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传说典故:神话观音堂
相传在隋朝后,岐山蔡家坡有位姑娘,父母早亡,家中只有兄嫂。姑娘自小满头秃疮,总是缺衣少食,得不到兄嫂照管。她只得每天牧羊,和羊相依为命。姑娘逐渐到了婚嫁年龄,人们议论说:‘‘这姑娘满头秃疮谁敢要!’’哥嫂也为她发愁。
一天,秃姑娘正在牧羊,迎面走来一个风烛残年、头发雪白,衣衫褴褛的瞎眼老妪,由于饥寒交迫,老妪的拐杖竟无力支持,昏倒在路边。姑娘见状,急忙上前,脱下自己的毛衣为她取暖,挤出羊奶为她充饥。老妪醒后,十分感激,当得知她备受人世冷眼后,很同情她。用手抚摸她的头时,发觉头上长满了秃疮,便拿出自己的一把生满污垢的梳子对她说:“我送你一把梳子,用它梳头,能治好你的秃疮!,,秃姑娘高兴的接过梳子,仔细的收藏了起来。
老妪又说:“把梳子不要送给别人,否则你会受尽人间之苦。”说完,就颠颠危危,口里念叨着:“海阔沧沧,世事茫茫。’’蹒跚而去,竟忘了拐杖。秃姑娘拿着拐杖追了半天也没追上。
回到家,秃姑娘拿出梳子,上闺楼梳头。只一下,头上的秃痂掉了下来,而且秃痂发出一片金光,第二下,头上生出尺来长柔软的头发,到第三下头发有三尺多长,直垂到楼下窗前,第四下,满屋生光……。
做午饭的嫂子,突见窗前垂有三尺多长的青丝,便觉奇怪。上楼一看,见妹妹拿着一把大放光圈的梳子在梳头,乌黑的头发遮盖全身,桌上放着一顶金黄光亮的甲胄,问妹妹梳子是怎么来的,姑娘诉说遇到老妪的经过。嫂子遂起抢夺梳子之心。
过后一天,嫂子对姑娘说:“把梳子给我,我给你找一个好婆家,保你享尽荣华富贵,否则我要饿死你!’’姑娘听后十分气愤,仍然牧羊、拧线,不加理睬。又是几天,嫂子不给她吃饭,也不让她回家。姑娘实在无法,对着羊群大声诉说:“羊儿,羊儿,非我无心,人间太苦;太阳下山有上时,牧羊女去无归时,我将去也。羊听后,也为她流下眼泪。一只老羊跑回家中,为她唧来几穗谷子,她用手搓成米粒,带上自己的毛线向西南方向,跋山涉水,远走而去。走啊,走啊,走到终南山中的黄瓜岭,日已西斜,余辉洒满了大地。她只觉腹内饥饿,忽想起身带有米,忙取三粒,投入泉中,霎时泉水沸腾,香味扑鼻,饮后,饥饿顿消。因夜幕降临,只得在近旁一个石洞里,取出毛线和梳子,整理住宿。
翌晨,哥哥想起妹妹几天未归,到羊圈去找,不见人影。后来,有只老羊领着一路寻踪,一直走到终南秦岭山下一个大石崖洞里,见妹妹在一朵莲花石上动也不动地坐化了。哥哥只得作罢。
此后,村人传说,玉皇大帝降有佛旨,此女为南海观世音菩萨,此老妪为西天王母宫之仙。村人在她升天的地方建有南无观音菩萨庙,此地就是本区益门乡的观音堂村。庙经历朝不断扩建重修,过往行旅祭祀膜拜,香火不绝,每逢会日祈求祷告人山人海。庙后有一泉水,为菩萨煮米之泉,曰:“吾泉”。庙前有一石碑,记述此事,此庙现又被重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