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提名单位 我国高风险种苗传带有害生物检疫预警体系构建与应用 大连海关 种苗是重要的生物繁殖材料,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因其传带有害生物种类多、检测难度大、缺乏有效除害处置措施,一旦传入,难以灭除。种苗检疫,在繁育、销售和跨区域调运环节中,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在国际贸易中,已经成为口岸检疫的重要技术措施。“我国高风险种苗传带有害生物检疫预警体系构建与应用”项目组,紧紧围绕我国高风险种苗传带有害生物检疫预警体系,在国内率先对高风险种苗传带有害生物致病机理、快速精准检测技术、风险分析方法、风险分级标准等风险预警平台构建进行系统研究,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已在国内种苗繁育调运和国际种苗贸易中,应对处置种苗传带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做出了重要科技贡献。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 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5篇(其中 SCI 收录6 篇),完成风险分析报告58篇,提出了58种高风险种苗名录;制订行业标准8项,研制国家标准样品9个。成果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提名该项目为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2 等奖。 危险性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生产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种苗传带危险性有害生物是国际及地区间有害生物蔓延传播的主要途径。探明重要病原致病机理、研发精准快速检测技术、科学分析传播扩散风险,构建检疫预警体系,是解决危险性有害生物随种苗传播扩散难题的关键。本项目围绕危险性有害生物检疫预警体系构建与应用开展研究,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1. 开展了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新种类及来源研究,解析了危险性有害生物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CMV)和甘蔗花叶病毒(SCMV)的致病分子机理,为我国危险性有害生物检疫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辽宁、安徽和北京发现三种新病毒,明确3种辽宁新发生病原入侵来源;探明了植物病毒对寄主植物的致病、致损分子机制,发现受感染寄主与植物病毒之间的互作关系。 2. 开展了重要危险性种苗传带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分子检测技术研究,创制了检疫性病原物胶体金检测试纸、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RT-PCR/PCR、多重PCR、实时荧光PCR、分子杂交检测等重要危险性种苗传带有害生物的快速和精准检测技术和体系,突破和弥补了国际上现有技术的瓶颈和不足,解决了长期困扰种苗检疫实践中“检不出、检不准、检的慢”等痛点问题。 3. 研发了以国内外危险性有害生物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种苗健康与检验检疫信息网,在国际上构建了我国首个种苗有害生物风险预警平台。系统比较研究中外种苗SPS措施,提出我国种苗风险监控对策,构建首个种苗风险预警网;首次提出制订了高风险种苗风险分析及分级标准,开展了种苗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研究,明确了重要种苗重点关注检疫性有害生物,确定了58种高风险种苗名单。 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 出版专著2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5篇(其中 SCI 收录6 篇),完成风险分析报告58篇,提出58种高风险种苗名录,制定行业标准8项,研制国家标准样品9个。 提名意见 项目简介 客观评价 1.权威部门评价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海关总署动植司分别发函肯定该项目的先进性和其在种苗检疫中的重要作用。 2.鉴定意见 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高风险植物种苗检疫策略研究》鉴定意见认为:项目比较了国内外种苗检疫措施,提出了我国种苗检疫、植物隔离检疫的管理对策。首次提出种苗风险分级标准,基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研究提出了58种高风险种苗名录。建立了种苗健康与检验检疫信息网。鉴定委员会认为成果具有科技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检疫性植物病毒核酸层析检测技术研究》鉴定意见认为:项目研发了菜豆荚斑驳病毒等5种检疫性植物病毒的核酸层析诊断试纸条,研发了ToRSV和TRSV、ArMV和TBRV的PCR扩增产物的双重核酸层析检测方法,建立了5种检疫性植物病毒的PCR扩增产物ELISA检测方法。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山东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几种危险性葡萄病害检疫鉴定技术研究》鉴定意见认为:首次建立了检测藜草花叶病毒等7种病毒半巢式-实时荧光PCR以及TBRV双引物探针实时荧光PCR新方法。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辽宁检验检疫局科研项目《进境百合种球四种检疫性病毒核酸标准样品的研制》鉴定意见认为:项目首次研制出了ToRSV、TRSV、SLV及ArMV 4种病毒的核酸标准样品,并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技术应用推广(2016-2018):(1) 研制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商品化生产推广,直接经济效益年均在100万元以上。(2)研究成果广泛用于种苗进境口岸检疫实践和隔离试种及生产监管,有效阻截危险性有害生物随种苗传入。(3)研究成果推动质检总局发布预警通报17份,全面应用于国内种苗调运检疫。(4)为我国与有关国家签署植物卫生议定书提供技术支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0件) 推广应用情况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授权日期 发明证书编号 2009063 权利人 发明人 专利有效状态 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中国检科院 粟智平、有效 耿金培,杨益娥等 李明福,有效 黄新,刘梅 粟智平、有效 耿金培、李桂芬 发明一种辅助鉴中国 ZL 2010 1 2012年7月专利 定香石竹环0561131.9 18日 斑病毒的试剂及其应用 发明一种辅助检中国 ZL 2009 1 2012年4月专利 测烟草环斑0241634.5 18日 病毒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发明一种辅助鉴专利 定李痘病毒的试剂及其中国 ZL 2010 1 2012年7月0561140.8 18日 933245 1005828 烟台检验检疫局,中国检科院 应用 发明一种辅助鉴专利 定藜草花叶病毒的试剂及其应用 行业《植物种苗标准 风险分级标准》 中国 ZL 2010 1 2012年7月0561149.9 18日 1006224 烟台检验检疫局 粟智平、有效 杨益娥、繆玉刚等 李明福、有效 吴志毅、张永江等 中国 SN/T3463-2012 2012年12月12日 中国检科学院、浙江检验检疫局、黑龙江检验检疫局等 行业《进境葡萄标准 繁殖材料植物检疫要求》 行业《可可肿枝标准 病毒检疫鉴定方法》 中国 SN/T1992-2007(2015) 中国 SN/T1617-2017 2007年12月24日 中国检科院、魏梅生、有效 天津检验检葛建军、疫局 赵文军等 中国检科院、魏梅生、有效 中山检验检陈定虎、疫局、江苏检相宁等 验检疫局等 辽宁检验检疫局、中国检科院 辽宁检验检疫局、甘肃检验检疫局、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 辽宁检验检疫局 李鑫、林长军、王有福等 李鑫、文朝慧、黑多尔等 有效 2017年7月21日 行业《蓝莓矮化中国 标准 植原体检疫SN/T3960-鉴定方法》 2014 行业《马铃薯坏中国 SN/T1135.标准 疽病菌检疫8-2017 鉴定方法》 2014年4月9日 2017年7月21日 有效 国家《苜蓿黄萎标准病菌核酸标样品 准样品》 中国 GSB 11-3389-2017 2017年1月18日 李鑫、徐静、黑多尔等 有效 完成人情况 王秀芬,排名1,研究员,工作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完成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对项目贡献:项目主持人,负责项目总体研发路线的设计,组织研发团队技术攻关,指导和协调项目进程,负责项目的推广应用。为科技创新第1,2,3点的主要贡献者,起草发布标准6项, 编写专著2部,发布警示通报2份,起草风险分析报告6份,在本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60%。 吴元华,排名2,教授,工作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完成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对项目贡献:项目主要完成人,负责项目的设计、协调和分工,负责项目的推广应用。为科技创新点1、2的主要贡献者。发表SCI文章4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多次协助鉴定检疫性有害生物,并发布警示通报2份,申请专利3项。在本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的60%。 李鑫,排名3,工作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完成单位: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对项目贡献:项目重要参与者。为创新点2.3的主要贡献者。负责该部分项目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的设计及实验验证。主持完成课题1项,起草发布标准2项,研制国家标准样品9项,参编出版书籍2部;发表论文5篇。在本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50%。 魏梅生,排名4,工作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植物检疫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对项目贡献:项目重要参与者。为创新点1.2.3的主要贡献者。负责该部分项目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的设计及实验验证。主持完成原质检总局课题1项,制定标准2项,发表SCI2篇,核心期刊15篇,在本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50%。 粟智平,排名5,高级农艺师,工作单位: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完成单位: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对项目贡献:项目重要参与者。为创新点2.3的主要贡献者。负责该部分项目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的设计及实验验证。完成山东检疫局科技项目1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起草行业标准1项,在本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40%。 李明福,排名6,研究员,工作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植物检疫研究所,完成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对项目贡献:项目重要参与者。为创新点2.3的主要贡献者。负责该部分项目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的设计及实验验证。主持完成原国家质检总局课题1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发表文章10篇,参与风险分析2项,在本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40%。 安梦楠,排名7,讲师,工作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完成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对项目贡献:项目参与者,参与创新点1.2研究内容。发表SCI文章3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在本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30%。此外,在本项目的应用推广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夏子豪,排名8,讲师,工作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完成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对项目贡献:项目参与者,参与创新点1.2研究内容。发表SCI文章2篇。在本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20%。此外,在本项目的应用推广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许月,排名9,教授,工作单位: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完成单位: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对项目贡献:项目参与者,参与创新点3研究内容。完成本项目中信息收集/法规研究等工作。对项目成果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指导辽宁相关有害生物防治有重要贡献。在本研究中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总量的 20%。 完成单位 及创新推广贡献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负责项目总体研发路线的设计,组织研发团队技术攻关,指导和协调项目进程,负责项目的推广应用。完成项目涉及病原菌检测技术开发,实现了进境种苗中车前草花叶病毒等检疫性有害生物首次截获,发布相关警示通报2份,制定种苗相关检验检疫行业标准10余项,率先研制出植物检疫国家标准样品20余项。 沈阳农业大学,负责本项目部分课题研究和项目整体研究技术的验证与示范。 作为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完成该项目中的病原菌致病性、检测技术、重大疫情等研究内容,撰写了上述研究内容的汇报材料,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3项。对创新点1、2有突出贡献。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负责本项目部分课题研究和项目整体研究技术的验证与示范。 作为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完成该项目中的病原菌检测技术、试剂盒的研制、重大疫情截获等研究内容,撰写了上述研究内容的汇报材料,发表论文1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项,国家和行业标准2项。对创新点2、3有突出贡献。 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负责本项目部分课题研究和项目整体研究技术的验证与示范。 作为项目主要参加单位完成该项目中的病原菌检测技术、试剂盒的研制、重大疫情截获等研究内容,撰写了上述研究内容的汇报材料,完成相关研究课题1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4项。对创新点2有突出贡献。 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负责本项目国内有害生物发生与分布,国内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等资料收集,信息平台测试与应用 。负责本项目研究成果在锦州地区种苗示范区建设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中的推广应用。 项目完成人在种苗传带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预警和鉴定方面具有长期合作关系,其中,辽宁局、烟台局和中国检科院合作完成课题、制定标准、编辑书籍以及发表论文,一起完成原质检总局动植司下达的种苗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辽宁局和沈阳农业大学在辽宁省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等种苗传带危险性有害生物检测鉴定、防控等方面长期合作,为辽宁省发生的西瓜倒瓤病、辣椒轻斑驳花叶病毒等提供病原鉴定及防治指导。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