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喜事管理反对铺张浪费的工作安排
为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净化社会风气,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助推乡村振兴,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中共XX省委宣传部、文明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省文明办《关于以建设“文明家园”为目标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进村入户的通知》,市文明委《关于移风易俗加强红白喜事管理反对铺张浪费的指导意见》,县文明委《关于移风易俗加强红白喜事管理反对铺张浪费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及“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作实际,特制定此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意义
为弘扬社会正气,破除陈规陋习,培育健康文明新风尚,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改变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和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在全镇倡导喜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营造以厉行节俭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的社会氛围。改革和规范全镇群众红白喜事办理事宜,革除陋习,移风易俗,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于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推进我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具体要求
1、认真落实书面申报制度。各村村民在办理本人及家庭成员婚丧
嫁娶事宜中确需宴请的,必须向村红白理事会申报批准后方可办理。疫情期间严格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白事简办红事缓办,不给国家添乱。
2、红白喜事宴请只限于结婚和丧事宴请,其他名目的宴请范围原
则上限于直系亲属之间。
3、严禁利用红白喜事开展封建迷信活动。丧事减少办事天数、简
化办事流程,严禁念经超度、举办演艺等活动。
4、红白喜事宴请提倡光盘行动,提倡和鼓励自助餐、简餐宴请宾
客。
5、提倡简化订婚结婚仪式,控制彩礼、三金、零花钱等费用。要
倡导年轻人自己家业自己创的自强观念,携弃因婚借贷,婚后还账,尤其是让老人背帐、还账陋习。
6、严禁乱搭灵棚,乱撒灯火、纸钱。在非殡仪馆举办丧事,丧家
须提出方案,经所在社区批准;丧事在指定地点集中吊唁,在丧葬场所集中安葬,居民小区举办吊唁活动一律不燃放鞭炮,不使用高功率音响,不使用鼓乐演奏;倡导文明祭拜新风尚。
7、党员领导干部办理红白喜事必须严格履行申报审批程序,做红
白喜事简办俭办社会新风尚的表率。
8、党员领导干部举办红白喜事宴请事宜时,宴请标准要控
制在同地域平均水平之下,宴请活动不使用高档烟酒。
三、组织实施
1、宣传引导,提高认识
各村要加强宣传引导,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倡树厚养薄葬、婚事俭办新风尚。各村今年通过村民议事会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各村根据实际,制定出台符合自己实际便于操作执行的红白喜事操办细则,向广大群众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的积极意义,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奢糜之风。不断加强农家书屋、村部、文化活动场馆等阵地建设。利用好农家书屋、村部、文化活动室等阵地,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引导教育群众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与时俱进,革除陋习。
2、建立健全“四会”组织,完善服务配套设施
各村要把建立健全“四会”,即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作为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四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让公道正派的党员干部、德高望重的村民进入“四会”,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和作用。红白理事会要吸收熟知婚俗和丧葬习俗、平时参与村红白喜事管理的能人进入理事会,使他们确实起到对村的此类事务的引导、监管作用。建设、完善村民婚丧嫁娶等活动的服务配套设施。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人口规模和红白事过事频率,建设、配备红白喜事公共服务设施:如桌椅、灶具、灵棚、花轿、厅堂等,服务群众引导风尚。
3、建立激励机制,强化监管措施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在婚丧嫁娶中好的做法及婚事俭办,丧事简办的家庭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要与“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优表彰活动挂钩,与享受社区、村上低保、救助等政策挂钩。对于明显违反规定的宴请活动要及时劝导、纠正,严重的要给予批评教育、在红黑榜进行公开曝光等惩处措施。
4、落实监督责任,严格追究查处
坚决查处大操大办,奢侈浪费。镇纪委要认真落实监督责任,通过明查暗访、受理投诉举报等方式,运用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强对婚丧嫁娶活动的监管、监督。对应报告而未报告的,要及时提醒警示批评教育;对违反规定大操大办、造成恶劣影响的,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社区、村干部的责任。要将红白喜事活动管理工作与社区、村委会干部的补贴待遇挂钩。
5、部门联动统筹协调
移风易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开展移风易俗,是深化树立文明社风、村风的重要内容,更是减轻群众负担、顺应群众期盼的现实需要。各部门要统筹协调,密切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派出所、民政办、土地所等部门要加强对婚庆、殡葬服务市场的规范管理,特别要加强对丧葬用品生产、销售的监管,坚决杜绝婚庆、殡葬活动扰民,违规用地和污染环境行为。各村、各部门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