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2019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文)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文)试题 解析版

2021-11-19 来源:乌哈旅游


绝密★启用前

陕西省汉中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文)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Axx1,B0,1,2,则AB( )

A.0,1,2 B.0,1 C.1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交集计算法则得到答案. 【详解】

集合Axx1,B0,1,2,则AB0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交集,属于简单题. 2.1i2( ) A.2i B.2i

C.1i

【答案】A 【解析】 【分析】

直接展开得到答案. 【详解】

1i21+2i12i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计算,属于简单题.

3.已知a1,2,b2,y,若ab,则y的值是( A.-1 B.1 C.-4 【答案】C 【解析】

D.0

D.1i

) D.4

1

【分析】

直接利用向量平行性质得到答案. 【详解】

a1,2,b2,y

aby4y4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平行,属于基础题型.

4.若角是第四象限角,满足sincos15,则sin2( )

A.

2425 B.2425 C.

1225 D.1225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利用任意角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sin2的值. 【详解】

解:∴角满足sincos15,平方可得 1+sin2125,∴sin22425,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属于基础题. 5.设实数ab0,c0,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正确....的是( ) A.0ab1 B.cacb

C.acbc0 D.lnab0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4个选项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2

解:由于a>b>0,

a1,A错; babababab

当0<c<1时,c<c;当c=1时,c=c;当c>1时,c>c,故c>c不一定正确,

B错;

a>b>0,c>0,故ac﹣bc>0,C错.

lnabln10 ,D对;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6.已知两个不同的平面,和两条不同的直线a,b满足a,b,则“a∥b”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别判断充分性和必要性得到答案. 【详解】 如图所示: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充分必要条件,举出反例可以简化运算.

3

7.从1,2,3,4,5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设事件A为取到的两个数之和为偶数,则

PA( )

A.

4 5B.

3 5C.

2 5D.

1 5【答案】C 【解析】 【分析】

取到的两个数之和为偶数,分为都是偶数和都是奇数两种情况,相加得到答案. 【详解】

事件A为取到的两个数之和为偶数

2所取两个数都为偶数时:C21

2所取两个数都为奇数时:C33

PA132 C525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概率的计算,分为都是偶数和都是奇数两种情况是解题的关键. 8.已知函数fxsinx( ) A.关于直线x0的最小正周期为,则函数fx的图像3224对称

B.关于直线x12对称

C.关于点【答案】A 【解析】 【分析】

,0对称 12D.关于点,0对称 24先计算,再计算对称轴,对称中心得到答案. 【详解】

fxsinx0的最小正周期为

32

4

224

fxsin4x

3对称轴为:4x32kx24k(kZ) 4当k0时,答案A正确,B错误

12k,0) 对称中心为:(124对比C,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4x3kxk(kZ) 4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周期,对称轴,对称中心,意在考查学生对于三角函数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9.《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 ) A.0.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先求出阅读过西游记的人数,进而得解. 【详解】

由题意得,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为90-80+60=70,则其与该校学生人数之比为70÷100=0.7.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抽样数据的统计,渗透了数据处理和数学运算素养.采取去重法,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

10.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且函数fx在,0上是减

B.0.6

C.0.7

D.0.8

5

10.34bflogaf1函数,若 ,2,cf2,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cba 【答案】B 【解析】 【分析】

B.acb C.bca D.abc

利用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可得,距离y轴近的点,对应的函数值较小,可得选项. 【详解】

因为函数fx满足fxfx,且函数fx在,0上是减函数,所以可知距离y轴近的点,对应的函数值较小;log21log2222,20.3201且420.3212,所以bca,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侧重考查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核心素养. 11.已知三个月球探测器,,共发回三张月球照片A,B,C,每个探测器仅发回一张照片.甲说:照片A是发回的;乙说:发回的照片不是A就是B;丙说:照片C不是发回的,若甲、乙、丙三人中有且仅有一人说法正确,则发回照片B的探测器是( ) A.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结合题中条件,分别讨论甲对、乙对或丙对的情况,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如果甲对,则发回的照片是C,故丙也对,不符合条件,故甲错误;如果乙对,则丙错误,故照片C是发回的.得到照片A是由发回,照片B是由发回.符合逻辑,故照片B是由发回;如果丙对,则照片C是由发出,甲错误,可以推出发出照片B,发出照片A,故照片B是由发出. 故选A 【点睛】

B.

C.

D.以上都有可能

6

本题主要考查推理分析,根据合情推理的思想,进行分析即可,属于常考题型.

x2y2212.若双曲线C:221a0,b0的一条渐近线被圆x2y22所截得

ab的弦长为2,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 A.3 C.5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首先求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然后结合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整理计算可得双曲线的离心率. 【详解】

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由弦长公式可得:22d22,解得:d1,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bxay0,圆心坐标为0,2,

B.2 D.25 故:02aa2b21,即:

2ac1,双曲线的离心率e2. ca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的弦长公式,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双曲线离心率的求解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7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3.抛物线y24x上的点M4,y0到其焦点F的距离为______. 【答案】5 【解析】 【分析】

先计算抛物线的准线,再计算点到准线的距离. 【详解】

抛物线y4x,准线为:x1

点M4,y0到其焦点F的距离为点M4,y0到准线的距离为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性质,意在考查学生对于抛物线的理解. 14.曲线y2xlnx在x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 【答案】xy10 【解析】 【分析】

求导,将x1代入导数得到斜率,再代入原函数得到切点,得到答案. 【详解】

2y2xlnxy'21 x当x1时,k211

当x1时,y2 切线方程为:yx1 故答案为:xy10 【点睛】

本题查看了切线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5.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B3,b3,a1,

8

则c______. 【答案】2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得到答案. 【详解】

B3,b3,a1

b2a2c22accosB31c2cc2,c1(舍去)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16.一个直三棱柱的每条棱长都是3,且每个顶点都在球O的表面上,则球O的表面积为________ 【答案】21 【解析】 【分析】

设此直三棱柱两底面的中心分别为O1,O2,则球心O为线段O1O2的中点,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球O的半径R2,由此能求出球O的表面积. 【详解】

∵一个直三棱柱的每条棱长都是3,且每个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 ∴设此直三棱柱两底面的中心分别为O1,O2,则球心O为线段O1O2的中点,

3213223设球O的半径为R,则R 4232∴球O的表面积S4R221 . 故答案为:21.

22 9

【点睛】

本题考查球的表面积的求法,空间思维能力,考查转化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属于中档题. 评卷人 得分 三、解答题

17.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棱C1D1、BC的中点.

(Ⅰ)求证:DA1平面ABC1D1; (Ⅱ)求三棱锥DAEF的体积. 【答案】(Ⅰ)详见解析;(Ⅱ)【解析】 【分析】

(Ⅰ)证明DA1AD1,ABDA1得到证明. (Ⅱ)利用等体积法计算VDAEFVEADF【详解】

解:(Ⅰ)证明:在正方形A1D1DA中,DA1AD1,

4. 34. 3 10

∵AB平面A1D1DA,又AB平面A1D1DA,∴ABDA1,

AD1A,∴DA1平面ABC1D1.

1ADAB2, 2(Ⅱ)∵DD1平面ADF,DD12,SADF∴VDAEFVEADF【点睛】

1422. 33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等体积法求体积,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n18.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an22.

(Ⅰ)证明:数列an2n是等差数列;

(Ⅱ)求数列an的前n项和Sn.

2n1【答案】(Ⅰ)详见解析;(Ⅱ)Snn2n22.

【解析】 【分析】

(Ⅰ)利用定义an12n1an2n2得证.

n(Ⅱ)由(Ⅰ)知an2n12,利用分组求和法的到前n项和Sn.

【详解】

nn1n解:(Ⅰ)由an1an22,可得an12an22,即

an12n1an2n2,

又a11,∴a123, ∴数列an2n是首项为3,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n(Ⅱ)由(Ⅰ)知,an232n12n1,

n∴an2n12,

∴Sn352n12482n

212n1n2n4n22n2n12. 212【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证明,分组求和法求前n项和Sn,意在考查学生对于数列公式

11

和方法的灵活运用.

19.我校举行“两城同创”的知识竞赛答题,高一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竞赛.为了解竞赛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其中成绩分组区间为

[50,60),[60,70),[70,80),[80,90),[90,100],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请

你解答下列问题:

(1)求m的值;

(2)若成绩不低于90分的学生就能获奖,问所有参赛学生中获奖的学生约为多少人; (3)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次平均分(用组中值代替各组数据的平均值). 【答案】(1) m0.03 (2)60人 (3)76分 【解析】 【分析】

(1)利用诸矩形面积和为1可求m的值.

(2)由直方图可得[90,100]之间的频率,从而可估计总体中获奖的大约人数. (3)利用组中值可得平均分的估计值. 【详解】

(1)由10(0.0050.020.04m0.005)1,解得m0.03 (2)学生成绩在[90,100]之间的频率为0.05,

故可估计所有参赛学生中能获奖的人数约为12000.0560人

(3)平均分的估计值为:550.05650.2750.4850.3950.0576分 【点睛】

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x2y2320.已知椭圆C:221ab0的离心率为,且过点3,.

2ab2

12

(Ⅰ)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Ⅱ)设直线l:ykxmk0,m0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且直线OA,

AB,OB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求直线l的斜率.

1x2【答案】(Ⅰ)(Ⅱ)k. y21;

24【解析】 【分析】

(Ⅰ)直接利用离心率和过点联立方程组解得答案.

ykxm22214kx8kmx4m10,利用韦达定理 (Ⅱ)联立x2,得2y148km4m21x1x2,xx,直线OA,AB,OB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

12214k214k2得ky1y2,代入化简得到答案. x1x2【详解】

c3a2222解:(Ⅰ)由题意得,abc,解得a24,b21.

312214bax2∴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y21.

4ykxm22214kx8kmx4m10, (Ⅱ)联立x2,得2y14由题知,164km10, 设Ax1,y1,Bx2,y2,

228km4m21则x1x2,xx, 212214k14k由直线OA,AB,OB的斜率依次成等比数列,

22y1y2kxxkmxxm1121222得k,即k,化简得,k,

x1x24x1x22 13

1∴直线l的斜率k.

2【点睛】

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斜率的计算,设而不求利用韦达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1.已知函数fxea(x1).

x(1)讨论函数fx的单调性;

(2)若函数fx有两个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2)-,1 【解析】 【分析】

(1)求得函数的导数f'xea,分类讨论,即可求解函数的单调性;

x(2)由(1)可知,当a0时,fx没有两个零点0;当a0时,求得

fminxaln(a),

若函数fx有两个零点,则fminx0,即可求解. 【详解】

(1)由题意,函数fxea(x1),则f'xea,

xx当a0,f(x)0,函数fx在-,上单调递增; 当a0时,令f'x=0,解得xln(a),

+时,f(x)0, 当x-,ln(a)时,f(x)0,当xln(a),+上单调递增, 故fx在-,ln(a)上单调递减,在ln(a),综上,当a0时,fx在-,上单调递增;当a0时,fx在-,ln(a)上

+上单调递增. 单调递减,在ln(a),(2)由(1)可知,当a0时,fx在-,上单调递增,没有两个零点. 当a0时,xln(a)为fx的唯一极小值点, 故fminxf(ln(a))eln(a)a(ln(a)1)aln(a),

若函数fx有两个零点,则fminx0,即aln(a)0,得a-1,

14

当a-1时,ln(a)0,因为f-1=10,f(ln(a))0, e所以fx在-,ln(a)有一个零点,

+,使f(x0)0, 当x, f(x),故存在x0ln(a),+有一个零点,所以a的取值范围值是-,1. 所以fx在ln(a),【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在函数中的综合应用,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逻辑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对导数的应用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1)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2)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判断单调性与,以及函数单调性,求解参数;(3)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极值),解决函数的恒成立与有解问题,同时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倾斜角为的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O,曲线C1的参数方程

x22cos为(为参数).以点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y2sin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4sin. (1)求l与C1的极坐标方程;

(2)设l与C1的交点为O、A,l与C2的交点为O、B,且AB42,求值. 【答案】(1)l的极坐标方程为(R).C1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2)

3 4【解析】 【分析】

(1)倾斜角为的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O,可以直接写出R; 利用sinφcosφ1,把曲线C1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然后再利用

22siny,cosx,2x2y2,把普通方程化成极坐标方程;

(2)设A1,,B2,,则14cos,24sin,已知AB42,所以有

1242,运用二角差的正弦公式,可以得到sin1,根据倾斜角的415

范围,可以求出值. 【详解】

解:(1)因为l经过坐标原点,倾斜角为,故l的极坐标方程为R.

C1的普通方程为x2y24,可得C1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2)设A1,,B2,,则14cos,24sin. 所以AB2124cossin 42sin4.

由题设sin【点睛】

31,因为,所以. 044本题考查了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化成极坐标方程.重点考查了极坐标下求两点的距离.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Ⅰ)当(Ⅱ)当不等式【答案】(Ⅰ) 【解析】 【分析】

(Ⅰ)根据的范围得到分段函数

的解析式,从而分别在三段区间上求解不等式,取

的最小值,则最小值大于,得

时,求不等式

.

的解集;

的解集为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Ⅱ)

并集得到所求解集;(Ⅱ)由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得到到不等式,解不等式求得结果. 【详解】

(Ⅰ)当当当综上,(Ⅱ)当

时,时,

时,时,

,即,即,无解 的解集为

,即

时,

时等号成立;当,即时,

时等号成立

16

所以即

的最小值为 或

【点睛】

本题考查含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应用问题,属于常规题型.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