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探索
2024-04-17
来源:乌哈旅游
201 6年第1 5卷第23期 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探索 口王艳玲 【内容摘要】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培育和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 化自信意识,对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创新 【作者单位】王艳玲,西安工程大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 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作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生力量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 与学习中得到升华。 (三)理想信念动摇,主流价值观出现认同危机。目前, 许多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坚定,常常迷失在文化发展方向的选 择中。正是由于其对文化发展方向的选择性失误,导致其文 化价值观的错位。他们不仅认识不到当代中国先进主流文 化的重要性,还经常对主流文化表现出怀疑和轻蔑的态度。 观和行为方式对民族文化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适时地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 文化的选择进行引导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之内涵 他们将传统文化视为老古董、旧思想,却视外来文化为时髦、 文化自觉即对文化的自我觉醒、反思和创建。“大学生 文化自觉”就是指大学生在多种文化交互碰撞的背景下,对 新风尚,从而导致其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推崇,对传统文化的 嗤之以鼻。正是由于对中国先进文化的认同感缺乏,才导致 没有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觉和A信。既没能将传统 文化中许多精华的东西发掘出来,又没能形成一种焕然一新 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新的文化。这正是 亟待解决的又一问题。 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清晰的认知和强烈的认同,对外 来的文化可以进行理智地辨别、觉醒及反思,既不是盲目崇 拜,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在批判与借鉴的过程中使整个 社会文化得到融合、升级与发展。而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 化的一种信心和信念,体现在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本民族文 化价值的认同上,对现有文化的清晰掌握上,对文化未来的 三、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路径 (一)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能 繁荣发展具备的坚定信念上。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实问题解析 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要提高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学 习的自觉意识。既要传授给大学生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又要 带领大学生自觉探寻中华文化的根基,提高他们对中国优秀 (一)传统文化底蕴浅薄,消解了民族自信心。当今的大 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学习和研究的自主意识,导致其不 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传 承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历史 使命感。在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我国的经济还是 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将既面临着机遇又面对着 挑战。为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接受时代的考验,接受社会 实践的检验,能够适应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并能在百花齐放 的文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就不能固守一切传统,应该在坚 守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将其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二)通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 仅没能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反而还对传统文化 做出了一些不客观、不公正的评价,致使部分大学生迷失在 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因此,让大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 华真正融入到思想观念中,并且形成崇高的修养和行为变得 尤为困难。同时,大学生传统文化底蕴浅薄这一现象,高校 教育也应做出深刻的思考,正是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培 育的不重视,才使大学生们没有动力去发掘传统文化的魅 力,降低了其对于发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二)受文化多元化影响,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随着文 化多元化影响的蔓延,外来的思想和价值观多种多样、良莠 文化选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 值观和做出正确文化选择的重要环节。因此,将文化自觉和 文化自信融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努力提高大学 生对于文化修养、文化认知等的追求,增强其对民族传统文 不齐,例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 和行为方式,更是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 界观,并且渗透着、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使之 对民族传统文化逐渐地淡忘和越发的陌生,对传承千年的民 化的认同感;同时,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责任和文化担当,使 其成为先进文化、主流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在高校对大 学生进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既要 注重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与继承的主动意识,义 族文化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产生了排斥和动摇。我们既不 能妄自尊大,也不能盲目排外,应该积极吸取外来文化中先 进有益的文化成果,同时时刻保持理智的头脑,冷静分析、辨 别,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从而使本民族文化在借鉴 要时刻提醒他们在面对世界先进文化时要坚持批判精神,理 智地进行辨别与学习。从而找到既符合时代发展,又满足中 Ind_1 tr{al&SPipn p TrihI111 ̄ 201 6年第1 5卷第23期 中国会计教育国际化的现状、问题与改进 口方曙艳李晓玲 【内容摘要】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大学教育主要采用原版教材授课、中外合作办学、国际执业资格、学生境外交 流等四种模式予以应对。本文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视角出发,深入剖析现行模式可能会导致的难以适应中国国 情、国内国际实务协调、如何夯实研究基础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会计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改进措施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2013ZDJY035)成果。 【作者简介】方曙艳(1991~),女,安徽黄山人;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晓玲(1958~),女,重庆江津人;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会计作为一门通 用商业语言,国际间趋同和等效正在不断得以有效实施。中 国伴随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与世界范围内诸多国家有着密 便利,各种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出现了像阿里巴巴一类的 大型电商企业,还有P2P等新型金融模式,加剧了对具有国际 化视野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外,近年来我国 对外向型经济政策的支持引导势头强劲,各类企业都在积极 切的贸易往来,跨国经济业务的增加,必然会对我国与他国之 间在会计事项处理上的差异产生挑战。这也就在客观上推进 寻找国外市场,但由于企业能力良莠不齐,一些中小型企业难 以应付国际复杂的会计业务处理,使得这些企业在对外贸易 的过程中损失了部分利益,不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显然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人才市场对于 了我国的会计国际化发展,通过在不断地协调和沟通的过程 中,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国际准则趋势的会计准则体系,减少 在对外过程中的冲突。在会计国际化浪潮中,会计教育国际 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刘永泽和池国华,2008),且对会计国 会计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仅要具备复合的专业知识,还需要 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等的人才,促使国内各高校 开始逐渐开展国际化的会计教育。会计教育国际化包括会计 教学内容及方法、会计课程体系以及会计师资国际化这些方 面(沈志蓉等,2010)。目前,国内高校主要通过与国外知名大 学合作办学、引入原版教材授课、学生境外交流和与ACCA、 CIMA合作进行国际执业资格教育等模式来推动会计国际化 教育,不断培养出国际化的会计专业人才。 (一)中外合作办学。国内高校通过与国外的知名大学 建立合作关系,包括教师的互换和双方学生的交换学习。比 际化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其能够为会计国际化储备充足的 人才资源。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现如今的会计国际化教育进 行深入研究,剖析出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我国会计教育国际 化的发展道路,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一、中国会计教育国际化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起我 国会计教育就一步步与国际会计准则靠近,对会计专业化人 才素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开始出现对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 求。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时代到来,全球经济贸易往来更加 国国情的方式去学习和传承,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发 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雄鹰.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J].文化学刊,2o12, 11:33~37 (三)坚持主流文化导向,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每 个国家、每个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一种思想观念或意识 形态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主流文化。我国现阶段的 主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 [2]陈水勇.论大学生如何实现文化自觉[J].湖北设计科学, 2012.2 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要求,也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作为 肩负繁荣国家发展的大学生,应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着强烈的认同感,时刻坚守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坚持走 [3]姚亮亮,李艳.大学生的文化自觉问题及教育方略[J].现 代教育科学,2o13,2 [4]于华珍、曹爱萍.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意 识[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OlO,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 和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指导思想、行动指南,抵制一切腐朽落 后的文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扬优秀传统文 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争取早日肩负起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任。 [5]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自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 出版社,2009:37 [6]傅义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使命[J].学术论坛,2OlO,6 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