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正性变力作用
展开全文
1999 年第 10 题 生理学 A 型题
心交感神经引起心收缩力加强的主要机制是
A. 明显增加 Ca2+ 通道开放概率
B. 减弱自律细胞 4 期的内向电流
C. 使复极相 K+ 外流减慢
D. 减弱肌钙蛋白的 Ca2+ 亲和力
E. 能量的利用效率提高
题目解析
1. 心脏主要被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支配,心交感神经的支配过程:节前神经元释放 ACh 递质作用于节后神经元,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递质,再作用于心肌细胞的 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起到正性变兴奋作用、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2. 正性变力作用:交感神经末梢释放 NA 作用于心肌 β1 使得腺苷酸环化酶被激活,cAMP 增多,进而激活胞内蛋白磷酸化过程、激活蛋白激酶,使得膜上钙通道开放增加。
钙离子内流增多,心肌收缩力增加(A 对)。
3. 交感神经对心脏起正性变时作用,即自律性增加,交感神经是通过 NA 加强 4 期内向电流的作用来增加自律性,B、C 选项不符合交感神经增加自律性的机制,而且自律性与题目中心肌收缩力加强也无关(B、C 错)。
4. NA 可促进肌钙蛋白对 Ca2+ 的释放并加速钙泵对 Ca2+ 的回收,加速心肌舒张。但不能据此说减弱肌钙蛋白的 Ca2+ 亲和力,因为心肌收缩启动就需要肌钙蛋白与钙离子的结合,而 NA 是增强心肌收缩力的(D 错)。
5. E 选项的说法与心交感神经增强心肌收缩力无关(E 错)。
本题可参考《生理学》人卫 8 版教材 P 131。
本题答案
A
考点讲解
【 2016 年大纲 生理学(四)血液循环 7.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
本题的音频讲解请点击这里哦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 心交感神经
(1)基本过程
由位于 T1-5 中间外侧柱的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释放递质 ACh 作用于位于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神经元,再由节后神经元释放递质 NA 作用于心肌细胞的 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对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心室肌进行支配,发挥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2)效应机制
兴奋性 ↑(静息电位变小,阈电位下移)自律性 ↑(NA 加强 4 期内向电流)收缩性 ↑(激活钙离子通道,钙离子内流 ↑)传导性 ↑(NA 开放钙离子通道,钙内流 ↑)。
2. 心迷走神经
(1)基本过程
由位于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的迷走神经节前神经元释放递质 ACh 作用于节后神经元,再由节后神经元释放递质 ACh 作用于心肌细胞的 M 型胆碱能受体,对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由于心室肌迷走神经少,对 ACh 不敏感)进行支配,发挥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
(2)效应机制
兴奋性 ↓(膜电位加大,静息电位距离阈电位变远)自律性 ↓(窦房结细胞 K+ 通道开
放,K+ 外流)收缩性↓(心房肌细胞钙离子内流 ↓)传导性 ↓(ACh 抑制钙离子通道,钙内流 ↓)。
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支配
1. 基本过程
由位于胸髓、腰髓中间外侧柱内的交感缩血管神经的节前神经元释放递质 ACh 作用于位于椎旁和椎前神经节内的节后神经元,再由节后神经元释放递质 NA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受体,其中 α 受体为主,所以收缩血管为主要效应,β2 受体少,所以舒张血管效应不明显。在紧张时,发挥较大作用,生理作用主要为调节血管(小动脉为主)阻力和血压。
2. 支配
几乎所有血管都受到交感缩血管神经的支配,但神经纤维分布情况不一,其密度在皮肤分布最多,在骨骼肌、内脏、冠脉、脑血管的分布依次减少。且除骨骼肌微动脉和少数器官外,大多数血管只受交感缩血管神经单一支配。
思考题
迷走神经兴奋使得心肌传导性变慢的机制是什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