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 分值:143分)
1.(2016·唐山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
过华清宫 李 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
2.(2016·辽宁五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
【注】
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 羊公碑: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月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涕”。
(1)全诗有三联是记叙、议论,唯颈联插入写景,请解说这一联的具体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颈联描写登山远眺之所见,无论远近都是一片萧条肃杀,一派天寒水清、冷气阴森
的景象,烘托了作者伤感的心境。
★(2)诗的首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尾联中的一个“尚”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联说明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一生活哲理;最后一联中的“尚”字,既有对朝代更替、人事变迁的感慨,又包含了作者至今仍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的伤感。
3.(2016·杭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
春日登楼怀归
寇 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 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③清渭:指渭水。
★(1)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意思对即可) (2)诗中“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句很为后人赞赏,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登高览景,当目光投向荒村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了,故冒出缕缕轻烟。不远处的古寺那边,不时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眼中所见的“野渡”“炊烟”之景,耳边所闻的“流莺”之声,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句以“荒村”对“古寺”,“生”对“语”,“断霭”对“流莺”,对仗严谨工整。
②
③
①
4.(2016·昆明质检)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1)~(2)题。(11分)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 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意思对即可)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5.(2016·石家庄一模)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
闻邻船吹笛 杨 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
【注】 分:料,料想。
★(1)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表现了诗人闻笛的多种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感受到吹笛人羁旅行役之苦(或吹笛人作客他乡之久、漂泊别家之远、形色憔悴之状),吹笛人的思乡之情,引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思(或引发了诗人共鸣)。(意思对即可) (2)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
【注】③
①
②
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杨诗中“江空月寒露华白”,描写了秋江月夜空寂、凄清的图景,为闻笛提供了背景,奠定了全诗悲凉、凄楚的感情基调。白诗中“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秋江月夜的寂静,烘托出琵琶声令人沉醉的动人效果。
6.(2016·西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
咏 钱 袁 枚
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 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 空劳姹女千回数,屡见铜山一夕休。 拟把婆心向天诉,九州添设富民侯。
【注】 ①“薪水”:不同于现在的“工资”,是借代柴米油盐之事。②君:题目中所指的“钱”。③“姹女”:少女,东汉灵帝的母亲永乐太后曾专用河间女工数钱。④铜山:汉文帝宠臣邓通,曾自铸钱币,景帝时,被抄家,最终穷饿而死。⑤“婆心”:是仁慈之心,诗人希望天子能设“富民侯”,让九州百姓同走上富裕的道路。 (1)试赏析这首诗的结构特点。(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起承转合,结构完美流畅。首联中用“寻常”“动辄”,极言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颔联承上之意,进一步批判了历代文人自视清高、不顾民生、轻视金钱的态度。认为合理使用金钱,金钱并非不好的东西;不重视经济民生,也不见得清高。颈联作转,“千回”“屡见”,道尽历史、现实中不乏视钱如命的守财奴,但他们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尾联总提诗人观点,希望天子能设“富民侯”,让九州百姓同走上富裕的道路。 ★(2)这是一首咏金钱的诗。试结合全诗,简要评价诗人对金钱的态度。(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一反历代文人视金钱为俗物的态度,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他毫不讳言金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应合理使用金钱,但同时又批判了拜金主义和满足一己私欲
⑤③
④
①
②
的倾向。
7.(2016·东北三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1)~(2)题。(11分)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意对即可)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游子思归: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乡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示例二)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示例三)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8.(2016·洛阳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新秋夜寄诸弟
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注】 ①此诗作于公元783年。这一年初夏韦应物外调为滁州刺史,因秋来思念诸弟,感秋有此作。②人瘼:人民的疾苦。③无将:不要。
③
②
①
(1)“相望共星河”的“共”字,一说是“在”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共”字更好。“共星河”的“共”字,反衬出除“星河”以外,其他别无可“共”,从而使人由今夕的独处而想到已往的欢聚。一个“共”字,烘托出诗人极其寂寞的感受,透露出诗人深切的忆昔之情。而“在”字则无此意,表达效果较平淡,不及“共”字。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抒发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该诗抒发了诗人思念诸弟、勤政爱民的思想情感。①融情于景:首联两句借秋夕、银河之景,流露出思弟之苦;颔联中以“空斋”对“高梧”,更烘托出诗人思念诸弟的殷切心情。②直抒胸臆:颈联和尾联直接抒情——朝廷刚刚对“我”委以重任,“我”怕从政不力,不能为解除人民的灾难和忧患尽职;况且本来自己的身体就不太好,更不应该为一己之念而从政事中分心;毕竟分别时间不算太久,还是不要过于在意这短期的分别,否则会使颜鬓苍老,岁月蹉跎。
9.(2016·平顶山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
【注】
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1)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概括。(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中描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闲散、自然、安逸、宁静。他闲居无事,便与农田菜圃为邻,种树赏花,自得其乐。虽然有永州的司马官衔,有时就仿佛是个山林隐逸之士。清晨,诗人踏着露水去耕地除草。不劳动的时候,就荡起小船,去游山玩水,直到
天黑才归来。常常在自然的怀抱中独来独往,碰不到别人,仰望碧空蓝天,不禁会放声歌唱。
★(2)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在长期为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10.(2016·哈师大附中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1)~(2)题。(11分)
东栏梨花 苏 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明人郎瑛认为“既云‘梨花淡白’,又云‘一株雪’,重言相犯”,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首句“梨花淡白”即在点题“东栏梨花”,“花满城”承“梨花淡白”而言,若首句改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指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桃花烂漫”的意境也与诗人想感叹的春光易逝主题相差甚远。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惆怅东栏一株雪”中“惆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惆怅的是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一、二句写梨花已盛开、柳叶已深青、柳絮纷飞之景,说明时至暮春,盛极而衰,春天已一去不返,含有伤春的惆怅之情。最后一句写如此盛景,人生难得看过几回,由梨花盛开感到人生的短促,由此感到无限感慨与惆怅。
1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1)~(2)题。(11分)
衰 荷 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残,凉风吹叶叶初干。 无人解爱萧条境,更绕衰丛一匝看。
题败荷 王 翰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
(1)两首诗都写“残荷”,但在表现“残”这一特点上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诗主要写了霜露中荷花将落未落、雨后风中荷叶被吹干的情境,通过描写荷花败落前的“萧条”,让人不禁想象花凋叶落后的景象;王诗先写荷花曾经花开十里、飘香十里的盛景,又写荷花如今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通过前后对比来突出荷花败落的凄惨。
★(2)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白诗后两句议论抒情,诗人将“无人解爱”与自己“更绕衰丛一匝看”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之惑:为什么别人不爱凋零的荷花?从而抒发了自己对萧条景色的喜爱之情。王诗最后两句由写景引向写人,诗人由残荷想到自己漂泊在外的客居身份,“却送秋声到客衣”写出了诗人在秋风中的萧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的怀念和对自己现实处境的感慨。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如梦令
【注】
秦 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 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在途中驿亭所写。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贬谪后的落寞哀伤之情。长夜漫漫,沉沉如水,秋风阵阵,驿亭紧闭,饥鼠窥灯,晓寒侵被,人声嘈杂,驿马长嘶。它通过写词人彻夜难眠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词人贬谪途中孤旅难眠的落寞之感、凄苦哀伤之情。 (2)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比喻,首句把“沉沉的夜”比作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深沉如水的夜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因被贬谪而沉重的心情。②首句叠词“沉沉”,不但表明了夜的深沉,而且强化了诗人沉重凄凉的心情。③“无寐,无寐”,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词人因被贬谪而夜不能寐。④融情于景。首句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夜的漫长和凄凉,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孤寂凄凉的心情。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1)~(2)题。(11分)
踏莎行·春暮 寇 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1)“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是从哪两个角度写景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进行描绘的。开篇描绘出一幅暮春风物,莺儿声老,红英落尽后,梅树上也结出了小小的青色果子。由所闻到所见,犹如画卷般,营造出一片清幽的景象。
★(2)这首词表达了抒情女主人公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达了抒情女主人公对于红英落尽、芳歇春去的感伤与惋叹,流露出一种美人迟暮、青春易逝的惆怅之情以及怀念久别远人的孤寂情怀。(每个点应该顺带有一点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