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习心得总结
作为一名立足于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基层要做什么? 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不仅研究工作,深入群众,更希望在理论水平上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学习是工作创新的源泉,领导干部如果不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那么就永远把握不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方法和能力,就会缺少一种高屋建瓴的意识。
我们要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但又不仅仅在于解决这个问题,学习和思考能让我们拥有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如果我们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擅长以点及面的把握形势,工作就一定是疲于应付,成效低微的。要把握形势,就需要更深刻的领会指导我们工作进步的思想是什么,这也是我们进行学习的目标。
民心的力量。在读王树增的《解放战争》后,我进一步领会到,民心的力量最巨大。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为什么能够胜利?我们主力兵团不占优势,但是我们背后有500万老百姓。国民党军队一律靠空投,从一颗子弹到一块大饼都是靠空投,我们不是。我们是几百万辆小推车,往上推粮食、推子弹、推弹药,往后拉伤员,我们没有野战医院,野战医院就是老百姓家,所以我们才能够打胜。陈毅自豪地说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群众心里有杆秤,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的分量,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的分量。我们党员干部不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基层工作,不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干部,都必须牢固树立“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不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更贴心地为群众服务,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软实力”。
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典作中蕴藏着富民强国的丰富智慧、众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经验教训。《中国文化十六讲》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了一个很全面的介绍和解读,以及独到的见解和视角。传统文化能对中国现今的发展和崛起起到重要的作用吗?能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吗?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如临如覆、朽索驭马的防腐意识,都将我的思绪带入了飘渺无际的思索中。面对这样一个国情,面对这样一个历史机遇,呼唤传统文化的复兴崛起成为当下之必须,成为当下之必然。特别是中国日益崛起之今天,我们更需要传统文化的养料来培育崛起。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本,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根本所在。没有本民族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是一个不能称作完全意义上的民族。中国华民族的根就是传统民族文化,中国华民族的本也就是传统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经历几千来的风吹雨打,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说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说明他们能继续为中国的发展、为中国的崛起提供必要的文化支撑。
创新的力量。美国人马克·J·佩恩的《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让我认识到创新理念真正孕育的源泉原来如此之普通。今天,在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交流的小型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各种社会中的小团体,小现象,都预示着未来发展的大变革,我们只有以敏锐的眼睛,才能捕捉到最生动的实例,创新就在这里。创新多么的让人激动,但是每次细细品味成功的例子,我们都不难发现,这些创新并非多么困难,只是比一般时候多抓住一点细节,早下点功夫,多点敏锐的前瞻,甚至是事后多思考那么一点点。我们总是在慨叹,为什么我没有发现呢?这就是因为你没有把握那一点点的小趋势,你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和实践。
纪检监察工作需要贴近群众、发挥文化的作用、在工作方法和制度上都要求创新,所以,在学习如何提升这三点能力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在调查总结上下功夫。基层纪检监
察干部处在第一线,与广大干部群众直接接触,更易接触一线工作,更易了解民生疾苦,更易体会百姓冷暖,这是专家教授、理论研究工作者、上级机关所不具备的条件,基层干部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多观察、多记录、多思考、多总结,多积累第一手资料。实践出真知,理论来源于实践。
我想,读书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学习对于个人对于组织都是保持先进的必不可少的要求,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在当今丰衣足食的和平年代,我们要善于读书学习,善于将读书学习成果转化为为工作的推动力,学以致用,要牢固树立终身读书,工作到老、读书到老,把兴趣阅读当成一种休闲生活方式。选择读书就是选择了进步,放弃读书就是放弃了明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