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5白鹅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新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5白鹅同步练习题(word版有答案)

2020-03-10 来源:乌哈旅游


15 白鹅

一、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呵斥( ) 窥伺( ) 一丝不苟( ) 叫嚣( ) 奢侈( ) .......二、读拼音,写词语。

kuáng fèi jú cù jīng jù pì rú ( ) ( ) ( ) ( ) shì hòu mǐn jié áng shǒu gòng yǎng ( ) ( ) ( ) ( )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 ) 2.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3.指忍受不了某种麻烦。( ) 4.什么也没有了。( ) 四、选词填空。

高傲 傲慢 傲然

1.它常( )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2.鹅的步态,更是( )了。

3.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 )的动物!” 五、写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

1.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 2.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 ) 3.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 六、按要求写句子。

1.它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缩写句子)

2.狗在鹅身后追。鹅决不举步奔跑。(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

3.鹅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 七、课内阅读。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蓠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1.第1自然段在文段中起到了 和 的作用。 2.第2自然段,作者从鹅的 方面描写了鹅的高傲。 3.用“____”画出文段中描写“它也能看守门户”的句子。

4.作者写鹅的叫声时拿它 对比,突出了鹅叫声的特点 。 八、课外阅读。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作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踱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能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有时它弯着脖颈对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嘟、嘟、嘟……”水面上泛起一串串晶莹的小泡泡;有时它一边游一边甩头摆尾,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中午就回家生下一个沉甸甸、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1.第1自然段先总写小白鹅的漂亮,然后就一步一步从 、 、 、 、 、 分别具体地说。

2.第2自然段中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动作的词有 。

3.我爱小白鹅的原由是:

参考答案

一、hē kuī sì gǒu xiāo shē chǐ

二、狂吠 局促 京剧 譬如 侍候 敏捷 昂首 供养 三、1.局促不安 2.一丝不苟 3.不胜其烦 4.空空如也 四、1.傲然 2.傲慢 3.高傲 五、1.比喻 2.拟人 3.拟人 六、1.它挺着脖子。

2.即使狗在鹅身后追,鹅也决不举步奔跑。

3.示例:每天放学我都是先做作业,再吃饭,然后才去找小朋友玩。 七、1.统领全文 承上启下

2.叫声

3.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蓠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4.狗 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八、1.小嘴 额上 小眼睛 衣裳(羽毛) 翅膀 小脚

2.摇起、瞪起、伸长、怪叫、扑

3.①小白鹅非常漂亮;②小白鹅生气的样子很可爱;③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④小白鹅下的蛋很大。

一、阅读理解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变的狐狸

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野兔和狐狸。野兔学习很认真,他总是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所以,它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

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落到了狐狸后面。病好后,他就背上书包去上学。路上,他遇到了狐狸。

“狐狸同学,你好哇!”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 怎么了 狐狸 你不认识我了吗 野兔跟上去问 接着说 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谁知道你是哪里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哼,走开!”狐狸不屑一顾地回答。

野兔感到很委屈,他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

“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 但是,野兔走开了,他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 (1)给文中下划线的字选择读音。

“落”字应选择读音________ ①luò ②là ③lào ④luō “背”字应选择读音________ ①bèi ②bēi (2)给空白处的段落加标点。

(3)用“‖”线把短文分成四段,并写出三、四段的段意。 第三段:________ 第四段:________

(4)文中狐狸是“多变的”,但是引起它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luò;bēi (2)“?,?”,:“!”

(3)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8),第四段:(9—11)。段意:是狐狸因野兔有病学习成绩下降,就不认野兔是同学。;段意:写野兔成绩又名列前茅了,狐狸见了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然而野兔却不理他了。

(4)引起狐狸多变的原因是野兔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他就热情招呼。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①luò;②bēi (2)“?,?”,:“!”

(3)1、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8),第四段:(9—11)。段意:是狐狸因野兔有病学习成绩下降,就不认野兔是同学。2、段意:写野兔成绩又名列前茅了,狐狸见了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然而野兔却不理他了。

(4)引起狐狸多变的原因是野兔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他就热情招呼。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此题主要考查给短文分段及概括段意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①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播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②那一瞬,屋里很静很捋。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句话,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洁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③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成年人的智慧:天真无知又我行我素,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目空一切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法奏效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一这就是打。 ④我谨慎地使用这个武器,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在不停的颤抖。我一次一次地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吸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严重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荒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咀嚼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⑤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道理。毫

不懂道理的幼儿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1)“心不在焉”的意思是说“我”在________(什么时候),表现出这样的状态: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那固执的一句话”是指________。作者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表明“我”的内心感受。

(3)在文中找出说明“我”打孩子原因的语句抄下来。

(4)读第④自然段中,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我”打孩子时的心理活动? 第一,________;第二,________;

第三,________;第四,自责之后恨不得自罚。

【答案】 (1)在和朋友聊天;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

(2)“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固执的一句话;;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3)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成年人的智慧:天真无知又我行我素,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目空一切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法奏效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一这就是打。

(4)心在不停的颤抖;一次一次地问自己;深深地自责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第二三空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段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在和朋友聊天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

(2)1、“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2、那固执的一句话;3、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

(3)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成年人的智慧:天真无知又我行我素,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目空一切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身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败,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法奏效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一这就是打。

(4)心在不停的颤抖、一次一次地问自己、深深地自责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第二三空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段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课内阅读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震耳欲聋——________

(2)写出文中的一句排比句。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母亲为养家争分夺秒地工作,十分辛劳、忙碌;“我”对母亲心疼、热爱。

(3)为什么说“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4)想想作者写了什么事来表现“慈母情深”,为什么用“慈母情深”做课题。 【答案】 (1)文中指母亲工作的地方声音嘈杂,耳朵都快被缝纫机声震聋了。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连续三次“我的母亲”说明“我”因看到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辛勤工作而震撼,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我鼻子一酸”,是因为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感到内疚;被母亲无私的爱感动,而内心激动,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省略了“我”跑出去后的情景。

(3)因为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还是毫不犹豫地两次给“我”钱买书,满足“我”读书的愿望。如果再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的慈爱之情。所以……

(4)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因为慈祥的母亲不仅为养活孩子辛勤工作,还为孩子提供精神食粮,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这个课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考查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要告诉人们什么。

故答案为:(1)文中指母亲工作的地方声音嘈杂,耳朵都快被缝纫机声震聋了。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连续三次“我的母亲”说明“我”因看到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辛勤工作而震撼,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我鼻子一酸”,是因为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感到内疚;被母亲无私的爱感动,而内心激动,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内容的省略,省略了“我”跑出去后的情景。 (3)因为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还是毫不犹豫地两次给“我”钱买书,满足“我”读书的愿望。如果再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的慈爱之情。所以……

(4)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因为慈祥的母亲不仅为养活孩子辛勤工作,还为孩子提供精神食粮,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这个课题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敬爱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2)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对短文的主要内容内容及中心思想的能力。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是:( ) A.弟弟 B.同学 C.“我” D.爸爸

(2)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

(3)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点。 (4)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的感情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其实可以用一个又一个的词语概括。 诉苦——________ 半信半疑——________

(5)想一想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答案】 (1)D

(2)①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②脚扎了绷带。

(3)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4)伤心;感动

(5)“依然”“好像”这两个词表现出父亲想掩盖对孩子的爱,但“不经意”这一下意识的动作于无意间更见其真实与深刻,尽管只一“瞟”,却足以让孩子们落泪。

【解析】【分析】(1)、(2)、(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来即可。

(5)结合语境,对词语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词语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词语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故答案为:(1) D;

(2)①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②脚扎了绷带。

(3)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4)伤心、感动

(5)“依然”“好像”这两个词表现出父亲想掩盖对孩子的爱,但“不经意”这一下意识的动作于无意间更见其真实与深刻,尽管只一“瞟”,却足以让孩子们落泪。

【点评】(1)、(2)、(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能力。

5.阅读理解

山沟沟里的报春花

放学了,一队红领中扛着扫帚,抱着柴火,唱着队歌,高高兴兴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他们到哪儿去呢?

原来,是去奉爷爷家。奉坤祥老爷爷双目失明,家住文庙村,生活很不方便,全靠少先队员的精心照料。

1983年春天,四川苍溪县远山小学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奉爷爷家的大小活儿队员们都包下了,他们忙里忙外,给奉爷爷送来温暖,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乡亲们说:“我们村里来了小雷锋啦!” 五个春秋过去了,队员们的活动从没间断,“学雷锋小组”的队伍也壮大了。他们分成两组,轮流到奉爷爷家帮着抬水、煮饭、洗衣服和打扫房屋。

一次奉爷爷感冒了。周跃才模了下奉爷爷发烫的手,就飞快地跑到乡医院去请医生。医生开好药方,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奉爷爷抓了药。老队长关伯伯闻讯赶来,看到这一切,他流下了眼泪,感动地说:“多好的孩子呀!”

夏天,山里的蚊子多。奉爷爷的蚊帐坏了,他们找来竹子,动手支起了新蚊帐。奉爷爷的灶该翻修了,队员们凑在一起,量好了尺寸,设计了姓样,花了一个星期天的工夫,新灶打好了。在奉爷爷屋后的空地里,他们挥动小锄,翻好土地,种上了菜籽。过节了,队员们给奉爷爷送来糖果等礼品。奉爷爷用颤抖的双手拉着孩子们,眼里含着泪花说:“虽然我看不见世界上的一切,但我的心永远是那么温暖!”

文庙村的乡亲们称他们是“山沟沟里的报春花。”“学需锋小组”的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山沟沟里的报春花呀,却永远不败。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方便—________ 热闹—________ 飞快—________ 温暖—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

(3)“学雷锋小组”的成员帮奉爷爷做了哪些事? (4)乡亲们为何称队员们为“山沟沟里的报春花”? (5)文中的队员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答案】 (1)麻烦;安静;缓慢;寒冷 (2)少先队员去奉爷爷家的原因。

(3)抬水、煮饭、洗衣服、打扫房屋、给奉爷爷请医生看病、抓药、支新纹张、打新灶、种菜、送礼品。

(4)报春花是春天的使者,乡亲们称他们为“山沟沟里的报春花”是因为他们像报春花一样富有朝气,又给别人带去了像春天一样的温暖。

(5)他们给我的印象是乐于助人,勇于奉献。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麻烦、安静、缓慢、寒冷 (2)少先队员去奉爷爷家的原因。

(3)抬水、煮饭、洗衣服、打扫房屋、给奉爷爷请医生看病、抓药、支新纹张、打新灶、种菜、送礼品。

(4)报春花是春天的使者,乡亲们称他们为“山沟沟里的报春花”是因为他们像报春花一样富有朝气,又给别人带去了像春天一样的温暖。

(5)他们给我的印象是乐于助人,勇于奉献。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天池

刘白羽

①古人云:“人在画图中。”我到天池就有这种感觉,仿佛自己落入深蓝色湖面倒印着雪白冰峰的清澈、明丽的幻想之中了。这一天,我觉得风是蓝的,阳光是蓝的。

②早晨,从公路转入崎呕山谷,盘旋上山,山上林木变化,分为三段:山下开阔河床中,冲激着冰凌般潺(chán)潺急流,在这里,老榆成林,一株株形状古怪,如苏东坡所说:“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到山腰却是密密层层的杨、柳、枫、槐,秋霜微染,枝头万叶如红或黄的透明琉璃片,在阳光中闪烁摇曳,在这里,天山雪水汇为悬空而落的飞泉,在森然壁立的峡谷中一片涛声滚滚;到了山顶则是一望无际的墨绿色挺立的云杉,植物适应着温度高低而变化,可见其山势之陡峻了。

③走到山坡别墅,在洒满阳光的阳台上坐下来,整个天池,不像自然景色,而是一幅油画,你看,这广阔的湖面,为满山云杉映成一片深蓝,这深蓝湖面之上,又印上雪白的群山倒影,这时我才恍然找并未到山之极峰。你看,天池那里,还有层层叠叠更高的白峰,这天池,显然是更高更高天山的雪水在这里汇集成湖,偶然一阵微风拂面而来,吹皱一湖秋水,那鄰粼波纹,推动蓝的、白的树影山影,都微微颤动起来,天池有她自己的风度,湛(zhàn)蓝的湖水,雪白的群峰,密立的杉林,都显示着深沉、高雅、端庄,曲静。 ④午后,我走到廊上,再次仔细观察天池:雪峰与杉林,白与黑相映,格外分明,雪山后涌起的白云给强烈阳光照得白银一样刺眼,在黑蓝色湖与山的衬托下,一片金黄色的杨树显得特别明丽灿烂,再看看前后左右,原来我所在的红顶房屋就在云杉密林之中,我身旁就耸立着一株林高大的云杉,一株一株接得很紧,而每棵树都笔直细长冲向天空,向四周伸展着碧绒绒枝叶,绿色森然。

⑤傍晚下山,一路听着飒飒天风,潺潺冰泉,我想:天池风景,是那样宁静而又变幻多姿,是那样明朗而又飞扬缥缈。在天池的这一天,我进入了一个梦的境界。

(选文有删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幻想________ 陡峻________ 高雅________ 绿色森然________ (2)关于这篇短文,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短文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先总写天池给我的感觉,再分写天池的美,最后进行总结赞美。 B. 短文第2段从山下、山腰、山顶三个方面介绍天池的湖光山色变化. C. 短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天池一天之中风景变幻多姿,令人如入梦境。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划线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①偶然一阵微风拂面而来,吹皱一湖秋水,那鄰鄰波纹,摧动蓝的、白的树影山影,都微微颤动起来。 ②我身旁就耸立着一株林高大的云杉,一株一栋接得很紧,而每棵树都笔直细长冲向天空,向四周伸展着碧线线枝叶,绿色森然。

(4)天池的美,如梦似幻!请你用一段话介绍天池,让更多人感受她的美。60字左右。 【答案】 (1)梦想;险峻;典雅;葱绿繁密 (2)C

(3)①用“吹皱、摧动”写出了湖、树影、山影的动态美。 ②用“耸立、接得很紧、冲向天空、伸展着”写出了云杉的静态美。

(4)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池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梦想、险峻、典雅、葱绿繁密;(2)C;

(3)①用“吹皱、摧动”写出了湖、树影、山影的动态美。②用“耸立、接得很紧、冲向天空、伸展着”写出了云杉的静态美。

(4)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池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游乐山

妈妈的故乡四川有一处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乐山。今年暑假妈妈一起回家乡,我有幸游览了乐山。

清早,江面上晨雾弥漫。我们由乐山城乘汽艇沿江而下,过青衣江、泯(mǐn)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口来到有中流砥柱之称的乌龙山。

乌龙山四面环水,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翠竹成荫,山壁陡峭,江流澎湃。古人曾赞道:“河处悄来缥(piāo)渺(miǎo)峰,独立江心江四曲。环水有山不见山,一耸云树插天绿。” 我们离船登岸,踏上山间小径,小径两旁竹木苍翠,不时传来阵阵鸟语,十分幽雅恬静。不知不觉悟我们来到乌龙寺,乌龙寺坐落在乌龙山顶。楣(méi)门正中高悬金匾,门上雕刻着十分精美的花卉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寺内主要建筑有经弥陀(tuò)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和方丈室等,这些建筑结构严谨,庄严雄伟。入门为天王殿,殿内有四大天王雕塑,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天王手拿擒妖宝物,个人魁梧高大,形态庄重。寺中烟气弥漫,看来寺内香火很盛,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沿着石铺小路下了山,过铁索桥,来到雄伟秀丽的凌云山。凌云山文物古迹丰富,历史名人题咏

遍山皆是。加上寺宇辉煌,并有世界最大的石佛,因此自古以来有“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州,嘉州山水在陵云”的美誉。险峻的竣云栈(zhàn)道下,奔腾的江水不时地冲击着山石,十分壮观。 顺着凌云栈道,我们来到大佛脚下。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勒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是脚前可坐百余人,如今大佛身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像披着绿色的袈裟(jiā shā),大佛背山面水,已在这里打坐一千一百多年了。大佛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其雕刻的精细,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技艺,实在令人惊叹。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西沉了,天空中的浮云化作片片美丽的晚霞。此刻,乐山奇景我们尽收眼底。我为祖国有如此辉煌灿烂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解释下列成语。 ①络绎不绝:________。 ②巧夺天工:________。

(2)本文的记叙顺序是( )

A. 时间变化 B. 地点变化 C. 事情的发展

(3)填出下列地点变化的缺项。乐山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横线画出第六自然段描写大佛高大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这节中描写大佛神态的句子。 (5)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1)用来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2)B

(3)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乐山大佛

(4)横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

神态: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

(5)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乐山城、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乐山大佛 ”可知,作者是按地点变化写的。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①用来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②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2)B(3)乌龙山、乌龙寺、凌云山、乐山大佛 (4)横线:佛像高71米,鼻长5.6米,单只脚面可坐百余人。神态:大佛背山面水,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5)与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蛋洋溢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板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图的——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吗?

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这个班级他刚接手,一切都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十天。 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义重”啊!

节日很快就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同学送他这双“鞋”的理由。 “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

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他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他想问问她。

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看到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布鞋不一样。 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

“爸爸在哪里上班?” “爸爸在家,下岗了。” “妈妈呢?” “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她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 她问 老师你家里也穷吗 他说 老师家里不穷 你家里也不穷 同学都说我家里穷 她说

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很高兴,你高兴吗?”她笑了。“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她用力地点点头。

他带着她来到教室,他问大家:“老师为什么穿布鞋呢?”有的同学说,好看。有的说,透气,因为自己的奶奶也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健身,因为自己的爷爷打拳的时候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他穷。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格,透气、舒适、有益健康。

后来这位老师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她脸上的笑容很美。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横线上 (2)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仿照词语,自己也试着写几个“AABB”式的词语。

花花绿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兴——________ 给予——________

(5)老师几次注意小女孩脚上的布鞋,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6)文章让我们深受启发,你知道是什么吗? 【答案】 (1)《特别的礼物》

(2):“ ?” :“ 。 。” “ 。 ”。 (3)开开心心;高高兴兴;红红火火 (4)伤心;索取

(5)老师心里会想:小女孩家里可能很穷,穿着这么一双开了花的布鞋,但她是多么善良啊! (6)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花花绿绿”来看,是AABB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二个字是一样的,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4)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给予:使别人得到;给。

(5)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环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6)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特别的礼物》

(2):“ ?” :“ 。 。” “ 。 ”。 (3)开开心心、高高兴兴、红红火火 (4)伤心、索取

(5)老师心里会想:小女孩家里可能很穷,穿着这么一双开了花的布鞋,但她是多么善良啊! (6)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4)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 (6)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