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图纸的钢筋符号详细资料_钢筋符号表示
一、箍筋暗示体例:
⑴φ10@100/200(2)暗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暗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暗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⑷φ8@100(4)/150(2)暗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从筋和梁下从筋同时暗示体例:
⑴3φ22,3φ20暗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暗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暗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暗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暗示体例:(标正在梁上收座处)
⑴2φ20暗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放,用于双肢箍。
1
⑵2φ22+(4φ12)暗示2φ22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⑶6φ254/2暗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⑷2φ22+2φ22暗示只要一排钢筋,两根正在角部,两根正在外部,平均布放。
三、梁腰外钢筋暗示体例:
⑴g2φ12暗示梁两侧的构制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暗示梁两侧的构制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暗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暗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暗示体例:(标正在梁的下部)
⑴4φ25暗示只要一排从筋,4φ25全数伸入收座内。
⑵6φ252/4暗示无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2)/4暗示无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收座,下排筋4φ25,全数伸入收座。⑷2φ25+3φ22(-3)/5φ25暗示无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收座,3φ22,不伸入收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放。
五标注示例:
2
φ10@100/200(2)2φ25暗示箍筋和架立筋。-0.100暗示梁上皮标高。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或许由四类门路获得:①钢筋取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做用力,也称胶结力。②混凝土压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③钢筋概况凹凸不服取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做用,也称咬协力。④钢筋端部加弯钩、弯合或正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供给锚固能力。为了庇护钢筋、防腐蚀、防火以及增强钢筋取混凝土的粘结力,正在构件外的钢筋外面要留无庇护层(图3.3.3)。依照钢筋混凝土结构设想标准划定,梁、柱的庇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板和墙的庇护层厚度为10~15mm。反筋就是反弯矩筋,简略的说,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如梁板等,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对于连续梁板,一般就正在跨外,同理,负筋一般正在收座处(上部受拉)通长钢筋就是斧正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放,曲径可以或许不不异,可以或许采纳搭接毗连情势,保证梁各个部位的阿谁部门钢筋都能阐扬其抗拉强度,并且两头当按受拉锚固的钢筋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零个长度的钢筋,两头既不弯起也不外缀,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或许搭接或焊接,但不转变曲径。贯通筋既可以或许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或许是架力钢筋。收座无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理当是指梁的收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一般结构构件受力
3
弯矩钢筋符号暗示分反弯矩和负弯矩,抵当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无些上部配放的构制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师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至于端收座负筋,两头收座负筋就是两头的和两头的盖筋别名盖铁、扣筋,凡是设放正在板的收座(端收座,两头收座),位放正在板的上皮,其做用是抵当板的负弯矩,也可以或许叫板负筋现正在板外差不多都无两层,下层筋都是通长的,理当叫从筋,而板负筋是架起来的,板负筋依照设想的不合也不一样,无板上全放的,也无不全放的,不全放的设想一般是长度无梁短跨的1/4吊筋是将做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外力传递至顶部,是进步梁接受集外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类钢筋,外形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次要做用是:因为梁的某部逢到大的集外荷载做用,可能会使梁上惹起斜裂缝,出格是力做用正在受拉区内,为了使梁体不产生部分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阐扬各自的做用而设放的,次要布放正在剪力无大幅突变部位,防行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惹起结构的破坏,就必须配吊筋了,还要加配附加箍筋。“腹筋”做用:梁的抗扭它正在设想上属构制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想计较详细力的大小,按建筑图纸的钢筋符号详细资料_钢筋符号表示国家设想标准的构制请求查得此数据。当梁高峻到必定请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几多、加多大规格按构制请求标准查得。1、什么是负弯矩:正在弯矩图上(若是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或许跳过那一部门),向上弯起的弯矩是反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例如,你用手拗一只筷女,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女下部先断;那是反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是筷女上部先断,那是负弯矩;大白了反负弯的差别,你就可以或许往下看了;2、为抵当负弯矩而设放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正在工地上常常简称为“负筋”,一般来说,常碰着的负弯矩筋无两类,一类是楼板取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正在阿谁地方,正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理当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那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1米左左;另一类就是梁的收座处,因为梁收端两头受向下的弯矩,正在梁收座处,具无负弯矩,那是一个环节部位,常按锚固请求放必定的负筋2、依照gb50010-2002,正在温度,压缩当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当正在板的未配筋概况布放温度压缩钢筋.温度压缩钢筋可把持本无钢
4
筋贯通布放,也可另行设放构制钢筋网,并取本无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请求搭接或正在周边
构件外锚固
钢筋长度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柱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
5
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6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
7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 梁编号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 梁支座上部筋
8、 梁下部钢筋
9、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8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9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10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板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11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剪力墙钢筋计算 12 1、暗柱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 (B)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按图数 (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4)剪力墙中的连梁 13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纵筋计算 •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14 •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3、墙身垂直钢筋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15 柱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 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16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17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集中标注- 1、 梁编号 2、 截面尺寸 3、 箍筋 4、 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原位标注 7、 梁支座上部筋 18 8、 梁下部钢筋 9、 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 钢筋公式 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负筋: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19 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 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 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 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 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 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下部钢筋 20 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 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斜段角度:高度 主梁高>800mm a为60度 主梁高<=800mm a为45度 板 底筋长度=净长+2*max(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 根数=(净长-2*50)/间距+1 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 21 根数=(净长-2*50)/间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负筋长度=净长+la+6.25d+(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左净长+右净长+2*(板厚-2*保护层) 根数=(净长-2*50)/间距+1 分布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 根数=左标注/间距+右标注/间距(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不减1) 温度筋长度=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2*150+2*6.25d(一级钢筋) 根数=(净长-两端端负筋露出长度)/间距-1(不减起步距离,不加1,减1) 板中开洞:洞口左端长度=净长-保护层+max(支座宽/2,5d)+6.25d+(板厚-2*保护层)+5d 洞口右端长度:同左端 根数=洞口宽/间距+1 22 悬挑:悬挑长度(一端在柱子里)=净长+la+(板厚-2*保护层) +6.25d(一级钢筋) 悬挑长度(两端都在板里)=(板厚-2*保护层)+净长+(板厚-2*保护层)+5d 剪力墙钢筋计算 1、暗柱钢筋计算 (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 (B)顶层: 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 (C)纵筋根数:按图数 (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 23 (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 (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 (4)剪力墙中的连梁 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 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 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 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 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 24 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 墙身纵筋计算 •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 • 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 • 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 3、墙身垂直钢筋 (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 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 (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 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 25 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 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