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2020-02-14 来源:乌哈旅游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一、项目名称

低慢小目标高机动探测与打击一体化系统技术研究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中共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提名意见:项目组针对我国防空领域的重大现实问题——低慢小目标探测处置难题,深入分析了低慢小目标特性,建立了低慢小目标特性数据库,综合运用雷达光电探测监视、传感器组网和异类信息融合探测与打击等技术,提出了高机动车载雷达红外融合探测与火力打击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案,研制了低慢小目标高机动探测与打击一体化验证系统,其中研发的全向、中长波复合红外探测设备,有效解决了探测视场与探测距离相互矛盾的难题,显著提高了低慢小目标的检测跟踪性能,研发的信息火力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了信息与火力的一体化铰链,缩短了信息与火力铰链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系统整体作战能力。研究成果为低慢小目标探测打击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对提高我国空防能力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意义和重大应用价值。

项目围绕低慢小目标的雷达红外融合探测与火力打击一体化技术与实现,获得了软件著作权6项,并在实际装备试验中,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检验。申报材料内容真实,材料完整,完成人员排序合理。

提名该项目为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军队科研项目,属于预警探测与阵地防护科学技术领域。 项目针对我国重点区域日常防空面临低慢小目标的威胁及其\"探测难、处置难\"的问题,分析了低慢小目标的运动、电磁、红外及其威胁特性,建立了不同地理、气候、探测频段条件下低慢小目标的特性数据库,系统论证了雷达光电一体化探测及信息与火力一体化交联的技术体制、实施方案,对雷达强杂波背景下低速弱小目标检测,光电复杂背景下低速弱目标检测跟踪,雷达与光电异类信息融合与目标识别印证,信息与火力一体化等关键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实现对低慢小目标的综合探测与打击,为研制低慢小目标的探测与打击装备提供技术支持,对提高我国空防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客观评价

该项目涉及专业面广,技术复杂,研究难度很大,在低慢小目标特性研究和复杂背景下小目标雷达/红外符合检测跟踪等方面有很大创新,总体技术居国内

同领域先进水平。系统研发的低慢小雷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2011年以来历次博鳌论坛,2014年北京APEC会议,北京青奥会,2016年“9.3”阅兵,2016年杭州G20峰会,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中,发现低慢小目标数十架次,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应用情况

项目研制的车载低慢小目标探测打击一体化系统(探测部分)分别在多个雷达站和武汉滨湖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使用。使用情况表明,系统低空探测性能稳定,对遥控油供型小型直升机、遥控电动无人机等2种低空小目标的探测距离分别达到30km、20km,对常规作战飞机探测超过60km,目标航迹连续;系统的雷达、红外设备自主探测功能正常,相互引导探测流程顺畅,探测性能互补性强。

六、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证书编权利发明人人(标知识产 知识产权国家 序授权(标准号(标准(标准发明专利(标权(标(标准)具(地授权号(标准编号) 准起号 实施)日期 批准发起草准)有效状态 准)类别 体名称 区) 草单布部门) 人) 位) 高德红外多波段红外实时探测跟踪预警系统V1.2 武汉软著登高德字第红外2015SR209601 2015.10.30 1096687股份号 有限公司 武汉软著登高德字第红外2011SR070133 2011.09.27 0333807股份号 有限公司 北京瑞达软著登恩科字第2012SR121776 2012.12.10 技股0489812份有号 限公司 软著登字第2010SRBJ6612 2010.12.26 BJ31996号 北京瑞达恩科技股1 软件著作权 中国 授权 IR370A舰船光电跟软件著2 踪监视取中国 作权 证系统V6.0 授权 瑞达恩空软件著情处理及3 中国 作权 指挥系统软件V1.0 授权 4 软件著作权 瑞达恩杂波图处理软件V1.0.0 中国 授权 份有限公司 北京瑞达软著登恩科字第2010SRBJ6594 2010.12.26 技股BJ31977份有号 限公司 北京瑞达软著登恩科字第2010SRBJ6685 2010.12.26 技股BJ32068份有号 限公司 软件著5 作权 瑞达恩空情处理软中国 件V1.0.0 授权 瑞达恩战软件著场综合态6 中国 作权 势分析软件V1.0.0 授权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 序号 姓名 行政职务 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完成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创造性贡献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总体论证,提出了高机动车载雷达红外融合探测和火力打击一体化的技术体制和实施方案,组织进行了系统探测低慢小目标性能验证试验(创新点1、创新点4)。 参与项目总体方案论证、设计,提出了车载式X波段连续波雷达的设计方案,提高了雷达在强杂波背景下对低速弱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提出了红外融合探测方法和理论(创新点2、创新点3)。 参与项目总体方案论证、设计,研究分析了低慢小目标的运动、电磁、红外及其威胁特性,建立了低慢小目标的特性数据库,进行了系统探测低慢小目标性能验证试验。对创新点1、2、4有突出贡献。 参与项目总体方案论证、设计,对X波段连续波雷达信号处理TBD、MTI探测技术开展研究,并开展了试验验证。对创新点2、4有突出贡献。 1 马晓岩 院长 教授 2 谭贤四 副院长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3 孙合敏 处长 副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4 王 红 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武汉高德5 苏 伟 副总经理 高工 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瑞达6 陈耳东 总经理 高工 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提出了多红外探测单元拼接的联合探测方法,解决了探测视场与红外股份探测距离相互矛盾的难题。对创有限公司 新点2、3有突出贡献。 武汉高德北京瑞达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对X波段连续波雷达DBF技术展开研究,实现了大空域监视和高精度测量;提出的信息与火力一体化铰链子系统,缩短了信息与火力铰链的时间。对创新点2、4有突出贡献。 针对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检测跟踪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了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红外图像弱小目标检测算法,设计了红外探测分系统目标检测跟踪信息处理方案。对创新点2有突出贡献。 参与项目总体方案论证,设计了红外、雷达扫描伺服系统,解决了传感器相互遮挡的问题。对创新点2、3做出积极贡献。 针对红外、雷达异类信息融合技术展开研究,提出了雷达、红外信息序贯处理融合算法。对创新点3做出积极贡献。 完成了低慢小目标RCS仿真分析工作。 参与雷达探测低慢小目标的试验,对现有雷达探测低慢小的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现有雷达探测低慢小目标的能力缺陷和改进建议。 参与了红外探测低慢小目标的试验,采集并分析实际红外图像数据,对比了中、长波红外成像的优缺点。 参与了雷达探测低慢小目标的试验,以及红外、雷达异类信息融合技术研究工作。 参与了项目总体方案论证、设计,参与了低慢小目标特性研究工作。 7 曲智国 讲师 8 李桂祥 副教授 9 程东升 副教授 10 向 龙 讲师 11 谢幼才 副教授 12 毕红葵 副教授 13 焦晓丽 副教授 14 王洪林 讲师 院 院

八、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序号 主要完成单位 创新推广贡献 在低慢小目标特性、雷达光电一体化探测及信息与火力一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体化交联的技术体制论证和实施方案制定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创新点1、3、4),在红外系统探测和雷达反干扰方面取得了突破(创新点2),相关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2 司 在运用多元图像拼接技术增大搜索视场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点2),可获得较高的目标数据率,满足预警系统的要求,相关成果获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 在综合采用连续波、TBD、二维FFT等技术探测目标,以北京瑞达恩科技股份有限3 公司 及信息与火力的一体化的实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点1、4),显著提高了低空慢动小目标的检测能力,缩短了信息与火力铰链的时间,相关成果获授权软件著作权4项。

九、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本项目研究从2008年10月开始,先后完成了低慢小飞行器目标的运动特性、电磁特性和红外特性的研究分析,现有雷达探测低慢小目标的限制因素分析及其对5型典型低慢小目标的探测试验,雷达、红外探测低慢小目标的可行性论证,技术方案论证及试验验证,低慢小目标探测与打击一体化系统的技术体制论证、指标体系论证,提出了低慢小目标探测与打击一体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并分别对X波段连续波雷达和中长波复合体制红外探测设备进行了实际探测试验。上述试验验证分别在云南、湖北、河北、河南等地进行,有关红外探测设备的试验验证更是分别在不同季节进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信度。参与研究人员多达30余人,现对主要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如下:

第1完成人马晓岩,作为预警探测信号处理领域的知名专家,担任项目总负责人,为项目技术和理论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第2完成人谭贤四,担任项目理论负责人,从项目方案设计-体制选择-指标论证,均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性工作;第3完成人孙合敏、第4完成人王红,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各分系统(雷达、红外、信息融合、打击系统)的研究、论证与试验验证;第7完成人曲

智国,针对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检测跟踪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了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红外图像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第8完成人李桂祥、第9完成人程东升、第10完成人向龙、第11完成人谢幼才、第12完成人毕红葵、第13完成人焦晓丽 、第14完成人王洪林分别负责低慢小目标特性研究,红外、雷达异类信息融合技术研究,试验验证等工作。以上12位空军预警学院主要完成人的充分合作,保障了项目研究按照计划深入开展且在系统探测、信息融合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并先后进行了试验验证。

第5完成人苏伟作为主要完成单位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在多红外探测单元拼接的联合探测方法方面做出了大量创新性的工作,解决了探测视场与探测距离相互矛盾的难题;第6完成人陈耳东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北京瑞达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在X波段连续波雷达探测弱小目标和探测打击一体化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创新性的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