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高考病句修改专题及习题

中高考病句修改专题及习题

2023-07-04 来源:乌哈旅游
病句类型、辨析病句方法以及病句辨析技巧例谈 一、 考纲要求:

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考点释要

本考点的考生主要立足于辨析与修改。从近年的高考试卷中可以看出本考点命题的主要方式有四种:(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三、知识点分解 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

1、主谓搭配不当:

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例:纪念三领先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农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应将\"国家\"改为\"行为)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赘余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3)缺宾语:

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例: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5)关联词语残缺:

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2

2、赘余 (1)主语多余

例: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2)谓语多余:

例: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3)宾语多余:

例: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4)附加成份多余:

例: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四)结合混乱 (1)句式杂糅

例: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2)语句杂糅

例: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

3

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3、强加因果:

例: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4、否定失当:

例: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小结:以上对病句的分类并不严格,对于病句,不必死记其类型,只要多练习,能够发现语病并能够改正就可以了。

四、方法总结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即可,因此应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简单介绍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侯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1)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2)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二)修改病句方法 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五、病句辨析技巧例谈

如果我们把平时做的病句题(包括历次高考题)进行归类整理,不难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一)抓顿号

顿号用在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病句往往是属种概念的并列,或者分类标准不一,出现类似数学中“交集”的情况。 例1: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地报道了黑龙江、江西、陕西、湖南等煤矿瓦斯爆炸伤人的事件。(属种概念不能并列)

例2:去年冬天,村里办起了农业技术培训班,许多青年、妇女、老人报名参加学习。(标准不一、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例3:数学、物理、化学三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用机电和农业化学等课程。(因为是短训班,不可能三门课程同时开设,所以必须在“开设”前加上“分别”一词)

例4:一个人是否浮躁,关键在于他的政治修养、思想修养、理想志趣、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强。(画线部分不能与“强”搭配) (二)抓虚词 1、抓“和”字。

“和”作为连词,组成并列短语后,往往出现前后不能照应的情况。

例5:听了动员报告后,同学们都订出了本期学习的计划和决心。(“订出了”“决心”搭配不当)

例6:这个决议系统地总结了外贸工作的经验,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对外贸工作的许多重大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画线部分前后不能一一照应)

例7:无论干部和群众,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误用“和”字。因为“无论”属表示排除一切条件的关联词,它后面

5

所连接的内容应是不确指的,故应将“和”字改为“或”)

还须指出的是“和、跟、同、与”等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往往造成句子的歧义。如:

例8: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和”作连词时,是“他”一人所为,“和”作介词时,是“他”和副总经理两人所为) 2、抓介词。

特别是句首介词,往往掩盖了全句的主语,造成成分残缺;句中的介词也时有误用的情况,需要仔细辨析、推敲。 例9:看着老师的白发,使我产生了许多感慨。(第一句句首是动词,第二句句首是介词,全句无主语。“看着”“使”二者必去其一)

例10: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第二个介词“在”应改为“从”)

例11: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个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关于”改为“对于”) 3、抓副词。

要避免某些副词语意的重复,特别要注意表示否定的副词,由于多重否定而把意思弄反的情况。

例12:对于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悬殊很大的问题,要采取正确政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例13:剩下的虎种更为弥足珍贵。 例14:这也是过分苛求。

例15:“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以上例12至15,每例中前后标记的两个词都有语意重复的现象)

例16:难道能否认培养国家建设的人才不是我们的责任吗?(“否认”“不”再加上表反问的“难道”,这个句子成了三重否定,恰恰把意思说反了)

例17:谁也不会否认按劳分配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谁也不会否认”即“大家都承认”,后面又出现一个“不”字,恰好把意思说反了) 4、抓关联词语。

主要问题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一般来说,两个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边。

例18: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如果”应放在主语“人们”的后边)

6

例19:这次活动搞得很成功,同学们不但积极参加,而且老师也临场指导。(“不但”应放在主语“同学们”之前) 另外,表示分句之间各种关系的关联词语必须成套使用,如“不是……而是……”表并列;“不是……而是……”表选择;“不但……而且……”表递进;“尽管……可是……”表转折;“只要……就……”表充分条件;“只有……才……”表必要条件;“不管……都……”表排除一切条件。

例20:不管天气如何变化多端,天池仍是一片沉静,渺渺湖水,清澈如镜。(“仍是”改为“都是”或“总是”) 例21:只要充分发动群众,才能解决问题。(“才”不能和“只要”搭配,应把“才”改为“就”) (二)抓代词

病句考题中出现代词,往往有指代不明的毛病。

例22:她母亲曾因为桂花拒绝与她为桂花选中的男人结婚而要对她进行报复。(根据文意,这句话中的第一、第三个“她”是指桂花,而第二个“她”则指桂花的母亲,“她”的概念不同一,违反了思维的同一律)

例23:王老师经常为李成补课,李成总是努力学习,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家长放心。(“他”是指王老师,还是李成?指代不明)

例24:从延安路到胜利桥只有六七公里,从胜利桥到红旗渠只有七八里,这段距离并不远。(“这段”指代不明,是指两段中的某一段,还是指从延安路到红旗渠这一长段?) (三)抓判断词“是”

病句考题中如出现判断词“是”,则应考虑主宾搭配是否恰当。

例25:今年,我校参加高考的人数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主宾搭配不当)

例26:考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这句话是把“考场是设在……大厅里”和“考试就在这儿举行的”两句拼凑杂糅在一起)

例27:张长福今年22岁,是应届毕业生。(究竟是初中、高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判断不明确) (四)抓一面与两面

病句考题中如出现“是否”“能否”“是不是”“能不能”“好不好”“成败”“高低”“好坏”“冷暖”等词,则考虑可能存在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

例28:做好生产自救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单提双承)

例29: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双提单承)

例30: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关键。(单提双承)

由此可见,病句是有“征”可循的。以征寻因,依征定病,是我们正确辨析病句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也正如医生给

7

病人看病,“望闻问切”“望”在首,我们也不妨“拿来”试试! 常见病句类型例析

根据大纲的要求,语法是不列入考试范围的,但从运用的角度考查则是必要的。语法考查的主要题型为修改病句。修改病句考查的是语法规律,实际还包含对考生逻辑、修辞等方面知识信息和能力的综合考查。浏览中考试卷,修改病句是许多地市必考考点。现结合2004年有关中考题就常见的病句类型简析如下:

1、搭配不当 包括主谓、动宾或主宾搭配不当,附加成分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例如:

雅安题: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的耳边。(主谓搭配不当,“舞姿”不会回响,可在后加上“还浮现在我的脑中”。)

襄樊题:李校长工作很忙,常常要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动宾搭配不当,“接待”的只能是人,不能是“来信”。)

长沙题: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主宾搭配不当,可将“时候”改为“地方”或将“深秋”与“岳麓山”对调。)

温州题: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的交换了意见”。)

佛山题:即使一直没有试验成功,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关联词搭配不当,将“即使”改为“虽然”。) 2、成分残缺 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例如:

温州题:经过几个月的培训,使我掌握了使用多媒体的技术。(缺主语,应去掉“使”。此类题在中考中出现特多。) 连云港题:无法准确判断上网者是否未成年人。(缺谓语,在“是否”后加上“是”。) 济南题:我们要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缺宾语,在句末加上“水平”。)

3、重复多余 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多为语意堆砌。如肇庆题:……沦为一个毫无作为一事无成的庸人。(“毫无作为”和“一事无成” 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一。)

4、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定语状语错位,关联词位置不当。例如:

盐城题: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应将“使用”和“研制”调换位置。) 北京朝阳题: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在追查以滑

石粉、碳醋钙甚至废塑料为原料的主要“毒餐盒”。(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主要”与“原料的” 调换位置。)

8

镇江题:爱因斯坦是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20世纪”与“杰出的”应调换位置。) 天津题: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定语状语错位,应把“充分”移至“发挥”前面。)

5、用词不当 包括词性、词义、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等。例如:

河南题:她的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画”不能“喜闻”,应将“喜闻乐见”改为“喜爱”。)

绍兴题: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充分展示了美国政府不尊重生命的“假人权”本质。(感情色彩使用不当,“展示”改为“暴露”。)

6、并列不当 交叉或从属概念并列一起。如兰州题:

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同学”和“团员”为交叉概念,可删其一) 7、句意歧义 句子失去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如新乡题:

这次回母校,我又听到了许多张老师的先进事迹。(“许多”可理解为修饰“张老师” 也可理解为修饰“事迹”。可在“许多”后加“位”或将“许多”与“张老师”对调。)

8、不合事理 指在表述中,或违反逻辑思维,或违背客观情况,或前后矛盾,或否定不当,或修辞不当等,造成不合事理。例如:

襄樊题:书法家米蒂的故居是襄樊市新修建的汉江“外滩”。(“故居”指从前曾经居住过的房子,与“新修建”矛盾。可在“故居”后加上“所在地”。)

南通题: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否定不当,删去“不上网”中的“不”。) 桂林题: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比喻不当,“红润的脸蛋”与白色“梨花”不相似,可将“梨花”改为“桃花”等。) 佛山题: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否”包含正反“两面”的意义,而后半句仅含正的“一面”,不能相对。可删去“是否”或在“解决”前加上“能否”。此类题出现较多。)

掌握好病句类型,学会辨析和修改病句,有益于正确运用句子以表情达意,这也是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体现之一。我们要关注并改正日常生活中听到或见到的病句,养成修改语病的习惯。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