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审美文化专题练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现代文专题复习--审美文化专题练

2023-12-10 来源:乌哈旅游
 审美文化专题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审美文化的热点大都与审美文化的市场有关,早几年人们对于审美文化的市场化仍深感疑虑、心怀抵触,如今这种负面态度已日益被宽容、接纳甚至欢迎的正面心态所取代。人们已经逐步承认了市场在审美文化运作机制中存在的合法性,习惯了审美文化的市场策划和商业操作的程序,对审美文化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予以高度重视,并且在运作上形成许多创意。

小说与电影联动。现在小说创作很少像以往那样旁若无人、独来独往,而是采取与电影、电视联手闯市场的做法,或者是将热门小说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或者是将热播影视剧改写成小说,或者是在同时推出的小说和影视的两相照映中提升双方的人气,其结果则是相同的,那就是印数、票房和收视率的飙升。还有一个做法现在也越来越盛行,就是小说与电影结盟以“贺岁片”的形式占据市场。独树一帜的“冯氏贺岁片”已走过了十年历程,越到后来便越是借重文学之力而取得胜场。2003年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手机》票房达到5300万元,2004年根据赵本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天下无贼》将这个数字提高到8000万元,2007年根据杨金远的小说《官司》改编的电影《集结号》更创下了2.6亿票房的佳绩!而上述小说也随之不胫而走,一时为之洛阳纸贵。

商业戏剧应运而生。国内戏剧市场一直不太景气,这一低迷状态因商业戏剧的问世而得以扭转,“商业戏剧”因在戏剧内容和演出体制上以制造“卖点”见长而得名。戏剧内容的“卖点”包括戏剧的实验性和探索性,演出体制的“卖点”则是指邀请当红明星担纲出演,特别是后一点,可谓屡试不爽、无往而不胜。例如由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半生缘》,2005年在北京公演时请明星刘若英担任女主角,从而将原本不属常规戏剧观众群的刘若英的“粉丝”们吸引进了剧场,他们所表现出的过度热情使

1

这出本来不具商业潜质的话剧着实“火”了一把,在当年北京的戏剧演出市场中拔得头筹。另外,《琥珀》《最后一个情圣》《暗恋桃花源》等话剧,在素称口味挑剔的北京观众那里几乎是每演必火,也是巧妙运用明星效应的商业操作所致。

经典作品时尚化。如今重拍“红色经典”成风,一大批曾经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表现革命斗争题材的经典老片扎堆儿被翻拍成电视连续剧:《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红岩》……翻拍“红色经典“不能说没有道理,它是对于以往塑造人物形象和设计故事情节的“概念化”“公式化”弊端的一种逆反,采取的对策是走“人性化”“世俗化”的路线,将这些几十年来已在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心目中扎根的偶像真实的、日常的、人性的一面展现出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社会体制转型以来,中国审美文化总体上呈现出与市场经济相互接近、靠拢、渗透、交融的趋势。另一方面,审美文化的市场化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新的问题、矛盾和缺失。像如何在适应市场规律的同时尊重文化规律、审美规律的问题,如何保持审美文化的品味、格调趣味的问题,审美文化如何增强社会责任感、道义感的问题等,解决得并不很好。由此可见,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商品社会真正做到去除分化、优化整合,尚有待时日。

(摘编自姚文放《“审美文化”概念的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对审美文化市场化的态度逐渐走向正面,因而近来审美文化的热点大都与审美文化的市场有关。

B.小说与影视联动,以“贺岁片”的形式占据市场的做法,也可以促成印数票房和收视率的飙升。

C.商业戏剧制造“卖点”无往而不胜的做法,包括戏剧的实验性和探索性。 D.中国审美文化总体呈现与市场经济相互靠近融合趋势的同时,也出现了缺乏社会责

2

任感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即审美文化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被高度重视,在运作上形成许多创意。

B.文章第二段列举电影《手机》《天下无贼》《集结号》的票房数字,是为了证明小说可以借影视走红。

C.文章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中间部分从三个层面并列地论证了审美文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D.文章对中国审美文化市场化既做了肯定性的论述,也客观地指出了其带来的问题,体现了辩证思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在大部分小说创作与电影、电视联手闯市场,呈现出几种不同做法,虽然形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B.由张爱玲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半生缘》2005年在北京戏剧演出市场中夺冠,明星吸粉是主要原因。

C.展示出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偶像真实的、日常的、人性的一面,基本要走“人性化”“世俗化”的路线。

D.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商品社会不能真正做到去除分化、优化整合,中国审美文化的品味就无法提高。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A.强加因果,根据原文第一段内容“近年来审美文化的热点大都与审美文化的市场有关,早几年人们对于审美文化的市场化仍深感疑虑、心怀抵触,如今这种负面态度已日益被宽容、接纳甚至欢迎的正面心态所取代”分析可知,前后句没有因果关系。

C.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三段“戏剧内容的‘卖点’包括戏剧的实验性和探索性,演出体制的‘卖点’则是指邀请当红明星担纲出演,特别是后一点,可谓屡试不爽、无往而不胜”可知,“邀请当红明星担纲出演”才是商业戏剧制造“卖点”无往而不胜的做法。

D.“缺乏社会责任感”错,原文第五段“审美文化如何增强社会责任感、道义感的问题等,解决得并不很好”,是说社会责任要增强而不是缺乏。

(2)B.“是为了证明小说可以借影视走红”错误。原文列举几部电影的票房,不是为了证明“小说可以借影视走红”,而是证明了影视借重文学之力而取得胜场,说明了“小说与影视联动”带来的商业效应。

(3)D.条件和结果倒置,根据原文第五段“像如何在适应市场规律的同时尊重文化规律、审美规律的问题,如何保持审美文化的品味、格调、趣味的问题,审美文化如何增强社会责任感、道义感的问题等,解决得并不很好。由此可见,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商品社会真正做到去除分化、优化整合,尚有待时日”可知,“保持审美文化的品味”等问题解决好了,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商品社会才算真正做到去除分化、优化整合。 答案:

4

(1)B (2)B (3)D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是文化与美的结合,是对于文化高标准的要求。它要求我们的文化,

不仅有实用的价值、功利的价值,而且有精神的价值、审美的价值。所谓审美的价值,主要的是指能够满足下列几个面的要求:

②我们吃东西,不仅要吃饱肚子,而且要色香味。这色香味,就是关。我们穿衣服,有仅要御寒保暖、遮羞蔽体,而且要讲究款式、时髦等,这款式与时髦,也就是关。我们活着,我们生活的四周,无不处处充满美。爱美是人的天性,怎样满足人们的爱美的天性,扩大人类审美的要求,提高人类审美的价值,这就是审美文化所要研究的。

③真正美的东西,都是充满了感情的。面对美的东西,我们常常一往情深,或者一见钟情。而感情这东西,很奇怪,一方面,它是个人的,富有极端强烈的个性色彩,只有达到高度个性化的时候,它才是最真挚的。正因为这样,所以感情这个东西,常常是隐秘的,人与人之间难于传达的,所谓父不能喻之于子,夫不能喻之于妻;然而,另一方面,感情这个东西,却又最具有社会性、最要求普遍的传达,最需要人与人间的交流,这正是文学艺术作品受到广泛的欢迎的原因。文学艺术作品就是要把人们最

5

隐秘的、最个性化的感情,最广泛地传达到社会中去,公之于众,从而成为社会的心声。就这样,审美文化通过美的形象的塑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感情的重要途径。审美文化的价值,也就在于它能够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部《红楼梦》,沟通了人间多少沟通不了的感情!维系了多少年轻人各自隐藏在心里的梦!

④黑格尔说:“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可以说,所有人类的精神活动,无不带有自我表现的愿望在里,也就是说,人要在外在事物中,打上自己的烙印,刻下自己的痕迹,从而把自己表现出来。不过,这种要在外在事物中实现的自己,不是物理或生理的自己,而是每一个人在生存的历史中,所积累和积淀起来的人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人各不同,本质力量也不同,因而各人的表现就不同。但每个人都力图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出来,塑造为美的形象,则是一致的。所在者存,所过者化,我们⑤每个人都力图在世界的舞台上进行自我表现,从而创造了美,创造了文化。

这样,美和文化与生俱来,有文化的地方就有审美文化。但是,美和文化都不是固定的,而是时时处于创造之中,因此,审美文化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时时在发展和扩大之中。随着现代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的审美文化也必将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要求我们的文化有实用价值、功利价值、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

B.审美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爱美的天性,扩大人类审美的要求,提高人类审美的价值。 C.文化一经产生,美便与之俱来,审美文化也随之出现。

D.审美文化不是固定的,因而它促使美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变化。 2.读第3段文字,选取理解正确的一项

A.审美的内容常常指那些一往情深或者一见钟情的事和人

6

B.感情具有隐秘的特性,最真挚的感情是不能在人与人之间传达的

C.文学艺术作品能够达到传达交流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目的,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

D.《红楼梦》能帮助沟通人间沟通不了的感情,让年轻人的梦想成真。 3.第4段黑格尔的话中“冲动”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 A.人类带有自我表现的愿望的精神活动。

B.人们想在外在事物中打上自己的烙印,刻下自己的痕迹 C.每个人在生存的历史中,所积累和积淀起来的本质力量 D.带有自我表现愿望的人的精神活动。

4.根据文意推断下列不属于具备审美价值要求的一项是 A.贴近生活的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B.努力扩大人类审美的要求,研究审美文化。 C.加强思想修养,做到语言美,心灵美。 D.乐于帮贫济困。有奉献爱心。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