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是学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作者:夏东荣
来源:《学会》2017年第07期
[摘 要]学会是学术性社团,是以围绕学术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学术交流是学会的重心工作,也是广大会员最为看重和认可的学会活动。一方面,学术交流探讨不仅使问题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有力地推动学科理论的发展,也是产生新学科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学术交流是形成和彰显学会功能的重要途径,学会的各项功能也只有在各种学术交流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学术交流一直以来都作为衡量学会工作的重要标准,它不仅体现了学会的内在活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学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关键词]学术交流 学科发展 学会功能 学会发展 推动力
学会是学术性社团,是以学术为核心而组织起来的社会组织,因此学术交流是学会的重心或核心工作,是广大会员最为看重和期待的学会活动。一方面,学术的交流探讨,不仅使研讨主题得到进一步深化,有力地推动学会学科理论的发展,同时也是产生新学科理论的重要源泉,从而使学会的研究力量增强,研究水平提升。另一方面,学术交流也是形成和彰显学会功能的重要途径,学会的各项功能只有在各种学术交流中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学术交流一直以来都是衡量学会的重要标准,因为它不仅体现了学会的活力,更重要的,它是推动学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一、学术交流是学会学科发展的推动力
学会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科学共同体,也是学科共同体,还可以称之为学科群体或学术部落[1]。按照库恩的范式理论,科学共同体应该拥有一个范式,而对于学会来说,其范式就是学科或专业,这是因为“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通常这种标准文献的范围标出了一个科学学科的界限”[2]。由此可以看出,学会与学科紧密相连,从学会的学术交流中可以反映出学科的发展状况,而学会学科的发展,不仅使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而且也使学术研究得到深入和拓展,学会的活力不断增强。 (一)学术交流促进学会学科走向稳固和成熟
学科在建设前期虽然知识架构已初步建成,但还不够完善,学科边界还不够稳固,特别是作为一个范式被接受,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共同体,还需要一个成熟发展的过程。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具有社会性、广泛性和专业性的学术团体——学会来团结、凝聚有志于这一学科专业研究、教学和实践的专家、学者进行经常性的学术交流。一方面,以促进学科知识的不断增长,巩固、建设和发展学科,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范式体系。同时,通过学术交流,不断扩大影响,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学科研究队伍中来,扩大和发展学科共同体——学会。正如库恩指出的那样:“发行专门刊物、建立专家学会,争取列入学校课程中,所有这些活动通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都与一个团体第一次接受一个单一范式密切相关”[2]。例如:运筹学在我国刚刚萌芽时期,只能作为中国数学会的一个分会,而随着分会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运筹学科及其分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因而于1991年成立了中国运筹学会。中国运筹学会从此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特别是主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通过这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不仅有力促进了运筹学科的发展,也奠定了中国运筹学会在国际运筹学界的地位。 (二)学术交流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不断充实新的知识来构建新的概念体系,从而扩充学科的界限,使其不断得到发展壮大。而知识社会学告诉我们,学会是学科的社会化形式,是学科的一种社会群体,因为“各种社会交往、各种各样的交流,以及与这些交流有关的学科社会属性,把社会学和认知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形成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科群体的根本”[1]。因此,学科知识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社会互动和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扩散和知识的累积。科学社会学家黛安娜·克兰曾对科学共同体、学术社会组织在知识的增长、思想的扩散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把这种作用称为“无形学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交流互动的促进作用。她说:“科学发展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过程。”因为“一个社会系统的成员,彼此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在接受了创新的个人要去影响那些还没有接受创新个人的社会系统中,就发生了个人之间的‘传染’作用。”而“传染”后能够使创新受到启迪,创新的不断累积就形成了科学知识的增长,因此,“社会互动加速了思想的扩散,接着就使研究领域中的知识累积增长成为可能”[3]。另一方面,对学科发展史的考察发现,一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学科群体(学会)对学科范式的评价和肯定,并形成一种共识,而共识的形成与学会的学术交流密切相关。因为,当学科范式刚刚形成之际,只有学科领域中少数科学家所掌握,只有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才能不断地传播和影响给其他人,扩展到整个学科群体,并取得意见上的一致。因此,克兰说:“一种范式的发展是一个知识和社会双重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得到评价,并确立了以后研究的规范”[3]。
(三)学术交流是形成跨学科、多学科研究和产生新学科、交叉学科的重要契机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显现出周期越来越短、专业越来越细等特征,而各种疑难问题的繁复性、变化性、多专业性使单一学科难以应对,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研究,而学术交流是跨学科或多学科研究的重要方式。因此,通过学术交流,使各学科或专业相互间能够互动、交叉和渗透,从而达到融合和贯通,学科发展也越来越趋向整体化和综合化,而这些不仅表现在一些概念和范畴的通用和移植,还体现为理论范式和思维模式的彼此借鉴,体现为各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广泛吸纳,而通过这种全方位的学术交流,新的知识、理念或方法就容易产生,再经过整理和提练,新的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知识就有可能形成。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理论体系逐渐成熟,一门新兴学科便具备了诞生的条件。正如克兰指出的那样:“不同研究领域成员之间思想的交流,在产生新的研究路线和在对于来源于不同领域的发现进行综合的时候是重要的”[3]。而多学会之间的学术交流便可以提供这一契机,因为“彼此之间横跨整个学科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这就使他们能够追踪急速变化着的科学‘前沿’,并且在快速增长时期能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跟得上新的发现。因此,在研究领域中第二类亚群体就是一个交流网络或者说‘无形学院’,是它把许多合作者群体联系在一起”[3]。
二、学术交流是学会功能形成和彰显的重要路径
学会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如管理服务功能、知识传播功能、人才培育功能、学术研究和评价功能等,而这些功能都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而形成或得到彰显,因为学术交流为学会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内在动力。 (一)学术交流是学会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举措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提出社会组织要强化管理服务意识,这不仅是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创新管理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是做好包括学会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的关键之举。
1.学术交流是服务会员的主要内容。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的相关服务是学会管理和服务最核心的主题,也是学会最基本的功能。据有关方面的抽样调查统计,广大会员对了解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参加学会主办的学术交流会议和活动、与同行进行更广泛的交流等服务内容占到90%左右,这充分体现出会员最看重学会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交流平台所发挥的信息分享与交流功能[4]。
2.团结凝聚会员的主要方式。学会有多种活动形式,而最能凝聚团结会员的莫过于学术交流活动,这不仅表现为学术交流活动为学会的主业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广大会员人人可以参与、人人可以表达自己学术意愿的活动,特别是学术会议,那种面对面的交谈交流和一问一答的激情启迪,更是会员们学术情感联络的最佳纽带,而广大会员期盼学术会议的召开,既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一种学术情感的联络。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认为,任何组织想要凝聚成员就必须有一个大家能够共同参与的仪式,他说:“通过一个定期的机会,使分散的群体成员集合起来从事某一共同活动仪式(指活动形式),就会实现加强群体团结这种潜功能……这样的仪式为集体表达情感提供了一种途径,经过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情感是群体团结的一种基本来源”[5]。另一方面,虽然主体交流是一种学术研讨性的,但各会员相互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更为广泛。如巴伯所说:“年会不仅是宣读科研论文的正式场所,也为其专业成员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提供了保障的机会”[6]。非正式交流包含了学术的各种属性,如科研的方法、学科的设置、相关的课题、教学与科研的考评,以及各种机制体制对学术的影响。这些学术属性,虽然看起来并不是纯学术性的,但却与学术密切相关,并影响学者们的学术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因此,比彻说:“交流模式不仅能反映出研究领域,也能促成人们在价值观、人生观和约定俗成的习俗上的相互理解”[1]。学会的生命在于学会活动,而只有大家积极参与到学会活动中来,才能彰显出学会的生命力,学术交流特别是会议交流正是这一活动的最佳形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管理会员的主要方式。在学会管理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求广大会员积极参加学会的各项活动。因此,许多学会把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的次数作为考核、规范会员的一种方式,如果会员长期不参加活动,学会当以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罚。 (二)促进知识传播和普及的重要手段
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是学会的一项重要职能,而只有通过学术交流,才能促进学会在知识传播和普及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学术交流从本质上讲就是各种科研成果、科学知识的交流和传播。科塞说:“知识分子需要听众,需要有一批人听他们宣讲自己的思想,并对他们表示认可”[7]。这主观上反映了知识分子拥有新思想或新成果,需要被别人承认自己的价值所在。更主要的是,客观上许多所谓新思想、新成果需要流传传播、需要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和评价,才能成为一种思想或学识。在知识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许多思想和成果,因为当时得不到交流和传播一直不被人所知,直到后来又引起了争议,所以才有了所谓的知识优先权之说。其次,学术交流有利于知识的增长和发展。知识的发展是累积性的,需要吸纳新的知识,不断扩充知识体系。知识领域有成千上万,有的生长,有的衰落,细究那些衰落的因素,虽然与库恩所说的范式已到了枯竭之时,但肯定与知识缺乏交流有关。根据克兰的研究,如果这个领域缺少交流,就会严重地削弱它的理论发展,因为这个领域没有交流的网络,它的大多数成员之间的接触非常有限,导致了知识没有能够积累起来[3]。因此,像学会这样的学术社团能够建立一个学术交流网络的重要性是不可忽略的,因为“学术网络代表了学术社团的操作模式,关注的焦点则是知识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播”[1]。再次,学术交流能够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普及是面向大众或非本知识领域,而普及的基础在于传播,但单纯的传播并不能达到普及的目的,只有双方进行反复交流,才能使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大众接受的语言,或者为大众所理解。 (三)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
学会是研究型的学术团体,而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开展学术交流。正如比彻所说:“学术研究最根本的就是交流。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很容易证实,因为知识的提升(主要的认知因素)和声誉的树立(主要的社会因素)都必然依赖交流”[1]。并且,他对学术交流的模式作了深入研究后认为:“自由的沟通是研究发展的最重要的要素”[1]。我们经常称学术交流会为学术研讨会,或者常言所说的“坐下来一起研究研究”,这表明,大凡交流的会议本身就有着研究的性质,因为“交谈是创造发明的源头,在热烈、闪亮的交谈里,主张不同发明的双方互相摩擦,产生思想火花,触发创造发明”[8]。根据科学社会学的考察,在知识领域发展的早期阶段,独立研究也许有一定的价值,因为其范式还没有完全形成,但随着学科知识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缺乏交流的独立学者其研究却很少有人问津。因此,参与学术群体交流活动的研究者,往往研究质量都是较高的,也许就是克兰所说的那样,“研究质量的标准是由大的合作者群体成员确立的”[3]。人们认为学会是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就是因为频繁的学术交流是它的重要活动方式,才能够为广大会员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和研究的机会,并且其研究成果也容易被科学共同体所认同。
(四)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园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们常常认为学会也是培养人才的园地,而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就是学术交流。作为英国皇家学会的早期会员、著名科学家波义耳曾把当时会员之间的学术交流称为“无形学院”,这一称谓后来得到了普遍认可。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克兰都曾赞扬过“无形学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克兰在她的重要论著中直接把“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作为“无形学院”的副标题,并论述了作为学术交流的无形学院把知识不断地传播、交流和扩散给科学共同体的其他成员,特别是新的成员,使他们迅速掌握了学科知识,并承认其范式,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她说:“对于研究领域的社会组织的分析已经表明,在每一领域中有少数科学家在吸收和影响其他成员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意味着,对于一个领域一个范式的意见取得一致,是在科学家的一个小群体中出现的,然后他们再把它传播给其他许多人”[3]。特别是作为交流、传播重要平台和载体的学术交流会议,一方面是老一辈科学家和知名学者的悉心指导和示范作用。无论是他们在交流会上最新研究成果的展示,还是学术经历、经验的传授;无论是面对面直接指导,还是间接地推介后生,都能给青年学子以启迪和帮助。另一方面,许多年轻学者往往通过多次学术会议平台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得到锻炼和扩大影响,并获得一种学术自信。因此,学术交流作为学会为广大会员的一种服务方式,已转变为培养学会的自身专业人才,这也许就是管理大师德鲁克所说的,把服务对象培养为自己的一分子是服务的最高境界。 (五)学术评价与认同的重要权威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最早的学术评价制度是17世纪的英国皇家学会建立的,而且也是最先实行先进的评价理念——同行评议,而这一制度沿用至今为学术界所认同。而学会作为同行专家的群体,理应在学术评价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会的学术大会或年会上,由于学术交流的内在作用,学会的评价优势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科学成果都首先在学术会议上的发布,而后获得优先认可权。正如克兰所说,“评价过程的第一步,通常发生在一项研究的初步结果提交给专业学会的会议之时”[3]。通常学会学术会议的评价方式表现为三个层面:一是得到了与会的学会专家的认可和反响;二是由著名专家对发言论文进行点评,甚至就一些观点进行交流互动;三是会议组织对会员论文进行评选,由学会表彰。当前这一评价机制已被许多学会所采用。 (六)决策参考进行整合的重要平台
决策研究通常都是为某一问题而进行的专题研究,尤其是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其成果提供给相关部门作为解决问题的决策参考之用。而专题研讨会、座谈会、论坛以及沙龙是这类学术交流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就研究的主体——研究专家而言,专题研究的组织者必须把从各个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甚至不同学科专业的专家汇聚在一起进行交流,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然后加以综合;另一方面,就研究的客体——多方利益群体而言,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必然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征求多方意见。因此,请各方代表来座谈交流,提出各自的意见也在所难免。对于许多决策研究的专家来说,广泛交流、征求意见、凝聚共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学术交流的类型及推动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当前学会学术交流的方式来看,一般分为三大类型:一是面对面的会议现场交流;二是学会的会刊通讯交流;三是虚拟空间的电子传媒交流,也称网络传媒交流或互联网交流。 (一)会议现场交流
面对面的现场相互交流是传统的一种交流方式,但也是最为热烈的交流,情感也是最为融洽的交流,正如法国社会传播学家塔尔德所说“交谈者在近距离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仅受语言的影响,而且受语气、顾盼、相貌、有磁性的手势的影响,健谈者有迷人的魅力”[8]。学术交流有着多种形式,而对于学会而言,主要有:学术年会、专题研讨会、学科论坛、学术沙龙、学术报告会等。
1.学术年会。这是学会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学术盛会,是汇聚学会一年来学术成果的交流会、学会工作的总结会,也是广大会员的团圆会。在学术交流会上,学会的专家学者们,特别是权威专家需要提供最新的学术前沿报告、最多最广的学术信息、最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世界上许多著名科学家和学术大师都曾在学术年会上发表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而会员们则一方面交流自己一年来的学术成果,以取得同行们的认可;另一方面可获取更多、更新、更广的学术观点和学术信息。学会学术年会通常会有一个主题,主要是根据学会学科的发展状况、实践应用以及当前经济、社会、文化、科学等发展形势而确定。从各个学会的情况来看,都比较重视学术年会,这不仅是广大会员的热忱期待,也是学会服务会员、凝聚会员和推动学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从每年年会上也可以看出学会发展的状况。
2.专题研讨会。这是学会为某一研究专题所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其目的是为交流对特定问题研究的成果,以达到相互启发并能够进一步深化研究,取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决策建议。专题研讨会目标明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研讨会的举办单位通常根据专题的性质而定,既可以由一家学会举办,也可以由多家学会共同举办,还可以由学会与其他单位,包括政府、企业等联合举办,是学会发挥智库功能、彰显学会活力的重要手段。
3.学科论坛。主要是为学科建设与发展而设,其主题通常为大家普遍关注的学科建设及发展中的问题而进行研讨。通过论坛,大家对普遍关心的问题形成一致的意见,甚至以“倡议”“宣言”等形式进行公布。大多数论坛都冠名,就学会而言,往往是以学科或学科中的专业冠名,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经济论坛等。论坛通常是系列性的,一旦设立,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并非一次性的。
4.学术沙龙及报告会。现代社会的学术沙龙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洛可可沙龙,因为那时人们可以自由而悠闲地讨论各种感兴趣的话题,特别是带有思想性的文学话题,正如著名社会学家科塞所说:“沙龙是伟大的平等主义团体之一。文人以平等的地位受到社交界各种人物的招待,它的目的是在文化世界中发挥创造性的影响,促进新观念的诞生。它是一个通过鼓励作者以激发思想的非正式学院”[7],这种形式已衍化并发展到今天,仍然不失为一种自由交流学术的重要方式。自由、平等、随意、激荡是学术沙龙的重要特征,而新思想的产生是沙龙学术交流的重要成果。学会举办沙龙,简单易行,因不受更多的物质条件限制,从而为会员进行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流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学术报告会主要是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发布或最新科学理论知识的宣传普及,通常为1人或几人演讲,受众面广,也可与听众进行交流、讨论或回答听众所提出的问题。学术报告会也是广大会员受益的学术交流之一,对于提高学会的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会刊通讯交流
大多数学会都有自己的会刊,出版会刊也是学会学科成熟的特征之一,是学会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广大会员通过在会刊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与同行交流,同时会刊也刊登学会内外的一些学术信息,供广大会员参考和借鉴。学会的会刊大致有三种形式:公开刊号出版的期刊、有准印号的内刊和学会通讯。
1.学会期刊。英国皇家学会的《哲学学报》是被公认为世界学术期刊的鼻祖,而皇家学会也被认为是世界最早的学术社团。因此,学会出版学术期刊具有传统和独特的优势。期刊具有三个特征:传播学术成果并使成果社会化、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出版制度化。由于学术水平、出版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会期刊在全国学会中比较普遍,如中国数学学会共有6种,中国地理学会多达10种,就是新成立的学会至少也有2至3种。而对省级学会来说,也只有极少数学会拥有期刊,地市学会以下就很少有了。学会期刊是体现学会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理应为学会服务,为广大会员服务,会员最新研究成果应得到优先发表,也是凝聚会员、推动学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但鉴于学术生态环境的复杂状况,事实并非如此,会员有一定的反映,值得反思和深入研究。
2.学会内刊。这在省学会中比较普遍,地市学会中也有极少数。学会为了提供广大会员能够在同行中得到交流的机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申请准印号出版内刊。内刊的内容大概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有关政策法规和理论成果的解读;二是少数研究成果的发布,特别是理论在实践中应用性、操作性的经验探索;三是学会活动信息和学术信息。学会内刊在交流信息、联络会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学会通讯。这是很多学会用来作为管理、服务的一种重要工具,也是学术交流体系的组成部分,有的学会把通讯称为“学会简报”“学会动态”“学会会讯”等,是学会内部发行并交流的一种不定期会刊。虽然学会通讯的内容比较杂,但总的说来,以学会活动、学术活动和学术信息为主,包括各种学术会议综述、学会活动报道、学术观点刊登、会员学术信息,以及学会的各种通知通告和活动计划,为广大会员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方便。学会通讯对于各级学会来说都有所涉及,但随着网络化的进展,很多学会特别是全国学会都建立了网站,通讯式会刊正逐步被取代,只有极少数仍然保留。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通讯会刊为学会档案的长期留存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网络传媒交流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交流也成为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由于它的便捷性、交互性和现时性等优势,已被应用于到学术交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之中。当前,无论是网上交流互动,还是论文评审,都已成为学术交流的常态化。学会充分利用网络传媒开拓学术交流的方式,已作为学会创新发展之重要手段。
1.学会网站。目前,许多学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或者在一些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的网站上开辟自己学会的栏目,构建了交流和管理的网络体系。学会网站不仅使广大会员有了“会员之家”的感觉,也扩大了学会的社会影响力。而无论是学术会议的通知以及会后的综述报道,还是学会专家学者的学术观点,以及其他各种学术信息,都已成为网站的重要栏目和主要内容,甚至有的学会还开辟了网上论坛和电子刊物,因此,学会网站已成为广大会员提供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2.学会内部自媒体。不少学会为了方便与会员以及会员相互之员的联络与交流,建立了微信、微博、QQ、客户端等自媒体交流群进行广泛的互动交流,以进一步拓展会议交流和网络交流的时空局限。虽然自媒体扩大了交流面,提高了交流量,方便了交流方式,但也带来了管理困难问题。因此,一方面,需要广大会员自律和自我约束;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会员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学会的管理制度,以进一步净化学会的学术交流环境。 参考文献
[1]托尼·比彻、保罗·特罗勒尔.学术部落及其领地——知识探索与学科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黛安娜·克兰.无形学院——知识在科学共同体的扩散[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发展报告(2013)[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5]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6]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7]刘易斯·科塞.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加布里埃尔·塔尔德著、[美]特里·N·克拉克编.传播与社会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