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课“讲故事”的艺术
作者:林小可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18年第08期
故事是一种生动的文学艺术形式,它以鲜明的主题、有趣的情节、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使人受到一定的教育。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而且一个好的故事又是百听不厌的。幼儿听故事 不但能受到良好思想品德的熏陶,懂得许多道理,而且可以满足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学习模仿文明行为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幼儿不识字,没有直接阅读故事的能力,必须依靠听故事来受到教育和增长见识。所以语言课上给幼儿讲好故事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给孩子讲故事的目的是让他长见识,懂道理,启迪智慧,丰富想象,陶冶性格。所以,首先要选择的故事,应该是内容健康,有一定的知识性;既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照顾到他的生活经验和理解水平,又要有启发性,满足孩子旺盛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丰富的想象。这就需要选择主题明朗、内容集中、形象突出的故事,尤其是给幼儿讲的故事要短小,一个故事只讲一件事,有头有尾说明一个道理。这才便于幼儿集中注意听,并且一听就明白。 选好了故事,怎样才讲得好呢?这就需要教师学习掌握讲故事的艺术,一般来说,给孩子讲故事有这么几个要领: 一、;; 良好的開端
讲故事要一开始就把孩子的注意吸引住,还要根据不同的故事内容和情节选择不同的开讲方式,比如用提问式开头就问:“你知道小马的妈妈是谁吗?”,“马妈妈怎样教小马学本领呢?老师给你讲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好吗?”;又比如幼儿故事多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可以先学动物的叫声以引起孩子的兴趣,这叫模仿声响开头:“呷!呷一呷!谁来了?”,“叽!叽!叽!谁来了?”孩子回答后就说:“老师就给你讲小鸭和小鸡的故事。”还可以利用一幅画、一本图书的封面来引起孩子听故事的兴趣。总而言之,故事的开头尽量不要老一套的:什么“从前……”或者“有个人,叫XX……”来开头,因为孩子习以为常了就不容易集中注意敢。故事头开得好,孩子喜欢听,这是听故事必要的心理准备。 二、;; 流畅的口语
故事中的语言要通俗易懂,对话要简短明了,这需要教师讲故事时适当地加工,比如说“敌人狼狈逃窜了”应讲成“敌人吓得哭的哭、叫的叫,连滚带爬地逃跑了”。又如“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应讲成“眼睛这么一转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这些关联词恰当的使用,会培养幼儿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理解,比如“因为天上下着大雨,所以出门要带把伞。”如果故事出现了新词汇或者孩子没见过的事物,需要通俗地向孩子解释一下,比如“观光”就是去参观学习;“旅行社”就是接待游客的专门组织等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 巧妙的语言艺术
总的来说,语言要生动活泼,声音要有大有小,声调要有高有低,停顿要有长有短。这就是说要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比如《狼和小羊》故事中:“小羊、小羊,你为什么哭呀?”和“晚上狼要来吃我!”这两句角色对话就表现了动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声音要处理好。大象、马、狗、猫都表现出对小羊的关心,所以声音要讲得很亲切,而小羊软弱、害怕,因此声音要从高到低、断断续续。又比如声调可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小姑娘的声调是清脆明快的,老爷爷的声调中稳沉、缓慢的,老虎粗声粗气,狐狸油腔滑调,小熊猫朴实、温柔……在声调上加以刻画,故事就会讲得更逼真也更感染力了。 四、;; 生动的表情和动作
幼儿的思维活动以直观形象性为最突出的特点,听故事时如果看见了动作和表情,就能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效果会更好。所以要根据不同的人物形象、心情、环境、语气做出不同的表情和动作,以帮助孩子理解内容。孩子都是好动不好静的,因此,静物描述不宜太长,需要介绍的时候,尽量使静物说话,使它活动起来。比如介绍玩具柜里的玩具,最好加上生动的形容词或定语:把“小白兔”说成蹦蹦跳跳的“小白兔”,“小鸭子”说成“摇摇摆摆的小鸭子”,“青蛙呱呱叫”,“小鼓咚咚响”……使它们都活动起来、讲起话来,孩子听着就不会感到厌倦了。讲故事时恰到好处地运用音响效果使孩子产生逼真的感觉,增强故事性,效果特别好。比如刮风了应学“呜呜”的风声,轮船起航了,汽车发动了,打雷、下雨、狗叫、马跑……都有声可以模仿,如果故事中的人物高兴地唱起来了,您最好也唱起来,这样故事就讲活了,孩子特别爱听。
五、;; 鲜明的主题
给孩子在思想感情上的满足,避免伤害孩子稚嫩的心灵。比如幼儿总是关心和同情故事中的主人翁的,所以,讲故事一定要有一个圆满的结尾,使孩子听完了也得到满足了;故事情节的编绘、曲折起伏不宜太长,不要让幼儿过分难过和伤心,讲到紧张的情节或主人翁有了危难时,可以停下来问问孩子:“怎么办?赶快想办法帮助他吧!”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学会判断和推想事态的后果,激励他们想办法帮助他人的好思想,形成良好的品德。
如果孩子听完一次,要求再讲一次,说明您讲的故事深深地吸引和感染了他们,便他们发生了兴趣。这时要有耐心再讲一次,或重复主要情节,或鼓励孩子复述,让他们学着讲一遍给大家听,在必要的地方给予指导。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并且培养其勇敢自信的能力。
一般地说一个故事讲完后应进行“故事后谈话”,这样就能扩大故事内容的教育效果,巩固听故事的收获。教师和孩子一起回味一下故事中的乐趣,评价故事中人物形象的言行,搞清楚什么好,什么不好,为什么这样做对那样做不对。我们可以问孩子:“你喜欢谁?为什么?”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样做对于孩子记忆能力的提高,思维判断的发展大有好处,言语也在谈话中自然流畅起来,不需要硬性的命令,孩子就把故事主题深深映在自己心中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