒老熟原理
(1)挥发作用:新蒸馏的酒之所以呈现辛辣味以及不醇甜柔和。主要是因为新酒中含有某些刺激性大,挥发性强的化学物质所引起的。刚蒸出的新酒常含有硫化氢、硫醇等挥发性的硫化物;同时也含有醛类等刺激性强的挥发性物质。这些物质是导致新酒刺激味强的主要成分。上述物质在贮存期间,能够自然挥发,一般经半年的贮存后,几乎检查不出酒中硫化物的存在,刺激味也大大减轻。
(2)分子间的缔合:酒精和水都是极性分子,经贮存后,使乙醇分子与水分子的排列逐步理顺,从而加强了乙醇分子的束缚力,降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低了乙醇分子的活度,使白酒口感变得柔和。与此同时,白酒中的其他香味物质分子也会产生上述缔合作用。当酒中缔合的大分子群增加,受到束缚的极性分子越多,酒质就会越绵软、柔和。
(3)化学变化:白酒在贮存中还可以产生缓慢的化学变化。例如:在醇酸酯化过程中,生成新的产物酯,可以赋予白酒的酯香。
3.人工老熟
缩短周期,降低成本,采取人工的方法促进酒的老熟,称之为人工老熟。利用人工老熟的方法,一般酒质略差的酒,效果稍为明显,质量好的酒,处理效果反而不明显。总之,自然老熟的效果优于人工老熟。
3.勾调
(1)生香靠发酵,提香靠蒸馏,成型靠勾兑。
勾兑就是把贮存后的合格酒进行兑加、掺合,成为基本符合本厂产品质量要求的基础酒。基础酒的标准是香气正、形成酒体、初具风格。
必须加强酿酒工艺管理,生产出优质的合格酒,同时还要加强对合格酒贮存管理,了解各罐合格酒的风格特点、成品酒的质量指标以及造成酒内邪杂味的原因。
(2)勾调方法
目前公司根据库存原酒的质量,选择合适酒进行勾调。20世纪60年代以前,勾调基础酒时,全靠鼻嗅口尝和传统的言传身教,目前它根据化验分析来的数据组合基础酒,通过科学技术加强和完善现
学习资料分享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可编辑
代检测技术,指导着白酒勾调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白酒中有益成分,降低了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了白酒的醇浄度,适应了饮酒者的需求。
学习资料分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