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遗产
一.亚当·斯密与看不见的手
1.15世纪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⑴.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富来自流通领域。
⑵.要实现国家财富的增长,就必须使本国劳动者处于贫困状态,即所谓的
“民穷国富”。因此,他们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2.斯密“富国裕民”主张
⑴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⑵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
⑶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3.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⑴.对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
①科学性。第一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概念;认为商品具有使用
1
财
价值和交换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
②局限性。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⑵.劳动价值论是二元论
①科学性。正确揭示了价值的源泉,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所决定的。
②局限性。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交换价值决定的。
4.斯密的劳动与分工理论
[1]主要观点
①国民财富的增长,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分工。这是因为:其一,分工能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巧和劳动熟练程度;其二,分工能免除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的时间损失;其三,分工有利于机械的发明和使用。
②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应取消一切限制市场和交换的措施,自由放任的政策。
⑵简要评析
①看到了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这是难得可贵的。
②但他颠倒了分工和交换的关系。实际上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2
5.斯密关于市场的作用与自由放任政策的基本观点
⑴基本观点
①认为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富国裕民”他认为增加社会财富的途径,一是扩大社会分工,二是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而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就必须反对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让每个人自由地参与市场活动。
②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的过程中,人们会受到“看不见的手”的指导,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市场,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就是自由竞争。
③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认为扩大市场范围,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才能更好地实现国民财富的增长。同时,他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国家的职能只限于保卫本国不受侵犯、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以及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三个方面。
⑵评析
①科学性。认识到市场通过供求、竞争和价格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积极作用,这有助于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局限性。未能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缺陷,单纯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分配不分等问题。
6.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
⑴主要观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 本国的全
3
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然后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别国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⑵评析:这一学说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性。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且某一种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二.大卫·李嘉图与比较成本理论
1.劳动价值论。
⑴极力主张发展生产力,增加国家财富。
⑵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
⑶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
⑷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极大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2.李嘉图理论的破产
⑴由于李嘉图把商品生产看成永恒的,所以他无法理解价值所体现的商品生产者之间关系的特殊性。
⑵由于解决不了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以及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规律之间的矛盾,李嘉图体系最终走向了解体。
4
3.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⑴主要内容
①李嘉图认为,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
②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⑵评价
①积极作用: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局限性: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带来严重危机。
专题二.马克思经济学的伟大理论
一. 马克思与《资本论》
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条件
一. 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暴发,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为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5
一. ⑵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一. ⑶空想社会主义的主张,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一.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
一. 最初动因: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困难,以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 ⑴收集资料和初步研究阶段。
一. ⑵写作和出版《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 ⑶修改、出版阶段。诞生的标志是《资本论》的发表。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1.商品理论
⑴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⑵基本属性
①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种类的物品具有不同的有用性,同一物品的使用方式也是多方面的。它构成了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商品劳动者相互交换的量了比
6
例,是商品所特有的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就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⑶交换价值
①含义: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了比例。它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②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的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货币产生以后,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即价格。
⑷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①具体劳动: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
②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③意义:不仅科学揭示了价值的源泉,是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⑸商品的价值量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7
②在同样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比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大。
⑹.货币理论
⑴含义: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⑵产生: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必然结果。
⑶形式: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
⑺.价值规律理论
⑴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
⑵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⑶作用
①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②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实现优胜劣汰。
2.剩余价值理论
8
⑴含义: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⑵剩余价值的产生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⑶剩余价值的实现
①产业资本的循环。
②产业资本的调整。
③社会化生产顺利发展的条件。
⑷剩余价值的分割
①产业工人创造的价值要在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
②农业雇佣个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割。
⑴揭示了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⑵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题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
一.罗斯福新政
9
1.背景:1929-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之长、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这次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
2.主要内容:整顿金融业;恢复和稳定农业;恢复工业;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
3.影响
⑴缓解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和垄断组织相结合的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以形成。
⑵“以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为美国此后连年加剧的通货膨胀和扩大的财政赤字播下了种子。
⑶对其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刺激了凯恩斯经济学的产生。
二.凯恩斯革命
1.内容
⑴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轻型敌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有效需求不足最终会导致经济危机。
⑵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
2.影响: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经济危机具有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10
3.实质
⑴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又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⑵目的是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⑷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作用是有限的。
三.西方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模式
1.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⑴主要特点
①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
②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
③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
④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高、流动性大,就业压力大。
⑵原因:主要是受其传统的自由主义和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等因素的影响。
11
⑶评价
①积极作用是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好处是在于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
②弊端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两极分化。
2.德国社会经济体制
⑴主要特点: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的结合,强调社会保障。
⑵原因:主要受“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和战后英美占领当局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⑶评价:
①积极作用是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提高效率,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②弊端是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大大削弱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3.西方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模式的相同点
⑴都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
⑵在经济运行中,都以市场竞争作为最基本的调节手段。
⑶国家调节经济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
12
专题四.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初期探讨
一. 列宁与新经济政策
一. 1.新经济政策
一. ⑴主要内容
一. 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一. ②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
一. ③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一. ⑵实施意义
一. ①巩固了工农联盟。
一.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
一. ③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一. 2.合作社计划
一. 通过建立一批示范性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场为样本,推行以农业公社为主的各种农业集体经济形式。列宁认为: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只能通过社会主义 汉字化的方式才能完成;土地国有是苏
13
俄小农经济走向社会主义的前提,农业合作社则是实行土地国有后个体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然前提。
二.中国社会主义初期
1.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
⑴毛泽东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认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义国家;第二步,在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础上,使革命向前发展,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指1919年-1949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革命)时期是指1949年-1956年。
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社会主义改造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的“三大改造”(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论十大关系》
⑴背景
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进入了社会主义。
②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党内和国内遇到的挑战,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弊端,从而使我国对待苏联的经验的
14
态度上由过去的“以俄为师”转为“以苏为鉴”。
⑵中心思想((即社会主义的建设方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⑶调动国内外的积极因素: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外、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⑷协调比例关系
①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
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
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
⑸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
①正确处理国家、单位和生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的关系。
②正确处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
⑹向外国学习:正确对待外国经验,洋为中用,对于加速本国发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题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及其意义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⑵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标志。
⑶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的发展。
2.意义
⑴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
⑵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1.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⑴重要内容:做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的决定。
⑵重要思想: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发展方向。
16
⑶意义:打破了我国过去由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市场调节的发展打开了缺口。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⑴重要内容: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的实施。
⑵重要思想: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⑶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3.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⑴重要内容: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⑵重要思想:改革以城市为重点,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要求。
⑶意义: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4.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
⑴重要内容:提出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⑵重要思想: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7
⑶意义:对我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5.2002年《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
⑴重要内容: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⑵重要思想:将“三个代表”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提出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社会小康社会。
⑶意义:指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前进方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根本走向;指明了中国在新世纪的光明前途。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目前成就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围绕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这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加快改革,使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逐步建立起来。
⑴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 业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基本形成。
⑵在一般商品市场继续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发展加快;随着我国价格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增强。我国统一开发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开始形成。
18
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
2.目前问题
⑴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
⑵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行业垄断、地区封锁依然存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⑶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薄弱,宏观调控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⑷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初次分配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再分配的调节措施不完善。
⑸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
⑹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3.改革发展的目标
⑴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制度保障。
⑵健全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就业,规范分配,实现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良好的环境。
⑶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
19
⑷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
⑸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⑹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力度,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