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举考试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科举考试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2023-08-06 来源:乌哈旅游
第24卷第3期 2011年5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Vo1.24 No.3 M‘dv 2Ol1 科举考试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董俊峰 (浙江万里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在中国古代漫长的选官制度发展史上,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则是隋唐以来中国的一个创造。它从肇始 至废除历经1300年,为隋唐以来的中国封建王朝提供了大量具有良好的儒学素养的高素质后备官员。亦对中国 古代教育发挥重要作用,当然这一制度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文章通过对科举考试发展演变历程的追溯.客观评 价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及文化的影响,指出其负面影响。 关键词:科举考试;选官制度;士人 中图分类号:K2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50(2011)03—0034—06 在科举制度创立之前,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早在西周(公元前l100一 公元前771)时,中国实行世卿世禄制度,基本上不存在选官,都是世袭制。随着封建大一统王朝秦朝(公 元前221一公元前206)和汉朝(公元前206一公元220)的建立,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制度创新,以便有效地 管理这个庞大的国家。肇始于战国,全面实行于秦朝的举贤制,到了汉朝则完全成熟,形成了察举制,为新 兴王朝提供官僚队伍合格的候选人员。到东汉末年,察举制已经不能保障所选人才的素质,基本上丧失了 为朝廷选举高素质人才的功能。东汉形成的世族是一个重要力量,尽管曹操主张“唯才是举”,但也还主要 是从世族大姓里选拔,因为这些世族正是曹魏政权统治的基础,所以就出现了“九品中正制”,带有明显妥 协的选举制度。到了南北朝,它几乎进入衰亡期,很难发挥选举称职官员的作用,同时在南北朝社会内部 正孕育一个崭新的选举制度——科举制度,它就是此后绵延古今1300年(公元605至公元1905年),曾 通过考试选举出十万进士、百万举人,为隋唐以来的中国封建统治集团提供了具有高度儒学文化素养、娴 熟语言应用能力的各级行政官员,有人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各个 层面,也曾产生重大国际影响,影响到中国的邻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当然,科举制度也带给我们许多负 面影响 1 科举制度的创立 随着秦汉的统一,中国古代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开始主宰中国封建社会,由 此产生了以官僚政治为基础的君主独裁制.而中央集权则需要不断强化官僚政治和控制意识形态,其中 科举制度是达到人和思想双重控制的最有效手段,同时又能源源不断通过比较公平和激烈的竞争为官僚 队伍提供新鲜血液。 经过汉朝察举制,以及汉魏六朝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探索,在公元605年,隋朝初年诞生了划时代的科 举制。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科举才是实行考试选官,其实,在此之前实行的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需要考 试,只不过没有以考试为主,而科举考试则理论上是向全社会开放,一决于文字,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分数 收稿日期:201l一04—28 作者简介:董俊峰(1958一),男,山西万荣人,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中国文化。 ・34・ 董俊峰:科举考试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第3期 面前人人平等。隋唐是科举制度的草创阶段,虽然已经实行了严格意义上的考试,但仍保留了察举制的一 些遗风。同时还有唐人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创造,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唐人的气度和自信都让新近诞 生的科举制度深深地烙上唐人的印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目设置。唐朝科举课目异常繁复,有16种之多,可分为综合类(如秀才科、明经科和进士科)、衍 生类(五经科、四经科、三礼科、一史科、三史科等)和实用类(如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等)。这些课目还没 有固定,可随时增减。即使在唐朝初年,进士科由于其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显得与其它各科不同,唐太 宗在643年(即贞观八年)下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主考官员刘思立在进士科加帖经和杂文,这是一 项非常重要的改革。进士科从此包含经学、文学、时务策三大内容,以后各代不断沿袭,可以说,唐朝开科 举重文学的先河。隋唐以前,选拔官员的考试多以策问为主,唐初仍有策问,但进士科必须有帖经,测试应 试者对经典熟悉程度,也就是考他们记诵的功夫,帖经的使用是科举考试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方法。唐 还采用重在测试能力的经义考试,分口义和墨义,口义由于成绩难以评定,且没有留下文字依据,逐渐被 墨义取代。 (2)考场规范。唐朝还没有详细设定考场防止作弊措施,虽有些规定,处罚“校试不实”的失职官员,或 遏制考生作弊,“礼部贡试之日,皆严设兵卫,荐棘围之,搜索衣服,讥诃出入,以防假滥。”ill盛唐兴起行卷 之风。即应试者在考试前,将自己平素的作品送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宿儒,请他们品评推荐。这在当时被认 为是让考官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对评判试卷起到补充或辅助作用,在历史上也确实起到过发现人才的作 用,如杜牧等人就是通过行卷得到推荐,最终进士及第。但是,这一制度极易被人滥用,产生流弊,成为抄 袭、请人捉刀、巴结权贵的作弊手段。由于唐人处于制度创立之初,各种措施手段都在形成之中,加上唐朝 本身就是一个自信开放的朝代,故并没有对于出现的问题惊恐万状。 (3)科举与教育。唐朝初年,朝廷重视,官学发达,科举也较重视官学生徒,考核国子监教师的一个重 要指标就是科举及第率,因此学校也比较注重科举及第率。武则天临朝后,重乡贡而轻生徒,导致官学开 始衰落。盛唐时期,玄宗着力恢复和繁荣官学,扩大官学规模,遴选优秀教师到国子监任教,又使官学达到 了空前规模。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转衰,官学开始颓败,生徒遣散,中唐以后,随着官学衰落,科举地位 反而得到加强。总而言之,唐初社会比较看重通过官学及第的进士。而那些通过自学或私学人仕者为人们 所轻视,这充分表明官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由官学而人仕则是一种高贵的身份的象征,才有“进 士不由两监者,深以为耻”[2]的看法。唐朝官学教育与科举比较一致,即科举课目基本根据官学教育内容, 两者关系密切,科举考试内容与官学教学内容一致,科举考试方法与官学教育十分相似,所以有唐一代, 官学总体比较受重视。后随着官学衰微,乡贡出身者增多,人们才改变了对乡贡及第者的看法。私学虽不 属于国家学制体系,但对这样一个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稳定的教育机构,朝廷则不能漠然置之。科举 考试就是一种将私学纳入国家教育体系的办法,称“乡贡”者基本上就是出于私学的人士。它是科举的另 一个重要考生来源,与官学生徒不一样,这些乡贡人士者必须经过逐级考试,获选后参加科举考试,“隋、 唐之世,科举浸盛,而学校日微,此即教育之权由公家移于私家之证。”【3】私学逐渐由官学的补充,逐渐发展 成为培育科举人才的主要摇篮。 2 科举制度的成熟 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以来半个世纪的混乱局面,但宋太祖赵匡胤并未真正统一全中国。从一开始 就只有半个国家,后代君王不仅没有能够收复全部失地,而且还把都城汴梁丢失,致使宋朝徽、钦二帝被 金人掳去,宋朝败亡。漏网皇子赵构不断南逃,最后偏居临安,建立了南宋,苟延残喘百余年。宋人虽缺乏 血性,屡次败给辽、金,但两宋经济还是非常繁荣,文化十分发达。正是有宋一代,科举考试在各个方面达 到了完全成熟,采取了锁院、别头试、弥封、誊录、三级评定等一系列措施,以健全制度,防范作弊,保障公 正,整个宋朝所选进士超过其它朝代总和,甚至对于多次应试不中者,从太祖开始赐进士出身,后增加了 对超过50岁举子的录取,文人地位之高空前绝后。宋朝是个以文立国的王朝,皇帝为多才多艺柔弱之辈. ・ 35 ・ 2011年5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到徽宗达到极致,一个地道的艺术天才,画家,书法家。有宋一代,善待文人,成就了灿若星河的文学、文化 大师,因此这样一个王朝对于科举制度所做的贡献就是从它的各个层面进行完善,使之达到成熟和完备, 主要反映在以下诸方面。 (1)课目设置。从公元605年到1071年,即北宋神宗熙宁四年,主要承继唐初之传统,1071年,王安 石对科举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科举课目骤然明晰,趋向简化,仅保留进士科,而且没有过渡期,文学在进士 科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士人多有怨言,遂分为经义进士科和辞赋进士科,而金代则在这两科之外增设策 论进士科,至此,进士科的经学、文学和时务全部独立成科,科举课目设置完全成熟了,其它课目也趋向进 士科。从唐到宋,两种考试方式,帖经和经义并存200年,经义不仅可测出应试者对于经典熟悉程度,而且 还能了解他们对经典理解的深度,遂淘汰了帖经成为唯一的经典考试方法,不断成熟和规范。 (2)考场规范。唐朝以来,流行了200年之久的行卷之风,在北宋被完全彻底禁止,“礼部贡举人,自今 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治其罪。” 从此时起,考试成绩是决定应试者取与不取的唯一依据。唐朝曾尝 试弥封试卷,但北宋则全面严格执行弥封和誊录制度,阅卷者根据誊录试卷评阅,以免他们辨出应试者笔 迹,失之公正。同时开始尝试内外帘制度,进一步严格防范舞弊行为,面对考场出现的“传义”、“换卷”、“易 号”、“卷子出外”、“誊录灭裂”等行为,南宋理宗全部接受了左谏议大夫朱端常的建议,“人试日,一切不许 传递。门禁既严,则数弊自清。宜令封弥官亲封锔卷匮,士人亲书幕历投匮中。俟举人尽出院,然后启封, 分类抄上,即付誊录所。”[51这一切措施可谓严格至极。 (3)科举与教育。宋朝开国,官学不振,究其原因,表层可能是长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但深层则是官 学与科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致。因为科举地位日隆,重科举、轻学校之风愈盛,考试内容与官员教育 内容愈来愈脱节,从政者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和高超的行政办事能力,而考试则是以诗赋为重点。范仲淹 认为要改诗赋为论策,从章句之学转向经世致用之学。宋朝有三次大的兴学运动,旨在结合科举考试推进 学校教育。首先,宋仁宗认识到研究学问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任用一 代名相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兴办官学,改革科举。范公说,“当太平之朝,不能教育,俟何时而教育哉?乃于 选用之际,患才之难,亦由不务耕而求获矣。”问在他看来,学校有灌输儒家政治、伦理理念和考察士人品行 之双重功效。于是在范公主持下,一场把科举与官学结合的改革开展起来了,他规定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 接受一定时日的学校教育(一般考生在校学习三百天以上,按任子法的文武官员子弟须人官学学习一百 天方可应试)。这场改革因范仲淹的革职而告结束。其次,王安石向仁宗提出“教、养、取、任”之道,即人才 都需要在官学里受教育,保障他们的待遇,进行严格选拔,然后任用到恰当的职位上,但到了宋神宗才采 纳了他的建议,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推行改革,他创立了“三舍法”,还推出一系列改革太学与科举的 措施,但神宗驾崩,王安石被逐出朝廷,改革方案搁浅。其三,哲宗亲政,决定恢复王安石的“三舍法”及一 切改革措施。当徽宗即位,任用蔡京,试图恢复神宗时的学校与科举做法,宋徽宗甚至“诏取士悉由学校升 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并罢。”l7J他要用“三舍法”取代科举考试。北宋轰轰烈烈的三次兴办学校和改革科 举的运动起伏跌宕,时断时续持续近百年。虽未成功,但完备的官学制度却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来,其重要 意义在于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兴学是育才之本,科举是选材之途,只有兴学育才能确保国家人才资源库充 盈。 3 科举制度的衰落 元朝统治者承继大统。在科举制度上也有重大改进。先前在宋、辽、金基本采取省试和殿试,即“一个 级别、两个步骤”的一级考试制度。显然,此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即举子数量过于庞大,难以组织考 试,另外官员资格只授一个级别,不能恰当地将他们区分,补充到各级官员队伍中去。于是元朝创立了乡 试与会试和殿试构成的二级考试制度,这一制度为明清所沿袭,成为定制。明清可谓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 普及阶段,随着中国人口猛增,应试者也急剧增加,对于主考各级考试的机构和官员无疑增加了巨大压 力。朝廷考虑增加考试次数和多设立考试层级,同时严格限制考试内容、硬化考试形式、严格录取标准,但 ・ 36 ・ 董俊峰:科举考试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第3期 明清两朝录取总额也基本等于宋朝正奏名额。由此可见,明清举子们考试录取率之低,而且没有宋所谓的 “特奏名及第”、“恩科及第”。从元至明清,科举考试瓜熟蒂落,盛极而衰,这完全与中国封建制度的盛衰是 同步的。虽然科举制度本身愈来愈规范,愈来愈客观和公正,从考试内容到形式,它已经客观、规范到了僵 硬、僵化,甚至僵死的地步。面对接踵而来的各种内外冲击,朝廷不知有解决的“它途”,一味沿着“防范作 奸犯科”方向前行,再加上晚清中国内忧外患,各种问题堆积如山,积重难返,使科举制度彻底失去了从内 部更新、升级和再创造的机会。可想而知,科举制度在这最后三个王朝发展演变的轨迹: (1)课目设置。更加规范化和程式化,元代把经义进士科、辞赋进士科和策论进士科合而为一,设立德 行明经科,囊括三科内容,专门考试不断朝着综合考试的方向演进,可谓科举制度的重大改革。明清仅沿 袭这一课目设置,没有任何创新。同时,考试范围基本固定化,考试方式程式化、标准化,应试者可发挥余 地愈来愈小,考试阅卷结果也就更加客观公正。从最初的帖经,演变到经义,元明清三朝在经义基础上不 断改进,形成了高度程式化、具有很强操作性和可评价性的标准化考试八股文。至此可以说,古代中国的 科举选官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考试方式的改进已无余地。从帖经、经义到高度程式化的八股文是历 史的必然,也使高度理性的选官制度必然地走过了辉煌,无可挽回地进入衰落期。 (2)考场规范。到元、明、清,弥封和誊录执行得更加严格,而且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保证考试的公 平公正,完善和强化了内外帘分工制,即将考试的事务性工作和评阅工作分开,有效地减少了考试之外因 素的干扰。最初是宋代在殿试时施行内外帘制,内帘包括初考官、覆考官、详定官等帮助皇帝评卷,确定名 次,而外帘则由弥封官、誊录官、对读官,还有编排官、初考点检试卷官和覆考点检试卷官组成,并将它推 广到省试和解送试中,形成贯穿科举各级的规范制度。到元、明、清,关于内外帘官员的具体职责、管理条 例,以及工作流程都有详尽规定描述。到清朝,科举考试的规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真可谓详之又详、细 之又细。 (3)科举与教育。辽、金、元都是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对于学校和科举的认识也与汉人有些不同。在辽 朝一般不允许契丹人应举,故官学与科举教育处于分离状态,科举制仅仅作为笼络汉人的手段。金代效法 汉人,逐渐使二者关系密切,还创设女真进士科,目的是促进官学发展。从元代建立到仁宗廷j;占元年 (1279—1314)的35年间,一直没有进行科举,几乎占了元朝一半时间。因此,官学教育与科举没有关系,后 来,学校教育与科举逐渐结合紧密,直至最后沦为科举附庸。明代“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 举。”嗍从太祖朱元璋开始,非常重视学校教育,视之为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重视官员的实际能力。 明初实行“监生历事”制度,即选拔国子监生到京都各衙门历练政事,晚上回监读书,这一制度既可使学生 获得实际从政经验,又不荒废学业,历事监生经考核受到任用,高可以做到三品,低也在知州、知县。遂使 士子人官学读书积极性提高。清代基本沿用明代制度,各级官学皆以应举人仕为追求目标.国子监生徒主 要有贡生和监生两种,贡生为地方官学选送,而监生则有恩监、荫监、优监、例监等,主要选择一些资历、身 份特殊的士子,照顾恩准入监肄业。明清官学与科举基本合二为一,学校储才、育才,科举选才、任才,学校 科举化、科举学校化,甚至由学校指定考试所用的范文,供考生背诵。官学已完全沦落为科举之学,没有任 何学术可言,士子们所关心只有功名。至晚清,官学教育与科举不仅没有冲突,而且携起手来,共同“阉割” 士人之精神,戕害士子之心灵。士为四民之首,却不知潜心向学;士为社会中坚,却只知汲汲于功名;士为 国家未来之栋梁,却精神猥琐至此,只营眼前之小利。曾子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无弘毅 之士,何以立国?无“弘毅之士”之国将何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 科举制唐评价 科举发展到明清,制度层面的问题都已基本解决,不规范不足以彰显公正,亦不易操作,不具有操作 性,何谈公正?明清的科举可谓公正、规范至极,但是,规范到了程式化、标准化的程度,也就离埋葬这个制 度不远了。科举以公平选拔人才为出发点,但却愈来愈以防奸为要务,制度愈严,舞弊愈烈,仿佛是“道高 一尺,魔高一丈”,而不是相反。在晚清,科举制度在国家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中即将走到它的尽头.有 ・ 37 ・ 2011年5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识之士呼吁废除它,它仿佛成了近代中国一切不幸和祸患的“替罪羊”。这积千年之功创制、完善的素有中 华文明“第五大发明”的科举制就这样轻而易举被朝廷一道诏书给废除了,活生生从其母体文化剥离掉了 ——连同它的一切优缺点一起抛弃掉了。 科举考试有种种优越性,这正是它存在千年之久的根本原因,其主要优点有以下三点: (1)官员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首先是一项公平、公正的官员选拔制度,从其肇始到其废除,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整个过程 都体现一种不断追求客观、公正的精神,至清朝八股文达到极致,八股文评阅可以说是最少主观因素、最 具操作性的考试形式。科举制度是“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一决于文字而已”,一切以程文为去 留,没有年龄、民族、地域限制,甚至外国人也可以应试,这就为全社会的读书人提供了最大的人仕机会。 从科举考试的实践看,在该制度实施的1300年间,共录取十万余名进士、百万余名举人,为我国封建社会 提供了高素质的各级管理人才。这些人选者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有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儒学经典知识和语 言应用能力,其中不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2)文化普及制度 在中国漫长的科举史上,考试课目虽不断调整,但儒学经典和诗词歌赋则一直保留下来。这些成功人 选者,一般都精通儒家经典,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能文善赋。当他们被任命到一个职位上,大多能 兢兢业业,以自己的才学报效朝廷。这些举子们为官一任,不仅造福一方,而且以自己深厚的儒学,教化当 地人民.提升当地文化水平,使儒学文化影响遍及岭南、琼海等边远地区,像韩愈、柳宗元、苏轼等文化巨 匠在文化建设、教化人民方面有许多佳话美谈,至今仍在潮州、惠州、海南、柳州等地流传。 (3)教育引领制度 科举制度是选官制度,或者说是政治制度,但从考试内容和性质看,它又是一项教育制度,或者说教 育引领制度,从隋唐开始,无论官学还是私学,甚至包括书院制度,都与科举结下不解之缘。科举对于中国 古代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科举基本上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即科举考什么,学校教什么。当官学衰落,举 子不愿人官学读书。说明官学所教内容游离于科举之外,私学亦然。科举考试对于学校教育具有导向作 用,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它依附科举的程度,或者说与科举内容契合的程度。在中国的正史里,人们 奇怪地发现,具有认真、详细记史传统的中国人并没有专门列出学校志或者教育志。这并不是史家的疏忽 和遗漏,而恰恰证明中国人给教育或学校的定位,这一切关于教育的内容都记载在选举志下面,即教育隶 属选举,教育的目的是应试。 当然.科举考试的缺点也有以下三点: (1)扭曲士人心灵 科举本是通过考试选拔合格官员和各方面人才,唐朝设立的科举课目繁多,有利于满足朝廷对于各 种人才的需求,但是到了宋朝,由于士子们只对进士科感兴趣,遂使其它课目废弛。直到明清,这一状况并 未改观,功名利禄成了士人唯一的追求,天下所有读书人都只苦读儒学经典、苦练诗赋本领,只为应试进 士一科,朝廷也以功名利禄引诱读书人,于是士人为功名不惜“皓首穷经”,致使多数人在科举失败之后连 基本谋生手段也没有,成为“孔乙己”式的人物,少数成功者则在十年寒窗之后,变得极其贪婪,仿佛要弥 补自己过去的损失,变得极端无耻,以攫取各种利益,不惜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玩忽职守,这些士人在长 期的默默无闻的等候中,成为心灵被严重扭曲的禄蠹,王应麟悲愤地说,当今大患之一,就是“士大夫无 耻”!因此,通过读书科举入仕者可谓“通”,而多次科举终生未及第者谓之“穷”,这两极人士,心理大多不 健全。 (2)败坏社会风气 科举制度是选官制度,也自然而然是政治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科场与官场息息相关,官场风气 不正,也必然影响到科场的风气,进而影响社会风气。官风不正,士风必然不正,社会风气随之污浊。宋朝 真宗皇帝以赤裸裸鄙俗的语言劝学,“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 ・ 38 ・ 董俊峰:科举考试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第3期 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 前读。”宋朝名臣贤相亦不免俗,儒雅敦厚的司马光、勇略过人的王安石等都有类似轻佻的劝学诗流传。上 行下效,上有引导,下必从之,科举考试中,背诵时文或研习前科举子所写的八股文以应试,这是捷径,亦 是偷巧之路,败坏士林之风,莫过于斯。士人读书仅是求取功名的敲门砖,很少关心自己人格的养成,入仕 仅是为稻粱谋,岂有济世安民之策?南宋状元、民族英雄文天祥指陈时弊,慷慨激昂,他说,士大夫教育子 弟“随俗浮沉”、“取悦长官”、社会交往都围绕一个“利”字,尤其是士人的精神鄙俗至此,国之祸不远矣。从 官场之风败坏到科场舞弊猖獗,从士林汲汲“功名利禄”到社会“追逐名利”,这个连接科场与官场、士林与 社会的可以视作中枢性制度——科举制扮演了重要的负面角色,其恶劣影响不可低估。 (3)矮化民族精神 科举制度在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同时,也随之将读书与入仕紧紧联系在一起,士人读书只有仕宦一 途,遂使士人知识技能(仅限于与科举有关的知识和应试技巧)变得狭窄,精神世界变得猥琐卑下。士人只 知努力读书,进人官场,不知有比读书做官更大的事情需要关注,精神遂被自然矮化。士乃四民之首,国之 栋梁,他们精神矮化,国民精神必然矮化。唐人已看到科举之弊端,“取士试之小道,而不以远大,是犹以蜗 蚓之耳垂海,而望吞舟之鱼。不亦难乎?所以食垂饵者皆小鱼,就课目者皆小艺。”[91唐人认为科举课目皆小 艺,与修身、治国无关,所以不能选出真正人才。 科举制度延续了1300年之久,最后不可避免地衰落了。时至今日,关于科举,学者们的观点仍迥然不 同。这很正常。作为人类创造性的文化遗产。科举制度值得探讨下去。 参考文献: 【l】陈垣.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儿7】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古逸丛书三编(影印)[A】.北京:中华书局,1984. 【8】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Ancient China’S Ofifcial Selecting System DONG Jun-feng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Ningbo Zhejiang 315100)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evolution of ancient Chinese ofifcial selecting system,ofifcial selection through imperial examinations was really a creation of China since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During 1 300 years from its establishment to its abolition,a large number of high-calibre ofifcila candidates well-versed in Confucianism were identiifed for the feudal courts,also promoting ancient Chinese education,bu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is system should never be underestimated.This paper intends to trac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evaluate its tremendous influence upon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as well as its negative effects. Key words:imperial examination;ofifcila selecting system;scholar-ofifcials (责任编辑:顾亿天) ・ 3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