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论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023-04-14 来源:乌哈旅游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论文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联系方式:

论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新媒体为信息传播的新一代媒体技术不断影响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更便捷、全面、丰富的的信息。如今,以新媒体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正在蓬勃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探讨并研究新媒体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传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传播通过的媒介手段便也日新月异,方式也层出不穷。理论家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而所有媒介都能与人体发生某种联系,如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新闻传播简而言之,就是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信息源加以采集,通过新闻传播媒介传给新闻收受者的过程。

从古至今传播媒介经历了六个阶段,即原始传播、口语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动传播。毋庸置疑,新兴的互动传播方式正在成为时代传播的主旋律。网络媒介作为这种新兴传播媒介的代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提升.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基于传统媒体形成的新一代信息传播手段,是传统媒体比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发展中逐渐演变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融合了现代互联网技术及无线通讯技术,信息终端包括现在逐渐普及的电脑、人们日常使用的手机通讯工具和现代化数字电视,新媒体通过这些工具向人们传递丰富的新闻信息以及娱乐服务。新媒体的产生源于两种力量,第一种就是“互联”,互联网通过各种连接点将海量的信息、知识,资源、互联了起来,而新媒体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联系无数应用者的微观运用。第二种就是“互动传播”,正是“个人化”为每个人提供的功能强大的独立平台,才从根本上冲击了个人被动参与社会传播的传统格局,进而催生了新媒体。

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有自己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了人们日常休闲与娱乐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物质文明的提升,人们为了缓解快节奏带来的身心压力,借助新媒体的丰富娱乐功能满足人们闲暇时间放松身心的需求。

2、满足了人们及时沟通与互动的需求。在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新一代媒

体环境在信息传播诉求上逐渐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相比传统媒体,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既是信息传播者又是信息接收者,扮演着双重角色。

3、互动性更强。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更好的互动性,信息交流的主动性更强,受众利用新媒体的即时沟通功能实现信息接收与反馈的及时有效。

4、内容丰富.新媒体利用互联网庞大的资源体系,逐渐形成并完善信息,使各类新闻报道涵盖全面、视角多样,为受众呈现不一样的视角,体现了新媒体个性化需求的特点。

二、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的演变是基于传统媒体发展的,抓住传统媒体的传播缺陷,利用互联网高效传播的优势,新媒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快速发展,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开放性

新媒体是利用互联网以及无线通讯实现信息的传递,由于网络语言发表门槛较低,人们无需提供真实信息,实现了匿名留言与意见表达功能,使得信息的就留更加自由、分散、真实,这种媒体交流格局在以前传统媒体占主流的时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新媒体对信息参与者采取来者不惧的态度,对言论几乎没有经过筛选以及过滤,人们可以利用新媒体的留言功能发表自己内心的看法,体现新媒体的开放功能,实现了信息的公开交流。但是由于新媒体信息发表的自由化,也造成信息的真实性降低,存在大量的网络暴力现象,这对新媒体的信息安全产生危害。 2、传播渠道多元化

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上往往只存在单一的传播手段,虽然近几年随着新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也不断开放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但是这相比新媒体却不可同日而语,新媒体借助现代人们常用的手机、电脑实现了信息的多手段传播,并且信息形式多种多样,利用论坛、博客、网络杂志、手机电视等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发布,这种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为人们及时接收信息提供便利。 3、共生交互特性

新媒体的共生与交互功能体现在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这两个基本概念上,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因此新媒体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基本不存在,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新媒体的这种交互特性赋予了受众更大的权利,他们的言论及反馈有时甚至能决定某个事态的发展。

4、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传播速度迅速是其重要的一个特征,在信息的发布上,新媒体只需依托简单的发布平台就能将信息迅速发送出去,借助互联网的高速传播功能,信息能到达世界各地.这对比传统媒体而言,信息发布的制约性更低,发布流程也迅速降低,因此,新媒体在信息发布上通常具有“同步”的特性,即信息发布与事件的产生无限接近同步,更加凸显新闻“新鲜”、“及时”、“同步”等吸引受众的功能. 5、传播方式的扁平化发展

信息传播方式的扁平化即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过程,实现信息传播者——接受者直接传递的功能,减少中间人员对信息的干扰,因为在信息的传播中,随着中间环节的增加,信息会发生质的变化,信息加工人在原信息中加入了自己主观意念,使信息内容发生变化。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为了提高新闻的可观赏性以及选择传播的功能,常常是由采集人员整合信息后,交由技术人员进行加工,将某些事实删去或者增加某些事实进去,这使得最终呈现的信息并不完全是真实的,而新媒体则不一样,因为信息发布人往往是受众个人,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通常表现的都是最真实的信息。

6、增值简化

同一条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随着传播的次数和传播媒体的影响力提高,会产生增值效应,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同一条信息在普通媒体上发布,和在中央及媒体上发布产生的影响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要想从普通媒体上升到中央级别媒体需要引发社会足够的重视,就需要专业人群来操作。而在网络当中,这个过程会被大量简化,在网络当中只要有新加入的信息就有可能存在感兴趣的受众,这并不要求发布者有记者证或者使用正式文体和发布方式,信息一经传播就能产生增值。

三、新媒体对大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1。新媒体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新媒体基于现在普及的电脑以及手机等通讯工具,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流沟通方式。在新媒体还未出来以前,人们通常利用短信进行信息的交流,而当新媒体逐渐发展并完善后,人们更多的利用新媒体中的即使交流工具来实现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并且这类工具使用费用低,信息交互能力强。随着新媒体脚步的不断推进,年轻一代的受众正在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来改善现有的生活环境。

新媒体具有连接中介化的人性服务功能,基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环境,为相隔异地

的人提供沟通交流的媒介,网络交流还有超人性化的特点,人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信息交互功能,交互者在互动交流时,可以借助互联网隐藏功能将自己的缺点掩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这比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更能使受众控制自身情绪,但是相对而言,这种传播方式也更有欺骗性,会让受众极力构建自己良好的网络形象,使信息的真实性变质. 新媒体在给现代人际交往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产生诸多问题,因为新媒体的沟通方式是基于互联网,互联网无法传递人们面对面交流产生的语气变化(如表情),并且人们在网络交流上更喜欢掩饰自己,导致线上线下判若两人。现代交流工具比如MSN、手机沟通软件、电子邮箱等新媒介传播方式虽然丰富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但是实际上也间接的产生了一些人际交流上的误解,比如一些重要的信息,选择发送人错误,这会产生一定的误会. 2。新媒体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当“微媒体\"成为气候,便捷的通过“微媒体”发布自身状态、尽知天下热点事件、流行现象成为日常需求,所以电脑保持联网状态。手机、平板电脑安装智能系统,甚至应用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的主题软件成为需求,“微媒体\"与不同平台的广泛兼容性成为主流开发方向,系统开发商必须不断地、强力推出并测试一系列新产品,尽快选择兼具便捷性、实用性与贴近性的内容,以吸引更多人群使用,最终提高自身在人性化设置、应用范围、圈内名声、聚集人气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切,必须以过硬的科技水平为前提,微媒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成为微应用科技进步的催化剂。 3.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新媒体在传播模式、传播内容和对象等方面与传统媒体相比有了新的延展,带来知识形态和信息传播形式的变革。诸如“屌丝”、“土肥圆”、“肿么了”、“咆哮体\"、“土豪”等等在传统知识形态里认为是错误的或者粗俗的语言词汇成为特定符号,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含义暗示甚至是自嘲了各类社会现象和生活形态,在一次次的传播过程中将各类社会信息、视点现象放大结合并快速传播。 新媒体传播是自发的、扩张性的信息推广,它并非均衡地、同时地、无分别地传给社会上每一个人,而是通过类似于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渠道,让信息传递给那些与他们有着某种联系的个体,追求一种持续爆发、广泛深入的效果。这种传播经历了人际、群体传播的交替作用,但事实证明,如果它够轰动,就必将引起大众媒体的关注.大众媒体的介入使得原本被精准圈入的受众群无限扩大,作为收受者的个体们,线上的鼠标传播已经不过瘾,线下的口碑传播也在同时展开。

4.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改变,电子阅读逐渐取代传统的书本阅读成为人们吸收知识的重要方式。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报告统计,2014年,我国成人手机阅读比例达到51.8%,同比增长9。9%,并且调查显示,我国成人人均手机阅读时间超过半小时.从阅读内容上看,人们阅读的内容大部分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刊载的软文,这些信息具有丰富、全面、新颖、有趣的特点,正符合现代人追求高效阅读及快乐阅读的需求。新媒体带给人们文化兴趣的改变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视频收看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电视因为无法快进,且各类广告充斥其中,人们逐渐将视角转向新媒体,通过网络下载及快进功能,可以使受众选择性的收看电视,并且跳过自己不喜欢的内容.从新闻的传播方式上来看,新媒体带给人们文化兴趣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新媒体在新闻的传播上更注重事件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构成信息量丰富的新闻事件描述,更能吸引受众。

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人群,这类人群通常被人称为“宅男”或“宅女”,进入互联网时代,更多的年轻人依托互联网的便利,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世界大事且利用网上购物来满足生活所需.因此,如果说电视奠定了人们“宅”形成的基础,那么新媒体则是促使其成形并流行的重要推力。“宅”一族利用互联网及手机实现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因此,他们往往对正常的面对面人际交往不感兴趣,这种趋向最终导致这类人权在心理、生理以及人际关系上出现诸多问题,逐渐丧失了正常沟通的能力。许多学者以及社会人际研究人员都表示了对“宅\"一族的批评与担忧,并且认为新媒体是其中的“隐性杀手”。

当然,单从批评的角度上看待新媒体对居家的影响是不对的,因为形成“宅”一族群是人们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产生的,而适当的利用新媒体来促进居家生活则可为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比如互联网购物,可以满足上班族繁忙工作下对家居生活品质的需求;利用新媒体实现家庭办公,节能又环保,并且工作效率也能进一步提升;利用新媒体和朋友分享幸福时刻,将快乐传递给他人.这些都是新媒体在居家生活中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因此,在探讨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不仅要考虑积极影响,还要分析其带来的不利因素,只有扩大新媒体的优势,降低新媒体对生活的影响,才能使新媒体更好的为人们生活服务。

5。微媒体可能带来巨大的舆情危机

“微媒体”时代下由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媒体传播点,但是每个人的媒体素养不一样,这就导致在信息在发掘和传递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信息干扰和传递误差,由于没有客观看待信息,使得很多社会热点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继而这种带有

强烈主观色彩的信息又会引发巨大的社会思潮,而这种思潮是一种长期的“集体性记忆”.尤其是事件涉及,官民关系、警民关系、城乡关系、劳资关系、贫富关系和医患关系时,被媒体自觉或不自觉放大的社会身份、阶级冲突,最终就会产生巨大的舆情危机。因此,必须正确树立微媒体使用观念,合理立法和加强公信力监督,自主净化微媒体空间。 结语:

中国的新媒体浪潮真正地发展不过短短几年,但是却引发了巨大社会变化。新媒体具有众多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其个性化、平民化、立体化、交互化的传播方式,促使微媒体逐步成为我国较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新媒体标志着传播生态从“受众时代”向“微众时代\"的转变,不断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微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将日趋扩大,建立了一个自发传播与即时互动的新时代,渠道的多元将使参与其中的个体声音得到有效的扩散,不断积聚的力量可能会撼动媒体事件本身的走向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作为新媒体传播者与接受者,要努力完善自身,提高信息的筛选与内容的控制,使信息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得到迅速传播,有利于丰富我们的生活,促使新媒体朝更有利人民生活的方向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