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

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

2021-06-04 来源:乌哈旅游


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

摘要: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是高校学术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文化功能、凝聚功能、实践功能和激励功能有利于促进学术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应从学术活动的层级性、模块选择以及整体规划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功能;目标定位;构建思路 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是高校学术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其培养环节不仅包括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训练,还包括对其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增强研究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拓展他们的学术视野为目的,合理构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功能 1.文化功能

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活跃的组成部分[1],它是大学所崇尚的学术精神的有效载体,并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文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孕育与传承。严谨的治学精神、兼容并蓄的思想、崇尚创新的实践力量以及大学意识中的学术精神必然会在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与传承。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因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和交流领域的交叉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学术思维的拓展以及学术风格的养成。这些,都汇聚着文化传播的力量,因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2.凝聚功能

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平台,能够拓展学术思维的界域,了解相关学科的科研动态,易于引发科学研究的共鸣,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在研究生群体内部凝聚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的建立,弥补了研究生群体组织意识的缺失,形成了对学校和学术的向心力。通过平台所延展出的交流与沟通,直接或间接地丰富着研究生群体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在学术与精神上的归属感。与行政组织相比,精神家园的建立则具有更深厚的凝聚能量与勃发潜力。

3.实践功能

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是学术理论进行碰撞与交流的场所,还是研究生开展实践与创新活动的基地。通过组织一些专项的竞赛活动,可以提升研究生的动手能力。此外,这种实践功能还可以通过主题的选择和方式的选择来实现。如有的研究生会有意识地选择一个现实问题或者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些实践环节对其加以印证,在调查、实验和实践中,促进了学术交流活动实践作用的发挥。

4.激励功能

学术氛围与学术环境对促进研究生学术个性的发展以及学术风格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搭建,要以激发学术灵感、启迪创新思维为主旨,并以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交流协作能力和培养科学精神为目标。参与者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进行理论创新,质疑、突破前人的见解,自由发表学术观点,激发创造性思维,因而该平台对于研究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学术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二、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目标定位

1.总目标与子目标

对于一个孤立的个体而言,其学术素养的提升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为每个相对孤立的个体提供一个可以不断延展的平台,为其学术素养的提升创设一个优良的环境。因此,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必须先确定一个总目标,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我们可以把这个总目标定位为激发学术灵感、启迪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交流协作能力和培养科学精神。这是搭建研究生学生交流平台的宗旨。在总目标下面,还应设有针对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子目标。所谓子目标,是指针对每一次具体的学术交流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2.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

除了要设立总目标与子目标之外,还应将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显性目标是指在本次学术活动中,可以直接反映与体现出来的目标,一般指知识技能的养成。如获取到一些科研领域的信息,就是一种显性目标。隐性目标,主要是指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如通过一些学术活动促进研究生自身的学术个性与学术风格的养成,就是一种隐性目标。隐性目标是显性目标的理性发展,显性目标是隐性目标的表性体现,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3.目标定位应遵循的原则

目标的定位与目标群体、活动内容、培养阶段等因素有关。在确定既定目标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则,如可行性原则、可测量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等,具体原则需要视具体问题而确定。既不可以只关注总目标而忽视子目标,也不可片面追求显性目标而漠视隐性目标。

三、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思路

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可以从学术活动的层级性、模块化和系统性三个方面来考虑。

1.层级分类

依据管理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学术交流活动从高到低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包括以学校为管理主体组织的精深型学术活动、以学院为管理主体组织的专业型学术活动以及以系所为管理主体组织的普及型、常规型的学术活动等。由于层级不同,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也会有所不相同,因而活动的受众群体也各不相同。

层级Ⅰ:以学校为管理主体组织的精深型学术活动。全校性的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应由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工作部)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包括论坛开闭幕式的安排、论文集编印、优秀论文表彰等。此外,还应以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为依托,主推高、精、深的专业学术品牌,邀请相关专业的国内外大师级人物来校讲学,策划本学科中的高端品牌活动,如“名师讲坛”等。

层级Ⅱ:以学院为管理主体组织的专业型学术活动。研究生学术论坛的分论坛由各学院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工作包括撰写报告、征集论文、论坛评议等。论坛的指导、策划、执行等环节都应对研究生开放,他们作为活动主体应参与其中,具体的策划与实施工作应由院级研究生会承担,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所具有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

层级Ⅲ:以系所为管理主体组织的普及型学术活动。依据活动的目的,可以将其划分为普及型和常规型两种。普及型,即对一定群体具有普及意义的学术活动,如针对一年级研究生可开设“前沿讲座”、“导论”课程等,由校内知名教授就自身研究领域或方向面向研究生举行学科发展动态专题报告会,使研究生能够迅

速转换角色,了解并适应研究工作,培养他们对学术前沿动态的敏感性。常规型,建立学术梯队内部学术报告会制度,由导师组织全体研究生进行每周一次的学术梯队内部研究进展汇报活动,通过共同研讨,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2.模式选择

学术活动除了需要确定层级外,还需要对活动模式进行选择。活动项目分为以下三类。

(1)“走出去”项目

“走出去”项目还可分为学习和交流两种形式。 参加国内外短期进修。近年来,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了“国家公派留学基金”,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一定比例的优秀研究生到国外修读与本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课程或从事课题研究工作,学校之间通过协议相互承认所修学分;学校可以利用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签订交换生协议;学校还可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为研究生的交流进修开辟渠道,鼓励研究生参与校际间的交流。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参与课题研究。许多高校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设立了专项基金。笔者认为,可以适当放宽政策,支持与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或者参与科研课题的合作研究,建立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支持他们参与校外科研项目的研究,使他们能够开拓视野,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

(2)“请进来”项目

“请进来”项目可以分为专家和研究生两个层面。 专家层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这种形式可以与研究生的培养相结合。高校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应有计划地邀请一定数量的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学校作学术报告;还可以采取讲学的方式,邀请专家承担部分研究生课程,短期而集中地为研究生上课,引导研究生掌握学科研究的前沿理论和国际最新研究动态。此外,也可以借鉴我国在工程硕士等非学历研究生教育领域所采取的校内、校外两个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一年级研究生要在校内完成课程学习,到了做课题阶段,可深入到厂矿、科研院所,在校内导师与一线厂矿的副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这也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方式[2]。

研究生层面。各高校应以本校的特色与优势学科为基础,积极参与“全国博士生论坛”活动,并将其纳入全国性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为在校研究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此外,高校自行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也可以通过相关渠道,吸引国内外高水平研究生来本校开展学术交流,展现研究生的创造能力,活跃学校的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

(3)“竞赛类”项目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实践创新类”活动,使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活动形式应以研究生科技创新竞赛项目为主。科技创新大赛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作品的实用性、创造性、新颖性作为评判标准,鼓励广大研究生从生活和所学专业出发,组建团队参加竞赛。在参赛过程中,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可以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参赛作品。这样,既可以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还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3.整体规划 (1)策划环节

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策划,除了要分清层次,选择适当的模式之外,还需

要注重整体性。研究生学术活动的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把握学术脉动,探索学术诉求;规范学术制度,明确活动计划;突出活动层次,扩大活动影响;孕育学术文化,树立学术典型。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整个学术交流活动的把握,还需要掌握“抓大细小”原则,就是要把握大方向,细化小细节。应注重对研究生学术活动实施过程的总体把握,包括品牌设计、工作进程等,同时对于影响整体工作进展的环节应加以控制,进而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2)激励环节

研究生学术典型的树立,也是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应结合学术活动进行“优秀学术之星”、“学术标兵”的评选,通过榜样的力量,弘扬学术传统和学术精神,展示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风貌,使广大研究生能够潜心向学,勇攀科学高峰,这也是学术活动长效机制得以发挥的重要保障。评选“学术之星”和“学术标兵”的关键在于评定标准的制定以及各院系名额的分配。笔者认为,应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将在研究领域中取得丰硕成果的研究生推选出来,还要考虑专业、学科分布的合理性,确定最终人选。

(3)评价与反馈环节

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建立,是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能够有效运行的根本保障。在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及时总结经验,使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沿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同时,应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研究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应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听取研究生导师的意见与建议,对于那些设计思路合理、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明显的学术交流项目,应当给予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肯定,并帮助他们进行项目推广。对于经过实践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应当及时淘汰掉,以确保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能够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构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应注意的问题 1.针对性

这里所说的“针对性”,可以理解为在设计活动形式与内容时,要注重把握学术脉动,不断探索活动诉求。学术交流平台的构建,首先是要以尊重教育规律为前提,应依据研究生所处的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一年级研究生与高年级研究生对于学术交流的诉求是不同的,作为组织者应了解不同阶段研究生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安排交流活动。

2.规范性

应采取“刚性规范”与“柔性管理”相结合的方法,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所谓“刚性规范”,是指对于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次数应有一定的硬性规定,并将其与研究生的评优等荣誉活动相挂钩,但对于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给予研究生充分的自主权。只要能够保证最低限度的活动次数,就认定其学术考勤合格,给予其参与研究生评优的资烙。

3.自主性

强调自主性并不是说就不需要管理了,恰恰相反,不但需要管理,而且要以一种隐形的、独特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管理实质上就是服务,如落实必要的经费、提供场地、协调安排、宏观上引导等,这是活动组织者应承担的主要责任[3]。此外,还需要发挥研究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借助研究生社团如研究生会、专业的研究生学术团体的力量,使其由教育的客体转换为教育的主体,这样的角色转换有利于提升教育的效果。

4.参与度

组织者在策划学术活动时,还应考虑参与活动的人数问题。参与度只是考查活动效果的指标之一,参与人员多并不能说明活动效果就好。为了能够准确预测参与度,应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活动主要参与者在研究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影响力大则参与者就会多。二是所选主题的热度,若所选主题是目前的热点、焦点问题,则能吸引更多的参与者。三是研究生群体当时对该活动的需要程度,学生越需要,参与的人就会越多。若能把握好这三个要素,参与度便会大幅度提升,实际效果也自然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储朝晖.研究生学术活动的理念及运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 [2]杨立敏,安青菊,王亮.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董文强,张雪霞.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