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丽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畜牧兽医站,江苏如东 226407)
摘 要:夏季是猪病多发的主要季节,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生猪养殖管理难度会相对较大,本文针对夏季猪病的多发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希望能为其他养殖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夏季猪病;多发原因;有效防治;措施研究;建议0 引言
夏季是猪病的高发期,猪病种类较多,防治难度更大。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如何提前预防常见猪病,找出夏季猪病多发的罪魁祸首,同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出发,坚持“科学管理、绿色饲养”原则,做好猪场的养殖工作。一到夏季,猪病频发就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且阻碍着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步伐的持续加快,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为此,笔者特意凭借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夏季猪病的防治工作提出几点不同新的看法,以期有效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促进现代养殖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1 夏季猪病的概况
夏季生猪患病会表现的非常颓废,还伴有流鼻涕、皮肤发红、便秘、腹泻等症状,如果未能将病猪进行隔离,整个猪群都会慢慢的受到感染,出现厌食、不食、母猪流产、仔猪死亡等情况[1]。对病死猪进行病理解剖,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发现特定传染病的病理变化的,只有十分严重的败血症病理才会引起检查人员的重视。与此同时,不同的病原体病变特征也是不尽相同的。据笔者统计,常见病原体主要包括:猪副嗜血杆菌、附红细胞体、链球菌、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猪瘟病毒以及伪狂犬病病毒等。大多数的猪场都不会对病猪的体温进行检测,只是盲目使用退热药物来缓解病猪的症状表现,这种治标不治本的防治模式,容易造成更加严重病情的出现,损害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制约着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2 夏季的常见猪病2.1 猪圆环病毒病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春末开始进入高发期,夏季达到高峰期,主要表现为肾皮综合征。皮肤出现红色到紫色丘状斑点,能持续感染与免疫抑制,进而引发仔猪腹泻、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育肥猪皮炎与肾病综合征、呼吸道综合征及繁殖障碍等多种疾病,表现为仔猪进行性消瘦,体重减轻,皮肤苍白,呼吸困难,育肥猪生长受阻,可能继发多种其他疾病,多与蓝耳病、猪瘟等其他病原混合感染。2.2 附红细胞体病
该病在地方猪场感染较为普遍,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随着猪龄的增长感染几率越来越高,尤以母猪的阳性率最高,夏季发病特别严重,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发红、黄疸和母猪繁殖障碍。
2.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自2001年以来,该病在地方猪场上就感染较为普遍,病毒变异快,疫苗产生免疫滞缓[2]。在PRRS阴性猪场,该病多呈急性表现,母猪流产率可达20~60%,仔猪死亡率高达70~80%,中大猪死亡率可达10~50%。从暴发到完全平息约需半年至1年时间。在PRRS阳性猪场,该病少有急性表现,多以慢性、猪群亚健康状态为主,导致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抗病力减弱。尤其在台
风季节更易暴发。2.4 猪腹泻
该病常年散发,尤以夏季较为多发。仔猪因母猪产后患有乳房炎、子宫炎则可引起腹泻;或因气候潮湿闷热,暴雨受凉,环境卫生差等引起;或因病原微生物如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性肠炎、猪痢疾杆菌、内劳森氏菌、沙门氏杆菌、传染性胃肠炎等引起传染性腹泻。饲料霉变引起霉菌毒素中毒性腹泻。3 夏季猪病的多发原因分析3.1 饲料霉变
鉴于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非常适合霉菌的大量繁殖,倘若料槽中有剩余饲料未能及时清除或成品饲料在保管过程中都可能发生霉变,导致饲料品质不良,一旦猪只食用了霉败变质饲料,就会给各种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创造了条件,成为夏季诱发猪病多发的重要原因。3.2 饲养管理不当
猪作为恒温动物,其皮下脂肪较厚,汗腺也不发达,对于机体内的热能散发较慢,不能较好地通过皮肤蒸发散热以达到自身体温的调节,没有耐热性,一旦猪只置于半开放或密闭猪舍中饲喂,倘若环境温度过高、过热,尤其是当地气温骤然升高或持续高温,则极易使猪产生热应激,其机体的正常代谢受到干扰,加之猪舍通风不佳,舍内有害气体聚集,倘若湿度较高,则更利于致病性微生物繁殖,猪群疫病的发生在所难免。3.3 用药不当
长期大剂量滥用激素药物、退热药以及抗病毒药也是夏季猪病多发的主要诱因。对于不敏感微生物,抗生素过量使用,不仅不可以将微生物消除,反而会使其对药物产生抗药性,使得传染性疾病更难治疗[3]。同时,如果未按疗程用药,则可能在猪机体内又给了病原微生物繁殖的机会,使其逐渐产生抗药性甚至发生变异,造成反复治疗猪病的困境。3.4 夏季蚊蝇
一些吸血昆虫促使猪病的流行和发生,特别是农户养猪未能采取合理的驱蚊蝇措施(如猪舍加盖纱网等),致使蚊蝇滋生,侵害猪体,成为传播病原的媒介。此外,据相关学者的试验结果表明,圆环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等对断奶仔猪的致死率较低;单纯蓝耳病感染时,发病猪群的死亡率不高,而在并发感染链球菌后就加大了病猪死亡率,因此,猪群发病后的处置不合理同病猪高死亡率密切相关。3.5 环境因素
(1)栏舍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出。如选址错误,猪舍一面靠山。(2)猪群密度大,栏舍卫生状况差。大猪阶段过于拥挤,空气质量差。同时也给病原的接触性传播创造了条件。(3)雨水偏多,猪粪尿易外流,污染周围环境。4 夏季猪病有效防治措施研究4.1 要做好疫苗的免疫
首先要做好猪蓝耳病、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的免疫防治工作,要专人跟踪防止漏免[4]。同时在易出问题的阶段提前做好药物的预防保健工作,有效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防止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4.2 提供优质全价的饲料
饲料霉变问题不容忽视,有的养殖户以为(下转第253页)
104
www.sydkzz.com2018年7月下营养保健仔鸡日粮中,结果表明,肉仔鸡日粮中加中草药添加剂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增重、成活率高于对照组。方炳初等(1992)在蛋鸡日粮中添加0.4%由黄芪、神曲、板兰根、地榆等十味中草药组成的添加剂,可提高产蛋率7.48%~7.93%,饲料利用率提高10.78%~12.45%,具有防治疾病和抗应激作用。李文学等(1997)报道,由当归5g、黄芪5g、元参8g、蒲公英10g、地丁10g、大青叶10g、黄芩5g、益母草10g、连翘5g、木通5g、泽兰叶5g、知母5g、甘草5g组成的中草药添加剂以0.1%的剂量添加在海兰白鸡日粮中,产蛋率较对照组提高3.1%,死亡率降低1.1%,并可改善饲料报酬。以柴胡30g、黄芪450g、党参300g、白芍360g、当归360g、甘草240g、茵陈180g、女贞子240g配制而成的中草药添加剂以0.3%的剂量添加在蛋鸡日粮中,可显著提高蛋鸡的产蛋率,降低料蛋比和鸡群的死亡率,提高了蛋鸡在产蛋高峰期的生产性能(李立顺等,1999)。张德刚等(1999)报道:将中草药添加剂按l%的比例加入蛋鸡饲料中,使产蛋率提高了18.05%,饲料报酬提高了34%,经济效益显著。还有研究表明,添加某些清热解毒、杀菌抗病的中草药,能够减轻和消除热应激对鸡的危害。袁福汉等(1993)应用清暑祛热、解毒杀菌、健脾化湿的中药添暑散(由麝香、金银化、板蓝根、苍术、龙胆草等组成)粉末,按1%比例添加于日粮中喂蛋鸡,结果在高温季节饲料报酬提高5.45%~13.20%,产蛋率提高9.37%~11.29%(P<0.01)。
邵庆均等(1998)在夏季高温热应激蛋种鸡日粮中,添加0.1%中药刺五加浸膏,提高产蛋率10.2%(P<0.01),料蛋比下降9.2%(P<0.01),破壳蛋减少18.5%(P<0.01),鸡死亡淘汰率下降10.3%,种蛋受精率提高17.58%,种蛋孵化率提高17.76%,表明刺五加浸膏对蛋种鸡具有良好抗热应激效果。中草药添加剂对提高家禽的免疫力也有很重要的作用。5 总结中草药的利与弊
中草药有其天然性、多功能性、无毒副作用、无药残、无抗药性的独特优势,是用以替代化学合成物和激素类的理想饲料添加剂,但也有报告认为,即使是纯天然的中草药原药及其制剂,如果使用不当,同样可以引起毒副不良反应。目前,国内应用于畜禽生产方面的中草药产品多为粗制品的初级产品,适口性差,严重影响畜禽的采食量和消化率,没有实用价值。有关专家认为,我国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发展,今后一方面要提高科技含量,根据动物的不同特性和生理需要,开发专用型功能性的系列产品,另一方面要制定全面的产品质量标准,以规范生产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马得莹,单安山,李群道.中草药添加剂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和免
疫功能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04,16(2):36-40.
(上接第104页)
换了新玉米就不存在饲料霉变问题,事实上,不但新玉米存在霉变问题,麸皮及其他原料也存在霉变问题。霉变的饲料容易引起猪抵抗力下降,因此提供优质全价的猪饲料,就成为了有效防治猪病的必要前提。
4.3 加强猪场的消毒管理
猪场消毒工作是疾病防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消毒工作不仅要求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消毒方法上还要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着重视了前门消毒,忽视了后门(粪道)消毒;重视了脚(鞋)消毒,忽视了手的消毒;重视了外来人员消毒,忽视了内部人员消毒;重视了猪舍地面消毒,忽视了舍内空气和猪体消毒等情况,必须引起重视。4.4 要淡化传染病的治疗
在现代化的养猪生产中,应当改变传统兽医重治轻防的思想,在加强防疫体系,落实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应把优化猪群的整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逐步实行专家提出的病猪“五不治”原则。即无法治愈的病猪不治,治疗费用高的病猪不治,治疗费时费工的病猪不治,治愈后的经济价值不高的病猪不治,传染性强、危害大的病猪不治。与此同时,应积极培育和引进健康猪种,定期进行疫病检测,以优化猪群结构。4.5 猪舍日常的卫生消毒
饲养人员必须搞好猪舍内外的卫生,做好消毒,处理好粪便、污水,防止其污染环境;清除杂草,消灭蚊、蝇等。消毒是做好夏季防病的关键环节。合理消毒可以有效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理想的消毒效果。但在实际消毒中,应注意以下因素的影响:一是环境因素,夏季的环境(包括畜体表面、圈舍表面、排污沟、周围环境)有机物增加,应尽量考虑使用对环境适应范围广的消毒剂品种,如氯制剂等。二是温度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消毒剂的分解速度也加快,作用时间也会缩短,加上夏季是细菌与病毒繁殖的旺盛期,要考虑提高消毒剂的使用频率。三是阳光因素,夏季阳光充足,能使有些消毒剂迅速分解而失效,如聚维酮碘、络合碘等就不宜在室外使用。
4.6 实行猪场封闭饲养
规模猪场必须实行封闭管理,严格限制闲杂人员进入猪舍,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饲养原则,出栏后猪舍彻底消毒,引进仔猪必须严格检疫,引入后须隔离观察经确认无病后方可合群饲养,从根本上杜绝病源的传入。
参考文献
[1] 赵海洋.高温季节易发猪病的分析与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18):194-195.
25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