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具备国际化的条件
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1) 世界各国都在争夺国际货币体系主导权(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原因:
a.以某一个主权国家货币作为国际货币,该国央行就掌握着印钞的权利,可以向全球无偿征收铸币税,享受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带来的繁荣。同时,以主权国家货币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体将不可避免的遭遇“特里芬”难题。即一个主权国家货币如果要充当世界货币,必然要求其作为交易媒介从该国源源不断的流向国际市场。而大规模的逆差和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大规模货币发行,在币值毫无依托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信用泛滥的结局。而利用货币发行的优势地位,无偿征收全球财富;在遇到危机时采取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都是必然会发生的现象。
b.欧元的出现为区域货币合作提供了极好的样板,也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新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欧元的出现是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成功瓜分了美元的市场份额。超主权货币取代主权国家信用的新的信用形式也令人期待。然而超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亦存在着风险。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使我们重新认识到超主权货币取代主权国家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在现实中的可操作性。
(由于货币政策决策是由欧洲央行统一作出的,而财政政策作为一国主权象征是由各国的财政部制定。从表面上看,欧债危机的爆发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统一造成的。然而之所以各国政策难以协调,债务危机爆发并且扩大的根源实质上是由于欧元区内部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制度设计的缺陷,各国政治协调,经济政策协调的困难使得超主权货币作为世界货币乃至出现一种全球统一货币成为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
总之,币值的稳定依靠的是坚实可靠的信用基础,即可靠的货币发行保证制度,以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作为信用担保的货币发行,必然也是不稳定的。从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成和货币发行的方式来看,任何一种货币,无论该货币是基于主权的还是超主权的都难以避免信用泛滥的结局。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在可预期的未来都将无法避免。
从现实的角度,争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将货币发行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竞争中重要的战略安排。
首先,占据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可以获得类似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美元取得的优势地位,在全球范围掌握发钞的权利。
其次,当一国的货币作为世界货币,汇率的波动对国内进出口企业的影响就基本不存在了。汇率波动的风险将完全留给使用该国货币的国家,可以使一国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的竞争中获得极大的优势。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要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经济,充分利用全球范围的资源,就必然要求其货币走向全球。资本项目的开放,货币的国际化,是一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保障,也是一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争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同样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2)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路线图
一国货币国际化进程要经历三个阶段:贸易结算,金融计价,成为储备货币三个阶段。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经初现端倪,初步具备了国际化的条件。原因如下:
1.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融入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的趋势业已形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逐步推进。
2. 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局面,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重新划分的国际经济格局,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时机。
3. 大规模的外汇储备,为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中防范可能出现的投机冲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4. 人民币的发行方式(现金准备发行)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各个阶段提供了信用基础。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长期利大于弊。一国货币的坚挺与否,与其经济实力、政治军事实力、经济发展潜力直接相关,推进货币国际化进程,是一国综合国力的较量。只有一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才能够保证该国货币的坚挺并保持在长期略有升值的趋势,该国货币才能够在国际货币的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人民币成为坚挺的国际货币,并有利于推动其国际化进程。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从短期看人民币升值
1. 可以减缓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恢复国际收支平衡;
2. 可以减少外汇占款,有利于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3. 可以减少贸易摩擦,缓解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
1. 可以倒逼国内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背景下,企业依靠低估的人民币汇率、低劳动力价格、低资源价格获得的国际竞争优势将难以持续,企业只有真正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获得长期持续的成长。
2. 有利于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人民币币值长期人为低估使得我国大量资源廉价出口,并且产业结构调整缓慢。
3. 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在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背景下,国内的企业需要更加成熟的管理,更快的融入全球市场。企业只有实施走出去战略才能在全球范围寻找更为廉价的资源,更为广阔的市场。在日本签署广场协议之后的十多年间,尽管日本国内经济受挫,但日元升值推动日本企业成功的国际化,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重要经验。
4. 企业和要素的国际化必然伴随着金融资源的国际化。人民币成为金融计价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重要步骤。资本项目的开放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的背景下,资本项目的过早开放容易引起热钱的流入,冲击国内金融市场。只有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双向波动,资本项目的开放时机才逐渐成熟。因此,人民币升值逐步到位是资本项目开放的重要前提。
然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远非一帆风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时机的把握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人民币国际化正处于初级阶段,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是我们首先要推进的目标。一国持有外汇储备的动机,最根本的就来源于作为交易媒介的动机。人民币处于升值预期
之中,持有人民币资产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国家和企业都有一定的好处。具体表现为,周边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剧烈动荡,汇率市场波动频繁的情况下,纷纷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以规避美元汇率波动的风险。人民币逐渐在周边国家取得自由兑换货币的资格,并在小范围内实现了一定的区域化。
2. 人民币升值过程中,短期承受的压力和挑战。
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长期依靠人为低估汇率、低劳动力价格、低资源价格的传统增长模式受到极大挑战。竞争力、创新能力不强的企业必然将被市场淘汰,出口可能出现下滑,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必然导致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的加大。而国内经济是否能够承受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阵痛,是下个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人民币升值进程关系到我国短期通胀压力的缓解,经济增长率,就业形势;长期来看关系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利用效率,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步伐。而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将取决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越快,国内经济承受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潜力就越大。
3. 日元推进国际化进程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日本在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度升值使得国内出口、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巨大压力。为争夺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日本付出了国内经济衰退的沉重代价,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1) 日元实现了一定的国际化,在国际货币市场的份额中,日元从开始的默默无闻逐步占据了8%-10%的市场份额。国际贸易中,与日本进行的进出口贸易也有大半使用日元进行计价。
(2) 伴随着日元国际化进程,完善本国的金融市场,使得日本东京成为世界金融中心。日元贷款和日元计价的债券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
(3) 日本企业从此走向了国际,在全世界范围寻找廉价的资源、开拓广阔的市场、探索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然而,日本在大力推进日元国际化的过程中,由于步伐太快,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也是值得我们深思:
由于,日元的大幅度快速升值导致的出口、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面临巨大压力,这些代价是否值得;在发生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日元的坚挺本应成为稳定区域经济的重要工具,然而日本却采取了日元贬值,退而自保的做法,丧失了推进日元国际化的重要时机。
如何更好、更快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缓解人民币升值和国际化进程中的阵痛,有效地逐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观点如下。
1. 人民币升值的步伐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有密切的联系。要防止升值过快国内经济(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压力)无法承受;又要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如何在长期和短期权衡取舍,兼顾得宜,要视时而定。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以以市场手段进行,而非总是干预市场,具体做法如下:
(1) 以取消进口限制的方式,换取他国对我国出口的限制;加大进口力度,消耗多余的外汇储备,同时减缓人民银行的外汇占款,缓解国内通胀压力;
(2) 鼓励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将大规模的外汇储备用于购
买国外优质资产;另一方面,推进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整体创造力的提升;
2. 进一步推进区域货币合作,与更多的国家签署双边乃至多边货币互换协议。一方面规避汇率波动风险,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国家愿意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范围。
3. 进一步推进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推进人民币债券市场建设和利率市场化进程,抓住恰当时机,实现资本项目的开放。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建设可以让持有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的国家有一个合适的投资渠道,同时资本项目的开放和国内金融市场的改革(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将推动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为下个阶段人民币成为金融计价货币进而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创造条件。
4. 清晰、坚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国家意志。长期有效的规划,抓住时机,逐层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