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农超对接"的新发展
2023-01-05
来源:乌哈旅游
第25卷 第4期 2013年8月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5(4):70—73 Aug.2013 文章编号:1002—2090(2013)04—0070—04 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农超对接’’的新发展 郝文艺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庆1633 19) 摘要: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渠道中广泛存在环节多、损失大、成本高等问题,将“农超对接”现代流通方式引入农产品流通领 域,可大大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立足“农超对接”发展的客观实际、结合国家号召,开展“农超对接”的有关政策要求。采用对比 的方法,评价了目前农产品流通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的优势,研究架构了社区农产品专业超 市的基本组织模式,最后提出了我国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发展出路。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渠道;农超对接;社区超市;专业超市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Professional Supermarkets of Community Agricultural Produets:New Development of Link between Farmers and Supermarkets Hao Wenyi (College of Economics&Management,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 163319) Abstract:At present,there widely exists some problems as high costs,high losses and too many links in the circulation chann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hina.Link between farmers and supermarkets was a modem circulation way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irculation,which could improve the efifciency greatly.Based on the objective reality and combined with the national relevant policies,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product circulation patterns and their problems were evaluated by the comparative methods and the advantages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supermarkets of community agricultural produets was analyzed and theis basic organization pattern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development outlet was proposed. Key words:agricultural products;distribution channel;link between farmers and supermarkets;community supermarket;professional supermarket 从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两头”来看,在空间上 相互分离的农村家庭和城镇家庭分别是农产品流通 的起点和终点。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接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农超对接”试点工 作。“农超对接”是超市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 业合作社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发展农产 品从基地到超市的直接流通方式,是农产品流通方 式的创新和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然而,由于农户 任制,但是由于现代家庭组织规模小,并存在着继续 小型化的趋势,因此单个家庭提供的农产品数量和 单个家庭消费的农产品数量在整个市场上占的比重 很小,对市场价格不具有任何影响能力。如果没有适 当的组织形式对起点和终点加以衔接,难以实现正 或合作社规模小、起点低,相对于超市经营的标准化 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农超对接”仍然面临诸多障碍。 在超市强势话语权下,超市开出的条件让很多农户 常的农产品流通。为了将农村生产活动与城镇大市 场对接起来,尽量缩短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商务 部、农业部于2008年底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超对 收稿Et期:2013—02—16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研项目(HNK10A一13—06 o 和农业合作社难以承受,本应是“农超对接”受益方 的农户和合作社抱怨不断。这种不公平的感知进一 步降低了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使得“农超对接”的惠 作者简介:郝文艺(1977一),男,讲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现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农产品流通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第4期 郝文艺: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农超对接”的新发展 71 农惠民政策大打折扣。因此,探讨“农超对接”的新思 路、新方法,真正实现“农超对接”的惠农、惠民政策, 显得格外重要且迫切。 产品的供需平衡。近几年来,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流 通环节的初加工、简单包装的产品数量虽有增长,但 所占的市场份额仍然很小,这导致了流通环节的利 润主要来源于市场间的差价而不是加工增值。目前 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一般都在90%以上,加工食 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为80%。而我国农产品加 工率只有20%~30%,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 重不到30%嘲。从销售数量和比例来看,2008年对中 1 当前主要农产品流通模式及存在问题 农产品的流通主要有3种组织形式。一是批发 市场,二是合作经济组织,三是“龙头企业+农户”和 “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但是不同组织形式的流 通体系均有缺陷[21,目前的农产品流通渠道表现为以 农业批发市场为主、多组织形式并存,农产品物流运 作模式比较复杂,从农产品生产者到农产品最终消 费者的流通过程中,流通渠道多种多样,流通节点比 较多,典型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如图1所示[31。 农户 图1典型的农产品流通渠道 Fig.1 Typical circulation chann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由于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要经历农 户、生产服务层、流通服务层、消费服务层最终才到 达城镇家庭,系统运作的主体层次较多、“四流”(商 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协同效应缺乏、电子商务 应用滞后,导致农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从 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户经营规模小、市场意识低下,缺 乏统一规划,经营不稳定;参与生产服务、流通服务 的企业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技术落后,这大大限 制了对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的 运输半径和交易时间。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产品流 通渠道中80%以上的产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 形式为主,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 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0%~25%左右,而发达国 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蔬菜水果物 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t4]。同时,我国目前农产 品的交易主要是对手现货交易,由业主和客户互相 叫价进行交易,导致批发市场价格波动大,不利于农 国连锁超市的调查数据,连锁零售企业水果和蔬菜 占生鲜销售的比例分别为23.7%和22.1%网,可见, “农超对接”还没有占据主导位置。相比发达国家,我 国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模式较为单一, 物流配送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物流成本居高不 下、物流环节损失严重,更难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达到标准,这成为我国连锁超市的发展瓶颈 ,也导 致我国通过超市直接销售的生鲜农产品比例明显偏 少。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购买果蔬农产品的主要 渠道仍然是农贸市场,而美国生鲜农产品的 80%~90%,日本、亚太地区生鲜农产品的50%~70%, 英国生鲜果蔬的50%,法国蔬果的60%都是经由超 市销售给消费者,而我国只有15%左右[81。 2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的优势 威廉姆森指出,决定交易特性的有三个要素:资 产的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发生的频率。由这三个 特性要素组合而成的交易特性决定了“交易一协约” 的方式和协约关系中应该采用的组织管理结构。“农 超对接”模式联结生产端和销售端,具有以消费者需 求为导向的交易特征,交易频率高、资产专用性较强 且存在可控的不确定性,应采用混合治理模式嗍。农 超对接减少了流通环节、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成本、提 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减 少经营及交易风险,超市正在取代传统的农贸市场, 逐渐地成为农产品零售的主要渠道。而社区农产品 专业超市,则更具有优势和特色。一方面,随着城市 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规划建设使城市居民由 市区向郊区迁移,居民小区与商业中心的距离13渐 拉大。另一方面,相对稳定的商业布局和商圈为小型 超市赢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与大型超市相比, 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经营模式给社区超市带来了发 展优势㈣。 与批发市场相比较,社区超市的便利性、卫生状 况、质量保证性(新鲜程度)、初加工能力明显占优 势。社区超市的位置坐落于居民小区内,可以最大程 72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第25卷 度方便居民消费者购买,甚至可以送货上门,这相比 于大多位于城郊的批发市场是巨大优势。社区超市 配备的工具和设备具备简单的初级产品加工能力, 如净菜、简单包装、简单配菜等服务,是批发市场不 具备的功能,也是流通价值增值的一个途径。而社区 超市由于与居民社区的物理距离比较近,并且可以 在小区居民中雇佣员工,这更加拉近了“店一客”心 理距离,使交易关系“更加融洽”。 与传统的大型超市相比,社区超市所具有的成 组织或龙头企业的支持。农户可以将产品集中于合 作组织或龙头企业,然后由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交 付社区超市,社区超市再将农产品(经简单加工)交 付给传统超市、团体购买者、餐饮企业和家庭消费 者,其中社区的城镇家庭是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最 为关注的最终消费者。当然,有实力的社区农产品专 业超市还可以与农场直接合作或自建农场,中间省 去与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的交易环节。社区农产品 专业超市的基本组织模式如图2所示。 本优势主要体现在门面租金相对于中心商业区的大 型超市要低得多,另外由于社区超市贴近居民生活 区,规模相对较小,所需门面设计和宣传费用较大型 超市低,从而使宣传成本下降。虽然社区店的便利性 没有明显增加,但是由于社区农产品超市只销售农 产品,其专业性更强,并且可以提供配送、定制服务, 这是传统大型超市不具备的能力。与专业性相匹配 的是区农产品超市可信度更高,产品的卫生质量、新 鲜程度等也更有保障。社区超市的加工设备、设施也 会比普通超市更专业,对消费者的最后食用提供便 利。 当然,也要注意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在经营中 可能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对投资和成本须仔细测算, 包括建店投资、装修、购买加工设备、工商税务、人 工、水电、仓储、运输等。二是经营风险,一方面由于 农产品鲜活易腐性的特性,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包 含生产性活动,这要求农产品流通组织要进行比工 业品流通更具生产性且有更强的资产专用性的投 资,另一方面信息的重要性和时效性也强于工业品 流通,就要求经营者在信息搜集、传递上进行更多的 投资。加之社区超市只经营农产品,品类的单一性也 可能导致巨大风险。三是对地产产品与外进产品的 平衡,各个品类不能全部满足。由于社区超市的主要 产品来源是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超市本身必须依 靠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能够提供的产品进行经营, 只有少部分必要的产品采自批发市场(产地或销 地),因此社区销售的品类受限,小宗产品难以提供, 可能会影响部分消费者的购物场所选择。四是消费 者的认知与消费模式的转换。即对社区超市的农产 品销售模式需要消费者一段时间的认知,加之消费 者可能存在一些隐性的转换成本,使得社区超市的 认可上存在一定难度。 3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的基本组织模式 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在很大程度上仍要有合作 图2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的基本组织模式 Fig.2 Basic organization mode of professional community agricultural supermarket (1)“农户+农民合作组织+社区超市”模式。相比 于单体农户来说,加入合作组织后农户的生产目的 性更强、风险更低。农户的联合有利于扩大生产规 模,形成规模效应(农民与合作社的利益是一致的, 合作社本身可以是农民自发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组 织),在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化、专业化运作下,可以获 得保证农户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社区超市与 合作组织的合作,减少了交易次数、提高了交易效 率,能够保证产品的标准化。但是目前来看,“农 户+农民合作组织”普遍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因此 这种模式要求合作的各方能够完全按照约定组织生 产、运输和销售,以加强合作的稳定性、可靠性。 (2)“农户+龙头企业+社区超市”模式。农业企业 与农户之间,通过契约来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流 通模式相对稳定,有效降低物流活动交易成本,减少 农户的市场风险。对于社区专业超市来说,产品质量 的控制得到保证,并且龙头企业还能够为社区超市 提供定制服务,提供按照社区超市的标准生产半成 品,由于杂质等的运前剔除,大大提高运输效率。但 此种模式要求社区超市必须有足够市场影响力,在 合作中有较强的谈判能力,能够主导(至少能够约 第4期 郝文艺: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农超对接”的新发展 73 束)龙头企业按企业标准进行生产。 (3)“农场+社区超市”模式。这种模式较前两种 模式的稳定性更好。农场可以按照社区超市的需求 进行农产品的生产,社区超市可以对生产全程进行 区超市的发展离不开营养配餐和“半成餐”等特色服 务,因此培养懂得营养配餐的专业人员是人才培养 的关键环节。 质量管理和干预,保证产品的标准和安全。如果是自 建农场,还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种合 5结论与展望 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模式有扁平化、专业化、连锁 作模式中,双方信息沟通性强、关系密切,更有利于 化变革趋势,这些变化的动力来自于农产品流通渠 稳定、持久合作。但此种模式的初期投入资金较大, 管理难度和复杂程度增加,需要超市企业具有较强 的管理经验和能力。 4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的出路 (1)建立稳定的“农一超”合作关系。鼓励双方以 稳定、公平、公正的契约方式相互约束,增加相互的 支持力度、降低“农超对接”过程中的执行成本,从而 提高农户和社区超市在参与农超对接中的合作意 愿,减少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 (2)加强质量监管。产品质量是保证企业持续经 营的基础,社区超市只有不断强化产品质量保证才 能生存下去,这就要求一方面要注意产品来源,保证 源头可靠,另一方面要注重运输、储存与加工环节, 避免二次污染。 (3)开展电子订购。现有农产品流多为具有五层 结构的系统,交付成本高、时间长且受限。而多数农 产品商务网站不具备网上交易功能,电子商务应用 滞后,极大地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据不完全统 计,2012年度我国居民网络用户已达3.1亿户,网民 达到6.7亿人。随着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农产品流 通也势必走向流通网络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发达的 网络使电子订购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进行,消费者根 据自身要求登陆社区超市网站订购需要的农产品, 社区超市根据电子订货系统信息进行相关处理(如 备货、送货等)。 (4)提高服务水平。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的制胜 法宝之一是迅速、便捷、高效的综合服务能力,这是 超市与社区消费者建立伙伴型交易的重要保证。伙 伴关系本身意味着较长时期的合作,只有不断强化 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充分重视“客一商”关系,才能 在变化的市场中赢得更多机会和成长空间。 (5)加快人才培养。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需要服 务人员、加工技术人才、网络人才以及餐饮配餐人 才。目前来看,懂得营养配餐的专业人员较少,而社 道内部作用机制。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是典型的“农 超对接”模式,大大缩减了农产品流通环节,具有明 显的“扁平化”特征,符合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变化趋 势的要求,因此有理由相信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但是本文只从农产品 流向一个角度对社区农产品专业超市进行了研究, 实际上该模式具有“消费者、农民双重导向”的特征, 既关心农民的切身利益,又考虑消费者权益,在未来 的研究中要加强“消费者、农民双重导向”的研究,如 结合消费者与农户的“订单链接”等方式,从供应链 角度,将农产品专业超市作为“中轴”,围绕“上游”供 应商——农场、农户或农民同“下游”消费者——城 镇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共同构筑城镇农产品供需平 台——农产品专业超市。 参考文献: [1]李莹,陶元磊,翟印礼.“农超对接”生发机制理论探析 [J].农村经济,2011(10):95—98. [2]李大胜,罗必良.关于农产品流通的若干理论问题[J].南 方农村,2002(1):30—32. [3]邓若鸿,陈晓静,刘普合,等.新型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 协同模式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7):59-65. [4]李正友,龙文军.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探讨[J]_安徽农业 科学,2006,34(20):5401—5403. [5]殷延海.基于“农超对接”模式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策 略[J].改革与战略,2012(2):95—97. [6]刘晓峰.农超对接模式下农户参与意愿的实证研究[J]_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5):116—121. [7]朱晓琳,王新利.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选择 分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2,24(3):103—112. [8]周树华,张正洋,张艺华.构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 链的信息管理体系探讨[J].管理世界,2011(3):1-6. [9]罗必良,王玉蓉,王京安.农产品流通组织制度的效率决 定:一个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问题.2000(3):26—31. [1O]施玉梅.社区超市的生存优势和经营策略研究[J].改革 与战略,2011,27(3):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