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现状及科学发展

论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现状及科学发展

2024-03-05 来源:乌哈旅游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 (总第75期) JOURNAL OF ZHANGZH0U NORMAL UNIVERSITY No.】 2010 Gener ̄No.75 (Philosophy&Socid Sciences) 论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现状及科学发展 马圳炜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官方推崇和评价系统技术支持导致量化标准成为学术评价的优先选择.而 传统文化的特点也制约了同行学术评价在我国高校的推行。高校学术研究要朝着“质量学术”、“精品学术”、“大 师学术”的方向努力,因此学术评价制度也应科学发展。 [关键词]大学体制;学术评价;量化评价;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8X(2010)01—166一O4 当前,我国高校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甚至学术腐败层出不穷,屡见报端,大至学校评估,小至教师发 表论文,上至院士、校长、教授、博导,下至助教、硕士、本科生,抄袭剽窃习以为常,权学交易屡见不鲜,“关系 学术”愈演愈烈,“金钱学术”大行其道。学术研究作为大学职能三驾马车之一出了问题,教育界、学术界等学 者专家对此纷纷口诛笔伐,近几年研究学术不端行为的论文汗牛充栋,大都把学术败坏的根源归结到学术 评价量化制度。其实,探究高校学术以及学术评价上世纪8O年代以来发展状况后可以发现,其选择量化评 价不是偶然的,学术腐败的滋生和学术评价量化与否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一、我国高校现有学术评价体系选择量化评价的原因分析 “学术评价是以学术标准为尺度对学术活动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IU。“学术评价通过鼓励知识创 新,引导学者遵守学术规范,控制越轨行为,激励评价对象提高学术水平,在推动学术事业发展方面发挥 着重要社会功能。学术评价引导科研资源的分配,从而对学术活动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回国际上学术评价 一般分为量化评价和同行评价。我国学术评价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渐步人正轨,主要表现为同行评价 和量化评价并存。/3/(附 0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首次将SCI论文数作为学术考核体系指标,之后以论文 论著和学术奖项科研项目数量级别等量化指标为要素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逐渐在内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全 面开花.成为主流的学术评价方式,[21进而成为政府和大学行政部门学术管理教育评估的重要基础。 我国现行高校学术评价选择量化标准有一定的必然性。 (一)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官方推崇和评价系统技术支持导致量化标准成为学术评价的优先选择 一直以来。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和服务社会是大学三大职能和中心工作,而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化的今 天.学术研究不仅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大学向社会证明其价值的最佳武器。[41评价一所大学在国内 乃至世界的地位,其学术成就如学术著作、科学论文、科技发明等是~项最重要的指标。我们公认哈佛大 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因为他们瓜分了大多数诺贝尔奖,发表在《自然》 (Nature)和《科学》(Science)的论文和“科学引文索引”(SCI)等论文检索系统收录论文数和被引率均名列 榜首.而我国一流大学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巨大差距,主要就是因为学术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09—09—3O [作者简介】马圳炜(1971 ),男,福建省漳州市人,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助理研究员。 ・166・ 马圳炜:论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现状及科学发展 第1期 相差甚远。可以说,学术研究特别是科学研究的发展好坏已成为现代国家教育分层分级的重要量标.成为 本科大学与高职高专学校的分水岭,也成为区分一流大学和普通大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重要 依据。[41 鉴于我国大学及科研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的现状,为发展高等教育,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1993年起,国家先后启动“2l1”工程(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投人大量资金扶持高校,“211”工程第一期投入27亿5500万。二期的 时候是60多亿,三期2007—201 1年是100亿;t ̄yU人“985工程”的34所高校科研经费从1998年校均1亿提 高到2007年7亿。同另外随着1999年大学扩招,在校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数量成爆发式增长.相 应的高校教师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大学有资金了,给教师学术研究带来强有力的支持。这时候开始了一个学 术加速发展的时代,搞学术研究的教师越来越多,学术论文论著数量剧增。与此同时,掌握资金大权的政府部 门和大学职能部门以管理企业经济的量化方法来管理教育事务,以提高GDP政绩式的指标来考核评判学术 研究,分配教育资金和科研资金。正如经济曾经以牺牲生态环境竭泽而渔发展一样,这个时候学术研究的生态 环境起了变化,急功近利和浮躁之风与论文的产量共长齐飞,数量之多使得少数学术权威和专家分身乏术。于 是用量化指标来评价学术便适逢其时应运而生。 定量评价是在文献计量学和引文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理性根据和历史渊源。国际 经验和实验表明,大规模引文分析和统计基础上评价优秀科学人才有其客观性和有效性。SCI、SSCI等引 文检索系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学术研究对知识体系的贡献,为学术评价提供了相对客观的量化的帮助。 量化评价特点是计量明确、相对客观,对管理部门而言,管理方便、简单;对评价专家而言,省时省力又免 了被公关之苦。同时为了与国际接轨,利用《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 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国际上相对通用的科研评估标准,我国在各类文献数据库建立基础上也开发了 国内中文引文索引数据库,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社会科学 引文索引>>(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等核心期刊遴选体系,很快成为评判学术价值的 有影响力的评价系统,为学术评价量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对量化标准在学术评价上的广泛运用 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传统文化的先天性缺陷制约了同行学术评价在我国高校的推行 同行学术评价是定性评价,主要指由同行相同或相近专业研究方向的专家就对象的学术成果价值做出 学术评价。默顿认为,“一般说来,科学家想要让自己的成果得到认可,就意味着要由他所认识的同行来评价 他的工作是否得到认可,这一需要是深深地致力于知识进步的结果,而知识进步是科学的最终价值”圈。同行 评价作为对学术活动的一种评价方式,为当代科技发达国家普遍采纳。同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同行评价历来 是学术共同体内学术评价最主要、最基本的评价方法,它有利于科学决策和分配学术资源。闭然而,同行评价 在中国由于传统的文化先天性特质很难实施。从20世纪90年代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和抛弃。 首先,同行评价的实施需要一个制度环境,如学术共同体发挥作用,所谓的学术共同体就是一群志同 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学术的发展,由此而形成的群 体。按德国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说法,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必须“以学术为志业”。在这 里.科学成为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人生态度,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但是我国高校实际上没有严格意义上 的学术共同体,有的只是“以学术为职业”的“学(协)会共同体”,导致学术研究集中度不足;更重要的是, 在学术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昔日的权威越来越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往往难以评判各个学科分支学 术的创新性或价值,也就是越来越没有学术能力维持其评判权。191可以认为,事实上很难找到真正的同行 专家来评价。而政府和大学管理部门希望通过资源配置等方式来优化其管理效率,在同行评价无法充分 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显然是无法大规模采用这个标准的。 其次.同行评价的实施需要一个道德基础,即评议人和被评议者之间的相互信任与诚实。llo]但是,在中 国.一方面,由于传统儒家和谐人际关系观念熏陶,大家都非常注重人际关系的经营,其人际关系的好坏 -167・ 2010血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学术评价的质量高低;另一方面,在“官为本位”的价值观念下,同行评价可能受官方或 长官意志影响被人为操控而失去公正性和客观性。 基于上述分析,学术评价量化制度实际上是国家科教发展战略下我国高校学术发展以及政府效率管 理影响下的结果.尽管其十几年来一直遭到不断的批评,但在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学术评价体系代替的情 况下,它一直还在坚强地发挥作用。当然,由于评价结果大都与职称评审、课题立项、成果评奖、荣誉地位、 奖金待遇等挂钩,当前学术评价出现了权力化倾向、数量化倾向、级别化倾向、关系化倾向、经济化倾向、 短期化倾向,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现行的学术评价制度难辞其咎。但我们不能由此判断量化评价 就是不好的学术评价标准,有些学者认为同行评价更好,或者量化和同行评价综合运用最好。其实量化评 价和同行评价都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工具,关键是学术评价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不可否认的是.量化的学术评价为近年的高校学术发展起了相当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高校的学术 研究在数量和规模上获得了历史性的飞跃,今天的中国高校已经成为中国科技战线的主力军。『4J 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整体上又是缺少国际竞争力的。在国际比较中,中国高校不 仅高水平、影响大的论文和科技成果产出少,其科研经费、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大师和研究基地、一流学科等优 质科研资源也偏少,目前的进步仍属于粗放型的数量的扩张。网中国高校学术研究需要转型,以往“人海学术” 该寿终正寝了。当前中国各项事业都在讲科学发展,学术研究也要科学发展,“质量学术”“精品学术”“大师学 术”应该成为中国高校学术研究今后的努力方向,由此,需要对当前的学术评价制度进行发展完善。 二、我国高校学术评价制度发展完善展望 (一)评价主体: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学术评价是学术体制和学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市场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互联网时代的 现代大学和学术研究应该作为独立主体进人市场,按照学术市场的规则运行,否则脱离市场的学术只能 由行政权力来支持和评价。现在中国高校学术评价的主体只有一个,即政府部门或者政府延伸部门大学 科研管理单位,行政权力介入和主导学术评价,学术评价的行政化就不可避免。因此合理的学术评价要实 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首先政府各级行政机关要从各类职称评审、课题立项、成果评奖等学术评价活动中淡化出来,不能集 制片人、导演、主演、观众各种角色于一身。政府首先要做好制片人,然后是有眼光,能够发现优秀的导演、 剧本、演员。 其次是允许若干独立于政府和大学系统的非官方学术评价机构或评价系统进入学术评价体系,提供 学术评价服务。 最重要的是各类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共同体如协会、学会、研究会要发扬学术独立精神,成立全国性或 区域性的以小学科小专业为基础的专家库,承担评选、鉴定学术成果的重任。 (二)评价方法:从数量论“英雄”到代表作“当家” 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不只是中国独有,美国一流大学也曾经发生过。前斯坦福大学校长唐纳德・肯尼 迪曾针对当时美国大学教师在发表学术论著上只追求数量的倾向,宣布了一项在大学教员聘用、提升或 连任方面的政策变革:“我希望我们可以同意从数量意义上来用研究成果作为任用或提升的一项标准是 一种不合适的思想——平庸学识的过度生产是当代学术生活的最为夸大其辞的做法:它会因单纯的篇幅 而隐匿了真正重要的著作;它浪费了时间和宝贵的资源。”肯尼迪提出,必须加以限制教师发表的学术论 著数量,以逆转把计数和度量作为评估教员研究的重要手段的信条。I】1】(P¨ 国家科技部在2003年《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中也指出,“反对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评 价个人学术水平和贡献的做法,要提倡科学论文内在价值的判断,强调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并根据不同学 科领域区别对待,避免绝对化”。例如,不仅看SCI论文数量,还看其单篇被引次数。还可以看代表作论文 ・168・ 马圳炜:论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现状及科学发展 第1期 质量,对论文数量和级别不作硬性规定。学术作品是个性产物,原创性和创新性是最高标准,一个学术研 究者的学术水平和能力是动态的,不是稳定不变的。因此,评价学者的真正学术水平,要评价其在一定时 期内或经过一定的学术研究时间后所达到的学术创新能力。这就要根据他学术水准最高的代表性论文按 照创新程度作出评价。这就是代表作评价制度。 高校学术评价中提倡“代表作当家”有利于“学术精品”“学术大师”的诞生,消除“学术垃圾”“学术泡 沫”。我们应该在实际的学术评价中大力提倡代表作制度。 (三)评价程序:从自觉到制度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认为,学术评价必须让教师感到评价程序和过程是公正的,以及认 为做出决定的人是可以信任的。【】2】而这种公正和信任仅仅靠从事学术评价者自身自觉自律是不够的,还需 要制度上的保障。例如建立学术评价专家资格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提高评价质量;建立学术评价专家随 机筛选制度,减少人情干扰;建立学术回避制度,明确回避原则范围,真正体现学术评价公正性;建立专家 评价信用制度,优胜劣汰,选出真正值得信任的专家来评价学术;建立事前事后申诉督察制度,保证学术 评价活动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学术评价公开公示制度,公开内容主要是评价对象全部学术成果,公开方式 除了实体公示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发布,借助网民的力量来发现可能存在的学术不轨行为,毕竟群众的眼 睛是雪亮的.公示的时间尽量拉长,以一个月为下限。 (四)评价结果:从过度奖励到不赏善只罚恶 学术评价机制必须和奖惩机制配套才能发挥出效力来,但中国高校学术评价制度有奖励机制,惩罚机 制却不完备,主要表现为被评价者往往因他人对其学术上的肯定评价而获得金钱和声誉,而且是获得多重 奖励,相反,如果学者的学术不端行为被发现,却很少得到惩罚,甚至继续享受原来的待遇。比如说学术成 果抄袭问题,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与H本,一经发现抄袭马上开除抄袭者及相关责任人。日本琉球大学医 学部有个助教未经指导教授允许联名发表了一篇抄袭论文。事后被揭发,不但助教被开除,其指导教授也 一并被开除。像这类抄袭事件在中国也发生多起,但抄袭者的导师却不痛不痒的检讨几句过关了,连汗毛 都没掉一根。显然,在这样的“宽容”学术不端行为的环境下,“失范”甚至“腐败”被发现的损失远远比不上 得逞的巨大利益,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甚至学术腐败在各高校此起彼伏,前仆后继就不足为奇了。因 此,学术评价结果的运用要改变为不赏善只罚恶,好的评价结果必然会带给学者潜在的功名利禄,不必再 给他锦上添花了,相反,倘若发现“文抄公”“造假者”应该严肃处理,绝不能姑息养奸,败坏学术殿堂。 任何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国高校现有学术评价选择量化标准是学术发展 的结果和历史选择,随着当前政治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也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其中,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基 础。改进评价方法是关键,健全评价程序制度是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保生.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J].学术研究,2006,(2):l0一l5. 『2]g鲁子.炮轰逼良为娼的中国学术量化评价制 ̄[N/OL].博客中国.2007-05—28.http://www.blogchina.com/20080624559639.html f31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43--44. 『4】张正军、马红鸽.中国大学竞争力建构中的科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0--36. 【5】中新社.中央财政将对“2ll工程”三期建设投入100亿[N/OL].人民网,2008-3—25.http://edu.people.tom.cn/GB/7043876.html 【6】中新社.“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实施10年成绩显著 ̄/OL}.中国新闻 ̄2009—9—29.httpd/newsqq.com/a/20090929/000037htm 『71李春梅.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校学术评价中的几对关系【J】_理工高教研究,2007,(3):16--18. 『8】沈壮海、张发林.论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应有趋向【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3):12—15. f91董希望.学术评价的制度环境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6,(6):207--212. 【1O】唐磊.社会成长是最宝贵的帝】度环境【J].社会科学论坛,2009,(4):97--99. 『ll1乔治・里茨尔.社会的麦当劳化【M】.顾建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l2】【美】欧内斯特・L・博耶.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A】.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五集)【C】.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郑榕] l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