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结题报告 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策略研究

2020-03-28 来源:乌哈旅游
《搭建经典阅读平台 提升小学生习作能力策略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赣榆县实验小学 王家春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整本的书。”通过大量的经典阅读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虽然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明确,方向统一。可是,在小学阶段并没有看到可喜的效果,而是目前小学生习作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习作时“无话可写、无从下笔\"现象。习作题一出,有的等着抄同学习作;有的照搬作文选上的雷同作文;有的勉强写出来,内容也枯燥,特别是字数太少.无奈之下,教师只好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背作文,然后指导学生在考试时改头换面。这种“习作选材单一、习作结构雷同、习作缺失个性、套作、背作泛滥”等现象,在小学阶段屡见不鲜。这种现象抑制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语文教学中应以经典阅读为突破口,努力为学生搭建经典阅读平台,切实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小学生习作难问题。

二、

课题研究的依据

1、概念界定

“经典阅读\"就是根据学生的年龄,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内容丰富的、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具有普遍性修养意义的韵文、唐诗宋词、文学精彩片段等多方面的优秀作品。

“搭建经典阅读平台\"就是以经典阅读为突破口,以读书活动为平台,运用多种策略和手段引导广大学生走进经典阅读中,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2、理论依据

国内外都很重视经典阅读教育的研究,在一些发达国家,经典阅读已成为阅读教学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而我国有关阅读活动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很多学校和老师也在加大学生的经典阅读量、激发学生的经典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等方面,进行很多有益的尝试。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先生对小学生的课外经典阅读十分推崇,他认为童年时代的阅读为其一生的发展作铺垫.北

京市特级教师窦桂梅的《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在推荐阅读书目,拓宽阅读范围,积累语言文字,熏陶民族文化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阅读量达成145万字”,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如童话、寓言、故事、科普、诗歌、散文等,鼓励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倡导课堂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内外,体现了现行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视。

专家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成长的方式和渠道,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定的阅读积累,成就他一生生命底色,影响和改变学生未来的命运.“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让孩子与好书打交道,与书中人物对话,与写书大师对话,惠及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读书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读书状况是一个民族素质良莠的标尺,日本六成人读书成风,以色列把读书放在首位,法国平均每人11本书.近年来,由于我国计算机网络走进寻常百姓家庭,国民读书率持续走低,中小学网络游戏攀升,而课外阅读令人及不乐观,让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书,找回缺失的传统文化,这无疑捍卫了孩子们学语文的权利,因此本课题的开展有着良好的土壤和气候。

三、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行为研究法 ;2、经验总结法; 3、资源共享法;4、个案研究法;5、调查研究法;6、激励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解决“学生作文难在何处\"和“学生的作文缺少什么\"这两个问题,以此作为探讨的出发点,改变目前学生作文能力和水平普遍低下的现状,探究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的策略,

2、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联结起来,加强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通过审美能力带动作文训练,使学生的作文从课本中走出来,让“经典阅读”走进学生的作文,从而增加作文的文化内涵,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实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联结起来,注重从课本中收集写作资料,并学会运用所收集的资料,从而做到快速选材。

2、使学生的作文从课本中走出来,让“经典阅读\"走进学生的作文,从而增加作文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

3、研究经典阅读,研究写作方法,形成一种(读经典以取材、摘经典以炼句、说经典以激趣、悟经典以构思、评经典以创新、写经典展成果)写作教学模式,探究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的策略,使学生、教师在写作中、教学中,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

六、课题研究思路、过程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1、调查学生阅读现状及教师作文教学现状并研究出应对之策. 2、发动学生进行经典阅读,并推荐阅读作品。 3、指导学生有计划、有阶段性地进行经典阅读。

4、研究经典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一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1、准备阶段

(1)分析我校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阅读有关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以及有关课题研究相关联的书籍资料,尤其是读写结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拟写课题实验方案,作好课题申报工作。

(2)学习相关理论,精心研读《语文表现本位》中关于经典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论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和任务,掌握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式和方法。

2、实施阶段。

(1)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适合小学生诵读的经典阅读内容。 (2)开展诵读。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读书方法进行经典阅读的研究。如《走进经典点亮人生》《小学生个性化作文》《国学》以及精彩文学片段和韵文。

要求学生每日坚持晨诵、午读、暮省。每2个月开展一次读书和习作展示活动,如读书交流会、诗歌朗诵会、读书采蜜卡、读书笔记、读书征文等活动。鼓励学生以德载文,以情润文,将诵读与写作紧密结合。

(3)开展经典阅读与作文主题活动的研究,研究经典阅读,研究写作方法。

具体安排:2013年2月-——2013年3月,开展读书交流会、展示读书笔记,依课堂为依托开展经典阅读与作文主题活动的研究,完成第一次教育教学案例分析和阶段性研究报告。

2013年4月——-2013年6月,举行读书征文、经典诗文朗诵会,展示读书成果 。

2013年7月———2013年8月,利用假期进一步走进经典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完成一定量的习作。

2013年9月—-—2013年11月,展示学生读书采蜜卡、读书笔记、读书征文,将诵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让“经典阅读”走进学生的作文,借助阅读和语文课堂,探究研究经典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完成第二次教育教学案例分析和阶段性研究报告。

3、课题总结和结题阶段。

(1)总结研究成果。整理实验过程性资料,分析实验过程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归纳总结成功作法和经验,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成效:

经过一年时间的实验研究,学生在充满书香的氛围的中有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实验调查显示:

学生 喜欢经典阅读 自觉人数 做摘录的人 实验前 25% 3% 实验后 75% 62%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喜欢课外阅读的人数大大增多。可以说,现在课外阅读已成为我班大部分学生的自觉行为。

1.经典阅读兴趣空前高涨。

25~30分钟 12本 5~10分钟 5本 安静阅读 自控力(时间) 藏书量 (人均) 在课题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中,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如 “读书笔记展评\"、“课外阅读小报展评”、 “好书对对碰”、“课内外词语积累竞赛”等,孩子们在活动中尝到了阅读的乐趣,明白了读书的意义,阅读兴趣、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2。经典阅读习惯逐步养成,阅读的面逐步扩大。

通过实验,学生养成了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查字典(或其它工具书)、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圈点勾划、记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能自觉地参与进课外阅读活动之中,主动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为了巩固课外阅读效果,我们要求学生可以在书上圈、点、评、画,写出读后感。一段时间来,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了一定进展.通过读书交流,写心得体会,展示读书笔记,使广大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逐步随之形成。阅读的量也随之不断增加,阅读的质大幅度提高,独立阅读能力日益增强,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整体提升。在阅读中,学生对作品的兴趣不在仅停留在“故事情节\"上,不在仅满足于“看书”,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把读与思、读与记、读与写逐步结合起来,学生的语文能力、习作能力、组织能力等得到提高。班级学生参加学校、县级及以上读书征文比赛有30多人次获奖。

3、经典阅读的读书内容广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教学实际,我们要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a、相关主题对比读.如苏教版五下第三单元围绕“奋斗与生存”介绍了一些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人物夏洛蒂、霍金、鲁滨逊,教学本单元教材时,我向学生推荐了《鲁宾逊漂流记》、《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等。b、背景材料提前读.如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先指导学生网上阅读《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学习《月光启蒙》之前,带来学生阅读作者的原文,感受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与爱。课堂教学大为增色,学生的自读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c、经典名著推荐读。如读完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指导学生阅读冰心的《再寄小读者》、《繁星》;教学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我建议大家大胆阅读名著《水浒传》,读故事,品细节,评人物;教学了《三打白骨精》之后,我们开展了“走进经典,阅读《西游记》\"读书活动等。d、热销读物比着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关注一些热销儿童读物和专家大力推荐的儿童读物,这些读物贴近学生生活,情节曲折生动,往往会成为学生的最爱。给

学生朗读《窗边的小豆豆》中的精彩片段,向学生讲述《草房子》中秃鹤的种种趣事,与学生共同交流《我要做好孩子》中胖金铃的内心想法……你会惊喜地发现,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经沉浸于读书的快乐之中。

4、读书方法灵活。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们逐步学会了常用的阅读的方法,如精读法、略读法、选读法、读思结合法、摘录批注法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要能根据书籍种类的不同,读书目的的不同,灵活运用读书方法,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选择的是知识性的读物,只作一般了解,可以采用浏览式阅读,按照“速读-—寻找——摘记”的流程即可;如果是阅读报刊,可以采用读版面,读标题,读导语的方法,快速浏览,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对于那些经典美文,脍炙人口的佳作,应该精读,读封面、读作者、读背景,边读边思,读书做批注,对文中的精美词句、重要段落,还要做到反复朗读、品味,乃至成诵.科学、灵活地运用读书方法,才可大大提高读书效率。

5、读书活动实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既可巩固阅读方法,又能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舞台,使其在展示中尽享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形成新的激励.a、同读一本书.可选择教材“我读书,我快乐”中推荐的图书,师生人手一本,共同阅读,定期交流。同读期间,我身先士卒,读书圈画好词佳句,及时在书旁空白处作批注,意义深刻的句子熟读背诵,并把自己的书展示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讲解自己的读书过程及读书思考,将自己喜欢的句段背给大家听.看到老师读书如此认真,学生们深受感染,读书热情高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读书方法,提高了读书效率。b、笔记展评。定期组织展评,互为欣赏,互为鞭策。表现突出的结合班级评比细则,酌情加分鼓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c、活动展示。如开展“成语接力赛\"、“古诗擂台赛\"、“诗歌诵读赛\", 读书手抄报评比、读书明星评选,此外,结合教材单元训练主题以及特殊节日,组织学生搜集准备,或唱、或讲、或演、或读……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尽情展示自我,尽享读书带来的成功与乐趣。

6、读书评价及时.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激活阅读教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课外阅读之花在激励评价中绽放。a、家校互动。取得家长配合,定期将孩子的读书情况以记录卡的形式加以反馈。教师针对不同情况,班内评比表扬。b、抓住契机,语言评价。实践证明,喜欢读书的孩子课堂总有精彩的表现。因此,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教者应善于抓住契机,在一定场合对孩子自觉的

阅读行为给予适时、恰当的奖励评价,以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c、阅读竞赛,积分评价。根据班级的读书计划组织学生共同阅读指定的书籍,在规定时段中提前读完这本书的同学自由组合成立阅读命题小组,结合读书要求负责出题。题目类型有填空、判断、阅读练习.其次和阅读指导课相结合,在阅读交流的基础上,进行闭卷问答。考试成绩和平时的阅读成绩(读书笔记、习惯及阅读交流表现等)结合起来评估.成绩优秀者结合班级读书细则进行加分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成绩不理想者,可以读书后再行考试.对于推荐书目的阅读检查,要求不必太高,可以结合好书推荐中的表现、读书笔记的评比以及读书习惯方面加以评估,对于表现突出者适当加分。积分评价每月汇总一次,学期末根据总分高低,评出本学期的班级“读书明星\",颁发证书,同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7.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品质得到增强.

在开展本课题研究后,学生的以下两方面的阅读品质得了增强。 (1)自控力.一开始,我们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拿到了一本书,没翻几页便换一本。这样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是一本书,甚至是一篇文章也没看完。很显然,学生没有注意阅读的方法,有的文章学生并不是不喜欢,只是他还没看到自己喜欢的情节就已舍弃了,自从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后,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用浏览、跳读等方法来找自己喜欢的篇章来读,不至于一本一本地换,既影响他人又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2)自主性.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由于我们思想重视,注重良好读书氛围,再加上方法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很多学生都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而是在阅读中均能形成自主独特的见解.

8。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该课题突出了以“写作为中心,经典阅读为基础”的语文特色。我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从圈点批注起步,学习对文章进行感悟、深入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文字写收获体会。学生的写作成果表明:重视课外阅读这一“源头”,让写作的清泉自然涌动,从而变得生机勃勃。

9。学生个人藏书量明显增加

在实验开始的初期,老师们感到最大的困难是“读什么”,学生课外阅读资源的缺乏才是最大的问题。通过我们的宣传动员,再加上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学生个人藏书量大幅度增长.

10.家长的认同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实验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同,赢得了家长的关心和支持。看着孩子在课外阅读中不断进步,看着孩子在书的世界里迅速成熟,家长们不在担心读课外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许多家长更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为孩子建立起了家庭图书馆,许多孩子收到节日礼物是父母送的课外书。

11。构建了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的策略

学校经过近一年时间打造的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为师生的精神成长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使阅读成为学生很自然的生活状态。在每个环节,我们实验老师针对班级情况尝试了以下几种策略:

(一)开展各类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1、做好课堂延伸推荐书籍工作,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因此我们实验老师在与学生共分享课文的精彩阅读的同时,根据不同体裁的文本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课外书,对学生来说有种亲切感。如上完《草船借箭》一课,可向学生推荐出《三国演义》;上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又推荐出《西游记》……在此过程中,大量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在延伸阅读中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又可以在广泛阅读中运用学法,巩固学法,更好的阅读。只要我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学习,相信不久的将来,语文教学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它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2、开展“课前两分钟”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利用课前两分钟鼓励学生上讲台讲“一天一个故事\"、“一人一条新闻”等.让学生把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课外阅读中知道的奇事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等说出来。教师当场评议,力求挖掘学生“说”中的闪光点,予以鼓励,并中肯指出其不足。一段时间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大多变得能说会道,表现欲望较强,竞争意识也大大提高.为他们以后适应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师生同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

古诗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诗人丰富的情感体验,都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直面经典,吟诵古诗,能激发我们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认同,更能增进我们对

祖国深厚文化底蕴的了解。我们制定一定数量的“古诗诵读”计划,学生一周背诵一至若干首古诗,老师共同参与背诵,对学生来说起了很好的榜样激励作用。

(二)优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1、做好读书笔记,共享读书的快乐。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先把你认为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写好阅读的感受,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制作 “阅读记录卡”。在此过程中,老师针对学生的困惑,做好示范,指导学生做好记录。然后每周抽一次午读时间交流.这样的形式在阅读初期是很有效的方法。当同学们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喜滋滋地上台交流他的读书心得时,对他本人来说是个展示的机遇,对广大聆听者来讲也是学习、分享的好机会.还通过展示读书笔记,读书小报及时鼓励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

2、师生共读书在读书、反思中共成长.

根据学生兴趣和年龄特点,我们确定一定的课外读物师生共读,一起分享交流。为了使阅读指导课更有实效性、针对性.师生共读书为我们师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自由发展的空间。

教给学生经典阅读、欣赏佳作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定向阅读,感悟出各类作文的最佳创作方法。小学生怕作文,怕就怕在不知到自己在写什么,应该写成什么样子,应该怎么写。从根本上分析,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是不懂得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优秀”的作品,不懂得优秀的作品究竟“优秀\"在哪里,我们的习作怎样才能达到“优秀\"的要求,面对堆积如山的经典作品,学生也只能情愿而又不情愿地唉叹“才气不够!”可见小学生并不懂得欣赏眼前的佳作,不懂得别人的作品好好在哪里,自己将如何达到这个标准,他们不是缺乏创作的能力,而是缺乏自己对创作潜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学生欣赏的优秀作品的基本方法,让学生自己找出优秀作品的成功之处,并多读多想同龄人的优秀作品的精妙之处,通过阅读感悟出各类作文的创作方法。例如:假设想设想象作文的写作规律:(1)根据愿望选择自己理想中的人或物来写。(2)想象要大胆、合理,假设的推测要有理有据,情节要生动有趣。(3)应当有人的思维和人的行动。(4)习作是否能给人以某种启迪。学生领悟到这些协作规律,就会用这些规律欣赏,审评有

自己耳闻目睹的每一篇优秀作品,从而认识到每篇优秀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自然而然地加入自己的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设想,逐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创新思维的方法,不断提高读写效率。真正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3、经典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阅读是基础,写作是运用,是课外阅读的延伸,是学生运用知识,学会迁移的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在开展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前提下,我们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勤练笔的能力。学生每周坚持写日记,一篇小作文,这些都是孩子心灵放飞,心花绽放的见证。这样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增强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周“阅读之星”的评比促进学生进行主动阅读.

教给学生寻找协作素材的方法,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素材的途径.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为什么许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呢?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留心观察生活,不善于在生活的海洋积累素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学会捕捉生活精彩的瞬间,把丰富多彩的生活记录下来。我们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捕捉写作的灵感.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我们还可以利用中队活动举办“游园活动”、“文艺晚会\"、“早晨新闻发布会”,“写作广角”,“写作文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增加体验,丰富写作内容,增强他们的表现欲。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好词句,丰富了学生语言,充实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增强了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创作的思维.教给学生寻找写作素材的方法,帮助学生拓宽寻找素材的途径,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生活的习惯,捕捉到的事物越来越多,头脑里就会建立起一座座“素材仓库\作文时就会有“取之有尽,用之不竭”的材料。

4、运用发展性评价方式.

全方位一分为二地评价学生的作文,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证小学生的创作热情能得到可持续性发展。教育家德纳教授在其“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树立新的“多元智能”学生观。我们平常所说的优生、差生,只是说明这些学生在语言或数学逻辑智能上的高低,而不能说明其他智能的发展状况.每一个学生的智能都有自己的优势方

面,也有自己的劣势方面。根据上述理论,我在评改学生作文时运用了发展性作文评价方式,全方位一分为二地评价学生的作文,注意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证学生的创作热情能得到可持续性发展。例如:鼓励性评价方式。有位名人说:“听一句赞美的话,足以让我兴奋两个月。”因此,我常在学生作文本上写下鼓励性的评语:“立意深刻透彻,对问题有独特见解”、“我佩服你那种把作文写完整的勇气,请继续努力”、“你观察生活真仔细,望继续努力”,“想象丰富合理,情节生动有趣”,“有进步,作文比以前写得好多了,请再努力”……教师面向全体学生,以关爱和信任的态度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发挥创作。以肯定,表扬的方法鼓励学生奋发向上,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乐在其中,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好想乐写的习惯,保证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

12、通过研究,课题主持人发表、获奖论文多篇,经典阅读命题评比获市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读书笔记和作文竞赛有近40人获奖,有一名同学获得经典阅读大赛市二等奖。

八、问题与思考

在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困惑: 1、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独特性使学生的阅读方法受教师的直接影响更大,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明显,因此,我们教师的改革意识、阅读品位、兴趣爱好、自身的语文素养等诸多因素也影响着实验的实施效果.

2、实施经典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多课外拓展的机会,学习兴趣与潜能得到发展,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优等生原有的基础夯实,视野更开阔,发展速度愈快,从而加速了班级的两极分化。在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使他们都能在阅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受益,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3、网络世界纷繁复杂,里面既有宝藏,也有垃圾。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后,如何避免学生接触不良文化,还需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