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2023-09-22 来源:乌哈旅游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诗歌鉴赏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 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2)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答案】 (1)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2)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根据诗歌内容及主题,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来理解。“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无聊与焦躁。因此,“闲”的意思是无聊,如果换成“忙”,就与诗歌当时的意境不吻合了。

(2)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示例: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处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故答案为:⑴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⑵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到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能力。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和主题、写作的背景灯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解答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2.古诗鉴赏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本诗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________。不想舍的又是________。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当朝者的黑暗和腐朽;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2)这两句采用借物抒情的抒情方式,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解析】【分析】(1)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所以诗中诗人想舍的是腐朽的朝廷,不想舍的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故答案为:⑴当朝者的黑暗和腐朽;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⑵这两句采用借物抒情的抒情方式,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含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能力。考查的是诗人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熟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人的处境、遭遇等进行分析。注意掌握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语言的运用能力。此题考生要熟读诗歌,了解诗人,结合语句进行分析了解。

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1)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句“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中的叠字在写景中的表达效果。

(2)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未眠”的原因。

【答案】 (1)运用叠字,能增强诗歌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诗中“浩浩”、“冥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幕色昏暗的苍凉凄清的夜景。

(2)旷野夜景的苍凉凄清;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羁旅在外秋夜思乡。

【解析】【分析】(1)根据“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可想到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幕色昏暗的苍凉凄清的夜景,烘托出作者内心漂泊异乡的凄苦心情。

(2)首联,“孤”含有孤寂之意,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落帆”“停舫”意为黄昏时分船要泊岸

停靠,暗含远离故乡之意;颔联,“风起波”“日沉夕”描写夜晚江边的景象。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交代停泊的原因,也写出羁旅奔波的艰辛。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暮色昏暗,以旷野苍凉凄清的夜景,烘托内心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的心情。颈联,描写停舟靠岸后放眼所见景象。 “人归”“雁下”写日落黄昏,是人回家鸟回巢的时刻,反观自身却是孤身一人,流落天涯,有家不能回,借人归雁下表达作者客居异乡的凄苦惆怅;尾联“独夜”“听钟”“未眠”,写出羁旅在外乡思客愁之深。

故答案为:⑴运用叠字,能增强诗歌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诗中“浩浩”、“冥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风劲吹,水波浩荡,夕阳沉落,幕色昏暗的苍凉凄清的夜景。

⑵旷野夜景的苍凉凄清;漂泊异乡的孤独寂寞;羁旅在外秋夜思乡。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的分析和理解。考生要懂得诗歌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教进行分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注意对关键语句的分析。

4.诗歌鉴赏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 (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诗意的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意思是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这里的浮云可以理解为一些消极的词语,如挫折、磨难、艰辛等。 (2)本题在默写的时候注意要写好每一个汉字,不能写错别字。

(3)本题考查诗歌所蕴含的哲理,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故答案为:(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点评】(1)本题考查对“浮云”意象的理解。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

“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

(2)本题考查学生的古诗词背诵能力。在背诵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默写。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重点理解,准确把握即可。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社日 谢逸①

雨柳垂垂叶,风溪细细纹②。 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③。 饮不遭田父④ , 归无遗细君⑤。 东皋⑥农事作,举趾⑦待耕耘。

【注释】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送“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②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③羹芹:煮芹为羹。④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⑥东皋:水畔高地。⑦举趾:举脚,下田。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描写了春社时节淳美的田园风光。

B.首联描摹了一幅春雨丝丝,垂柳依依,微风细细,水波粼粼的早春图画。 C.颔联主要写了诗人在煮茶喝羹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之情。 D.颈联是说喝酒没有知音,赠妻没有物品,言中流露出哀伤之情。 (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B.诗人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C.全诗紧扣“待”字,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 D.此诗用词精炼,用典贴切,用情真挚。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1)D项流露出的不是哀伤之情,而是表现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淡泊情怀。

(2)紧扣“待”字,不是表现诗人慵懒散漫的生活态度,而是恬淡娴静的生活态度。 故答案为:⑴D;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内容的理解,需要了解作者作诗的背景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再做分析选择。

⑵本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需要了解作者作诗的背景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还要考虑到写作手法,再做分析选择。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如梦令·春思①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② , 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③ , 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②百舌儿:鸟名。③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是作者的自成。 (1)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 【答案】 (1)繁茂、生机盎然的特点。

(2)读出了苏轼对当年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的情怀。

【解析】【分析】(1)“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的意思是:是说自己在雪堂前亲手栽种了许多桃李一类的果树,绿荫丛中,掩映着数不尽的青果。其中“无限”一词修饰“绿阴”,可见桃李长得旺盛,俨然一片绿意葱葱的景象。由此抒发了关切与憧憬美好事物的情怀。

(2)“莫忘小桥流水”的意思是:不要忘记以前小桥流水的惬意生活。这是作者遥想当年的闲适自得,思忖此时的入奉禁严,作者油然生出对田园生活的怀恋之情。 故答案为:⑴繁茂、生机盎然的特点。

⑵读出了苏轼对当年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的情怀。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7.请你分别对含“最”字的两句诗“最是一年春好处”和“此物最相思”进行朗读设计,并阐述理由。

朗读技巧提示:停连、重音、节奏、语气、语速、语调等。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答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最”应使用欢快的语气,语速稍快,来表现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相思》中的“最”应使用低沉的语气,语速稍慢,来表现诗人内心对

友人的思念。

【解析】【分析】《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所以“最”应读出欢快,欣悦的感情。《相思》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最后一语双关,既切中题意,又关合情思,妙笔生花,婉曲动人。所以“最”应重在抒情,读出对友人的思念。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最”应使用欢快的语气,语速稍快,来表现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相思》中的“最”应使用低沉的语气,语速稍慢,来表现诗人内心对友人的思念。

【点评】本题考查朗读设计的能力。朗读设计包括设计朗读的停连、重音、节奏、语气、语速、语调等。要对诗中的某个词进行朗读设计,最关键的是要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不同,朗读的设计也不同。

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者。

B.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C.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酒眷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四句诗的用字造语气势磅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2)下列诗句中,和本诗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一项是( ) A.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D.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答案】 (1)D (2)C

【解析】【分析】(1)D错误,此诗的用字造语并非气势磅礴。

(2)C错误,此句出自《木兰诗》,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故答案为:⑴D;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赏析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注意诗歌的表现手法,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结合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判断辨析。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情感的理解和辨析,要求考生读懂诗歌,正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策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 (2)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 (1)颔联从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写山西村,颈联从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来写山西村。

(2)“无时”的意是没有固定时间,即随时,表达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喜爱和想要隐居此地愜意生活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⑴首先要理解诗句大意。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这是从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写山西村。颈联“策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这是从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来写山西村。

⑵特别提出要结合“无时”一词来分析。这也是在考查诗句中关键词语的艺术表现力。“拄杖无时夜叩门”: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于是别有一番情趣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跃然纸上。更表达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喜爱和想要隐居此地过愜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⑴颔联从自然环境和地理形势写山西村,颈联从祭祀活动和风土人情来写山西村。

⑵“无时”的意是没有固定时间,即随时,表达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喜爱和想要隐居此地愜意生活的思想感情。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准关键词,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古诗句中重点词的及句子包含情感的理解与分析要在把握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从远望的角度写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岱宗”指泰山。

B.“割”字描绘了泰山分割天色,山南山北明暗不同的画面,突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 C.颈联对仗工整,描绘层云变幻,归鸟翱翔,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 D.前六句写诗人仰望泰山,欣赏其高大雄奇之美,末两句则写登上泰山顶峰后的内心感慨。

(2)诗的尾联常被后人引用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请问新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1)D

(2)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其他如志向远大、积极进取、乐观自信) 【解析】【分析】(1)D.末两句“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可见是作者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而不是“登上泰山顶峰后”。故选D。

(2)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诗人并不满足看岳而是想登上山顶一揽盛景的心情。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新的意义据此意思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 D

⑵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其他如志向远大、积极进取、乐观自信)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把握,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⑵做此题首先要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赏析诗句做出解答。

11.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 B.“齐鲁青未了”是作者近望泰山,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和历史悠久。 C.“决眦”写出诗人想把一切看个明白,睁大眼睛张望,眼眶好似决裂。 D.尾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阴阳割昏晓”一句突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 【答案】 (1)B

(2)高大巍峨(或遮天蔽日)

【解析】【分析】(1)B项“作者近望泰山”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齐鲁青未了”不是近望泰山,而是远望泰山。

(2)“阴阳割昏晓”:南山北山阴阳分解,晨昏不同。这是写泰山两面的光明与阴暗的反差大。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故答案为:⑴ B

⑵ 高大巍峨(或遮天蔽日)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 ⑵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首先明确句意,然后抓住“ 割昏晓 ”明确 高大巍峨 的特点。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下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 B.“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写出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争奇斗艳的景象。 C.“笋迸苔钱嫩绿”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笋从点点如钱的绿苔地中进发出来。 D.词的下片后两句描绘了早春园林夕照的美景。 (2)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景状物色彩鲜明,花团锦簇,柳丝夕阳,构成了一幅天然的画卷。 B.词的上片“得意”和“竞”等词语通过拟人手法浓墨重彩地表现出了热闹的春意。 C.“花偎雪坞浓香”与“笋迸苔钱嫩绿”对仗,景致互相映衬,香色尽现。 D.这首词托物言志,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答案】 (1)A (2)D

【解析】【分析】(1)A理解有误,正确的理解应为全词皆写春光,上片写对春天总的印象,下片写特定环境的春景。BCD理解正确。

(2)ABC赏析正确。D赏析不正确。作品描绘的是成都的的风光和生活。词中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没有表达此人的远大抱负。 故答案为:⑴A ⑵D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

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思考理解诗歌的内容。

⑵本题考查对诗歌总体把握能力。解答此题,①是要熟读并了解整首诗歌内容,②是要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表达的意思,③是要能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④是要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⑤是要识记有关的文学常识等。答题时需在对这首词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