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创作思考
作者:景育民
来源:《雕塑》2008年第02期
雕塑作为一种造型语言和样式,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雕塑作为实体,强调它的立体语言(长、宽、厚的概念),以及空间占有及独特的表现力,曾经承载着记录历史、延续人类文明的重任。在人类历史上,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当属最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和时光磨砺的艺术形态。然而革新和变化却最不明显,最具原始劳作痕迹。在几大造型艺术门类当中,雕塑最大程度保留了传统手工艺的原初状态。石雕的制作,如果不是加入了机械的因素,它的制作方式,与我们的先民有何区别?而铸铜雕塑的失蜡铸造方法,也已经延续了千百年,这只是从技术层面谈起。如果从当代艺术发展的学术角度看,尽管我们从“八五”以后,中国当代艺术迅速苏醒,近几年来雕塑艺术后来居上,从材料到观念,进行了大量的有益尝试,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雕塑艺术的发展同其它门类艺术发展步履相比依然明显滞后。这两年由“泛”雕塑所引发的话题争论,正是雕塑艺术发展必然要涉及的理论层面上不可回避的问题。我认为所谓的“泛”就是创新和发展的渴望,是创新发展应持有的学术态度,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否则艺术的生命力何在?关键是要明确概念,“泛”与“滥”不能混淆,更不能结伴而行!而我们当下所面临的学术问题及艺术现象也是要澄清“泛”与“滥”这二者的混淆。
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的关注:首先,我们的浮躁状态,强烈的商业意识,决策者的主观权力,创作上的快餐意识,这些制约雕塑艺术发展的不良因素,必然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成我们创作的雷同化,恶俗化,媚俗化。其次,特别是理论、媒介、评判标准处于滞后和混乱状态,对这一现象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作为培养艺术家的基本模式的学院教育,在光怪陆离的当代文化现象面前,其教学模式与方法显得如此的被动,使得青年学子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体系出现茫然与缺失。创作的雷同化尤为明显,和我们二十几年前创作的一元状态(尽管社会政治背景不同)相比较而言,有着某种近似,如果说前者是思想禁锢的产物,那么后者就是一种急切近利,自我思想混乱的结果。如何走出瓶颈?
一方面,雕塑艺术应融入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艺术的浪漫与品质,让公众认识到雕塑艺术在生活中无所不在,让艺术家的双手和智慧将雕塑艺术融入更加广泛的社会生活空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这本身就是后现代艺术的重要观点,也是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构建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态文化社会,这是艺术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将艺术实验成果转型于社会的重要出路。
另一方面,拓展雕塑艺术的疆域,丰富我们的语言,挑战极限,也是艺术家面临的更艰巨、更崇高的使命,也是艺术家必然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探索雕塑观念、材料语言的更加广泛、更加深奥、更加未知的空间。从雕塑的立体感到空间感到负空间及在场感。从材料的功能性到材料的观念性探索,到将诸多文化资源作为材料媒介,成为创作元素。具像雕塑从形而上到观念因素的探索,使作品的感染力强化着思想深度和联想空间。抽象艺术力求在冷峻的理性思维之中注入人性的温情。使公众产生哲学的思考和精神的感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