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Xx村位于河北省深山区,距县城12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共78户、247人,耕地面积57亩,人场占有粮不足150公斤,2010年人均纯收入1165元。
2006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有关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红星村党支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积极带领全村群众大干苦干,使昔日贫困的红星村一跃变成精神文明建设和山区开发先进村。
一、适应形势需求,培养锻炼队伍
农村党组织是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打铁需要自身硬,工作行不行,先看党员成不成。一是加强阵地建设。红星村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近年投资5多万元,在全村通了广播,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在全村办了3块黑板报、学习专栏,以学习宣传为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坚持做到党支部中心组每周三学习,支部书记每半月集中学习一次,党员在每月15日集中学习。同时,还办了村组干部常年培训班,聘请镇干部前来授课,学习时事政治及经济法律法规等。二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从2003年起,红星村党支部每年都要集中一周时间对党员进行学习教育,开展民主评议,互相促进提高。在后备干部的培养上,坚持积极慎重的态度,三年来,新发展4名党员、6名积极分子都是生产一线的青壮年村民。通过认真搞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在建设文明、富裕的新型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抓党的作风建设。他们始终把密切联系群众,带头劳动致富,廉洁奉公,扶贫帮困作为对党员干部考核的基本条件。党支部成员建立了工作联系点,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要求,四年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油文20多件次,并不断发挥党员的职能作用,帮助村民致富奔小康发挥积极作用。
由于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使该村有了一支高效务实的党员队伍,作为联系群众的纽带,使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二、适应形势需求,培养锻炼队伍
党员包户制度,给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用武之地。在村民自治的新形势下,这样一支党员队伍活跃在农户之中,他们热情宣传党的富民政策,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引导村民群众致富奔小康。这不仅是强化执政基础的有力举措创举,也给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增添了新的动力。全村17名党员,尤其是青壮年党员深入群众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在村民中,买汽车跑运输,卖蔬菜水果,搞养殖的人越来越多,村民致富的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治安得到不断稳定,多年没有群众集体上访事件,没有发生刑事案件,村里村风正、民意顺,大家一心一意谋发展、奔小康,广大党员的作用功不可没。
为了强化党的执政基础,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干部,党支部在工作中还注意给有能力的党员压担子,大胆使用,使之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
三、抓经济发展,适应形势需求
俗话说“宁领千军,不管一村”。农村的工作千头万绪,红星村党支部在抓农村工作,一是抓党建;二是抓村务公开和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议事制度;三是抓立项,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四是抓政治思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共青团、老协、计生协理员、治安巡逻员等作用,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干部群众的素质为主线,抓纲带目,坚持党支部、村委会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既保证了民主制度的推行,又避免了不顾全大局的不团结、闹分裂现象。
多年来,该村党支部把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支部的重要工作。群众的“行
路难”、“上学难”、“通讯难”是农民急盼解决的难事大事,也是老百姓眼中最大的实事实惠。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办理群众急需办理的事情,是赢得百姓支持拥护,改善干群关系的有效催化剂,是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方法。2003年,红星村党支部积极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积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从以建设荒山生态林为主体转向大规模土地开发,兴修水利,大力发展经济林和生态林方面。为多争取项目,村党支部书记多次进县城,跑乡镇,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和支持,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规划设计和技术指导。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先后筹资引资近200万多元,一是完成荒坡荒沟土地开发1000亩;二是完成经济林建设500亩,共栽植花椒、核桃3万余株;三是完成酸枣嫁接大枣10万株;四是在红星村建成总库容2万立方米的塘坝一座;五是修通进山路3公里,整修硬化了通村路和街道;六是动员干部群众捐款集资3万余元,翻修了村内学校和两室办公室、群众文化室。
今后,红星村党支部决心继续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的新油文争做更大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