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佛教与唐代世俗社会关系初探

佛教与唐代世俗社会关系初探

2023-04-10 来源:乌哈旅游


佛教与唐代世俗社会关系初探

【摘要】唐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发晨的黄金时期,也是佛教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期,佛教分为众多宗派,完成了佛教的本土化转变,并对社会各阶层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随着印度佛教的衰落,中国此后渐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

【关键词】唐朝;佛教;宗派;本土化;世俗社会

1 佛教初传中国

关于佛教初传中国,众说纷纭。有秦始皇四年室利防等十八人来化说,有汉武帝元

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讨匈奴时得金人,安置于甘泉宫之说,还有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图经之说。然在诸说之中,以“汉明感梦、永平传法”之说最为著名。梁代慧皎《高僧传》记载:“汉明帝梦一金人于殿廷,以占所梦,傅毅以佛对。帝遣郎中蔡情、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情等于彼遇见摩腾、竺法兰二梵僧,乃邀还汉地,译《四十二章经》,二僧住处,今洛阳门白马寺也。”因此,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并被后世佛教弟子尊为“祖源、释源”,而《四十二章经》也就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

虽然此说不能证明佛教传人的最早时间是否是汉明帝永平十年,但根据史料记载,这件事情是真实的。因此,现在学界也大都倾向于佛教是在两汉之际传至我国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传入我国是指传入中原汉族地区。实际上印度佛教至少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就向北经大夏、大月氏等国,再东愈葱岭而传到我国西北部的龟兹、于阗等地区,并由这些地区进一步向中原内地传播。

2 隋以前的佛教

笔者以为。在隋唐以前,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模式还主要停留在译经层面上,还未形成中国自己的特色。从东汉末年至隋朝的几百年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以译经传教而著名的佛学大师。如东汉末年,安息国僧人安世高于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经西域来到洛阳翻译佛经,二十余年间共翻译出《安般受意经》等小乘佛教经典95部115卷。月支国僧人支娄迦谶也来到洛阳,于东汉灵帝光和中平年间译出《般若道行品经》、《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等14部27卷。三国

时期,来自天竺、安息、康居的僧人,如昙柯迦罗、昙谛、康僧铠、支谦、康僧会等,分别来到洛阳和建业弘法、译经,并翻译制定佛教戒律,为汉地佛教走向规范化开了先河。

东汉末年,佛教刚刚传入,只在上层少数的王公贵族之间传播,未在民间兴盛。这是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军阀混战,民风尚武,加之又是一种外来的宗教,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全然不同,故佛教只被看作是与当时流行的黄老神仙方术的同类,并没什么差别。《弘明集后序》中说:“汉魏法微,晋代始盛”。意思是说,汉魏时期,佛教在中国内地影响薄弱,到了晋代,佛教才开始兴盛起来。这是由于魏晋时期,尤其是东晋,士大夫提倡清谈,尚老庄的“贵无”思想,而佛教又是宣扬“四大皆无、一切皆空”思想的,与当时玄学不谋而和。很多清流名士与名僧交友往来,共同探讨玄学与佛理,从而促进了外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隋朝时期是佛教发展史上的承前启后重要时期。文帝、炀帝均大力提倡佛教,广建寺院和佛塔,佛教与普通民众的关系也日益紧密,佛教中的很多观念也得到加强。比如对于儒、佛、道三者之优劣,《隋书》卷七七《李士谦传》中“谦日: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在隋朝处于中心地位,这与统治者的重佛轻儒,大力提倡佛教是分不开的。

3 唐朝在佛教发展史上的地位

唐代即隋之后,很重视对佛教的整顿和利用。观唐朝各帝,除武宗在会昌二年到五

年,命令拆毁庙宇,勒令僧尼还俗外,其他各帝均对佛教加以扶持和利用。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就在京师聚集高僧,立十大德,管理一般僧尼。太宗即位之后,十分重视佛经翻译事业,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促进了当时佛教的发展。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大量佛经、佛像等,由于文成公主在藏族同胞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因此,她所带去的佛经、佛像更是被藏族人民视为圣物,极大促进了藏地佛教的发展。贞观十九年,玄奘取经归国,得到太宗的礼遇,他以深厚的学养,作精确的译传,给当时佛教界以极大的影响。武后为神化自己代唐建周、夺取政权的合法性,更是大力提倡佛教,在全国各地建立佛寺,使佛教和政治的关系益加密切。

正是由于帝王们的支持,加之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繁荣,中外交流频繁,人们思维活跃、积极进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佛教在唐朝迅速达到了它的极盛时期。而且唐朝佛教的兴盛,不仅仅只是对以前佛教发展的总结和升华,更有对最新外来佛教的吸收和借鉴。此时期,佛教的本土化已基本完成,而且分为众多宗派,如天台宗、三论宗、慈恩宗、律宗、贤首宗、密宗、禅宗等。宗派分立,极大促进了佛教的传播。由于唐朝时期,地域广阔,风俗各

异,而且社会分层严重。因此分立宗派对佛教扩大在社会各阶层中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4 佛教对唐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4.1政治方面。任何一种宗教如果想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否则,就永远难以在全社会普及、发展。佛教在唐代一度达到鼎盛,由此推知,它在统治阶层的影响也一定是不容小觑的。再加上佛教叫人们重业报、行善果,对疏解人们的情绪、缓和社会的矛盾方面意义非凡,最高统治者当然深知其中的道理。

严耀中先生指出:“唐代内侍省官员奉佛者甚众。其中不乏巨珰。”由于宦官主要负责皇室的饮食起居,与皇权关系密切。因此其对佛教的信仰自然对皇室甚至当时政局都有着重大影响。如起于玄宗朝,宠遇于肃宗,且在代宗朝立有军工,死于德宗贞元五年的宦官孙常楷,不惜耗费巨资于泾阳县建立伽蓝。不过,由于唐朝各帝大部分都奉佛,因此宦官奉佛也有邀宠的目的。

4.2经济方面。寺院经济在唐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大寺院都拥有大量的田产和财物,通过田租、免税和高利贷每年都能获得大量的收入。《天童志》卷八卷九载,浙江天童寺田产达13000亩,“跨三都五县,有庄三十六所”。因为寺院田产是免收国家租税的,所以大量普通百姓租种寺地,逐渐沦为寺户。世世代代为寺院从事经济生产活动,而寺院也可从他们身上收取较大的租额。此外,寺院的经济活动还包括出租农具、粮食加工机械、借贷农作物、农产品等,并出售人们衣食住行等生活所需的各种物资等

隋唐时期,官府的赐给和信徒的布施仍然是寺院经济的重要来源,而且笔者以为,寺庙田产主要都是依赖于统治者的赏赐。唐高祖在武德八年一次就赐给少林寺地40顷。唐玄宗逃难城都时,也一下子赐给大圣慈寺1000亩。《旧唐书)卷一百一《辛替否传》载道:“今天下之寺盖无其数,一寺当陛下一宫。壮丽之甚矣!用度之过矣!是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陛下何有之矣!”,因此,武宗的灭法也就不仅仅是因为他宠信道教,实是由于寺院经济的恶性膨胀与世俗地主阶级的利益产生矛盾,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所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