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马巨中-借物写心·以画抒情

马巨中-借物写心·以画抒情

2021-02-05 来源:乌哈旅游


借物写心·以画抒情

创作都是有感而发,缘情而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物我交融,具有随意性,偶发性,模糊性的特点,使人感到朴逆迷离,玄妙莫测,按照逻辑思维是难以索解的,人们的脑中储存着大量信息和记忆表象,当客观事物剌激某一个感官时,除了直接产生与之相应感觉表象外,并会举一反三,反映出客观事物外在的和内在的联系。陆机《文赋》云:“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从无象以求象。从无声以求声。经过感觉分析,发挥想象作用而生成的心理感应。马融在《长笛赋》中写道:“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像飞鸿”。

人们的审美意识起源于味觉,然后扩展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并随着文明的进步,又从官能性的感觉扩展到精神的“心觉”,最后扩展到自然和社会生活整体所带来的审美效应。

神与物游、因情成体、把不同感觉表象联接起来,构成各式各样通感意象。直觉意象、想象、比喻、象征、多重知觉,它不是“天地自然之象”,而是“人心营构之象”。由于个人的生活经验、思维感情、个人气质、审美趣味不同,因人而异、各有面目、丰富多彩、难以穷尽。其特点,即感觉挪移、表象叠加、意象互通。唐代诗人杜牧《秋夕》,“银烛秋火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均为视觉向触觉挪移而产生的通感意象。将一般的感觉挪移经过艺术转化、创造出了具有审美价值的通感意象。 如果我们只讲五官感觉之间的关系,忽视了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即精神与自然、心态与物态、心官意觉与五官感觉的相互对应、契合的关系、就不能充分揭示其中所体现人与自然的“全面的本质”。这种表现形式就是意。《文心雕龙·比兴篇》中所说的“以物比理”,“以声比心”,“以响比辩”,即属于这样一种感觉类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提出著明的“境界”说:“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

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主观情感完全溶化在境象之中,即“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说情”。意象互通“有我之境”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所说的“意”是灵魂“象”是身体。“意”以“象”而显“象”以“意”而神。意、象相互融通,同感共振,意味深长。

触物起情,迁想妙得。康德说:“想象力是一个创造的认识功能,它有本领,能从真正的自然所呈供的素材里创造出另一个相象的自然界。黑格尔在《美学》中也指出:“艺术作品的源泉是想象的自由活动,而想象就在随意创造形象时也比自然较自由,艺术不仅可以利用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形色色,而且还可以用创造的想象自己去另外创造无穷无尽的形象。“艺术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活动”。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联结起来,形成丰富多彩的通感意象,想象与联想的自由活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拟情为物,情物兼容,物我并存,借物写心。即景生情,凭虚构象,在意与象通的艺术表现中,情意在先,通过想象把主观情感主动移入与之相对应的物象,将心与物、情与景沟通起来:那么,即景生情、凭虚构象、则是物有所触,心有所向,即引另一种感觉、形成异觉相通,亦真亦幻的意象。

明代李贽说:“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在画中形和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形是外在的、具体的、可为目之所见:神是内在的、会之于心、思而得之。形是身体、神是灵魂,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诗有画中态、画赋予诗以具体生动的形象,画有诗中意、诗给予画以丰满深厚的情韵。

水墨创意中的空间是一种抽象探索的笔墨表现,显示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所引起的

空间感。表现了宇宙万物和人的生命律动、节奏、创造出一个空灵的、气韵生动的,而又呈现出天人和一的艺术境界。

作者--马巨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