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人对项羽的评价:
1.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翻译:太史公(司马迁)说:我听周先生说:“舜的眼睛好象是双瞳孔。”又听说项羽也是双瞳孔。项羽难道是苗族(舜)的后裔吗?(要不)怎么兴起得这么快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陈胜首先发难,(之后各路)豪杰蜂拥起义,一起争夺(天下),不可胜数。而项羽没有一尺一寸土地,乘着这形势(也)在田野中(乡间)起义,三年后,就率领五路诸侯(齐、赵、韩、魏、燕)消灭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给各路王侯,(所有)政令(都)从项羽那发出,(他)号称为“霸王”。(他的帝)位虽然没有最终的结论,(他也是)近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人物)啊。等到项羽怀念楚国离弃关中(回到楚国),放逐了楚怀王而立自己为王,(却要)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己,难啦。(他)自己炫耀自己功勋,张显他自己的能力却不效法古人,称其为霸王的伟业,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五年(内)最终亡了他的国家,自己死在东城,还不觉悟,也不自责,(这都是)过错啊。竟然说“天亡我(啊),不是(我)用兵的罪过啊”,这岂不是谬误啊!
核心评价:项羽自矜功伐。
2.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被困荥阳,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范增被项羽猜忌,辞归故里,途中病死。
核心评价:项羽用人而疑,猜忌。
3.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事不期:指战争胜负难以预料。包羞忍耻:忍辱负重。江东:指长江东南的今江苏南部一带地区,亦称“江左”。是当年项羽跟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感叹若项羽当年没自杀身亡,而是渡江积蓄力量,再与刘邦较量,那么,谁胜谁负还很难说呢!
核心评价:项羽不能包羞忍辱,能屈能伸。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核心评价:项羽所得民心不足。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核心评价:项羽有气节。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核心评价:沽名钓誉。
二、有关词语积累: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作壁上观: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观:旁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衣锦夜行: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夜里穿着锦绣衣服走路。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霸王别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此话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无颜见江东父老: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
三、历史人物评价
在项羽身上,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非常个性,才使得他多少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评价历史人物要有理有据;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后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