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意义
我是1998年退休的,到现在为止已近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来,学校在教学方面的变化很大,一是师资力量大大增强,新教师大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历,有很扎实的业务基础;二是教学手段大大丰富,多媒体等电子教学方式已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是,无论怎么变化,只要还是讲课,我想永远也很难改变的是,讲课必须用嘴,必须通过教师的语言来表达对课程的认识,来讲述课程的内容,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今天,我有机会和老师们来讨论“怎样讲好一堂课”这个话题,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讲课的好坏并不一定和业务基础及教学手段成正比。要讲好课,首先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一个好的飞行员,他必须经过上千小时以上的飞行实践才能正确应对飞行过程中各种复杂的运行状况;当教师也一样,只有讲过若干遍以后,才能自如地处理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处理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记得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力学教师。第一年,听主讲老师讲课,给学生上习题课,给学生答疑,批改作业,做大量的习题;第二年,除了完成第一年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开始试讲一些章节,像球队的替补队员一样上场几分钟去感受一下实战的气氛。经过两年的基本功训练以后,第三年正式走上讲台,虽然还是很稚嫩,但之前的严格训练,使我较快地熟悉并掌握了教学的各个程序和内容。
要讲好课,首先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作用和重要性。
2005年重阳节前夕,因为我用微刻的形式刻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宣传部的一位同志到我家采访我。她问我:“王老师,您又搞书法又搞篆刻、微刻,有没有老师?”我回答说:“有啊。他就是‘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要对某一事物、某一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一定会主动地去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会千方百计地去钻研它琢磨它,任何苦和累都会抛在一边,直到成功。所以,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是教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能让学生在两个五十分钟的时间里,忘掉课前所发生的一切烦恼,完全被老师的讲课所吸引,使他们思路开阔,求知欲得到激励,课后复习做习题感到轻松愉快,使他们感到学习是愉悦的享受而不是难耐的煎熬,这样的讲课一定是成功的,而这就必须依靠教师精心的备课和讲课的艺术和技巧。
我常把教师比作厨师,一个好的厨师,对于主料、配料、调料的准备,烹饪火候的掌握都很有研究,同样的原料,好的厨师做出来的菜就是好吃。所以,授课效果的好坏,课堂秩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讲课能否吸引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这个环节,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这些主导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授知识。所谓传授知识,不只是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你的讲课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如何索取知识,学会如何思考问题,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二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科学的思想则是贯穿于整个探索创新过程的核心和动力。要通过课堂讲课把创
新思维的意识与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自主创新非常重要,国家的发展要依靠核心技术,而这样的技术有时靠钱是买不来的。
三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四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自觉肩负起科教兴国的神圣使命。(注:本文系根据王修斋教授在学校青年教师讲课基本功培训上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
■我是怎样讲课的(二)
备课的学问
要讲好一堂课,课前备课是否充分非常重要。那么,备课备什么、怎么备呢?
备课的第一步是熟悉教材,教师在上讲台前,必须对教材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而不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还要把教材内容揉碎、掰碎,完全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营养。这就需要我们阅读大量的同类教材,阅读有关的论文资料、书籍杂志,多多借鉴、参考,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要做大量的习题,搜集大量的案例,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参加实验和实践活动。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则是开启宝库的钥匙,教师不要怕参加实验和实践活动,要自己动手,从中掌握许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给研究生上课时,有许多顺手拈来的例子都来自于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和长期的实践活动。
我们的校训是“厚积薄发,开物成务”,把这个意思引申到讲课的过程,就是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有扎实的业务根底,因为只有“厚积”才能用通俗浅显的道理由浅入深地把一些复杂的难以理解的问题阐释得很清楚。处处留心皆学问,一名教师在教一门课时,要多搜集身边的知识,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从身边的许多司空见惯甚至熟视无睹的事例中发现科学的道理,启发科学的思维。
只有在充分熟悉了教材,收集整理了许多与课程相关的资料后,写讲稿才会变得轻松愉快,水到渠成。写讲稿需要特别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授课内容要重点突出,一堂课什么是重点,什么是难点,什么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要清清楚楚,做到心中有数,该文火慢炖的绝不能大火急炒。二是教材并非讲稿,教师要跳出教材叙述的框框,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内容重新进行组织,用合乎逻辑思维的思路,用自己设计好的语言表达才能引人入胜,决不能照本宣科。三是对讲课时采用什么实例、用什么图表要事先考虑清楚,依靠图表来阐释问题时一定要把图画大画清楚,让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都能看清楚。
教材理解透了,资料准备齐全了,讲课思路理清了,我们讲好一堂课就可以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讲课就有了底气。总之一句话,备课要把重点放在备清思路上,放在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待续)
■我是怎样讲课的(三)
讲课的艺术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讲课时都要遵循共同的规律和模式,这就是讲课的三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非常重要,只有让学生知道提出这个命题是基于什么前提、什么原因、想要干什么,才能把问题引向深入。去年,我听了很多老师的课,觉得相当一部分课在这方面做得不够,为什么讲这一章,为什么讲这个问题,教师阐述得不够清晰透彻。
分析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课程的重点,必须引领着学生的思路步步深入、层层剥皮。
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同时让学生明白结论的应用范围和条件是什么,超出这一范围又该怎么办。
要特别强调的是,绪论课是一门课的开始,能否讲好关系到是否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否调动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热情,十分重要。所以,教师对绪论课要高度重视,要告诉学生这门课研究什么问题,有什么重要意义,与将来的工作有什么关系,怎样来学习这门课,等等。
前面我们提到,课讲得是否成功,关键是看是否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坐得住、听得懂、学得会、用得好。那么要做到这些,教师就要掌握一些讲课的技巧和艺术,善于以趣引思、以奇引思、以疑引思、以用引思。我在讲课时,常常通过举一些有趣的、奇特的、悬疑的、有用的实例或者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阐明一些科学道理,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分布载荷的利用”时,我举了120吨重的12万5千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冷凝器如何顺利通过承载能力只有13吨的公路桥的例子;在讲“合理结构抵抗大的弯曲变形”时,我讲了自己儿时放牛时爬竹子的例子;讲“力三角形”时,我讲了前苏联侦察兵的故事;讲“疲劳破坏”时,我讲了蜻蜓翅膀2000赫兹高速振动时不什么不易疲劳破坏的例子等等。总之,在讲课时要通过加入这样的内容进行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科学思考,使讲课做到发散一点,展开一点,风趣一点,深入浅出一点。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听讲时始终意犹未尽、轻松愉快。
最后,我谈一点对电子教案辅助教学的看法。多媒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师课堂讲课的效率,增大了信息量,但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讲课。教师讲课还是要把“讲”摆在首要位置,要用通俗的富有逻辑思维、引人入胜的语言来讲课,不要有了多媒体就万事大吉,就不用备课了,要保证在停电或者设备故障的情况下,不换教室不停课,照样可以把课进行下去,这样才能说明你的备课讲课是成功的。(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