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事件
【契封商丘】在四千年前,帝喾高辛氏之子阏伯,又名契,就封在商丘,任唐尧之火正,其后又任舜之司徒。据《左传》记载:“昔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辰星又名商星、火星、宋星、心星和荧惑,为二十八宿之一。
【汤王兴商】夏朝末年,商族部落首领汤在商丘一带活动。汤以伊尹为相,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约公元前16世纪灭掉残暴无道的夏桀,建立商王朝。
【葵丘会盟】春秋时期,诸侯大国争霸,兼并战争频仍。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在葵丘(今民权县林七集黄河故道北岸)盟会诸侯。齐桓公、楚成王等大国诸侯均参加,并在此写下和好息战盟书,使各国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这次会盟史称“衣裳之会”。
【泓水之战】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伐郑。楚庄王闻讯,率兵攻宋救郑。两军在宋国境内的泓水(今商丘市柘城县慈圣镇)相遇,宋襄公以强调“仁义”治军,不听谋士劝告,两次错失良机,致使全军覆没,自己身负重伤,不治而死。从此,宋国降为二等诸侯国。“宋襄公之仁”典出于此。
【秦置郡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废封建,行郡县,商丘属砀郡(郡治今永城市芒山镇)。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于蕲县大泽乡,攻占酂县(今永城市酂城一带);九月,刘邦起兵于沛,次年攻占砀郡郡治。
【应天书院】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应天府人曹诚在戚同文讲学旧址建馆,皇上赐名“应天府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
【更名南京】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五月二十八日,真宗赵恒至应天府。二十九日升应天府为南京。
【赵构登基】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康王赵构在金兵的威逼下,逃至陪都南京(今商丘睢阳区古城南),在南门外举行登基大典,继皇帝位。
【始名归德】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金改南京(应天府)为归德府。归德府之名自此始。
【明代建制】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归德州复升为府,始置商丘县,
府领州一:睢州,县八:商丘县、宁陵县、鹿邑县、永城县、虞城县、考城县、柘城县、夏邑县。
【师尚诏攻克归德府】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柘城县远襄集北师家庄人师尚诏率领农民暴动,仅40余天队伍就发展到数万人。农民军首克归德府,继克睢州、许州,在豫东一带产生很大影响。这是明代河南省最大的一次农民暴动。
【李自成两次攻打归德府城】明崇祯八年 (1635年) 三月,李自成、张献忠率兵数万攻打归德府,归德府守卫军凭借城墙固守,在城四周架起火炮,轰击农民军,农民军久攻不下,伤亡甚重,遂撤离。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张献忠在入陕西途中,攻破归德府城,杀死官兵3000余人,取得胜利。
【黄河在商丘北徙】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夏,黄河水在今商丘市梁园区李口乡南岸决口,河水泛滥,灌归德府城,直至十九年冬城内始干。其后河水漫流,归德府一带灾害连年。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水向北迁徙,以后商丘一带才少有黄河水灾。
【蒋冯阎大战于商丘】1930年5月,新军阀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的中原大战在商丘拉开战幕,历经了商丘之战、民睢之战、睢杞太边之战、民考曹边之战、商宁之战等激烈战斗,双方投入兵力数十万人。至10月6日蒋军攻战郑州,中原大战基本结束。商丘全区地处陇海战区主战场,无不遭受战火摧残,人民深受其害。
【淮海战役商永战斗】1948年11月30日,淮海战役进入第三阶段,战斗最为激烈。国民党军的3个兵团和地方党政机关共30万人沿徐永公路向永城、商丘方向撤退;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永城市陈官庄一带截击敌军,与之激战四昼夜,全歼国民党军26万余人,活捉“剿共”副司令杜聿明,击毙第三兵团司令邱清泉等人,淮海战役就此结束。
2.名人轶事
商丘历史悠久,古文化内涵丰富,人杰地灵,自古人文荟萃,才杰辈出,丰厚的文化沃土,孕育了许多名家巨匠。
(1)三皇之一的炎帝,即是传说中的神农氏,又名朱襄氏,为伏羲之后裔,三皇之一。据史料记载,炎帝登上王位,以陈为都(古陈之朱襄氏邑即今商丘市柘城的县)。炎帝发明了五弦琴和农耕,教人种植谷物;制定了历法,以太阳在中天时为集市;教人辨加水泉的甘苦,尝百草作医书等等。炎帝在位140年,逝后被迁回作为其祖居地和建都地的商丘安葬,
现柘城县东十里的朱襄陵,即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2)五帝之一的帝喾,自幼聪慧过人,15岁便参与治理天下,后建都于亳(今商丘),领部落8个,执政后游察四方,向百姓普施恩德,并以仁德、信义和勤劳施教人民,各部落以和睦友好为上,使各部落互相亲善。帝喾在位70年,寿105岁。帝喾陵在商丘古城南高辛镇西北。
(3)“火神”阏伯,为帝喾之子,被封于商丘为“火正”,封号曰“商”,阏伯在他的封地——“商”做火正,忠心耿耿,呕心沥血,深受人民爱戴,人民感念他的功德,尊他为“火神”。阏伯在管火的同时曾筑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我国古老的天文学作出了贡献。他死后葬于封地。由于阏伯封号为“商”,他的墓冢也被称为“商丘”。今天“商丘”之地名亦由此而来。
(4)经商始祖王亥,为阏伯的第六世孙。他训服了牛,并发明了牛车,使畜牧业和生产力得到发展。商部落很快富裕起来。物口有了剩余。王亥便带领商部落的人去其他部族以物易物交换物品,于是,商部落的人便被其他部族的人称为“商人”,所以换的物品亦被称为“商品”。
(5)烹饪鼻祖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也是为中华烹饪文化作出贡献的第一人。伊尹聪明好学,很快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夏桀看他很有学问,把他选到朝里做事。而他却不愿助桀为虐,自动离朝隐耕。商汤听说之后,亲自到他隐居的地方拜请。伊尹被商汤贤下士的精神所感动,出任宰相,并帮助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伊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而且始创用陶器煎服中草药,以增其疗效,为中草药煎服第一人。除此之外,伊尹还精于烹饪,因在烹饪方面有许多发明创造,被后人尊为“烹饪鼻祖”。
(6)汉字创造者仓颉,为黄帝的史官。为了记载事情,传递信息,黄帝命他造文字。仓颉首先发明了象形文字。后来因象形文字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他又发明了会意字、形声字等。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帝对仓颉发明和推广文字的功劳非常看重,仓颉死后,他命人将其悬棺而葬之。如今的仓颉墓前,枝叶繁茂的古柏掩映着一座大殿,殿门两旁的木柱一有副对联:“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师”。
(7)墨家创始人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的始人。《史记·孟荀列传》记载:墨翟,宋人(今商丘人)。墨子是当时的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代言人,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提出认识客观事物应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作为判断是非取舍的标准。
(8)西汉梁王,公元前154年,西汉发生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楚王刘戊等亲率大军攻打睢阳(今商丘),企图打通西进京都长安之路。梁孝王拥兵10万,死守睢阳城3个月,给西汉王朝得以重整旗鼓的机会。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梁孝王因守睢阳有功,深得汉景帝厚爱,赐天子旌旗并与皇帝车同辇,梁孝王所在的梁国也成为汉王朝中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9)唐朝忠将张巡,公元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757年正月,叛将安禄山部下尹子奇率10万大军攻打睢阳(今商丘)。唐将张巡率睢阳守军5000余人依靠睢阳坚固的城池,与敌激战数百次,坚持了半年之久。最后,弹尽粮绝,捕雀捉鼠为食,人亦相食,却无一人投降。城破,张巡、许远皆被残杀。
(10)巾帼英雄花木兰,本姓魏,隋代毫之谯(今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人。时突厥侵犯边境,朝迁全国募兵。木兰父年迈,弟尚幼,于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披坚执锐,跃马疆十二年,屡建奇功,流芒百世。唐代追封木半为“孝烈将军”,在其故里营廓镇为其建祠塑像。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木兰生日,民众前往致祭,蔚为大观。
(11)一代才子侯方域,清朝初年的著名戏剧家孔尚任创作的名剧《桃花园》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为商丘人。侯方域字朝宗,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博学强记,因应试中抨击时政,名落孙山。在流落南京时,结识秦淮名妓李香君。两人一见钟情,遂成佳偶。后为躲避阉党余孽追杀,与李香君分手。在有人逼香君再嫁之时,香君怀抱与侯方域定情时侯赠的一把扇子欲寻自尽,鲜血溅到扇上。著名画家杨龙友为香君的真情所动,在扇上就其血点画出折枝桃花,成了流芳后世的“鸫花扇”。侯方域在历经颠沛流离之后,返回家中,建“壮悔堂”,取其“壮年知悔”之意。从此在其间潜心于诗文创作,成就了《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李香君后来到侯方域身边,死后亦葬在商丘,商丘古城南有“香君墓”。
3.学术文化
商丘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来重文尊教,名人辈出。早在五帝时期,有虞氏(生活在虞城一带的古部族)的学校叫“庠”,并分为“上庠”和“下庠”,即大学和小学。到商代,文化更加丰富,教育有明显进步,许多资料证明商代已有较完备的学校教育。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有“国学”,地方有“庠”、“序”等学校,为周朝的文化教育重地。是时百家争鸣,思想活跃。产生了墨家学派创始人墨翟、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的庄周、名家
学派代表人物惠施等;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继承人孟子等人也曾在此讲学,而且均有著作传世,影响至深。所以商丘是墨、道、名三个学派的发祥地,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基地。及至汉代,这里的经学研究,再次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梁孝王修建梁园,枚乘、邹阳、司马相如和名臣大儒贾谊都先后在梁国留下许多瑰丽篇章。北宋时期,商丘教育发达,应天书院是当时四大书院之首,后升为南京国子监,地位相当于今天的社会科学院。明清之际,据不完全统计,归德府全境在当时登进士科者近400人。从1645年到1840年的清朝时期,在河南州县中,仅睢州一地出举人204人,居全省第二位。
4.文学艺术
商丘的戏曲文化是十分独特的。早在北宋时期,城南五里的汴河边便出现了河市乐和\"撂地\"演出的艺人。宋元佑六年(1091年),此地重建了大型演出场所“照碧堂”,日夜都有戏曲演出。清乾隆年间,梆子戏传入商丘。由于受民风民俗、语言及乡土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河南东路梆子\"——豫剧豫东调。豫剧豫东调曲调高亢、激越。女声唱腔明快、花俏,男声唱腔粗犷、大气、豪放,集中体现了商丘人坦荡、直率的性格。除豫剧外,在商丘这快土地上广泛流行并大行其道的还有二夹弦、曲剧、四平调曲子戏、大油梆、落子戏、评词、琴书、坠子、大鼓、大铙、武老二、京韵大鼓等。四平调是在商丘诞生、商丘所独有也只有在商丘才能听到的地方戏,是文化和戏曲“特产”。其代表作有《小包公》和《陈三两爬堂》等。河南越调,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历史悠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柳琴戏,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也叫“拉魂腔”。
商丘文学创作源远流长,名家辈出。杨酻(1706~1796)清代医学家.字玉衡,号栗山.商丘市夏邑县杨楼村人,集几十年临床经验,撰成《伤寒瘟疫条辨》一书,共6卷92则,名声大震,各省刊印,对清代温病证施治的完善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救世宝书.\"。 宋荦(1634~1713)清初官员,收藏家,文学家.字牧仲,号漫堂,别号绵津山人,西陂放鸭翁等.商丘市睢阳区人,列\"康熙十大才子\"之一.参加编纂《四库全书》,著有《西陂类稿》,《绵津山人诗集》,《漫堂说诗》,《江左十五子诗选》,《纬萧草堂诗》等书.收藏金,石,玉,铜,瓷,陶,骨和各代名人字画。汤斌(1627~1689)清代理学名儒.字孔伯,号潜淹.商丘市睢县人,一生追求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格物致知\"之说.在任期间重视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减税赈灾,杜绝请托,禁止侈糜,提倡节俭.除任《明史》总裁官纂修《明史》外,著《洛学篇》,《潜庵遗稿》行
世。 侯方域(1618~1654)明末散文家,诗人,四才子之一.字朝宗,别号雪苑.商丘市睢阳区人,.20岁参加进步爱国书社\"复社\",1640年从南京回到商丘,与本地文人贾开宗等人结成\"雪苑六子社\".著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等书。
5.工艺特产
商丘人心灵手巧,民间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如剪纸、刺绣、编织、石刻、木刻、泥塑、面人、焰火等,能工巧匠辈出。更有商丘市大有丰酱园、虞城景家麻花、虞城贾寨豆腐干等特色民间小吃。
商丘剪纸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各地的剪纸风格迥异。商丘市夏邑县火店乡马庄村的剪纸艺人邹素云,因剪龙闻名海内外,被誉为 \" 中华龙女 \" 。她以纯朴的感情将心中之龙趣味化、感情化、人格化,她的剪纸构图新颖,剪法娴熟、不勾、不描、随心所欲,一剪而成。
商丘手锈 商丘手锈分刺绣、彩绣、平绣、勒绣、刁平绣等。自古以来,商丘人民就有植桑养蚕、织帛绣花的传统。因古有宋国、宋州、宋城之称,故商丘手绣亦称 “ 宋绣 ” 。北宋时,宋绣曾风靡汴梁。抽纱刺绣产品织工细致、技术精湛、图案美观、色彩素雅,主要产品有生丝台布、刁平绣、棒锤花边、归德花边、万丝绸被面、富丽丝台布、礼拜帽、勾针衣、床罩及各种装饰品。
丝织挂毯 丝织挂毯是以彩色丝线为主要原料,用手工拴结编织的工艺品。丝毯织成后,经过片剪,花纹清晰,丰满秀丽,光泽性好,富有立体感。毯面上的图案像浮雕一样鲜明突出,历经百年不变质。商丘的丝织挂毯,早在 1930 年的旧金山国际博览会上,就以 “ 做工精细,技艺超群,品质优良、式样美观、经久耐用 ” 的特色一举成名。
宋州柳编 宋州柳编始于宋代。宋州柳编所用柳条枝均匀细长,坚韧洁白,适于制作各种日常用具和工艺果篮、屏风、壁篮、野餐篮、毛巾篮、航空箱、婚礼箱、座椅、书架等。宋州柳编制品工艺讲究,古朴天然,能洗涤,不变形,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虾子烧素 明清时古城归德的一道名菜。制作方法是:用温油将面筋炸透,撕成块状,然后加入虾子、香菇、银耳、鸡鸭汤,用文火煨汤收汁。虾子烧素香、味、形俱佳,具有浓厚的豫东风味——色重、香浓、汤厚、火透。
商丘水激馍 相传创于明代。制作方法是将硬面馒头切成寸许长、指头般粗细的馍锭儿,干
后放入40度左右的热水中浸透,再放入滚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后放入糖汁中,成品色泽鲜艳,香甜可口。因糖汁中有水,馍炸好后要放在水里激一下,所以叫“水激馍”。
冉家糟鱼 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五香糟鱼选择夏邑城湖鲫鱼为原料,整鱼不去鳞片,剖腹去内脏,经腌制、油炸、放入多种佐料精工焖制而成。其香味浓郁而醇正,骨酥刺烂形不变,为宴席佐餐佳品。
魏庄麻糖 是梁园区双八镇的传统特产。迄今已有200多年生产历史,以甜、香、松、脆四大特点而久负盛名。麻糖粗细均匀,芝麻沾满不露皮,两端封口不通气,不粘牙,食之酥脆,香甜适口。
景家麻片 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列为贡品。景家麻片选料精良,制作精细。采用上等精粉、小 磨香油、白糖及其它优质原料制作而成。麻片雪亮透明,香甜酥脆,食之爽口,老少咸宜。
鸡爪麻花 因形似鸡爪而得名,产于柘城县安平镇。清朝雍正年间曾被列为贡品。鸡爪麻花成品嫩黄、油光透亮、 香脆酥焦、风味独特。存放半月仍酥脆如故;浸放在开水里十几分钟,仍香酥不减。据当地百姓称,折下鸡爪麻花一股可当纸枚点燃,一根鸡爪麻花可照明走一里路。
虞城黑京果 又名大蜜京,清朝嘉靖年间曾被列为贡品。虞城黑京果以江米、白糖、蜂蜜、香油、桂花等为原料,江米经粉碎、发酵,加入配料,油炸制成黑京果。具有酥甜可口、入口即化、甜而不厌、香而不腻的特点。
麻花庄麻花 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清朝初期, 张氏家族于民权县镇南一公里定居,以炸麻花为生,因其麻花制作精细,有酥、香、脆的独特风味,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并将张氏居住之地取名为\"麻花庄\"。
贾寨豆腐干 已有 200 多年生产历史,清末曾被列为贡品。产品以优质黄豆作干料,辅料有草果、凉姜、桂皮、丁香等 10 余种。加工时成块的豆腐挤压出水,放入鸡汤锅里蒸煮而成。豆腐干为正方形薄块,色泽黑红,五香味浓,是佐餐下酒的佳品。
大有丰酱菜 创于明末清初,其著名产品松月牌白糖豆腐乳,色泽金黄微赤,腐块匀称整齐,质地细腻,香气浓郁,软硬适中,不腐不烂,咸淡适口,味道鲜美,在河南省同类产品中被评为第一名,并被评为部优产品。
6.民俗节庆
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简称 \" 台会 \" ,老百姓又称其为 \" 朝台 \" 。它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成盛大的庙会,距今已延续四千多年的时间。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初八,许多参加祭祀和庙会的人们,为阏伯添土圆坟并以敲打木棒、石块,吟诵悼念之词等古老的方式祭祀阏伯。台会设有总会,各地设有分会,朝台时由分会会首到总会先行报到,然后由总会安排朝拜时间,按次序进行朝拜。各分会朝拜时,仅随朝台进香队伍奏乐的唢呐吹奏者就有百余人。各地的香客朝台各有程式,五彩纷呈,是一种各地民俗大展示,内容丰富多彩,观者人山人海。香客游人熙熙攘攘,算卦看相者不计其数,每天到会人数达十多万人。台会上,各地的地方戏、曲艺、杂技、魔术及高跷、鬼会、竹马、旱船、肘歌、花棍、独杆轿、拉秦桧、武术、龙灯等等各种民间艺术的表演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各路能工巧匠制作的泥老虎、布老虎、布娃娃、花枪、花剑、花刀、泥狗、泥鸡、面人、糖人、花灯笼、琉璃蹦蹦、泥响儿、竹响儿等等,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制作精巧,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尽显民间艺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其叫卖声也是各色腔调,此声盖过彼声。朝台的人们大多要买上一两件给孩子作为过年喜庆之物,让其尽兴玩耍,以增添喜庆和吉利气氛。庙会之上还有人另辟场地斗鸡、斗狗、斗羊、斗蟋蟀,或进行赛牛和逮猪比赛,非常热闹有趣。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百姓晚上表演的 \" 火龙舞 \" (亦名滚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火是火神功绩的体现,火龙与青龙相对起舞,二龙戏珠,百般花样渲染出吉祥如意的气氛。朝台的各种仪式为商丘独有,与别处不同。
在商丘,除火神台会以外,还有 “ 白云寺庙会 ” 、 “ 芒砀山庙会 ” 、 “ 玉皇庙会 ” , “ 伊尹墓庙会 ” 和 “ 木兰庙会 ” 等。
商丘从古到今沿袭下来的民间舞蹈有三十多种,如龙灯、高跷、舞狮、旱船、竹马、火老虎、二鬼摔跤、老背少、花鼓舞、蹦伞、顶灯、独杆轿、顶塔、抬花轿、扑蝶舞、肘歌、串果园、鬼会、锔缸舞、小车舞、拉驴、挑花篮、秧歌舞、霸王鞭、挑经舞、大头和尚戏翠翠等等,极具地方色彩。高跷、竹马、旱船、火老虎、龙灯舞、拉驴等形体动作夸张大气、
妙趣横生。小车舞、锔缸舞、挑花篮等优雅风趣,有说有唱,诙谐幽默。鬼会、大头和尚戏翠翠等寄托人们的强烈爱憎,表演中揉进不少武术和杂技艺术,多人同时作舞又各有独特造型。挑经舞历史传说色彩浓郁,情节诱人。鬼会又叫 \" 大班舞 \" ,其中人物皆为鬼魂,思想寓意深刻,深受群众欢迎。小车舞以活报剧的形式鞭挞丑恶,浓厚的民间情趣令人捧腹。锔缸舞以当地民间生活为题材,有浑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让人百看不厌。
制作人 王连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