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斌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1)
【摘要】目的:分析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方法:从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肺部疾病患者中抽取44例,用X射线法诊断,总结患者的疾病类型和X射线的发展、应用情况。结果:通过对44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肺结核9例,支气管扩张13例。结论:和其他诊断方式相比,X射线诊断率高,不良反应少,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具有很高的价值。【关键词】X射线;医学影像诊断;应用;发展【中图分类号】R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8)16-0037-03在以往的疾病诊治中,医生只凭借工作经验判断,但是面对新型的疾病,即便工作经验再丰富也无法准确诊断。而X射线的应用,能借助其成像原理进行检查,并结合患者其他的检查结果、医生分析和管理进行全面的诊断,便于准确判断患者病情,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1]。为进一步判定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现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肺部疾病患者44例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肺部疾病患者中抽取44例,男性18例(40.9%),男性26例(59.1%),年龄20~63岁,平均(42.2±1.6)岁;文化程度:小
学8例(18.2%),初中13例(29.5%),高中15例(34.1%),大学及以上8例(18.2%)。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统计无差异(P>0.05),可以比对。
1.2 方法
对我院44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再用X射线成像技术采集患者图像,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有效手段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软件包SPSS 18.0分析文中数据,计量类资-±s)的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类资料用百料用(x
分数的形式表示,实施卡方检验,P<0.05,统计有差异。2结果
通过对44例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肺结核9例,支气管
盆腔内囊实性或不均质实性包块,图像与异位妊娠的表现相似,一例因上次月经量很少又有性生活史而考虑为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共 3例,其中诊断正确的病例为3 例,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图像显示卵巢内肿块为类圆形,混合性或者囊性,边界清晰,囊内具有点状低回声及絮状团块;输卵管卵巢脓肿共12例,其中诊断正确的病例为11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2%,输卵管卵巢脓肿表现为附件区囊性及囊实混合性包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有粘连,内显示为密集斑点状或不规则中强回声,一例因没有典型的发热等临床表现而提示为非炎性包块;输卵管积水共5例,其中诊断正确的病例为5例,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图像显示为附件区囊性包块,呈肠形,内透声较好;急性盆腔炎共11例,其中诊断正确的病例为10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1%,声像图表现为子宫直肠窝的不规则积液,透声欠佳,其中一例误诊患者为无典型右下腹疼痛的阑尾炎。其他病类共 1例,诊断正确的病例为1例,诊断的准确率为100%。经过统计以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出急腹症的病例共有66例,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为94.29%(66/70),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结果相对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方面准确率较高,具备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4讨论
急腹症是目前临床医学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并且急
腹症的病情发变化较快,一旦发生,就需要迅速送往医院进行及时的诊断并且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医治,如果治疗不及时,则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本次的实验探究中,一共70例急腹症患者,6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相对比,准确率高达94.29%(66/70),有4例误诊。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查妇产科急腹症方面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当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由于超声图像没有明显特异性,部分疾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声像图表现与临床症状都非常相近,所以导致出现4例误诊。因此,在临床上应当结合患者体征、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起来分析病情,尽早的对妇产科急腹症作出正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从而降低由急腹症导致的病死率。【参考文献】
[1]王琳,郭燕鑫.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查妇产科急腹症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1):2078-2080.[2]向桂华,胡海燕,宋金燕,等.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1):2940-2941.
[3]李艳英,闫文颖,王恢,等.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上消化道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3,32(05):690-693.
37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8月 第2卷第16期
扩张13例。3讨论
3.1 X射线的成像原理
之所以X射线能成像,首先由于X射线是电磁辐射,具备光的性质,能穿透人体。并且,不同人体的X射线吸收程度不同,其影像密度、被吸系数密切相关。另外,人体不同器官密度和厚度也存在一定差距,说明当X射线照射人体不同结构或器官时,由于结构、器官的密度和厚度不同,X射线以不同程度的衰减状态呈现,致使荧光变化。比如:若患者器官密度、高度相对较高,X射线增减幅度高,经过严密性的处理后,所投射的荧光越来越暗。
3.2 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
由于人体不同结构厚度、密度不同,即便X射线强度相同,在人体的成像也是不同的,导致荧光屏上的阴影画面不同。影像医生根据阴影程度的浓淡,再结合临床表现、工作经验诊断患者疾病,选用合理、有效的治疗进行手段,减轻机体疼痛度,提高生存质量[2]。
3.2.1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医学影像诊断中,透视、拍片是X射线中最为常用的,其中,拍片指通过X射线成像原理,将患者的检查情况投射至胶片上。X射线在穿透患者身体时,一部分会被吸收,穿过患者身体的X射线经过相应处理后投射到胶片上,再通过影处理得出最终影像。优点:图像清晰,能永久保留影像,X射线使用量少。缺点:没有办法即刻成像,每次只能拍到一个部位。
透视多指通过X射线将影像投射到荧光屏上,让医生进行分析和检查。也就是依据X射线管、患者、荧光屏进行排列,借助X射线照射患者,从而将影像完整、清晰的投射至荧光屏上。优点:能移动,全方位的检测患者;能动态观察患者各器官,能准确分析患者症状。缺点:无法永久保留荧光屏上的成像,不利于跟踪判断患者情况;图像清晰度低,无法发现细小病灶;X射线用量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3.2.2将计算机技术用于X射线影像诊断中
第一,计算机X射线摄影(CR)技术。和普通的成像技术不同,CR技术使用的是影像版,不是胶片,提高X射线成像的数字化程度;突破了传统技术的限制,提高X射线图像清晰度,可使用计算机对影像进行处理,便于多层次的观察,从而减少X射线的使用量,降低对患者的损伤。现阶段,该技术多用于骨关节、头颅等疾病诊断中。
第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该技术对血管造影所得影像进行简单的数字化处理,并将不必要的组织影像减掉,只留下血管造影图像。和其他技术相比,该技术图像清晰度、分辨度高,便于观察患者病情,能准确观察、诊断细小病灶。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中,DSA技术多用于脑血管、肿瘤等疾病诊断中,在利用该技术对这些疾病进行诊断时,所收集到的信息比普通技术安全、精准,而且治疗价值也比较高。
第三,数字化X射线摄影(DR)技术。和CR技术不同,DR技术多借助信号采集技术,将模拟信号更改为数字信
38
号,随后再存储到计算机中分析、保存。其优势为图像清晰度高,观察范围广,能清晰、直观的观察到细小物体,X射线用量小,运行速度快。除此之外,DR技术还能自动调整影像的曝光时间,不会影响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因此,该技术多用于急诊室、儿科等科室。
第四,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技术。该技术通过穿透人体细束的X射线,从不同角度进行检测,并将其转变为信息数字化,再利用数字模型进行处理,从而建立全新的横向断层影像。CT技术是由各个象素的吸收系数共同组成的,不但能规避图像重叠现象的出现,还能观察到细小的结构[3]。在X射线穿透人体时,由于散射、人体吸收会减少X射线量,而人体所吸收的X射线量又由器官厚度、组织密度决定。若X射线等级完全一致,则厚度大、密度高的组织或器官会比密度低、厚度小的更容易衰减,目前该技术多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甲状腺等疾病诊断中。
3.3 X射线的发展
由于X射线有着独特的物理性和化学性,故被广泛用于各领域,且应用方式也比较丰富。从当前情况看,X射线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价值比较高,而在其他方面的价值仍在持续研究中。为了更好的体现X射线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价值,首先要改善X射线设备和自身缺陷,比如X射线强度比较大,使用其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多会加大患者机体损伤度,这是临床影像学诊断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又比如:X射线设备使用不合理,给胸腺科、骨科配置的设备比较少,对于其他不会使用X射线的科室,无需配备X射线设备,提高X射线设备利用率。对于患有普通疾病的患者,频繁使用X射线设备,增加机体辐射量。这种情况下,要加大相关设备、材料的研究力度,以此降低患者X射线检查中的损伤度,用一个相对有效的方式检查身体、发现疾病,提高诊断准确率。现阶段,X射线的应用价值仍在研究中,相信在计算机技术的配合下,未来能更好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其在临床医学的应用效果。随着X射线技术的提升,也能在药物研发、疾病治疗中发挥作用,进而改善医疗水平,推动医疗服务业发展[4]。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和X射线诊断效率有着直接影响,这就需要建立医学影像教育课堂,适当改善放射科的硬件条件、工作人员素质,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服务质量。
随着近年X射线使用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意识到X射线对自身的危害。X射线诊断中,拍片对人体带来的辐射比较小,但是透视对人体辐射较大,所以能拍片就不透视,从而降低身体辐射度。由于人们比较恐惧疾病,即便身体不存在大的病情,也执意进行X射线检查,加大机体辐射量。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佩戴防辐射的鞋帽、服装,在对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时,尽量避免X射线照到自己身上,降低机体辐射。4结论
本次调查中,通过对肺部疾病患者进行X射线检查发现,44例患者由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例慢性支气管炎、9例肺结核、13例支气管扩张组成,由此可见:和其他诊断方式相比,X射线诊断率高,不良反应少,在医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8月 第2卷第16期 影像研究CT与MRI影像学检查在诊断颈椎病中的特征比较
李 彬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人民医院骨一科 河北 沧州 061800)
【摘要】目的:比较颈椎病诊断中CT及MRI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35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诊断资料,比较CT、MRI两种影响学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征。结果:MRI检查出颈椎病阳性率为97.14%,显著高于CT诊断77.14%的阳性率(P<0.05);CT诊断颈椎病显示椎管狭窄及关节增生上由于MRI,MRI诊断颈椎病在呈现神经根受压上比CT检查更敏感。结论:对于颈椎病,使用CT及MRI诊断均有较高准确度及敏感度,这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有利参考。【关键词】CT、MRI;颈椎病;特征【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18)16-0039-02颈椎病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当前人们工作方式变化的影响下,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也逐渐趋于年轻化[1]。颈椎病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头晕、颈部不适、上肢麻木等,这对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在颈椎病的诊断中,以往常用X线片诊断,但是很难确定颈椎病类型,而随着医学影响技术的快速发展,CT、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旨在研究CT、MRI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接受的35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34.6±3.4)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2±1.3)年。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表现出头痛、颈痛、呕吐、上肢麻木等症状。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CT、MRI扫描,在具体扫描前为患者介绍扫描目的、仪器、步骤、相关注意事项等。
CT检查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选用西门子32排CT扫描仪,设定扫描参数层厚为10mm,对比剂使用碘海醇注射液,使用量为300mg/ml。总计100ml,延迟期设定为180~300s。对比剂通过前臂静脉,应用高压注射器进行速率为3.5ml/s的团注,扫描范围从蝶鞍水平至胸水平。
MRI检查方法。采用Siemens Verio3.0T MR扫描仪。扫描时先行背景抑制屏气DWI,屏气二维梯度回波快速
小角度激发T1W1,然后在肘静脉推注20~30ml的Gd-DTPA,推挤量为0.2ml/kg。在注射后20~25s、60~70s、90~120s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包含矢状位及横断位。
CT及MRI扫描获得的影像由多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同时阅片,分析每名颈椎病患者的病灶位置,对患者一些坏死、钙化、征象等异常信号情况进行分析。CT分析时,以正常颈椎组织背景CT值作为参照标准,比颈椎组织低者为低密度,反之则为高密度。行磁共振分析时,需要比较临近颈椎实质与病灶的信号强度。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出的颈椎病阳性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分析两种方式的影像学表现。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2
χ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 CT、MRI影像学检查结果
对颈椎病患者使用不同的检查方法,结果显示采用MRI诊断出颈椎病阳性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见表1。
表1 CT、MRI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
检查方法螺旋CTMRIχ
2
例数3535//
颈椎病阳性(例)阳性率(%)
27346.2480.012
77.1497.14
P学影像诊断领域具有很高的价值。【参考文献】
[1]赵彦丽.浅析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3(2):210-211.
[2] Zhang Lin, Qi Min, Wang Hongyan. X ray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test [J]. world medical information Abstract: continuous electronic journal, 2015,15(53):23-
23.
[3]刘存存.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发展及应用管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5(2):179-180.[4]魏梦丽.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4).
作者简介:韩斌(1990.2-),男,汉族,籍贯:贵州威宁,学历:本科,职称:初级,现工作单位: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医学影像诊断.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