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作者:王覃刚
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21期
【摘要】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是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继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业调整是关系城市圈内形成合理产业结构的核心问题。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涉及产业本身的规模经济状况也涉及城市间的比较优势的利用。依据各城市主导产业差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重点建设主导产业链和产业发展带。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产业调整
武汉城市圈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备产业体系,武汉在光电子通信产业、钢铁产业、商贸产业等有巨大的人才,技术优势;黄石、鄂州,其生物医药、金属深加工、汽车零部件、专用机械及港口物流业有极大的拓展;黄冈、咸宁,农、林、水产品及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有优势;仙桃、潜江、天门,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为重点的产业有发展潜力;孝感,汽车零配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及盐、磷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有发展潜力。武汉城市圈内各城市产业底子较为雄厚,各城市产业各有特点,产业结构较为合理。 一、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问题
目前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第一,产业同构现象。湖北工业一直属于偏重型。除了仙桃、天门这两个传统“水乡”外,城市圈中的其他城市,重工业都明显高于轻工业。比如,钢铁、汽车、冶金、石化、烟草、建材等是武汉市的支柱,同样是鄂州、黄石、襄樊、十堰、随州等市的支柱。其结果是,产业结构同构现象突出。武汉除了在科技、贸易等方面拥有一定领先优势外,其他产业领域周边城市基本上处于同级水平,城市圈在产业分工中并未形成梯度层次,存在同构竞争现象。 第二,偏重的工业结构,即国有大中型企业多。重工业领域的国有企业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生产单位,在严格的计划控制下,其特点就是企业自成体系、大而全,完全是一种持续的完全的内部关联交易;整个区域经济,也呈现内向性。即使在改革开放后,仍然存在这种路径依赖。比如钢铁,尽管湖北省有武钢、鄂钢、冶钢等钢铁企业,但它们过去都各自纵向关联。如武钢是采矿—烧碱—炼铁—炼钢—轧钢“一条龙”式的生产,所谓鄂东冶金走廊其实各成体系。汽车、纺织服装业也是如此。因此,产业趋同或产业生产区段趋同,直接导致了城市之间的“独立”。
第三,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合理。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城市圈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就第一产业而言,农业资源得天独厚,但一方面大部分农业企业尚未实现生产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营的规模化,导致农产品生产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大量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导致该圈第一产业发展滞后。其次,就第二产业而言,城市圈为我国老工业基地所在,曾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老工业基地改造乏力,严重制约该圈的工业化进程。最后,就第三产业而言,武汉城市圈总体发展水平不高,2010年,仅有武汉市的第三产业比重略微超过其第二产业,其余各市皆为二三一的工业化初期产业结构。从产业布局的角度看,城市圈内的各城市在职能分工上也不甚合理。就圈内各市目前的主导产业来看,虽然主导产业分明,但这些城市在全局意义上的职能分工却缺乏效率,低水平重复较多,没有根据各城市的特色和优势建立起相应的真正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来。而且,它们之间的产业分工也没有实现相互协作和优势互补,圈内的城市发展各自为政,导致其产业布局的不合理现状。
总体来看,武汉城市圈调查产业结构表现为,圈内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职能分工不够明晰,地区行政壁垒仍然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中心城市功能不足,经济辐射影响力小。 二、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的应该遵循重点发展、分步调整的原则。
首先,要做到统一规划,合作分工,错位发展。科学确定各个城市的发展目标、产为特色和功能定位,确立错位发展的思路。武汉可以着力发挥华中地区的经济、贸易、金融、交通信息和科技教育中心的作用。周边城市也应立足本地基础和特色,确立发展方向和重点。如黄石市可以重点发展冶金、建材、服装产业;鄂州可以重点发展冶金、医药产业;咸宁可以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电子信息配套产业等。
其次,应该打破行政规划的区分,促进圈内资源的流通融合。变分割经济为整体化优势,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施市场一体化战略。要加快建设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的步伐,实现人才的自由流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方面,建立合理的人才资源培训机制,轮训急需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另一方面,立足长远发展,建立梯级人才储备库。要建立和完善资本与技术市场。以武汉的金融中心和武汉光谷、武汉高校科研优势为依托建立完备的资本运行市场和技术创新能力。
再次,要统筹圈内城市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消解城乡二元结构刚性、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统筹圈内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建设,是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点之一。要做到完善规划体系,科学编制武汉城市圈建设规划。由省政府统筹安排,组织编制武汉城市圈建设规划,按照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原则,适当调整行政区划,由民政部门会同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提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保证圈内各城镇的发展拥有足够的地空间。积极引导乡镇镇区和农村居民点撤并,促进城乡空间布局集聚优化。对行政区划已经撤并或规划将要撤并的镇、村居民点,在建设用地指标、外来人口入户等方面予以禁止或限制,对已经明确重点发展的镇区,制定鼓励发展政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最后,要完善武汉城市圈的大市场建设,重返发挥武汉作为中心城市的巨大作用。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惟一的特大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东、西部地区资源、信息、技术等交流和交换的战略节点,在中部地区的作用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构建武汉经济圈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升武汉作为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通过提升城市的功能,把资金流、人才流、物流和信息流聚集在一起,再通过这种功能把各种资源辐射到周边其他城市。
三、武汉城市圈产业调整的措施
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是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继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产业调整是关系城市圈内形成合理产业结构的核心问题。而产业结构的调整涉及产业本身的规模经济状况也涉及城市间的比较优势的利用。
目前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产业集群开始出现,高新技术产业、重工业集聚特征明显。化工以武汉、孝感、仙桃、天门、潜江为代表,汽车产业以武汉、随州、孝感为主,钢铁、服装工业集中于武汉、鄂州、黄石,轻纺食品工业以仙桃、天门、孝感较突出。但这种空间集聚缺乏相互间的有机联系,配套生产销售网络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与关联产业链。依据各城市主导产业差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四大城际主导产业链的形成与升级,重点构建以武汉为核心的三大产业集聚发展带,实现产业集群、产业链、城市群相互融合的城市-产业复合带。 因此,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于建设四大城际产业链和三大产业集聚发展带。 首先建设四大城际产业链。第一,汽车产业链,以襄阳、孝感、武汉、黄石形成汽车及其零部件研究、制造、营销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区域汽车及零部件产销产业群。第二,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产业链,以荆州、武汉、鄂州、黄石形成棉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生产线,提升区域轻纺、食品产业整体竞争力。第三,钢铁、光电、医药产业链,建设孝感、武汉、鄂州、黄石医药生产、加工、销售工业走廊、武汉、黄石、鄂州的钢铁、冶金、光电工业走廊。第四,建材、机电、能源化工产业链,孝感、武汉、咸宁建材建筑、矿产加工、能源化工、机械电子等工业生产加工优势明显,应突破行政界限,建设统一市场,促进产业生产销售配套服务体系形成。
同时,大力促成三大产业集聚发展带。第一,东南产业集聚发展带,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依托沪蓉高速公路,发展光电子信息、钢材制造及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建材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着重建设鄂东南产业聚集带。第二,西部产业集聚发展带,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推进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出口加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大荆州产业聚集带。第三,北部产业集聚发展带,以武汉市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为主要辐射极,推进汽车制造及零配件组装、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及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鄂东北产业聚集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圈进一步发展和腾飞的基础。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下“两型社会”建设试点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湖北能否在中部六省中率先崛起的重要一环。在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过程中,要优化优势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此,才能真正优化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实现“两型社会”既定目标,促进武汉城市圈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莹.武汉城市圈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9(7):172-173. [2]傅莹,卫平.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4):3-6. [3]李翠军,徐燕.武汉承接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11):1-3. [4]刘承良,田颖.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分析与重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5):23-29. [5]彭晓晴.从武汉城市圈建设看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172-173. [6]徐小波.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特区经济,2009(4):167-168. [7]张建军,刘冰.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演变分析[J].特区经济,2010(4):199-200.
[8]张建军,刘冰,周涛.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5):237-238. [9]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推进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研究报告[J].决策与信息,2007(2):42-48.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0q050)。
作者简介:王覃刚(1974—),男,湖北武汉人,博士,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与制度演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