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浅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2023-04-15 来源:乌哈旅游
2014年7月 Journal of Gr绿色料技 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7期 浅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勃海锋 ,郭瑛 ,肖薇薇 (1.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海口750203;2.安康学院,陕西安康72500O) 摘要:指出了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由于有些项目并没有单独编报水土保持方案,该项目往往会忽视这 方面的内容,造成施工期水土流失无法有效的治理。从政策、审批程序以及实际案例等方面探讨了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土保持工作,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公路环评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7—0217一。3 l 引言 解,在一些环境影响报告中却一味地将水土保持方案的 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工程项目在计 内容抄袭过来,不做任何分析,造成内容冗杂,无法突出 划阶段或计划正式实施前,对其生产过程排放污染物而 重点。一般来说,部、省级审批的大、中型项目,建设单 引发的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 位领导重视,认识明确,水土保持方案比较完善,落实比较 了相应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其目 到位,监理、监测和竣工验收的各项程序健全,治理效果明 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 显。但市、县审批的中、小型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部分项目在水保监督部门的催办下 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建设项目环 虽然编报了方案,但又不落实治理措施,更谈不上竣工验 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八项主要内容中,明确规定“涉及水 收等环节。个别建设项目,视法律、法规于不顾,执意不编 土保持的建设项目,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报水土保持方案,不按规范操作,滥挖乱倒,损坏地貌,压 的水土保持方案”。 埋植被,大范围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灾害性气候不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把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审批确 断发生,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定为开发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的前置程序,使开发建设项 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成为其他审批环节的前提,即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 在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时,必须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案的行政审批 的水土保持方案,否则,相关部门一律不予立项或办理 有关审批手续。但实际上,开发建设项目编报的水土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持方案数量与应编报的总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之 水土保持法》明确规定,审批建设项目必须要有水行政 编报环境影响的从业人员,对于水土保持工作不甚了 主管部门审查的水土保持方案。但在实际运行中,仍有 收稿日期:2Ol4-06—03 作者简介:勃海锋(1979一),男,宁夏灵武人,工程师,主委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工作。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实施细则》,细化建设项目竣工 反馈,加快问题项目的推进速度。 环境保护验收工作规程,确定环境管理检查、监督、监测 4.4信息公开。推进统一管理 和验收的责任主体及分工。并推进企业自行开展清洁 建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公开平台,纳入建设项目竣 生产、风险评估、公众意见调查和环境监理等工作,防范 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全过程,统一公开建设项目试生 突发事故。 产、监测、验收信息。监察部门推进建设项目竣工环境 4.2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能 保护验收工作一体化管理,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 注重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建立施工期环境保护监 上审核、网上批复。 管机制,扩大环境监理试点范围,变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哑铃型”为“圆柱形”重要举措。环境监察部门强化试 参考文献: 生产核准,加强试生产核准时现场监察工作,替代后续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rR].北 验收监测、项目验收现场检查的重核工作,对批建不符 京:国家环保总局,2001. 和故意拖延不申请验收的项目加大督察力度。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OO0)38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保设施 4.3加强部门衔接。强化沟通机制 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E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 构建管理部门、技术部门沟通机制,环评、监察、总 局,2000. [3]王云莲.浅谈影响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进度的几个因素 量、监测建立责任联动制、业务流转单制,强化联系人制 EJ].科技资讯,2011(28):142. 度、问题项目沟通协调会制度,实现建设项目问题闭环 2l7 勃海锋,等:浅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部分中、小型建设项目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造成这种 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相关政策措施不配套。建 设项目的行政审批对编报水土保持只是形式上的强调, 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大部分建设项目在批准 实施并已造成水土流失后,水保监督部门才跟踪催报方 案,进行补救。二是项目建设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 味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理念极不相适应,违背了水土保持法确立水土保持 方案制度的初衷和原则。三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 地方经济,以眼前利益、自身利益、局部利益为出发点, 阻挠、干预水土保持工作,把减免水土流失补偿费作为 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 环境与环保 度安排、技术标准开展工作,实施方案并与地方水土保 持监督部门加强联系,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 按照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原则,水土保持监督部门 职责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 查。检查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资金到位情况,遵循“依 法行政,热情服务”的工作宗旨,与建设单位共同联手, 创建生态环境的建设平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5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水土保持工 作的要点 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是由于人为开挖坡面或堆 在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往往会重视建设项目的环 境影响评价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执行,加之 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重视环保工作,环评工作开展以来, 不断完善,从业人员从培训到管理十分规范,工作比较 顺利。但是,由于水土保持方案工作的滞后,造成有些 项目环评工作中水土保持措施没有针对性,施工期间造 成大的环境问题。为了能使水土保持方案落到实处,实 现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双赢,必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从建设项目立项、审批的源头抓起,把水土保持方案纳 入建设项目审批的先决条件来管理,否则生态环境问题 仍是纸上谈兵,难以落实。所以,理顺这一关系,是解决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 放固体废弃物(废土、废渣及其他建筑材料)而造成的 岩、土及其混合物的搬运、迁移和沉积过程,其结果必然 导致水土资源的破坏和损失_1]。水土流失是公路建设 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如何全面考虑水土流 失点、正确预测水土流失量、切实可行地提出消除或减 少不利影响的防护措施,是公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 评价中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基于南方地区公路建设 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以本地某公路建设项目为例, 对南方地区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水土流失评价 要点展开讨论,旨在为南方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评 3 环境影响评价与水土保持方案的关系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研究建设项目在生 产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对周边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 的影响。而水土保持方案,主要解决的是建设项目在建 设过程中,开挖坡面、损坏地貌、破坏植被和堆放的废弃 物而引发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工程和植物措施,进行预 防和保护,改善环境,净化空气,纯净水质,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强调“局 部剖析”,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的化学毒物或有害物理 因子的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着眼于“整体综合”,对人为 造成地貌、植被的破坏和影响进行防治和改善。从建设 时序上讲,“环评”研究解决的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 物质。“方案”解决的是建设过程破坏的地貌植被。从 建设内容上讲,“环评”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方 案”是对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保护。从建设意义上讲,都 是以改善环境为目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 持续发展。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是环境影响评价 的基础,环境影响评价是水土保持方案的前提,两者不 可混淆,更不可替代。 . 价提供参考依据。 5.1 南方地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 南方地区湿热多雨,地质状况复杂,各种特殊土分 布广泛,如膨胀土、高液限土、过湿土、软土、风化岩等。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河岸的拓宽开挖、道路修筑、河 岸砌护等工程动用的土石方开挖量大,使岩土物质与原 地面相比,结构疏松、空隙度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1)路堑工程施工引起的水土流失严重且广泛。公 路的挖方地段也称路堑,其施工中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 发生在土方开挖的地面上,由于开挖原地面后开挖面裸 露,遇到雨水冲刷从而产生水土流失。路堑愈深、坡面 愈陡,土壤愈容易受到侵蚀。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 候,多发暴雨和台风天气,路基裸露路面和边坡在暴雨 作用下,将主要以沟蚀的方式向下游流失。南方地区公 路沿线土质l多为亚粘土,该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粘粒 度含量高,土壤渗透能力低,若遇地表径流,极易引起水 土流失 。 (2)公路建设主体工程区以填方路段为主要流失 源。南方区域多地处丘陵地带,区域降雨量较大并集中 在雨季,经常出现台风暴雨性天气。受路面汇水的影 响,路基填筑期间因土方暴露、土质松散,容易发生路基 侵蚀,成为主要的流失源。 4协调理顺建设单位与水土保持监督管 理的关系 治理与保护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方案是基 础,组织实施是关键。建设单位既是水土保持方案的编 制单位,又是方案的组织实施单位。按照水土保持法 律、法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后,建设单位职责 是成立机构,落实人员,制定实施计划,组织招投标,落 实监理和监测单位,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治理措施、进 218 (3)取土场、弃土场水土流失较严重。南方地区公 路沿线多为中、低山丘陵区,存在较多的局部性高挖深 填地段,由于受地形、运距制约以及有相当数量的挖方 填土不适合再用作工程建设,导致因土石方难以平衡而 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 。弃土弃渣一般呈松散状态,如 果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在水力作用下将发生严重 的坡面冲刷,在水力、重力综合作用下极易形成滑坡、泥 石流。在取土场取土过程中不仅要破坏地表上的植被, 改变原有的地形,而且当大量的土体被运走后,留下来 的是一片暴露风化层,这层土吸水性差,降雨时大部分 雨水转为地表径流,从而引起大量的水土流失。I司时施 2O14年7月 绿色科技 第7期 工中产生的弃方在堆放处暂时形成具有一定坡度的裸 露堆坡,由于弃土松散,抗蚀性弱,遇雨会产生水土流 失,甚至较取土场更为严重。 (4)南方地区公路修筑时常经过河流,因此需要进 行桥架建设。桥涵的施工需要填筑或深挖,而且桥函工 点水流集中,涵洞的出口处及桥梁两端的桥台均会受到 水流的严重冲刷,从而造成水土流失。 (5)施工区的布置、料场开采、预制厂及施工营地等 临时占地会改变土地使用功能,由于压实、分隔、挖损及 践踏,表土层土壤结构发生变化,降低了上游山体的水 源涵养能力,在南方多雨或暴雨冲刷下裸露地表上的降 水易形成径流,加大了洪水的洪峰流量,使洪涝灾害加 剧。 5.2水土保持体现在具体的工程措施中公路边坡 防护的措施 较之北方公路沿线的平原地形,南方公路沿线地形 复杂,生态类型多样,南方公路边坡具有如下特点:①边 坡基土多由岩石构成;②土壤贮水、保水能力差,易出现 干旱;③边坡水土流失以水蚀和风蚀为主;④边坡岩石 类型多,气候跨度大;⑤施工艰巨和管理困难。在南方 地区雨水充沛并时常伴有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的气候 条件下,南方公路建设中的边坡是其主要的水土流失 源,在南方公路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更需要提出切 实可行的边坡水土流失防护措施 。 在南方地区雨水充沛并时常伴有台风暴雨等恶劣 天气的气候条件下,南方公路建设中的边坡是其主要的 水土流失源,在南方公路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更需 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边坡水土流失防护措施。一般多是 单纯采取工程措施进行边坡防护,即用浆砌片石护砌, 这种做法易造成路容路貌不雅观,甚至破坏整体景观, 而且不利于生态恢复。当前对于公路边坡防护,除采用 工程措施如护坡墙等来减少土壤冲刷外,还积极采取了 坡面植被工程 ],尤其是将这两种措施配合使用效果更 佳,即保持了水土,又恢复了生态,可谓一举两得。最典 型的护坡为低矮挡土墙加挂网喷草,上部加以天沟排 水,特别在南方气候土壤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需要采 用浆砌片石“三维植草网”等防护措施。 5.3绿化设计 绿化植物对抑制水土流失有非常有益的效果,应非 常重视其方案的确定,以充分发挥其在恢复和改善环境 方面的作用。目前在有关南方公路环境影响的评价报 告中大多提倡的生态恢复措施主要就是对公路建设中 裸露的坡面进行人工种植草被,使被破坏的土地在短期 内恢复植被,且达到一定的覆盖率。对公路坡面进行草 被种植,不仅能美化净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能达到很好 的水土保持效果。坡面种草要根据坡面松软坚硬程度, 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路基坡面土质相对较松软、草易 扎根,种草宜采用铺草块和喷种方法;若路基坡面坚硬, 宜采用在坡面上挖小坑填入较肥沃的客土,再种上草。 边坡防护草种宜选用紫花苜蓿、沙打旺、白草等生长快、 根系发达的品种。 6结语 编报、实施水土保持方案是建设单位的法定义务, 环评和水保方案是环保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 在建设过程中,各尽其能,各负其责,互为一体,同心协 力,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和职责,把工程建设好,把环境整 治好。实际工作中,有些项目的环评工作以施工期水土 流失为主,而从业人员未编报过水土保持方案,造成环 境影响预测、评价以及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特举公路 项目,是因为此类项目比较典型,望能给予环评从业人 员一些工作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建东,王美芝,许兆义,等.道路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3(6):82~85. [2]郭锐,薛志敏.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易出现的问题及其 对策一以公路建设项目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00(2):36~ 37. [3]沈林洪,黄炎和,谢晋生,等.闽南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土壤性状 特征[J].福建农业学报,2002,17(2):95~97. [4]林征峰.南方地区公路建设环评中的水土流失评价要点[J].环境 科学与管理,2008(7):187~190. Es]沈林洪,黄炎和,谢晋生,等.闽南不同土壤侵蚀强度的土壤性状 特征[J].福建农业学报,2002,17(2):95~97. 2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