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统编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 1 邓稼先 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初一下册语文 1 邓稼先 教案(教学设计)

2023-02-04 来源:乌哈旅游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 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杨振宁、邓稼先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利用字斟句酌的精读方法,把握文章的关键句段,揣摩其含义,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重点)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2.了解本文语言句式多变、感情真挚的特点,体会本文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积累词汇,增强语感。(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并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新课导入

师:(屏显邓稼先与杨振宁的合影)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两位卓越的科学家,他们是同乡,也是好友。一个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隐姓埋名28年,他们是谁?

生(齐):杨振宁,邓稼先。

师:谁能根据自己预习的收获,用一句话介绍一下杨振宁或者邓稼先?

生1: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2:邓稼先是我国“两弹”元勋,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重大贡献。

生3:我补充一下,邓稼先曾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师:何谓“两弹一星”?

生4:“两弹”分别是原子弹和氢弹,“一星”是人造卫星。

师:看来这两位科学家都非常杰出,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杨振宁饱含深情的笔墨,一同来追忆他的挚友——邓稼先。(板书课文题目)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一是要学习运用字斟句酌的精读方法解读文本,把握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和段落,通过细节掌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二是要走近邓稼先,了解他的伟大贡献,感受他的崇高品格。(屏显学习目标)

基础梳理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 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选聘(pìn) 谣言(yáo) 背诵(sòng) ...

昼夜(zhòu) 昆仑(kūn) 氢弹(qīng) ...

宰割(zǎi) 筹划(chóu) 无垠(yín) ...

难堪(kān) 署名(shǔ) 孕育(yùn) ...

仰慕(mù) 癌症(ái) 开拓(tuò) ...

彷徨(páng huáng) 可歌可泣 (qì) 鞠躬尽瘁(jū cuì) .....

(2)理解词义

①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②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窦融列传》。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的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

③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④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⑤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 ,比喻对事业坚持不懈。

⑥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⑦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而无愧色。

⑧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⑨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⑩妇孺皆知:妇女和孩子都知道。形容某事物广泛为人所知晓。

2. 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共同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表过约200篇科学论文和报告,代表作《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曙光集》《邓稼先》等。

3. 背景探寻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中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中国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的成功研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面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教师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课文按小标题可分为六个部分,请同学们根据标题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概括出各个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通过列举中国自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为研制“两弹”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显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品格。

第四部分,写作者与邓稼先50年的友情及1971年访华的经历,表达作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邓稼先的无比钦佩之情。

第五部分,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生命的献身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精神。

第六部分,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高度赞扬邓稼先一生的功绩,表达友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悼念。

这六个部分各有侧重,但都是围绕着“记录邓稼先的生平事迹,歌颂他默默无闻地献身国防科研,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的中心而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这正体现了作者布局谋篇别具匠心的特点。

3.课文写了哪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精神品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心系祖国。

② 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精神品质: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精神品质:为祖国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精神品质:一心为国,没有私心。

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精神品质: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⑥一封短短的信。精神品质:强烈的民族自尊,实事就是的作风。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⑦1982年,“我不能走”。精神品质: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熟悉生难字词的读音、写法和含义。

2.熟读课文,体会邓稼先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3.画出能够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语段,字斟句酌,揣摩其含义。

第二课时

温故探新

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以及好友杨振宁博士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两弹”元勋邓稼先对我国现代化国防做出的巨大贡献。对好友的无私奉献和巨大贡献,杨振宁博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

文本探究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本文的叙述对象是“邓稼先”,但作者为什么一开篇要先概述中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

①作者从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入手,意在创设一种宏观而广阔的历史视野。中国百年的屈辱,都是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国力的贫弱和科技的落后造成的。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力有所增强,科技领先便成了改变落后挨打局面的关键。②先概述我们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③历史和现实两相对比,为邓稼先的出场设定背景,使其品质和胸怀更显磅礴大气,突出邓稼先的功勋。

2.作者为什么没有详细介绍邓稼先的生活事迹和巨大贡献,而着重从不同角度突出其品格和精神?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在于:①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②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的无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的角度进行写作,这样势必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③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3.文中对奥本海默的叙写是多余的吗?为什么?

不是。奥本海默是著名的科学家,是美国“原子弹之父”,他虽然是位拔尖的人物,在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性格上却锋芒毕露,相比之下,邓稼先就更显得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这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高尚品德,也更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③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生动地表现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这样也就将邓稼先的形象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4.试阐释文中第27、28段的两句话。

①“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②“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说他是理想党员。

5.作者为什么以“民族感情?友情?”为小标题?

标题看起来好像既没有肯定是民族感情,也没有肯定是友情。文章中最后一句“我始终想不清楚。”似乎作者并没有对标题做出肯定的回答。但是通过阅读本部分,我们可以得出答案。当邓稼先肯定地告诉杨振宁,中国人自力更生成功制造了核武器,并且没有外国人的援助时,杨振宁“感情震荡”“热泪满眶”,实际上杨振宁很清楚原因:他的强国梦,被他的同学实现了。这使他的祖国、他的同胞再不必有屈身向外之感了。一方面他为同学的成功而骄傲,更为祖国的崛起而自豪,作者把小标题写成“民族感情?友情?”一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方面吸引读者,另一方面抒发了自己为朋友、为民族而骄傲自豪的感情。

6.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原文有何用意?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他们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从而表现了邓稼先的执著、坚韧。

7.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以同奥本海默相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板书设计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拓展延伸

有关奉献牺牲的诗文名句

·三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君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哀君早辞世,功勋泽人间。——张爱萍《踏遍戈壁共草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白居易《新制布裘》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李纲《病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课后作业

1.抄写重点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练习二、三题。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3.小作文:以小标题连缀的方式组织材料写一篇人物小传记。以小标题连缀的方式组织材料写一篇人物小传记。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