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考试巩固练习精编题部编人
教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文言文阅读。
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每旦①之海上,从鸥鸟游,鸥鸟之至者百住②而不止。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注释:①旦:早晨 ②百住:数以百计。住,数。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海上之人有好鸥鸟者 好:喜欢 B.每旦之海上 之:到……去 C.从鸥鸟游 从:听从 D.汝取来,吾玩之 取:捉
[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明日之海上,鸥鸟舞而不下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选自《山海经·北山经》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这是怎样的精卫?结合文本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学期学习了不少中国神话故事,如尝百草的_____________,开天地的___________。课外的神话故事你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即可)
3. 阅读平台: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有一位国王 , 性情暴烈 , 冷酷无情 , 对他的子民从来都不会施以温情和关爱 . 说来也奇怪 , 他的国家所在的地方都覆盖着厚厚的白雪 , 寒风凛冽 , 冰天冻地 , 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姹紫嫣红的春色和美丽清新的绿意 . 他十分渴望春天光临他的国家 , 于是他花了很多钱财祭祀拜神 , 请求春天的到来 , 但
1 / 8
都没能如愿 .
有一天 , 一位穿着破烂 , 疲惫不堪的少女来到皇宫门前 . 她找到国王 , 恳求他给她一些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 , 她实在太饿太累了 . 但冷漠的国王 , 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 , 他请求春天的到来也不是为了他的臣民 , 而是为了他自己能更好地到处游山玩水 . 他面无表情地叫卫兵把少女从门前赶走 .
可怜的少女冒着肆虐的严寒走进了一片森林 , 森林中除了积雪之外 , 就是凛冽的寒风 . 就在少女绝望之时 , 她看见一座小屋 , 她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敲开了小屋的门 . 门开了 , 一位厚道的守林老人急忙把她扶了进去 , 让她躺在暖和的火炉边 , 给她盖上厚厚的毛皮毯子 , 然后用仅剩下的面粉为少女做了面包还有热汤 . 然而当老人把面包和热汤端到少女面前 , 却发现她已经死去了 . 老人一阵难过 , 为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 . 他在森林中挖开积雪 , 把少女埋进去 , 并把没吃的面包 . 热汤和盖过的毯子也一起放进去 . 老人想 , 但愿那位姑娘在地底下能得到温暖和食物 . 第二天早晨 , 奇迹出现了 , 尽管其它地方还是寒冷和冰雪 , 但在少女的坟墓上及周围 , 却开放出了各色各样美丽的鲜花 , 长出了绿意盎然的小草 , 飘扬着温暖 , 弥漫着清新 .
原来 , 那少女便是春天 .
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握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里 , 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把她种植 , 施肥 . 耕耘和护理 , 只要我们善待生活 , 珍惜生命 , 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 那么春天就会永远属于我们 , 幸福也期待着我们去收获 . 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 , 或者多么晚 .
也许这样静静等待着我们的 , 不仅仅是春天!
(1)读了这个童话你对文中的人物有什么看法 , 用自己的话给他们各写一句话。
国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姑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予是快乐的 , 给予别人自己才能有收获 , 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想一想 , 并合小伙伴们一起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言文阅读。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邻居有烛而不逮。 逮:________ 遂成大学。 遂: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____,从字面上看,成语的意思是_____,现在人们一般用这个成语形容_____。
2 / 8
[4]读了短文,你觉得匡衡的哪些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内阅读。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________。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________,湖底石块________。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________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1]把原文补充完整。 [2]照样子,写词语。
一座座雪峰 一幅幅________ 一道道________
[3]选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景物,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①”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________来比喻________,写出了________。
[5]瀑布是怎样形成的?用“横线②”标出文中的语句。
[6]这些湖泊为什么叫做“五花海”“五彩池”?用“ ”在文中标出来。
[7]九寨沟这么美,请你用一句简短的话来宣传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王戎不取道旁李(节选)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我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
[1]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字或词语意思。
尝:_______________ 依然:_____________ [2]文中出现了三处“之”,分别是指什么? (1)诸儿竞走取之。(___________) (2)人问之。(___________) (3)取之。(__________)
3 / 8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做题。
炎帝(dí dì)之少(shǎo shào)女,名曰(rì yuē)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ruò nì)而不返(fán fǎn),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 mái)于东海。(《精卫填海》 [1]本文选自《_________》。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用“√”画出。 [3]解释句子加点字以及句子的意思。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故: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湮: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女 娃 游 于 东 海,溺 而 不 返。 [2]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炎帝之少女(_______) A.少年女子。 B.小女儿。 (2)故为精卫(_______) A.事情,事故。 B.因此。 (3)以堙于东海(_______) A.填塞。 B.淹没。 [3]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能概括出女娃形象特点的一项是( ) A.自不量力 B.英勇顽强 C.聪明能干
[5]读了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中描写的人物叫_________,她化为精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3]大海十分辽阔,精卫却坚定地衔树枝和石子来填塞大海。这表现了精卫( )
4 / 8
A.做事自不量力,十分愚蠢。 B.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C.做事不经过仔细思考就开始行动。
[4]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时,我们会赞扬这是精卫填海的精神?( )
A.小豆豆在围棋比赛中输给了对手,她坚持刻苦练习,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获得冠军。
B.马小虎总是丢三落四,这个毛病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四年级。 C.林雯雯每年春节都和家人一起挂红灯笼,贴春联。
11.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溺而不返:_______________ (2)故为精卫:_______________ (3)以堙于东海: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文章,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根据原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家贫:___________ 萤:___________
[3]“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这句话用现代的话说,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读《王戎不取道旁李》片段——诸儿取之,回答问题。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1]“折枝”的意思是( ) A.折断了树枝。 B.压弯了树枝。
[2]从“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词可以看出树上结的李子很多。 [3]“诸儿竞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4]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8
14. 课文回音壁。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
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 ③遽契其舟,曰( ) ④求剑若此( )
(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故事中的楚人“求剑若此”,能得到剑吗?为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阅读理解。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①壁引其②光,发书映光而读之③。邑人④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⑤。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⑥成大学。
(注释)①穿:凿穿。②其:它的,指蜡烛。③之:指代书。④邑人:同县的人。⑤偿:报酬、回报。⑥遂:于是、就。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不逮:烛光照不到。 B.穿壁:在墙上凿洞。 C.大姓:姓“大”的人。 D.佣作:做雇工,劳作。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句回答)
[3]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一说,匡衡身上有哪些你值得学习的品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各题。
___________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①黄土作人,剧务②,力不暇③供,乃引绳(ɡēnɡ)于泥中,举以为人。
(注释)①抟(tuán):揉成团。②剧务:工作繁多。③暇:空闲。 [1]文中“未有人民”的“未”是什么意思?( ) A.未来 B.还没有 C.未知 D.为
[2]“乃引绳于泥中”的正确解释应该是( ) A.于是她就引导绳子到泥浆中。 B.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投入泥浆中。 C.于是她在泥浆中找到绳子。 D.她竟然拿了绳子投入泥浆中。
[3]为古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
6 / 8
17. 读《弟子规》节选,完成练习。
冠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②紧切。置③冠服,有定④位,勿⑤乱顿,致污秽。
(注释)①冠:___________。②俱:___________。③置:___________。④定:___________。⑤勿:___________。
(译文)(出门)帽子要戴正,扣子要系好,袜子和鞋都要穿平整紧凑。(在家)衣帽都要摆放好,各自都要有固定的位置,不要乱丢,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
[1]请根据译文内容,猜一猜加点字的意思,补全注释。
[2]这段话所讲的事情中,哪些你还没有做到呢?以后准备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阅读综合训练。
欧阳苦读(文言文)
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获(dí)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苦读(白话文)
欧阳修先生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母亲用获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写诗。等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进行抄写。还未抄完,就已经能背诵那篇文章。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用心做读书这件事。______________。
[1]将文言文和白话文对比着阅读,并写出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家贫无资(______)教以书字(______)及其稍长(______)
或因而抄录(______)昼夜忘寝食(______)惟读书是务(______) [2]欧阳修小时候,遇到的困难是:①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他克服困难,刻苦学习,文章中主要写了他小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事。年龄大了之后,他又去______________,还进行______________,这些方面都表现了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3]文言文最后一句“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 )
A.自从小时候开始学习,就像大人那样用笔学写诗歌和文章 B.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不像大人那样用笔 C.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向大人学习
D.从小时候起他所写的诗词和文章,就像大人写的一样有文采 [4]关于欧阳修和《囊萤夜读》中的车胤,两个人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欧阳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车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的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值得你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给你带来
7 / 8
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