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前幼儿园_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小精灵的魔法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前幼儿园_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小精灵的魔法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4-03-03 来源:乌哈旅游


活动名称:音乐欣赏《小精灵的魔法汤》 年 龄 段:幼儿园大班 领 域:艺术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乐曲风格和ABA的曲式结构。

2、借助小精灵魔法汤的故事情境加以想象,运用肢体表达A段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

3、在制作魔法汤的过程中,体验倾听、辨析、表现音乐的乐趣。 活动重点:让幼儿感受乐曲欢快流畅的曲风和ABA的结构,体验听赏表现音乐的乐趣。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用动作来表现音乐渐强渐快的特点。 活动准备:

1、装水的小瓶每人两个:其中一个盖子上涂有颜料,一个盖子上没有颜料

2、多媒体PPT、《加速度圆舞曲》乐曲(节选)。 3、手帕人手一根。 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快乐激趣:

1、教师播放A段音乐,请幼儿仔细听,猜猜音乐里藏着什么秘密?(鼓励幼儿表述自己的音乐联想)

2、依据想象,与幼儿一起用动作感知A段音乐,渐强渐快的特点。

3、完整欣赏音乐,让幼儿猜一猜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情境引入,快乐感受:

1、教师出示城堡课件:在这段音乐里面藏着一个小精灵,它有一个本领,会变神奇的魔法汤!能给所有人带来快乐!想知道魔法汤是怎样做吗?

2、教师扮演“小精灵”,随音乐完整示范表演制作“魔法汤”的过程:按瓶盖——搅拌——施魔法;左/右晃——听一听;按瓶盖——搅拌——施魔法(见图谱)

3、教师展示魔法汤,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与幼儿一起回忆:小精灵在变魔法时做了哪些魔法动作?是怎么做的?

三、图谱分段,快乐欣赏:

1、教师逐一出示图谱,让幼儿先感受A段音乐:

提问:符号是什么意思?要做几次?每次搅拌有什么变化?搅拌后又做什么?做了几次?(让幼儿跟随音乐尝试用动作表现出A段音乐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

2、感受B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小精灵在做什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符号自己探索做魔法动作)

3、完整欣赏,感知ABA结构:

(1)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看图谱学习制作“魔法汤”的方法,尝试找出图谱中的小秘密,从而进一步感知ABA曲式结构的特点。

(2)让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练习制作魔法汤的本领,能随音乐大胆用肢体动作表达旋律的变化(此环节可让幼儿做两次,第二遍

音乐鼓励幼儿将图谱记到心里,尝试听音乐变魔法汤)。

四、亲身体验,快乐游戏:

1、请幼儿用没有颜色的瓶子和手帕,跟随音乐变“魔法汤”,游戏后提问:为什么魔法汤没有做出来?(鼓励幼儿说说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哪一步魔法出现问题了?帮助幼儿回顾细节,知道随音乐的节奏变化做魔法动作。)

2、请幼儿更换有颜色的瓶子,再次尝试听音乐变魔法,音乐结束后一起揭开谜底,让幼儿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游戏的乐趣!

五、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只要肯用心,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我们!其实这首有趣的音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加速度圆舞曲》,里面藏着制作魔法汤的秘诀,而它的秘密就藏着我们的生活中,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让幼儿带着自己的魔法汤和伙伴一起回教室寻找制作魔法汤的答案。)

六、活动延伸:

1、表演区:提供魔法图谱和音乐,让幼儿继续创编神奇的魔法动作,尝试自己用图形记录魔法图谱。

2、科学区:探索制作魔法汤的秘密,并提供更多可溶解的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探索溶解现象的奥秘。

《小精灵的魔法汤》学情分析

幼儿知识基础:先声夺人,激趣激思

《加速度圆舞曲》的音乐色彩鲜明,渐强渐弱的音乐特点能引发

幼儿的倾听兴致。大班幼儿有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在老师辅以开放式的提问中“猜猜里面发生了什么故事?”,激发幼儿无限的联想,根据联想教师鼓励幼儿用动作来表现A段音乐,不仅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也为活动提供了自由轻松的感知和表现氛围。

生活经验的准备: 1、故事贯穿,快乐体验

音乐欣赏的关键在于幼儿能通过倾听理解音乐的情境和情绪,以“小精灵制作魔法汤”的情节贯穿始终,既可以引起幼儿对音乐的有意倾听,也能让幼儿自主调动已有经验,在初步倾听音乐后,教师启发幼儿对音乐形象用动作、表情进行再现和创造,故事情境的创设也使欣赏活动具有游戏性,幼儿在变魔法汤的游戏过程心中,充分体验到倾听、感受和表现的乐趣。

2、妙用图谱,巧移经验

借助简单的形象符号再现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在身临其境中,将情感经验迁移到要表现音乐中,从而帮助幼儿深入地感知和表现音乐作品。

《小精灵的魔法汤》教材分析

本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加速度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斯特劳斯创作的一首3/8拍节奏的乐曲,不断变化和加快速度的演奏给人以运动加速度的感觉,乐曲中穿插着舒展和流畅旋律,也有急促、欢快让人兴奋的跳

跃感。大班幼儿喜欢听音乐,对音乐形象有了一定的辨识能力。A段音乐的渐强、渐快的音乐特点和B段音乐的轻快流畅的特点,能激发幼儿的无限想象和自发表现的欲望,在不断地感受、体验、游戏中,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很好的积累了音乐欣赏的经验!

在本主题中的地位和价值:

此活动选自“山东省新课程教师用书”大班下,主题四《科学万花筒》中的一节音乐欣赏教学活动《小精灵的魔法汤》。结合本主题的主旨,我们从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入手,让幼儿在欣赏、观察、操作、探索中,不仅欣赏、探索了乐曲轻快流畅的特点,还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科学的奥秘,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教学理论依据:

《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通过欣赏《加速度圆舞曲》,让幼儿在感受音乐渐强渐快的旋律中,大胆用肢体动作尝试表现;通过学习制作魔法汤的过程中,让幼儿在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乐曲风格和ABA的曲式结构。

2、借助小精灵魔法汤的故事情境加以想象,运用肢体表达A段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

3、在制作魔法汤的过程中,体验倾听、辨析、表现音乐的乐趣。

活动重点:

感受欢快流畅的曲风和ABA的结构和听赏表现的乐趣。 活动难点:

能用动作来表现音乐渐强渐快的特点。 实施策略: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遵循徐卓娅教授的音乐游戏化理念,活动中,以“小精灵制作魔法汤”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我设计了“初步欣赏、快乐激趣”——“情境引入、快乐感受”——“图谱分段、快乐欣赏”——“亲身体验、快乐游戏”等四个环节,使得音乐欣赏活动变得轻松自由。魔法小手帕和瓶子的巧妙使用,激发了幼儿用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的情趣,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音乐的魅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音乐的美。活动设计关注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感受与欣赏”、“ 表现与创造”,充分的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愉快的游戏中萌发幼儿对音乐带来的愉快感受和有趣体验。

《小精灵的魔法汤》课后反思

本次音乐欣赏活动,我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想法和情绪感染法开展教学活动。整个过程以有趣的小精灵为线索贯穿始终,幼儿学习兴趣高涨,通过老师的层层引导、追问,幼儿不断的感受、探索中,很好的对《加速度圆舞曲》中的“第一小圆舞曲”有了深刻的感受,

从幼儿体验——倾听,到感受——辨识,再到表现音乐,很好的完成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利用“小精灵”的角色引出货单,使孩子对制作“魔法汤”的过程感兴趣,都想拥有“小精灵的魔法”,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学看图谱,能大胆随音乐探索制作魔法汤的方法并能用动作进行表现。在第一次制作魔法汤失败时,教师以“小精灵”角色鼓励孩子不要气馁,积极查找原因,挑战自我,最后,成功变出魔法汤,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让孩子们感受到挑战成功后的激动与喜悦,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

2、注重幼儿感受、探索:

通过让幼儿听一听、想一想、动一动,让他们与音乐产生互动,从而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大胆探索,如何用身体、速度、力度来表现音乐,制作出神秘的魔法汤,在老师的层层追问引导下逐步完成教学活动的重难点目标。

3、游戏方式循序渐进:

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通过感受、探索的方式,不断提升经验,通过老师层层递进引导:先猜一猜音乐藏着什么秘密?、再想想小精灵会变什么?到最后是神秘的魔法汤是怎样做成的,激发幼儿不断尝试、大胆探索的学习品质,最后的游戏环节把活动推向高潮,让幼儿不断挑战自己:从看图谱做魔法汤到听音乐做魔法汤,再到最后魔法汤制作成功,感受挑战的乐趣!

4、存在不足:

整个活动很流畅,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高涨,但在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上,我做的还不够,不够放手,没有充分让孩子多听、多做、多根据音乐的速度变化和不同动作尝试做魔法汤!

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反思。在今后的活动中,自己还需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