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细说酒文化

细说酒文化

2021-03-20 来源:乌哈旅游
细说酒文化 细说酒文化

中国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当今文化大师余秋雨把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活情趣密切相关的文化归结为生态文化。根据余秋雨的理论,琴、棋、书、画、酒、茶,这六个字便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一种代表性概括。说的也是,若论其文化来,每个字的背后都蕴藏漫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故事呢。

姑且不论其它,单是这酒文化足以显见其源远流长。古人有颂酒诗云:“彰文德于庙堂,协武义于三军,致子弟之孝养,纠骨肉之睦亲,成朋友之欢好,赞交往之主宾”。可见,社会发展与文化礼仪中无不蕴涵着酒之文化。纵观五千年历史,酒与人类息息相关且无处不在:尧饮千盅开太平盛世,孔子百斛发千古宏论;刘邦醉斩白蛇展雄才,武松醉打猛虎垂青史;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李白斗酒诗百篇,阮籍长醉避祸端;张旭醉后书狂草,宋江酒后题反诗。酒,能给孤独者以温暖,让得意者放达,能给壮士增长胆色,为悲伤者解愁,更能给文人骚客带来诗情送去灵感„„,难怪有哲人发出“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喟叹。历数正传野史,无论帝王贵胄还是黎民百姓,无论军国大政亦或是日常应酬,诚如明宣宗在《酒谕》中所言:“非酒无以成礼,非酒无以成欢”。

酒,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物质上的享受,同时也带来丰富的精神享受。这,也许是中国古人将酒的功效归为“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的缘由。这,也许是饮酒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现象的最好注脚。

关于酒的起源,世界各地的古老民族都有酿酒的记载和传说。酒在华夏民族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是最早的酿酒人,被考古学家所证实且有案可查的是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里“仪狄作酒”的记述。汉代刘向编的《战国策》作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尽管此前也有“天上酒星酿造说”、“猿猴造酒说”、“神农氏造酒说”等,但人们还是将仪狄视为酿酒鼻祖。

关于酒的始作者还有一种流传说法是“杜康造酒”。此说法之所以流传广泛,乃是曹操的乐府诗《短歌行》中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诗句,此处杜康成了酒的代名词。战国史官所作的《世本》说“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酒”,而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酒”的条目就有“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之说,并加注“少康,杜康也” 。少康何许人?夏朝第五代君王。杜康作“秫”酒,就是用粘高粱酿酒,由于高粱是一种很好的酿酒原料,所以杜康以高粱酿出美酒自然声名鹊起,难怪古代人们奉之为酒神。

其实,不论是酿酒遭贬逐的仪狄还是酿酒受尊奉的杜康,他们都算不上中国酿酒术的第一人。早在七千多年前,农耕文化和制陶技术的发达,使远古时代的华夏祖先从野果酒化与谷物霉变现象获得启示,并掌握了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造酒的技艺。对于仪狄和杜康来说,他们的贡献不过是开发了造酒的新原料。 酒自酿造出来,在不同时代都被赋予特殊性情。我们可以从饮酒习俗与方式中追寻到它作为一种文化与礼仪的踪迹:秦汉尚阳刚,魏晋尚狂放,唐代尚奋发;政客尚智慧,英雄尚豪勇,文人尚雅致。历朝历代的饮酒之乐,更是打上深深的礼仪烙印。周朝饮酒礼节最繁琐,名称也最多。若宾主会食,则主人以酒

敬宾,谓之“献”;宾客回敬主人,谓之“酢”;主人饮酒劝宾客,谓之“酬”„„而当时饮酒皆需荐食,君之酒曰“膳”,臣之酒称“散”,酌而无酬酢叫“醮”。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酒已经成为祭祀、会盟、饮宴必备之品。汉、晋时期,达官贵人与放浪骚客或以酒宴兴奢靡之风,或借酒醉度人生之旅。唐宋时期,文人墨客士大夫常与美酒为伍,极尽谈酒颂诗之能事。明清时期的茶肆酒楼遍地开花,休闲饮乐则成了社会风习。

酒史、酒俗,让我们初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酒令、酒事、酒趣以及酒类诗文更让人赏心悦目。而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的酒,无疑折射了不同阶层、不同生活阅历的林林总总人物的人生情趣。

徜徉琼浆世界,闻香识酒,我们可以自豪的说,酒的文化史与华夏文明同步。

2005.10.8.晚 文章来源:闲挑桃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