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审美现象为什么是审美意系中的现象:1.审美现象是审美主客体的有机结合 2.审美现象发生的前提是对象和人发生了某种特定关系,只有人和世界发生了审美关系才会出现审美现象 3.审美现象是艺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为基础
二、审美关系的特点:1.通过感官建立 2.审美关系是自由的 3.是人的整体性和现实性发生的关系 4.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情感关系 二、审美现象包含哪些要素,各要素的关系:
1.要素: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即审美对象)、审美主客体的关系 2.审美对象内涵:形式层、意蕴层、更深层次 3.关系:静观、对话、存在
3.各要素的特点:1.主体:感官的快乐 、情感的融入、整体生命的承担
三、如何认识关系在先原则: 第一章
一、什么叫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芽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
二、审美现象经历的三阶段:1.审美意识的萌芽 2.美学思想的形成 3.美学
学科的诞生
三、美学在什么时候诞生: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之父)《美学》一书问世为标志
四、中国当代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四种意见:1.以美为对象 2.艺术 3.以审美心理、审美感受、审美关系为对象 4.审美关系
四、美学主要研究对象、代表人物: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的审美活动 五、美学学科为什么是人文学科:性质定位从,审美现象的特殊性、审美现象反思方式的特殊性出发(只能以人文学科即主体亲身在场的方式来考察和求证) 第二章
一、西方美学经历了几个阶段:本体论阶段、认识论阶段、语言学阶段 二、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状况(横、纵;学说;人物;主张):
1.横:(1)主观论美学;吕荧,高尔泰(感到就存在)(2)客观美学论;蔡仪;坚持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的 (3)主客观统一论美学;朱光潜;单有主客观又不能成美,客观事物加上主观意识作用,美才产生(4)实践美学;李泽厚;实践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实践、实践是美学研究的根本基础、实践是自然的人化、美与美感都是在漫长历史实践中诞生的,是社会历史的成果、非主派(蒋孔阳、刘纲纪) 三、境界包含的三种意义:真实、率真、清新
四、什么叫审美理想:又称美的理想,是指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 五、什么叫审美趣味: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
和倾向。 第三章
一、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整体性、特殊性(人与世界本己性精神交流、最具个性化的精神生活、有限无功利性和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二、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有限无功利和最高功利的统一:1.审美是一种在自身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与人类生存,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是诸多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一方面积极的扬弃和克服这种功利,一方面又指向这种整体的功利性。
三、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本质的存在方式:
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从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不同于在异化活动中的存在,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3.不同与现实存在,是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四、关于审美发生论(四学派)的代表人物,观点,产生时代:
1.游戏说(古希腊,柏拉图):席勒、康德;席: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标志;康:自由游戏说 2.生物本能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达尔文、弗洛伊德;达:动物也有美感能力。弗:人的本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是性本能。
3.巫术说(20世纪):泰勒、弗雷泽;(1)同类相生火果必同因 (2)物体一接触,在中断接触后还会远距离相互作用;《原始文化》、《金枝》 4.劳动说(20世纪):卡·毕歇尔;(1)劳动先于艺术 (2)原始狩猎者的
心理本性决定他一般的能够有审美的趣味和概念 (3)人的审美能力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
第四章
一、审美形态定义:指审美活动中特定的人生样态、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和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凝聚、显现及其逻辑分类。
二、审美情趣:在什么实践中,不同的样式在与主体构成不同审美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趣味效应。
三、人生样态:指由个人的外在形态、个性特征、人生际遇等诸多因素共同构成的存在样式。
四、西方基本审美形态:悲剧、崇高、丑、荒诞 五、悲剧的文化内涵、重要理论家对他的解释:
1.亚里士多德:悲剧是行为造成的,与悲剧主人翁的道德因素无关,是人的过失行为造成了厄运,是命运的安排。因此引起人的怜悯。
2:黑格尔:悲剧是两种片面理想的冲突,代表片面理想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
3.尼采: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结合,俗人的美感是形而上行的慰藉。 六、悲剧的审美特征、本质: 1.审美特征: 2.悲剧的本质:命运感
七、悲剧产生的美感的形式:怜悯、恐惧、振奋 八、喜剧的本质:时间感
九、喜剧的美感:同情感、智慧感、兴奋感
十、喜剧的两种类型:1.低下,卑劣的东西以高尚的面貌出现 2.无足轻重的东西以异常隆重的形式出现。
十一、怎样理解“透明的错觉”(《寻枪》): 第五章
一、崇高的文化内涵:艺术风格。中世纪基督教的哥特式教堂建筑表现了早期的崇高,是对神的赞颂和对人的压抑。
二、崇高的风格(宗教和浪漫主义)是如何转化的:
• 1.宗教艺术风格:人自身成为崇高的主体,人超越自我的精神历程成为崇高的核心。
• 2.浪漫主义风格:追求对有限人生的精神超越
一、崇高的审美特征:完整、单纯、静穆、和谐的美。
精神灵魂美是如何体现的: 这种精神的崇高显现于审美主体所照亮的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这种精神美、灵魂美本质上一种爱,这种爱,包含着生命的牺牲与奉献,造就了精神的崇高,把我们内心经验深处的那种对于宗教、神圣和艺术的珍贵而又深挚的感情保持下去。这种奇异的创造性的力量,把人生神圣化、理想化。 • 五、优美的文化内涵、特点:
• 优美的审美特点:完整、单纯、静穆、和谐的美,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它所引起的美感,就是一种始终如一的愉悦之情。
• 古希腊的这种单纯、静穆、和谐的美。不仅表现于建筑和雕塑,而且也表现于绘画、音乐、诗歌等其他艺术形式。
• 总结:优美是古希腊文化培养出来的文化形态,以古希腊雕塑和人体雕像为代表。其特点是完整、单纯和绝对的和谐,引起的美感是一种愉悦之情。
• 崇高是希伯莱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培育出来的审美形态。神是崇高最纯粹、最原始的形式。崇高的意象世界的核心意蕴是追求无限,而崇高的“形式语言”的灵魂则是“空间意识”是一种宏伟深远的空间感,实际上也是一种历史感,是对命运、时间、生命的内在体验。
• 在优美和崇高之中,有一种灵魂美,它闪耀着高尚、圣洁的精神的光辉。这种灵魂美的本质是一种大爱,是生命的牺牲与奉献,这种神圣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六、丑的审美价值在什么地方:作为审美意象的“丑”的审美价值: 1. 现实生活中不仅有引起优美和崇高的体验的东西,而且也有引起丑的体验的东西。“丑”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可以显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2. “丑”常常能显现一个人的特性特征。自然中认为“丑”的,往往要比那认为“美”的更显露出它的性格。
七、怎么认识丑的审美价值(举例):
中国美学中的“丑”:
1、 “丑”由于显示宇宙的生命力而生成意象(即成为美),从而具有一
种“意义的丰满”。
2、 “丑”由于显示内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而生成意象(即成为美),从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
3、 “丑”由于在审美活动中融进了艺术家对人世的悲愤体验而生成意象(即成为美),从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
4、 “丑”由于发掘和显现实际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的人性而生成意象(即成为美),从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
八、在丑中产生的愉快是怎么形成的:“丑”的概念:
作为审美形态的“丑”并不是客观物理存在,而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作为审美范畴的“丑”并不等同于伦理学范畴的“恶”。 1、由于显示宇宙的生命力而生成意象:
2、由于显示内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而生成意象:
3、由于在审美活动中融进了艺术家对人世的悲愤体验而生成 4、发掘和显现生活中某些人丑恶的人性而生成意象
九、荒诞的文化内涵:“荒诞”不仅仅只是荒诞派戏剧的定义,而且是整个现代派艺术的定义。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
十、反映西方文学流派:
十一、荒诞的本质: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
十二、荒诞的背景:荒诞感是由于人与世界的疏离而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可信
任感,从而产生一种极度的焦虑、恐惧、失望和苦闷。在某种程度上,荒诞感里渗进理性的思考,因而显现出一种脱离美感(当下直接的感兴)的倾向。
十三、荒诞的两种形式:
1. 返回自然,拒绝整个社会:嘲笑现实的荒诞与无意义;艺术上表现为对中世纪的怀念。
2. 返回自我,深入内心:嘲笑人类理性的虚伪,嘲笑这种理性所创造的优雅的文化、优美的艺术、崇高的精神追求,觉得它们整个儿显得滑稽可笑。它粗暴的践踏美,鄙夷崇高,摧毁一切传统
十四、荒诞的作品:《等待戈多》、《变形记你》 第六章
一、艺术的审美:
二、艺术审美的四种学说、代表人物、思想: 三、艺术的实质:
四、判断艺术和非艺术:意蕴的虚无,看他是否能表现审美意象。看这个作品能不能呈现一个意象世界。
• 艺术等于美。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艺术的本体是广义的美,所以艺术与美是不可分的,从本体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就是美。
五、 名词解释 一、观念艺术: 二、 三、什么是
四、艺术作品的层次: 五、艺术作品的材料、意蕴:
六、怎么认识形式的复合性:1.表达意蕴 2.本身形式就能产生美感 3.语言形式的流动感 七、举例说明多义性: 美育
一、人文内涵:
•
二、功能:1,培育审美心胸2,培养审美能力 3,培养审美趣味
三、最终目标: 四、总体目的: 五、功能(3个):
六、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在当今世界存在的众多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十分突出:
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 人的内心生活的失衡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失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