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作者:张利娟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26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开始进行新农村经济建设工程。这作为我国的一项重大工程, 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 它给农村的群众百胜带来了更大的福利。另一方面, 它也缩小了我国的城乡贫富差距, 促进了我国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成。但在新农村经济建设这一过程中, 它的公共管理水平仍然较低, 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难点。因此本文就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与分析, 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关注,同时也增加了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投人力度,将新农村经济建设作为我国的一项历史任务。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不仅要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要使农村的公共管理得到加强。而当前我国农村的公共管理存在的很多问题,使农村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农村建设进程缓慢,因此,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管理的加强必须立刻得到落实。 1.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管理现状分析
农村公共管理主要是对农村农民的利益和整体的生活质量进行管理,是一种对农村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它的内容包括农村的很多基本公共事务,例如:文化、卫生、体育、教育、环境、通讯、交通等各种公共事务,这些范畴对农村的建设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几乎享受不到公共管理带来的服务,农村的各项设施都很落后,农村的文化水平仍然较低,农村的干部的职能得不到发挥, 例如有些农村的水电费反而比城市的高,这些问题还没得到有效的解决,距离我国的新农村目标距离较远。因此我国应把建设农村的公共管理作为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保护好农民的各种合法权益,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2.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困境 2.1政府职能不清
我国的新农村经济建设不仅要取得广大农村农民的支持,还要依靠我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我国政府的支持。目前,在我国农村,各政府的职能还没有转变过来。我国农村行政的基本单位就是村,村内的各级干部在工作上没有尽到职责,对工作内容不熟悉。政府对农村的基本情况不了解的状况下对农村进行改革,对其下达强制性的措施,例如计划生育等。这些不基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农村真实情况的改革措施使农村的公共管理更加恶化。政府不能正确发挥职能,工作人员为人民服务意识缺乏,这些对农村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2.2农村公共事业投人不足
扶贫性是公共管理功能最大的一个特征,我国农村的农民是人民群众中最贫穷、最需要扶贫的人群。这样看来,我国政府本应该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人,但实际政府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资力度远远少于我国农村的需要,而且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农村的生态建设,例如:道路维修、退耕还林等建设上,在农村的社会服务上投资偏轻。广大的农民并没有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生活中享受到公共管理的成果,人们的生活条件依旧水平较低,农村的生活设施没有得到明显地改善,这都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与进步。 2.3农村公共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在农村的公共管理建设中, 我国虽然对公共管理的法律体系进行了基础的设立,但是这一法律体系仍不健全与完善。农村的法律体系在各利益冲突这方面基本没有任何规定,对农村的市场规则也缺乏监督,当地的企业没有经过政府的严格规范与授权。这导致企业经营主由于害怕经济利益纠纷而缺乏对农村的投资,从而使农村的农产品缺少交易的途径,农村的外来投资收人非常少,使农村的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2.4农村公共管理人才十分缺乏
农村缺乏人才资源是农村公共管理建设的根本原因。在政府的各项支持政策的形势之下,我国的农村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一些基础的设施都逐渐建立了起来。但是由于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仍然较低,农村的人才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很多应届毕业生保持原有的思想观念,大都选择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就业而不愿意选择在农村就业,使得农村的软件设施面临很大的挑战。由于缺乏正确的管理与创新,农村的管理一直延续陈旧的治理观念与治理方法,这使农村管理的实质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因此, 目前薄弱的农村人才资源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大瓶颈。
3.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强化公共管理的对策 3.1政府加快治理内部机构的改革
只有农村的村干部认清职责, 加强对农村的治理与改革,才能使农民充分信任村干部,来获得公共管理的群众基础。另外,我国农村村干部选拔采取基层选举,将权利下放给农民,让村民行使自己的选举权,使村民能够选举出自己心中满意的村干部。村干部也应熟悉村内的各项事务,将村里的决策和制度进行公示,让村民对村里的决策有所了解,并行使自身的监督权。村干部还应注意管理的方法,向优秀的农村学习先进的经验方法,并将这些方法付诸于实践改善农村的现状,进而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之外,政府应对村内的民生民情进行充分基本的了解,不再追求形式主义,不再为了简单地完成任务,而是提供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使公共服务真正地惠及广大的农民群众。最后,政府的管理的方式方法应尽快进行转变,改变从前政府行政、政府下放任务的传统方法,将管理进行让度,实现现代型的公共管理。让人民成为权利的实施者与行使者,使政府事务透明化,使政府时刻接受人民群众的管理与监督。 3.2.实现农村公共事业主体的多元化运行
我国政府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缺乏投资,是我国农村公共管理落后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政府应对该建设加大投资力度,这样农村的公共管理才能得到全面展开。农村地区较城市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薄弱,所以农村的发展是我国建设的难点与重点。只有政府加大投人,我国农村地区的建设才有经济基础,才能将公共财产使每一个农民受益。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三农的关注与重视,将工作方向转向农村、农业、农民,将经费用到农村的卫生、教育、环境、文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并在此基础上保持政府的支持力度。这些措施都能使农村尽快摆脱贫穷,达到政府财政扶贫的目地。 3.3注重公共转移支付促进农村公共物品供给
当前我国的建立起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结构还不健全,因此首先应对该结构进行优化与改善。使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趋于相近,缩小各个地区的贫富差距。还可以通过改变支付方法来缩小转移支付的比例,例如将基数法改革为均等法,提高一般转移支付的比例,扩大农村建设的覆盖范围。政府不仅要加大一般性支付的比例,还要对其进行规范。一般性支付时,落后地区的标准化人均财力会低于发达地区的人均财力,因此政府应对其进行差额补偿。另外,政府的转移支付的框架要依赖于预算制度,因此对其进行健全是非常重要的。用该制度对转移支付进行预算与规定,可以使它的形式得以确定。其次,我国政府在农业的投资上要加强国家的财务预算,使支农的资金得到保障。最后,政府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对农业的投人上承担各个部门相应的责任,实现权责一致。 3.4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事业管理的立法制度
要使农村的公共管理得到规范,对其进行立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进行司法进程是重中之重。法律的制定与规范能使农村的公共管理真正落到实处,使公共管理发挥最大的功效,保障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农产品的买卖收益。 4.结束语
我国的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改革,提高公共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 1]张国富, 孙金华. 论农村公共品供给与新农村的建设[ J]. 经济问题, 2006, ( 02)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