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新闻宣传的改善研究
李一冉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设备修造厂宣传部)
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对国有企业新闻宣传模式和效率都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要针对当前在新媒体队伍建设、方式方法、新媒体设施建设等方面深入分析国有企业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加以改善提高,为提升企业形象,打造过硬品牌树立良好形象。
关键词:新媒体;国有企业;新闻宣传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某一层面、某一局部的竞争,而是在各个层次上展开的整体实力的竞争,从更高层面上来讲,已经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国有企业新闻宣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门,对于树立国有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新媒体环境下对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要针对当前的不足和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完善,不断发挥新闻宣传的引领激发作用。
一、新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存在的不足1.宣传队伍不够稳定
企业普遍注重经济效益,对于业务和营销部门人员配备的比较强,但是对于宣传工作多为政工、办公室共同负责。有的同时还要负责组织人事、综合材料、党务会务、宣传表彰、人员考核、工资绩效等各项工作,在宣传工作上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随着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和裁汰冗员步伐加快,综合人员向业务部门和营销部门流动趋势明显,国企宣传队伍受到很大冲击,导致宣传干部数量进一步下降,人心不稳。国有企业普遍忽视对宣传干部文字功底、宣传技巧、网络应用等技能的培训提升,宣传人员新闻意识不足、媒介素养不高、文字功底不扎实、新媒体操作应用不熟练等问题较为突出,难以适应新时代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要求和挑战。在宣传实践中,不少宣传干部对企业的重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把握不到位,在可以深度挖掘的重点工作、先进人物方面,总结提炼不到位,写出的宣传稿件缺乏品质、热度和感染力[1]。
2.宣传工作业务水平不高
一些企业宣传思想相对保守,以完成项目宣传任务,获得企业效益为原则,对企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规律和网络新媒体传播规律认识不足,主动宣传的思维尚未真正形成。一些企业新闻发布明显滞后,选题策划能力不足,对宣传重点和亮点的把握不够准确。对企业典型工作、典型案例、典型人物策划、包装不够,宣传手段相对滞后,宣传话语相对陈旧,习惯依赖少数传统媒体,立体传播理念尚未有效落实,宣传力度和声势不够,制约了典型宣传的整体效果。一些企业宣传部门普遍呈现各种繁杂工作“一锅煮”的情况。宣传报道工作人员实际上将更多的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各种专项建设活动、人力资源建设、项目建设、材料起草及其他综合事务上,用于对外宣传报道的精力已经很少,只能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企业专业化宣传团队建设难以建立。
3.宣传工作与企业业务工作存在脱节情况
开展好企业宣传应是国有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任务,但多数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业务部门对开
32
展宣传工作态度消极,敷衍应付,宣传干部对业务工作不熟悉,力量严重不足,导致宣传效果受到很大制约。围绕业务发展培树典型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大型企业在挖掘、培养典型上做了一些工作,但效果还不明显,在全省乃至全国“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还不多。一些企业对培树典型的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对身边具有闪光点的人和事关注不够,挖掘不深。有的企业领导在思想上有误区,要求典型必须是“高大全”,有求全责备的想法,对普通企业工作人员某一方面的闪光点重视不够。企业推广典型的办法、渠道还不够多,宣传力度偏弱[2]。
4.新媒体工作发展不平衡
目前,一些国有企业新媒体平台包括企业微博、微信、新闻头条号、企鹅号等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从整体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自媒体原创作品较少,以转发和改变其他企业平台内容为主,有的内容更新不够及时,有的与群众缺乏互动;二是专业化团队建设不平衡。除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外,还有部分企业没有建立新媒体团队,仅靠个别工作人员单打独斗,新媒体工作室建设推进滞后。三是平台类型不平衡。新媒体以企业单位平台为主,宣传报道工作人员以企业工作人员身份开通的自媒体平台稀少,且缺乏影响力,难以培育为企业发展代言的网络大V。部分企业在新媒体建设上过分依赖外包服务,自身的力量比较薄弱。
二、新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新闻宣传的改善策略1.建立企业“大宣传”格局
落实“谁负责项目谁宣传”的宣传责任制,按照职能分工,国有企业各部门理应负责自身领域的新闻宣传工作。建立以宣传部门为联络人的企业“大宣传”格局,以企业目标责任制考评办法为参考,用好用活考核指挥棒,充分调动各业务部门和全体国企人员参与检察宣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不断加强和改进国企新闻宣传工作。更新宣传理念,改进宣传手段。要积极引导各级企业充分认识,做好宣传工作对于巩固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主动宣传”、“立体传播”的理念,密切媒体联络,改进宣传方式,突出宣传重点,加大新闻发布,提升宣传工作的针对性。要放低宣传姿态,软化宣传话语,改变过去在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存在的模式化、套路化倾向,善于寻找平凡岗位、凡人小事体现的闪光品质和高尚人格,善于讲述鲜活生动的企业奉献实干故事,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亲近的表现形式,挖掘、塑造有情怀、有温度、有感染力的企业新形象,持续提升国有企业的影响力和权威性[3]。
2.大力加强国有企业新媒体建设
企业要以新媒体建设为龙头,加强理念创新、表达创新、管理创新,善于统筹运用图片、视频、音频、H5、VR等新媒体表达方式,
图书档案与影视文体
提升企业新媒体原创策划、包装推广、互动服务水平。鼓励企业要均衡推进各地“两微一端”建设,引导后进企业坚持“内容为王”,增加原创比例,提升工作品质;推行企业新媒体集约化管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建新媒体工作室,依托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优势,打造分工专业的新媒体团队,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要有重点的引导企业骨干以企业工作人员身份开设自媒体,不断壮大我企业主流舆论宣传阵营。同时,要加强企业自媒体自身力量建设,解决过于依赖聘用人员和外包服务的问题,把工作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3.及时改进宣传手段
企业要积极引导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做好宣传工作对于巩固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效益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主动宣传”、“立体传播”的理念,密切媒体联络,改进宣传方式,突出宣传重点,加大新闻发布,提升宣传工作的针对性。要放低宣传姿态,软化宣传话语,改变过去在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存在的模式化、套路化倾向,善于寻找平凡岗位、凡人小事体现的闪光品质和高尚人格,善于讲述鲜活生动的企业奉献故事,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亲近的表现形式,挖掘、塑造有情怀、有温度、有感染力的企业工作人员新形象,持续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和市场口碑。
4.扎实做好培树典型的工作
一是抓基础,立足国企实际“选”典型。坚持立足新时代发展背景和国企发展实际,多视角、全方位挖掘各类先进典型,克服求全责备思想,从工作一线和基层前沿挖掘事迹感人、精神可贵,能够代表国企队伍形象的先进典型。二是抓培养,科学谋划“育”典型。着力
142.
[4]高妍.关于新闻宣传对企业的重要性及途径的探究[J].商,2016(20):205.:6-7.
[3]吕楠.新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新闻宣传的改善[J].科技资讯,2017,15(18):140-
在强力宣传和重点培养上下功夫,切实强化对典型的科学培育,使先进典型队伍得到不断壮大,典型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不断得到升华。通过各种渠道集中开展先进典型宣传活动,使人人身边都有典型可学,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先进典型。不断强化对典型的优先培养和使用,对一些有发展潜质、符合工作需求的先进典型,适时提安排到更重要的工作岗位,加以锻炼,促其发挥更大作用。三是抓推广,注重示范“用”典型。不断强化对先进典型的管理和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典型的个体效应不断升华为群体效应。适时组织宣讲活动,让典型现身说法,面对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介绍经验、宣讲事迹、解答疑问,与群众互动交流,使先进典型的事迹更加深入人心,影响力进一步扩大[4]。
总之,新媒体环境下,国企要加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阵地意识、弘扬主流文化,把企业效益、企业形象和新闻宣传紧密结合,确保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逸丹.浅谈传统媒体如何利用新媒体优势做好宣传工作[J].中国传媒科技,2017(05):86-87.
[2]吴少勇.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2014(07)
(上接34页)
分析后,本文提出以下三个措施,推动广府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文化认同感
政府教育部门可以结合广东地区的校园教育,把广府文化融合到教育中,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让青少年们从小学习广府文化,接受广府文化的熏陶,增强对广府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社区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加居民了解广府文化的渠道和方式。此外,拓宽宣传途径同样必不可少。针对目前宣传形式单一、老旧的问题,不妨在新时代下结合新兴文化潮流,如新媒体等方式进行多途径传播。
(二)以政策促发展,提高文化创作积极性
以政策为主导,严抓落实,积极开展广府文化普及工作,促进广府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促进文化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进而保护广府文化创作者的知识产权,提高文化创作者的积极性。另外,政府文化保障部门应积极行使地方立法权,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弘扬和传承传统优秀广府文化,确保广府文化能够健康有序发展。
(三)增加经费投入,打造文化产业链
由于发展历史悠久,广府文化具有传统性和保守性的特点,广府文化品牌效应不明显,而时代的发展是不断前进、推陈出新的。因此,广府文化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需要政府文化部门增加经费投入,支持鼓励广府文化创作者,以保护他们的文化作品。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广府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基础性文化建设,而且能够促使广府文化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文化想要不断发展和创新,离不开经济方面的支持,还需促使其形成产业品牌,丰富其文化内涵,扩大其影响力,形成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文化的力量根植于民族的
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为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促进粤港澳地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国内外文化不断发生冲突的当下,需要粤港澳大湾区打开价值多元化的文化产业交流圈,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吸收、学习优秀的外来文化,促使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陈伟明. 区域传承与海外传扬——广府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J]. 中国发展. 2007(01): 89-92.
[2] 王克群. 广府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9(02): 80-82.
[3] 霍小光,张晓松,周强. 习近平出席开通仪式 并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J]. 珠江水运. 2018(20): 23-24.
[4] 李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及展望[Z]. 201813.
[5] 祝爱华,钟嘉毅. 弘扬广府文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协同发展[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12-14.
作者简介:
翟转弟(1998—),女,广东东莞人,2016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在读;
陈喜华(1985—),男,广东潮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计算机应用;
黄海宁(1991—),女,广东广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基金项目:
2019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S201913714029),2018年广州工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xj201913714090)。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