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思想深处的不正确自然观和(A) A.人——地关系观 B.价值观 C.消费观 D.科学观
2.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管理手段是(D) A.经济刺激 B.污染治理 C.环境评价 D.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
3.环境在自然力作用下消纳污染和产生出自然资源的总过程称为(C) A.物质生产 B.自然净化 C.环境生产 D.资源再生 4.制订环境质量标准的首要原则是( B ) A.考虑环境效益 B.保障人体健康 C.保障经济发展 D.保障可持续发展 5.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D) A.状态 B.思想 C.生活方式 D.行为 6.在环境管理手段中,行政手段具有(D) A.强制性 B.权威性 C.规范性 D.①、②和③ 7.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是(D) A.国家审计机关 B.社会审计机构 C.国际审计机构 D.①、② 8.清洁生产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次提出的年份是(B) A.1972 B.1989 C.1992 D.2000 9.俄罗斯环境规划的突出特点是(C)
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
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 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10.下列不是按性质划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A)
A.环境制约型规划 B.生态规划 C.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D.自然保护规划
11.下列不是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的环境规划类型是(D )
A.经济制约型 B.协调型
C.环境制约型 D.自然保护规划 12. 下列不属于日本环境规划特点的是(C )
A.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B.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
C.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 D.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13.下列不属于复合生态系统功能的是:( B )
A.生产 B.能量流动 C.还原 D.信息传递
14.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 dSe 下列属于环境系统严重恶化的熵变类型是( B )
A.dS<0 B.dS>0 C.dS=0 D.dS不确定 15.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中特定工业区执行的大气质量标准是:( C )
A.一级 B.二级 C. 三级 D.四级
16.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中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 D )
A.Ⅰ类 B.Ⅱ类 C.Ⅲ类 D.Ⅳ类 E.Ⅴ类 17.噪声功能区划中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是:(B)
A.0类 B.1类 C.2类 D.3类 E.4类
18. 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有明确的目标和判断准则;可借助计算机处理的决策属于:(A)
A.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 C.半结构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19.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B)
A.非线性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多目标规划 20.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至少存在一个决策变量为非线性函数的规划属于(A)
A.非线性规划 B.动态规划 C.线性规划 D.多目标规划 21.风廓线是指( C )。
A 风速随时间的变化;B风速随温度的变化;
C风速随高度的变化;D风速随湿度的变化
22.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向指风的来向,用( B )方位表示。 A 8 B 16 C 10 D 24
23.我国哪年正式将环境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 要求所有总体规划中必须包括环境规划的内容。( B )
A 1982 B 1984 C 1986 D 1988 24.按规划期划分,各种环境规划的核心是:( B )
A 10年以上的长期环境规划 B 五年环境规划 C 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D 三年行动计划
25.我国正式将环境保护年度计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年份是( C )
A 1982 B 1990 C 1992 D 1994 26.我国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计划是( )
A 《国家环境保护六五年计划》 B 《国家环境保护七五年计划》 C 《国家环境保护八五年计划》 D 《国家环境保护九五年计划》 27.我国国家环境保护五年计划变成五年规划是在( D )
A “八五” B “九五” C “十五” D “十一五”
28.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人地系统遵循熵方程:dS=dSi+ dSe 下列属于环境协调共生的熵变类型是(A)
A.dS<0 B.dS>0 C.dS=0 D.dS不确定 29.一般情况下,城市演化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C)
A.市区蔓生阶段 B.城市膨胀阶段 C.城市连绵带 D.城市向心体系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自然环境对污染物具有的一定承受量称为环境容量。 ( )
2.人口生产在三种生产中是处于最根本的地位,它是另外两种生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 )
3.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动物、植物、微生物多样性。 ( ) 4.乡镇环境管理的比城市环境管理难度更大。 ( ) 5.在河流允许排污量计算中,流径标准点处的允许负荷量等于该标准点处的高水流量与环境标准值的乘积。 ( ) 6.ISO14000系列的环境运行模式是持续改进的螺旋型上升模式 ( ) 7.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自然资源。 ( ) 8.污染物流失总量A=B-(a+b+c+d),其中d为经过“三废”处理,变成无污染的物质的部分。 ( ) 9.环境科学以环境污染为研究对象。 ( ) 10.基础和方法标准只有国家级标准。 ( ) 1.全过程控制就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
2.风速越小,则烟羽抬升高度越高,越有利于污染物稀释扩散。 (×) 3.界面是整个系统中稳定性最差的比较脆弱的部分。(√)
4.运用Streeter-Phelps耗氧-复氧方程式计算被耗氧有机物污染的河水的DO值时,空气复
氧是水体中氧气的唯一来源。(√)
5.清洁生产是指生产过程中没有污染物与废物产生。(×) 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为我国独创。(×)
7.在我国,目前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应坚持环境优先的原则。(×)
8.环境标志是在产品生命全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不超过某一规定限度的产品颁发的标志,表明该产品是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 )
9.获得了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只要交纳了排污费就可随意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 10. 高斯扩散模式适合于所有气态污染物。(×) 11. 生态足迹是一种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12. 我国的环境规划体系呈现“横向+纵向”的二维结构。(√) 13. 美国在环境规划纵向协调关系上表现出自上而下的方式。(×)
14. 1984年我国正式将环境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要求所有总体规划中必须包括环境规划的内容。(√)
15. 社区环境预测主要是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让大家共同管理社区事务,采用的方法常常是特尔菲法。(√)
16. 乡镇环境规划不是乡镇总体规划的重要篇章,是整个乡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7. 乡镇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可分为基础性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两大类。(√) 18. 一般将编好的环境规划提交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19. 环境指标体系用于表征环境规划目标。(√)
20. 环境影响评价是根据一个地区历年积累的环境资料进行评价,据此可以回顾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21.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过程中规划方案和推荐方案没有区别。(×) 22. 预测目的是为决策系统提供制定决策所必须的未来信息。(√)
23. 线性规划中的约束条件代表了规划方案选择的评价准则,集中体现了决策分析中最主要的决策要求。(×)
24. 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是多目标规划。(×) 25. 多目标决策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化多目标问题为单目标问题。(√) 26. 环境承载力是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判据。(√) 27. 企业、工业区和城市的规模越大, 平均产出越大。(×) 28. 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得一个环节。(√) 29. 日本的环境规划属于协调型环境规划。(×)
30. 环境规划的制定、实施、检查和完善是环境管理的主线。(√) 31. 长期环境规划是各种环境规划的核心。(×)
32. 环境制约型环境规划要求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要求。(×) 33. 环境规划不包括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34. 城市环境规划既是城市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城市建设中的独立规划。(√) 35. 城市环境规划主要从保护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的健康出发。(√)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空(题)□分,共□分)
1. 从根本上讲,环境监督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保障公民的( )。
2. 支持保证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技术和( )两个方面来保证决策系统和监督执行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环境决策技术包含( )和环境决策软技术,只有两种技术有机结合,才能较好地完成决策任务。
4. 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关键是制定并实行恰当的( )。
5. 在防治新的污染方面,主要有两项制度,一是( ),二是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制度。
6. ( )是实行有效环境管理的关键。
7.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内容的核心就是要把环境保护融于企业( )的全过程中。
8. 谁污染谁治理政策的基本思想是( )。 9.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 )。 10.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综合考核指标的计算式在有污染物超标时,为I=( )。 11.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复相关系数R=( )。
12.污染源的管理主要包括污染源调查,污染源评价和( )三个方面的内容。 13.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平衡理论和( ) 1.在用Streeter-Phelps耗氧复氧方程式计算被耗氧有机物污染的河水的DO值时, 微生物耗氧/有机物分解/BOD5 是耗氧的唯一原因。
2.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 核心内容 。
3.环境调查问卷的结构包括封面信、指导语、 问题及答案 、编码及其他资料等内容。 4.烟气抬升高度与烟气出口速度成 正 比。
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有生产、生活、 还原 和信息传递。 6.日本环境规划的特点是保护 环境 重于经济发展。
7.环境预测的内容包括: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环境污染预测 、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生态环境预测。
8. 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 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
9.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 能力阈值 。 10. 环境规划目的:达到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 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11. 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有限的环境资源及承载能力,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对环境保护和建设活动作出 时间和空间 的安排与部署。
12. 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 依据和准绳 ,是环境保护战略和政策的具体体现。
13.能流分析的基本内容有能流过程分析、 能流平衡分析、能流过程优化分析。 14. 环境规划主要研究 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的内部结构、特性等。 15. 环境承载力三个变量:时间(T) 、空间(S) 人类经济行为的规模与方向(B)。 16. 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进行环境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 17. 用于表征环境规划目标的是 环境指标体系 。
18. 环境质量评价类型按时间划分为回顾评价、现状评价 和影响评价。
19. 环境质量评价类型按环境要素分为单要素评价、联合评价 和综合评价。 20. 污染源评价需要确定个2特征数:等标污染负荷和等标污染负荷比 。 21. 一般来说规划的主要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集 和规划说明书。
22. 在环境管理与规划问题中,同时存在着多个目标,每个目标都要求达到其最优值,并且各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冲突和矛盾,这类问题就是 多目标决策 问题
23. 在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中,主要的数学规划方法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 24. 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是 整体性、 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等 25. 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是合理布局、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 26. 区域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计算方法主要是A-P值法。
27. 循环经济的小循环模式,即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 28.循环经济3R原则是指: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29. 国家环境规划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 指导 作用。 1.环境管理的手段有行政、(法律 )、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手段。
2.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包括:①排污申报,②(总量审核);③颁发排放许可证和临时排放许可证。
3.森林资源是森林、林地及生活和生长在林地上的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
4.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公众)。
5.为控制我国大气污染不断恶化的趋势,1998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酸雨)控制区和SO2控制区(简称“两控区”)的划分方案。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1. 环境污染限期治理 2. 区域环境管理 3. 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4. 环境决策软技术 5. 排污许可证制度 7. 污染物流失总量 9.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1.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2.环境功能区划——是指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
3.总量控制规划——是指以某一区域或流域为对象,将污染物排放量限制在区域或流域环境容量以内的方法。
4.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5.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7.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8.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9.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10.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
11.环境容量:是一个复杂的反映环境净化能力的量,其数值应能表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空间机械运动性质。
12.规划协调型预测:指通过一定手段,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所能达到的环境状况。 13.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
14.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
15.总量控制:就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按照一定原则分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
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总量。
16.土地资源:能满足或即将满足人类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利用的土地。
17.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18.土地开发:指人类采取积极的手段,扩大土地的有效利用或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对土地不断增加的需求。
19.水污染控制系统:是由污染物的产生、输送、处理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等各种过程和影响因素所组成的系统。
20.集中供热:就是将分散的锅炉以及可以利用的燃烧装置集中起来,代替分散的状态。 21.环境规划: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 22.社区环境评价:是对一个社区的描述和社区自我评价,它的评价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质量、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社会指标的评价。
23.水环境承载力:指某一地区、某一时间、某种状态下水环境对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能力。
24.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并能满足当代人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5. 环境现状评价:根据环境监测资料对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作现状评价。
26.规划方案:为实现相同的规划目标,可以采用的、供比较和选择的方案的集合。 27.推荐方案:指由规划编制部门建议实施的规划方案(经过方案的优化)。 28.结构化决策:决策问题结构良好,可用数学模型刻画。 29.循环经济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31.集聚规模经济:指产出和平均投人随经济规模而变的一种经济现象
1. “四R”原则——是指Recycle(循环)原则、Reuse(再利用)原则、Recover(回收)原则、Reduce(减少)原则
2.环境管理——是通过对人们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以达到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2 Cleaner Production——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3 共赢原理——是指在制定处理利益冲突的双方或多方关系的方案时,必须注意使双方都得利,而不是牺牲一方的利益去保障另一方获利。
6.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它是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通过编制一个系统的物资投入与产出的清单记录,来评价与这些投入产出有关的潜在的环境影响,并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的目的解释清单记录和环境影响的分析结果。是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环境管理的一个技术方法手段。 1. 市场价格法:直接根据物品或服务的价格,利用因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 2. 机会成本法: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对其他产品生产中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益。 3. 防护费用法:环境资源破坏时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为防护该环境资源不受破坏所支付的费用来推断。
6. 空间结构理论: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组织优化的科学。
22. 清洁生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的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23. 浓度控制:是对认为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浓度所作的限量规定,以达到控制污染源排放量之目的。
27. 土地退化:指由于某些构成土地的自然要素形状发生了不利于维持原有生产能力的变化,从而引起了土地生产能力的持续下降甚至消失。
28. 城市生活垃圾: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
(1) 探索阶段 (2) 研究阶段 (3) 发展阶段 (4) 深化阶段
2.简述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1)环境规划的目标与指标体系(1分) (2)环境评价与预测(1分) (3)环境功能区划(1分)
(4)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与决策过程(0.5分) (5)环境规划的实施(0.5分) 3.简述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答:(1)前期环保工作评估 (1分) (2)环境调查和评价 (1分) (3)环境模拟和预测 (1分)
(4)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确定 (1分) (5)污染物排放总量确定 (1分)
(6)重点工程、融资渠道及保障措施 (1分) 4. 环境规划的任务.
⑴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编制地区发展的规划纲要 ⑵搞好地区内工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⑶合理布局污染工业体系,形成“工业生产链” ⑷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⑸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政策 ⑹制定环境保护的技术政策。 5.简述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
(1)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1分)
(2)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0.5) (3)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0.5) (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0.5) (5)系统原则(0.5)
(6)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0.5) (7)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0.5) 6.简述环境规划的主要作用。
答:(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2)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1) (3)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1) (4)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1) (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1) 7.试述我国环境规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状:
(1) 我国环境规划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2) 我国环境规划正逐步规范化,有了全国统一的技术大纲。规划的编制除主导思
想外,还有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且环境规划的内容也日臻完善。
(3) 环境规划正逐步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 发展趋势:
(1)环境与经济协调规划继续受到重视并成为热点
(2)环境规划的技术路线将从污染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3)环境规划的污染控制方式将更突出区域集中控制 (4)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将继续得到青睐。 (5)城市生态规划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6)环境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 (7) 地球规划国际合作前景看好
8. 简述我国当前环境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型的规划仍然缺乏 (2) 新开发区环境规划方法有待完善和发展 (3) 环境规划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走上法制的轨道 (4) 缺乏一支素质好、技术力量强的环境规划队伍 (5) 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工作亟待加强
(6) 作出的环境规划缺乏足够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9.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
⑴整体性 ⑵综合性 ⑶区域性 ⑷动态性 ⑸信息密集 ⑹政策性强
10. 环境规划的类型(按环境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分)
⑴经济制约型 ⑵协调型
⑶环境制约型.
11. 环境规划的类型(按性质分)
⑴生态规划
⑵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⑶自然保护规划
⑷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 12..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原则
⑴善用信息,紧指目标 ⑵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
⑶遵循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法规 13. 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原则
⑴整体性原则 ⑵科学性原则 ⑶规范性原则 ⑷可行性原则 ⑸适应性原则 ⑹选择性原则
14.简述大气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1)弄清问题 (1) (2)确定环境目标 (1)
(3)建立源与大气环境质量间的输入响应关系 (1) (4)选择规划方法与建立规划模型 (1) (5)确定与优化方案 (1) (6)方案的审核与实施 (1)
15.试述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
答:(1) 减少污染物排放量(8分)
①采取合理的能源政策(使用新能源、改变现有燃料构成、改变煤的燃烧方式) ②集中供热
③采取有效的治理技术 ④实施清洁生产
⑤控制移动源的排放
(2) 充分利用大气自净能力(3分) ①气污染源合理布局 ②合理布置城市功能区 ⑶ 加强绿化(2分) ①植物净化
②合理设置绿化隔离带
16.试述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
答:(1)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污染物产生 (3分)
(2)推广和发展污水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物的排放 (2分) (3)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与纳污容量 (3分)
①人工复氧 ②污水调节 ③河流流量控制
(4)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水系环境、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水系景观的
维护与改善 (3分)
(5)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技术 (2分)
17.试述水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
(1) 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清洁生产工艺、浓度控制法、总量控制法)
(2) 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容量(人工复氧、污水调节、河流流量调控) 内容:
(1) 明确问题
(2) 确定规划目标 (3) 选定规划方法 (4) 拟定规划措施 (5) 提出供选方案 (6) 规划实施
18.水环境规划的类型与层次
⑴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
①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
②城市(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 ① 水污染控制设施规划 ⑵水资源系统规划
① 流域水资源规划 ② 地区水资源规划 ③ 专业水资源规划
19. 简述水环境功能分区的原则。
1.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 2. 不得降低现状使用功能 3. 统筹考虑专业用水标准要求
4. 上下游、区域间互相坚固,适当考虑潜在功能要求 5. 合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6. 与陆上工业合理布局相结合 7. 对地下饮用水源地污染的影响 8. 实行可行,便于管理。
20.简述乡镇环境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1)一些地方环境规划没有纳入总体规划,甚至没有制定环境规划,规划落后于经济和环保的要求 (2分)
(2)功能区划分不尽合理 (2分) (3)立法不完善,管理不得力 (1分) (4)农村环保意识淡薄。 (1分) 21.乡镇环境规划的主要对策有哪些?
答:(1)将环境规划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 (1) (2)突出地方特色 (1)
(3)功能区划分要适当合理 (1)
(4)应将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示范乡镇建设放到重要位置 (1) (5)强化环境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1)
(6)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性 (1) 22.现拟对某乡镇进行环境规划,你认为应如何进行?
(1) 准备阶段 (5分)
① 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2)
② 调查研究,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现状调查研究,发展规划资料收集 (2) ③ 环境影响预测 (1) (2) 编制阶段 (6分)
① 确定环境规划目标 (1) ② 环境规划对策研究 (1)
③ 拟定规划方案与措施 (1) ④ 可行性分析 (1)
⑤ 优化协调规划方案 (1) ⑥ 编写规划报审稿 (1)
(3) 报批阶段,包括规划的报批与实施 (2分) 23. 城市环境规划的特点分析
城市环境经济系统的特点
① 综合性
② 多目标与目标矛盾性 ③ 动态性 ④ 不确定性
24. 城市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
①城市环境评价
②环境预测与环境功能区划 ③规划目标制定
④环保投资与筹资分析 ⑤规划方案制定与优化 ⑤ 方案的审核与实施
25.社区环境规划的程序
⑴社区环境评价 ⑵环境预测 ⑶环境功能区划 ⑷规划目标制定
⑸规划方案制定与优化 ⑹方案的审核与实施
26. 简述流域环境规划的主要程序。
答:(1)流域资源、水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调查 (1分) (2)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与规划目标确定 (1分) (3)流域社会经济系统分析 (1分) (4)流域环境规划基础研究 (1分) (5)流域环境规划方案 (1分) (6)规划实施与管理 (1分) 27. 简述环境预测的内容。 (2) 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 (3) 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4) 环境污染预测
(5) 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 (6) 生态环境预测
28. 环境预测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 经济社会发展是环境预测的基本依据,要注意经济社会与环境各系统之间和系统整
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
(2) 科技进步的作用,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与对环境保护的贡献是影响环境
预测的重要因素;
(3) 突出重点,即抓住那些对未来环境发展动态具有最重要影响的因素,这不仅可大大
减少工作量,而且可增加预测的准确性;
(4)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环境预测涉及面十分广泛,一般可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
要注意不停层次的特点和要求。
29. 日本环境规划的特点
⑴保护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⑵.环境规划中的防治重点突出 ⑶重视直接的和行政管理
⑷将“标准”作为基本的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30.简述日本环境管理的特点。
(1)具有健全的环境管理机构(1分)
(2)对法律进行适时修改,以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1分) (3)以环境标准作为政策的目标和手段(1分) (4)地方政府的行为超前于中央政府(0.5分) (5)企业环境管理重在“防”(0.5分) 31.简述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
答:(1)土地评价 (2) (2)土地利用预测 (2) (3)土地利用优化配置 (1)
(4)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 32.土地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1分) (2)土地评价 (1分) (3)土地利用预测 (1分)
(4)土地利用战略与土地利用分区 (1分) (5)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编制 (1分) (6)规划的审批和实施 (1分) 33.生态城市的内涵有哪些?
答:(1)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 (2)
(2)合理的城市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 (2) (3)高素质的城市社会生态文明 (1) (4)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1) 34.生态城市的建设措施有哪些?
答:(1)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工业 (1分) (2)发展生态农业、增强绿色食品竞争力 (1分) (3)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1分) (4)在文化产业中注入生态内涵 (1分) (5)建立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1分)
(6)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生态住宅。 (1分) 35.简述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变过程。
答:环境管理思想与方法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分)
(1)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1分) (2)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1分)
(3)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1分)
36.简述三种生产理论在环境管理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阐明了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1分)
(2)揭示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1分) (3)指明了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1分) (4)明确了环境管理的主要领域和调控对象(0.5) (5)奠定了环境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0.5) 37.简述作为管理主体的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1)在企业内部按照ISO14000 系列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2) (2)防治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与废弃物(1分) (3)推行清洁生产(1分)
38.简述流域环境管理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答:(1)建立新的流域环境管理体制,建立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流域管理委员会(1分)
(2)制定全流域环境规划,管理方法上坚持全流域环境规划优先(1分) (3)建立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污染补偿机制(1分)
(4)建立流域水事纠纷裁决制度,加强流域突发谁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1分) 39. 简述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效应。 (1) 企业的集聚效应; (2) 功能区的邻近效应; (3) 城市社时间的协调效应 (4) 土地利用的密度效应 (5) 时间的经济效应;
(6) 成合理配置及对外联系效应。
40. 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划的技术路线有哪些? 基础数据的调查分析
(1)污染源预测分析
(2) 规划模型建立和调整 (3)规划方案的权衡分析
41. 简述当前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
(1) 人类生活对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性的要求与当前自然生态环境急剧变化的
矛盾;
(2) 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快速性与自然环境恢复和调节的缓慢性之间矛盾;
(3) 地球上蕴藏的矿产和地下水资源等的有限性与人类的需要及开采能力的无限性之间
的矛盾;
(4) 地球的体积是有限的,物质的生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人口的发展如无计划是无限
的,这也是一个矛盾。
42. 简述环境决策方案的影响机制。 (2) 决策风险的影响 (3) 决策时效的影响 (4) 社会成本核算的影响 (5) 决策机会的影响
43. 简述林地资源保护规划实施的措施。
(1) 以林地资源保护规划为依据,编制各年度的林业发展计划,通过发展计划落实林地
资源保护规划中的各项指标;
(2) 以林地保护规划作为过渡林带用途管制的依据;
(3) 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管理手段相结合的办法,保证林地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4)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重要性的宣传,增强单位和个人对林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意
识;
(5) 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有效的检查规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实际的变化以法定程序对其
进行调整。
44. 能流分析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 能流过程分析 (3) 能流平衡分析 (4) 能流过程优化分析 4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
⑴生产 ⑵生活 ⑶还原 ⑷信息传递
46.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的方法
⑴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⑵浓度控制法 ⑶总量控制法
47.提高或充分利用水体纳污量的方法
⑴人工复氧 ⑵污水调节 ⑶河流流量控制
48.简述我国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的依据。 答:(1)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即我国尽管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低。(1.5分)
(2)是由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客观要求决定的。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比较突出,尤其现在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环境省人类生存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1.5分)
(3)是由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需要决定的。只有将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就把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考虑,也就明确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1分)
49.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你认为应如何搞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
答:(1)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5分) ①生物栖息地(生境) 的破坏(1分) ②环境污染的破坏(1分)
③水工建筑、采矿等经济活动的破坏(1分) ④过度捕杀、捕捞、偷猎等的破坏(1分) ⑤外来物种入侵的破坏(1分)
(2)搞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与方法(5分)
①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与执法(1分) ②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机构与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1) ③制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政策(1分)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的科学研究,引进和推广先进的保护与管理技术和方法 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与知识及参与度
(0.5分)
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0.5分)
50.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
答:(1)我国农村的主要环境问题(5分)
①工业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及城市发展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问题(2分) ②农业本身对农村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问题(3分) a.水土流失,沙漠化,自然灾害加剧 b.土壤盐碱化和潜育化
c.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
(2)搞好农村环境保护与管理措施与方法(5分)
①加强对乡镇工业的环境管理(1分)
②防治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及畜禽养殖的污染(1分) ③防治生态环境破坏(1分)
④推广生态农业,加强农村和乡镇园林绿化(1分) ⑤制定农村及乡镇环境规划,强化乡镇环境管理(1分) 51.简述推行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答:(1)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 (2)突破 “绿色壁垒”的需要 (2)
(3)缓解我国现存环境与资源压力的需要 (2) 52.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是什么?
答:(1)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 (2) (2)依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 (1)
(3)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 (1)
(4)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 (1) (5)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 (1)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共13分)
1.什么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你认为应如何搞好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答:(1)所谓“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宣传教育等手段来控制和预防工业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产生的有害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2分)
(2)工业企业自身加强内部环境管理:(4分)
①在企业内部按照ISO14000 系列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2分) 建立内部环境管理机构
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与审核 申请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②防治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与废弃物 (1分) 大气污染物防治 废水防治
固体废弃物利用与处理 噪声污染控制
③推行清洁生产 (1分) 推行清洁生产工艺 进行清洁生产审计 开展清洁生产研究
(3)环境管理部门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4分) ①工业企业发展建设过程的环境管理(1分) 筹划立项与设计阶段的环境管理 施工与验收阶段的环境管理
②产品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1分) 对污染源排放的管理 对生产过程的环境审计 做好排污收费工作
③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1分) ④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1分)
2. 什么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你认为应该如何搞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
答:(1)森林资源是森林、林地及生活和生长在林地上的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2分)
(2)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4分) ①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引发洪涝灾害,(1分) ②引发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沙化,(1分) ③导致调节能力下降,引发气候异常,(1分) ④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锐减。(1分) (3)搞好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措施与方法(4分) ①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立法与执法(0.5分) ②制定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政策(0.5分)
③实行森林资源有偿采伐,建立林业投入补偿机制(1分) ④利用森林景观优势,发展森林旅游(1分) ⑤改革林业经营与管理机制(1分)
1. 简述我国实行“预防为主”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2. 简述我国工业污染防治的技术路线。
3. 简述我国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4. 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 根据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及我国的实际,试论述在我国为何要实行强化环境管理的
政策,你认为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政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